第182章 祖宗规矩
意点星动2017-10-19 17:063,463

  “娘娘,无事的,如今您怎么着也是比卫氏强多了。如今小阿哥还在养在娘娘身边的,不是么。”安嫔位居储秀宫宫位,如今也有章佳氏一席之地。

  皇宫规矩,是嫔以下不能自己抚养皇子,公主。因为不知道皇帝如何打算,将胤祥要怎么安置,皇后只能另安嫔将小阿哥胤祥照看着。

  如今,胤祥也算是还养在章佳氏身边。十一月,章佳氏临产,为皇帝生下了一个小公主。而这个时候,德妃也是挺着个肚子。

  宫中再添一个新生儿,太皇太后虽然是身体极度不好,自然也还是因为这一丝喜悦,而觉得开怀。

  “娘娘,如今皇嗣很健康,顺产不是问题。只是,这些日子,娘娘自己切忌操劳。”太皇太后驾鹤西去,是随时的。

  德妃作为后妃,将来是少不得要为太皇太后守灵的。虽然这样的事情,轮到德妃的时候不多,但是这一站一跪就是一整天的,德妃还是受不住。

  “本宫自然是会好好的,倒是劳烦了罗太医。”

  皇帝如今既要担心太皇太后,又要忙着朝事,对于十三公主,皇帝早已经忘在了脑后。

  章佳氏这个时候,也算是看清楚了,自己奢望皇帝的宠爱,本事就是件笑话。没有家世,容貌不及皇贵妃,章佳氏凭什么能够得到皇帝的宠爱?

  因为善解人意?还是因为小家碧玉?难道皇帝当真是吃惯了珍馐海味,所以要吃些清汤小菜。换换口味?

  “娘娘,你又何必放弃。陛下既然已经如此,自然是心中有着娘娘的。八阿哥的生母,如今还在长春宫,已经被陛下忘记了。”

  尚嬷嬷一直就在教唆自己的庶妃主子,去皇帝跟前争一争。再不然,去皇后跟前多露脸,也是极好的不是。

  “行了,难道我自己没有主意么?”章佳氏不想这个时候,去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娘娘恕罪,奴婢不是有心如此的。”

  宫中的嬷嬷,奴才,奴婢从来都是最有眼色的。

  “皇后回去吧,如今皇帝已经回来了,皇后也是好好的休息一番。”说出这些话,太皇太后已经是疲惫不堪。

  皇帝一向重孝道,北巡塞外,胤褆、胤礽、胤祉、胤禛、胤祺、胤祐、胤禩一并随着皇帝去了。宫中太后,皇帝交给了皇后照顾。

  如今,皇帝回来了,自然慈宁宫日日请安,就是皇帝的事情。

  直隶巡抚于成龙向康熙密奏:“直隶府如今已经无官职可以供皇上派遣官员,官已被纳兰明珠和余国柱卖完。”

  看着于成龙的奏折,皇帝眉头紧皱。毕竟京师之下就是直隶,于成龙为官皇帝还是信任的。可是如今这无官可任命,皇帝还是觉得有些小题大做。

  “臣以为,于大人并非是耸人听闻。”高士奇在乾清宫当值,对于皇帝的看法,高士奇站在于成龙这边。

  “那么,爱卿以为,为何会如此。”皇帝觉得不应该如此“为什么没有人参劾?”高士奇回答:“人谁不怕死?”

  这件事,又算是弹劾明珠一党的又一证据。说到弹劾明珠一案,又不得不说一说于成龙与靳辅之间,关于治理河道的争议。

  靳辅最早的时候,也并不是属于能够治理河务的人。

  靳辅并非是满洲人,乃汉军镶黄旗,也是汉八旗之中的上三旗。太祖皇帝时期,靳家先祖从明归顺。

  世居齐鲁孔孟之乡的靳家,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以百户军功起家,而后世世代便在辽西繁衍,落地生根。

  待到大明因为战争而后定国,于是靳家靳辅始祖靳清,从军阵亡,得世袭千户。然后靳家数传至曾祖守臣,祖父国卿,事迹均不显赫。

  待传到其父应选,官通政使司右参议,算是有点名气了。在靳辅高祖便开始归顺了大清,算得上是早归的一批辽西汉人。于是被划入了汉军镶黄旗。

  因为靳辅之父官位不错,于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从仕。所以靳辅自幼知书识礼,顺治六年出仕为笔帖式,两年后进入翰林院为编修。

  虽然只有两年时间,但是那时,他对朝廷典章制度已很熟悉。顺治十五年改任内阁中书,不久升为兵部员外郎。

  作为前朝旧臣,算是清流一派。靳辅得到了太皇太后的抬举,康熙元年又升任兵部职方司郎中,七年之后,晋通政使司右通政。

  因为皇帝打算擒鳌拜,所以康熙八年靳辅被升任国史院学士,充任纂修《世祖实录》的副总裁官,九年十月,改任武英殿学士兼礼部侍郎。

  靳辅在康熙十年被任命为皖南巡抚,在任共六年,以地方军政首脑的身份,做了几件为人称道之事。

  也是因为这些事情,令皇帝愈发的倚重靳辅。而在皖南的政绩,也是后来靳辅高升的凭据。

  皖南尤其是赣州一带连年荒旱,民多流亡。一旦百姓迁徙,耕地缺少人栽种,皖南粮食定然是来年歉收。

  意识到事情紧急,靳辅到任后以身作则。不但是令下属号令百姓归乡,自己跟是亲自前往一些流民的家中了解情况。

  得知是因为耕地被乡绅侵占,靳辅便号召乡绅到府衙与自己商议最合理的租子。只有百姓能够得到实惠,能够生存才能安居。

  “刘员外家产不少,耕地更是广阔。可是刘员外,你想过没有。六成租子,若是百姓都走了,这耕地难道刘员外愿意自己耕种?”

  “靳大人,你是何意?难道是刘某人租子,已经是关乎朝廷的大事?”

  “怎么会,刘员外可不要是误会了,靳某人无非是为了员外着想。”靳辅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想着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说服刘员外也是可行的。

  “靳大人,你是在说笑了吧。”谁都知道,靳辅登门造访,是因为百姓耕地一事。靳辅觉得收租过于高了,于是这几日靳辅都是将乡绅召集到府衙。

  说是是有要事相商,同时还说是为了乡绅着想,但是靳辅的意思,大家都是清楚的。全部是为了召回流民,所以靳辅才会出此下策。

  作为皖南的乡绅,刘员外怎么能够在这个关口松口。一旦是应承了,那么自己与其它失去的,就是数不清的金钱。

  朝廷每年也都是在征税收不是,税赋每年虽然不是十之五分,但是徭役,丁役苛捐杂税可是每年不少的。

  况且,还有人丁税,这些难道都不是钱?

  “靳大人,你再说,刘某人在听。既然是如此,靳大人好走,大门就在前面。”从城东到城西,刘员外也是知道靳辅是没有与其他人谈妥的。

  “刘员外当真就不考虑一番,皖南如今十户有七户人家已去,余下三户,两户是乡绅氏族,另外一户是家奴。刘员外,当真是舍得离开皖南。”

  穷人之间,本来就是没有那么多的家当,但是作为富豪就不一样。一旦说着离开故土,变卖田产在如今这个时代,那可只有吃亏的地方。

  对于将土地看的十分重要的人,靳辅知道刘员外当属其中一个。但是,皖南还有不少类似刘员外的人,况且刘员外自己是当地的领头人。

  “靳大人请吧。”靳辅知道,自己只要能够说服了刘员外,其余人应该是问题不大。

  “靳某人不会放弃,不过靳某人只能是等到明日。若是明日本官还不能得到一个答案。刘员外,靳某人另有发子。”

  只是,事情可就不再是像如今这样了。

  “大人,这样就可以了?”看见自己的大人被刘家人请出来,作为随从还是恨惊讶的。“不着急。等着就是,刘员外与常人不一样。”

  临淮、灵璧二县虚报开垦田地四千六百余顷,至于为何,也不过就是两县县令想要中饱私囊。

  于是官绅勾结,哄抬税赋以及贡粮,上缴了皇帝每年要求的数量。其余多的的粮食,便是当地州府以及知县的囊中之物。

  这也是为何,靳辅能够肯定刘员外会答应自己。上千亩的荒山耕地,需要的百姓,何止是一千户。为了不让自己的盘算落空,刘员外只能舍弃小财。

  “靳大人一心为民,我等人惭愧。作为乡绅自然是应该为大人解难的,只是却被眼前小利蒙蔽。”果真,第二日,刘员外登门拜访。

  就算是被靳辅刻意冷落了一段时间,刘员外也是看见靳辅之后,和颜悦色。

  “哪里,刘员外客气。因为这件事,本官如今有些忙碌,所以怠慢了员外,还望员外谅解。”两个都是狡黠的狐狸,为了自己的利益,寸土必争。

  “哪里,哪里。靳大人白忙之人,如今能够见下官,已经是给足了面子。”刘员外以及其他人,愿意在减租四厘。

  “这样做,难道靳辅就当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贺援外还是不放心,但是自己不能做主也只能干着急。

  “只要靳辅足够的聪明,聪明人就知道什么事能够做,什么事情是错误的,不能去做。”皖南不是没有过清官,只是这些清官最后都如何了。

  那些下场不提特也罢,但是刘员外还是知道,靳辅若是不能罢手。就想着,要进犯属于皖南自己人的利益?那么靳家一定不会比现在过得好。

  “因民之力,教以生财之方”皖南贫困多山,“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靳辅有心想要将皖南荒山百亩,这件事抖落个一干二净,可是危害却打得很。

  “如今已经有了万户百姓,这件事不能着急。”强龙不压地头蛇,虎落平阳被犬欺。靳辅知道自己根基不深,若是轻举妄动只有自己吃亏。

  靳辅定下皖南三条策略,“募民开荒”、“给本劝垦”、“六年升科”。

继续阅读:第183章 凤阳出了朱元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孝昭皇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