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要打算提拔徐家人,于是以此作为一种讯号。果不其然,不久徐乾学与徐秉义官职再变。
康熙十九年,徐乾学为纳兰性德搜集唐、宋、元、明学者的解经之书,之后两人合力纂辑成《通志堂九经解》一千七百九十五卷。
徐乾学依旧编撰这书籍,而韩菼此人还是在江南丁忧。
康熙二十一年,徐乾学被任命为《明史》总裁官。
康熙二十二年,为翰林院侍讲。后来徐乾学升为侍讲学士。
如此两年之间,徐乾学总算是官升一级,也是同年徐秉义被皇帝下旨拟纂修《一统志》。
“这些年,徐家著书不少。尤其是徐乾学还与成德一起合著孤本,朕看过十分不错。如此,《一统志》非徐家人不可。”
康熙帝说此事必定得徐家兄弟干了,于是徐秉义参与其中。而后,他出任《大清一统志》总裁官。七月升侍讲,累官至詹事府右中允。
也是同年冬,九卿会议推举道员王垓、胡悉宁为湖北按察使。康熙认为两人人才平庸,追问是由谁推举的。
为此事,徐元文受到牵连,知道这是皇帝有意责备,算是对于徐家发难,吏部商议将他降三级调用。徐元文接受了这样的结果。
“二哥,君心难测。如今这样,皇帝只怕是不能容忍徐家这样一家独大下去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徐家下一届,人才济济,如今皇帝这是敲打。与其等到陛下责备,不如主动舍弃了名声保全徐家三门。”
徐元文知道自己大哥的长子,以及自己的嫡子是名声在外的。可是如今正是应了那句,树大招风。
“父亲,难道这辈子儿子都不能致仕?”徐树屏心有不甘,虽然是认命了,可是还是想要与父亲争取一下。
“你二叔的嫡子,于你一样,儿子为了徐家你,不得不如此。”
康熙二十三年,徐乾学的儿子徐树屏、侄子徐树声等都考中顺天乡试。但是皇帝查出顺天府乡试舞弊案,于是牵连出徐家以及其它士子。
同年年底,徐乾学迁任詹事府詹事,被皇帝贬官。
“如此,就能够保住徐家满门了?”徐树屏为了自己的埋没不值,可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情,还能如何。
烟花柳巷,从此又多了一个失意之人。
徐乾学以弃车保帅之举,将自己的儿子的仕途斩断。皇帝看着徐家人这般的上道,于是很快的将徐乾学提拔上来了。
就在二十三年九月,皇帝南巡江南。最初是因为皇帝怀疑江南,自然也有因为三藩之时,江南士族要挟皇帝的旧怨。
只不过,皇帝虽然是向着君之报仇十年不晚,只是皇帝一直没有一个利用的借口。自然,也是找不到任何把柄可以利用的。
但是,徐乾学之子徐树屏的舞弊科场,给了皇帝可乘之机。
虽然是将徐乾学贬为了詹事府詹事,不过也是皇帝的另外一番用意。
康熙二十四年,玄烨大考翰林詹事于保和殿,徐乾学列为一等。
虽然皇帝将徐乾学降职,但是当年归乡丁忧的韩菼就在同一年,玄烨将其下诏召回京师。
从韩菼入仕来看,康熙十一年的第一名解元,然后是大清的第十四名状元。似乎韩菼一直都是青云直上,然而仕途坎坷。
康熙十四年八月,韩菼出任顺天乡试正考官。这已经是韩菼成为状元后的第三年,按照规矩应该是韩菼下放州府任职,而不是留在京师。
像是只有进士及第的徐乾学,韩菼这个状元郎就是及不上。
不过,好在皇帝并没有忘记,大清还有一个状元。十五年,迁右春坊右赞善。十六年三月,转为左春坊左赞善。
右春坊乃太子詹事府内部机构之一, 设右庶子、右中允、右赞善等官, 俱满、汉各一人,职掌东宫讲读笺奏。
不过,韩菼一直升官不假,然这两个官职无什么实权,仅供翰林院官员升转。
不过能够在太子身板做官,也是皇帝的看重了。毕竟,皇帝也是爱惜人才。三徐与韩菼到底还是密友,皇帝也不会真的就搁置韩菼不用。
到了十月,玄烨下旨授予韩菼他侍讲官位,侍从皇上,讲解经史。十七年,再次出任顺天乡试正考官。
虽然如今是以天子门生为荣耀,但是作为主考官,监考的那一届童生,都要尊称韩菼一声老师。
因为科场舞弊,徐家被皇帝追究,但是暗中也是徐家帮助皇帝有了借口清查江南官场。所以,丁忧的韩菼就成为了皇帝补偿徐家的借口。
康熙二十三年八月,韩菼回京,皇帝令韩菼官复原职,仍做他的侍讲官。不久,转为侍读。
而皇帝大考翰林詹事,徐乾学和韩菼、孙岳颁、归允肃等皆在首榜。几人获皇帝褒奖赏赐,随即玄烨升徐乾学为内阁学士、在南书房当值。
就在提拔了徐乾学后,皇帝再次下诏徐乾学出任《大清会典》、《一统志》副总裁,教习庶吉士。
皇帝令其为庶吉士编纂一部《教习堂条约》,同时由他主持诠释康熙帝钦定的《古文渊鉴》,孤本开始编选,定全书共六十四卷。
也是这一年,户部郎中色楞额疏请禁用明代旧钱,户部尚书官科尔坤、全国柱等随声附和。徐乾学上奏,认为新、旧钱应兼行并用。
“微臣以为,使用明万历旧钱,至少能够令铜矿得以修养。”铸钱可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尤其是要不少的死囚开采矿山。
“微臣反对,无以为这件事不妥。”铸造铜钱是因为货币流通,而因为万历年间的铜钱,经过了顺治皇帝一朝。
又在三十多年的战争之中,不断地被磨损,流传到如今这些铜钱,或者是残损,或者是分量不足。
不论是以上那个原因,都是不能再流通消耗了。“旧钱者,十有三者乃废钱,之后还有两成是残损。”
“若是这样的钱币不能收回,再加以浇注,那么一定不利于货物移买。”更不要说,若是到时候私铸铜钱的事情发生。
百姓私炉盗铸的钱币,因意在牟利。私铸钱一般比官炉钱轻小粗恶,从铜质到文字都明显劣于同时官炉所出之钱。
然而各代私铸钱虽禁难止,存世数量均不为少。也是因为如此,所以徐乾学以为,若是不能依照旧例将旧钱渐渐取消销毁,只怕最后会有不尽的麻烦。
“虽然尚书大人意在减少开销,是为国库节省。只是,若是再这些大事上节省,只怕是后患无穷。”
“你,”户部尚书没有想到,徐乾学这般不给自己颜面。只是虽然恼怒,然而皇帝有自己的看法,容不得别人质疑。
最后,康熙帝采纳了徐乾学的意见。
康熙二十五年,徐乾学授任礼部侍郎,充经筵讲官。
次年,升左都御史,仅仅两年时间,从礼部到都察院,徐乾学的官职虽然没有大升。然而,能够插手的事务却又是不一样。
康熙二十六年,徐任左都御史时,与明珠亲信佛伦、余国柱结怨。
本来徐乾学乃明珠一党,应该是跟随大皇子的。只是,当年皇帝贬徐乾学为太子詹事府詹事,就算是将徐乾学划为太子一党。
随着大皇子与太子胤礽年长,在朝中,纳兰明珠与索额图不和而相互仇轧,也是越来越频繁。皇帝就算是册立太子,反而是加剧了矛盾。
皇太子乃中宫嫡子,但是却不是长子。自古,长子与嫡子之间关于家业,关于继承这些事,不仅仅是皇家,寻常百姓之家也是如此。
只不过寻常百姓家,关系的仅仅是一家,而天家继承人是关系一国。胤褆年长胤礽三岁,也是三年的距离,胤褆便能够更早的能够跟在皇帝身边,帮助皇帝处理一些事情。就像是,当年努尔哈赤身边的长子褚英。
纳兰明珠为了自己家族的将来,自然是要站在胤褆这一边。
尤其还是,自己的长子纳兰成德在二十五年薨,明珠失去了一个能够得到皇帝看重的儿子,纳兰家失去了一个继承人。
所以,对于索额图皇太子的外家,明珠自然要排挤的。
索额图文采斐然,但是生性乖张,朝中有不依附自己的大臣。索额图知道后就立即排挤,但是李光地关系亲密。
纳兰明珠则为人谦和、乐善好施,擅于拉拢朝中新进。尤其像是,汉族的那些士子们。对政敌则在暗地里构陷,与徐乾学结成一派。
但是,因为康熙十八年的变故,徐乾学与明珠之间,信任危机逐渐的加重。因为索额图是太子党的成员,纳兰明珠就把朝中依附太子的人全都构陷排挤出去。
然而因为皇帝的意思,徐乾学只能遇索额图亲近。如此一来,自然明珠会以为这是徐乾学投靠了太子。对于徐乾学,明珠也是暗中打压。
徐乾学知道明珠的手段,为了自保徐乾学不得不与索额图、熊赐履合作,反击明珠。
徐乾学利用自己的门生郭琇弹劾明珠,因为升任左督察御史,徐乾学能够提拔都察院的官职。而郭琇,就是如此被徐乾学选中的。
既然是明珠一党被弹劾,自然帮着索额图的李光地不会说好话。于是曾经是明珠一党的徐乾学,被李光地说“谲诡奸诈”。
更胜者,当时的民谣说:“九天供赋归东海(徐乾学),万国金珠献澹人(高士奇)。”
明珠以为徐乾学投靠了索额图,但是作为索额图一党的李光地却知道,徐家并没有站在太子这边。
本来应该是因为大皇子大婚,所以是前朝后宫一片欢喜的,因为这些事情皇帝的好心情被破坏殆尽。
然而事情就是这样,还没有算完。皇帝按照往年惯例,今年也是一样的北巡塞外。因为皇帝不放心蒙古,如今没有内忧,但是外患不断。
结果,等到皇帝从草原回到京师,还没有能见一见章佳氏生下来的十三公主。于成龙弹劾明珠等人买官鬻爵的奏折,又摆在了皇帝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