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贼口佛心,
马普尔2017-12-08 10:542,586

  一个中年男人的生存指南

  最近世界变得有些动荡有趣。自诩为精英的人们很焦虑,认为这个世界已经不再是自己心目中的那个理想世界了。其实焦虑得有点儿早,人类总是要螺旋式上升,一段时间单位内、局部地区的停滞、撕裂甚至对立、斗争、后退,这些麻烦在历史上一直在发生,从未被改变。造成如今这个局面的一个小原因,我猜大概是精英和草根各自生存在自己的平行宇宙那片小小的舒适区里,彼此听不见对方的声音,已经很久了。文明社会真的需要多一些兼听则明的节目。比如我要说的这个有趣的中年男人,窦文涛。凤凰卫视长寿节目“锵锵三人行”的主持人,他目前开设的两档节目都有如此功效。

  “锵锵三人行”,围着一张小圆桌,三个人说了十八年。最近窦文涛又在网络上新开了一档四个人说的节目“圆桌派”。其主旨仍然是:好好说话,好好倾听,好好交流。

  对窦文涛所有的直观了解,都来自于他的节目。我一直都是“锵锵三人行”忠实观众,这种闲嗑牙的节目特别适合我。每天早上起来,随便点开一集,吃早饭、健身、洗漱,一直到开始坐在电脑前工作,基本都是窦文涛那把柔和的声音陪伴着我。柔和,完全不预设立场……这就是窦文涛这个人,一直以来给我的印象。

  20世纪末,凤凰卫视突然横空出世,一堆当时所谓的精英男女主持从天而降。他们其中有人有貌,有人有才,有人在某大型会议上被钦点了一下而立马成为全国焦点。于是这几位喜欢对着镜头双手交叉做精英范儿的男女主持们,借着这股春风都出了或薄或厚的个人自传,里面字体粗大稀疏,各种彩色照片充当半本的篇幅。其实现在想想他们当时都最多三字开头的年纪,有什么人生经历和体悟,能填满一本书的数量?幸亏还有一张脸。窦文涛,当时在我的眼里,连脸都没有。他那闪闪烁烁的眼神,畏畏缩缩的气质,给人的印象似乎只能充当幕后工作人员。

  近二十年过去了,窦文涛却成了我最喜欢的主持人之一。这个出生于河北石家庄一家普通工人家庭的60后男人,长相普通,气质普通,任劳任怨地在凤凰主持了十八年的“锵锵三人行”,还主持过凤凰主办的若干届选美节目。个人生活成谜,曾经也有各种绯闻满天飞的时候,但他不承认也不否认,只是风雨无阻任劳任怨地周一到周五做着节目,时不时去趟欧洲,谄媚地把法国巴黎赞誉为自己的第二

  故乡。现实生活中,这个男人不开微博,不写朋友圈,把自己隐藏起来,有空闲不是去旅游,就是躲在家里读书,玩字画古董,活得像一个隐形人。

  和那些下意识把自己精心包装成上层精英的所谓名人不同,窦文涛最招人喜欢的就是一直把自己放得很低。别人都藏拙,他却反其道而行之:藏智。但他这点儿小伪装,经过十八年岁月的磨砺,其实已经被心明眼亮的观众冷眼旁观,一针见血地总结到位:“伪装的世俗,玩世不恭,但内心高贵、敏感、善良、诚恳。”

  作为主持人中少有的愿意“蹲着”的一个类型。窦文涛坐在“锵锵三人行”那张圆桌后,常常左右逢源,为了节目的效果和照顾嘉宾的感受。他习惯性地掩藏自己,眨着眼睛,装着无辜和糊涂,有分寸地嬉笑怒骂、插科打诨,节制地猥琐和八卦,轻轻地如掸去一粒浮尘般点评人性,恰如其分,点到为止。

  听了他十几年“锵锵”,其实有点儿脑子的人都能感觉出来,这个嘴上挂着“我就是一个坏人”当作口头禅的中年男人,其实是一个完美主义的性情中人。他对自己的节目效果有着病态的追求,容易焦虑和感伤。有些观众偶尔责怪他,在节目中过于滑头,从来不展露自己明确的个人观点。他回复说:“很多人没意识到,我是小人多变。我今天跟你这么说,我可能明天就不承认了。地藏王菩萨说性食无定。一个小时之前的情绪和现在的情绪一定是不一样的。其实没有一个本质正确的选择,这种想法让我在生活中可以把心里空间扩大到虚无。”

  在“锵锵三人行”的节目中,我们得以结识了许子东、梁文道和马家辉这帮中老年男人们。和永远咧着嘴、贼笑兮兮的窦文涛相比,许子东复位教授,出言严谨风趣;梁文道学佛,说话规矩敦厚;马家辉有江湖气,言谈大胆出位。坐在这些人中间,窦文涛忽而向左,忽而向右,他认定不同的观点仅仅是一个谈资而已,人们通过交流这些谈资,在交流着感情。“如果你对我持有的观点不开心,那我就换一个立场。这是我理解的言论自由,因为言论本质是虚幻的,一切都在变。”我相信,只要窦文涛乐意,“锵锵三人行”这档节目就可以天长地久地存在下去,略微滞后地谈一谈各种社会问题,各种来历的嘉宾坐在一起,时而心有灵犀,时而唇枪舌剑,哪怕简陋的演播厅里只有三把椅子一张圆桌。哦,最近桌子上终于铺上了桌布。

  即使“锵锵三人行”黄了,加强版的“圆桌派”也不错。三个人聊天变成四个人,有些镜头终于有了灵动的切换。但形式都不重要,真知灼见的内容永远都吸引人。

  最后点评窦文涛这个老男人的私人生活。其实上网搜一下,总会搜出一些鸿爪雪泥。在窦文涛偶尔提到名人和自由这个话题,眉头总是苦恼地皱着。这大概就是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的代价。

  这个中年男人,表面上一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浪子形象,但撰文追忆过世的昔日女友,沉痛地懊悔应该“想对人好,趁活着的时候”。那把自我剖析的小手术刀明晃晃,毫不留情。貌似不学无术,但生活中却喜欢宅在家里,读本书享受独处时光。他常常自嘲自己嘴贱,但言谈里又透露出宅心仁厚。言不由衷的油滑和贼气是他的外形包装,慈悲和理解才是他的生命主题。多么不可思议的人和事,多么惨烈诡谲的事件,到了他的嘴里,谈来谈去都付诸为一声叹息……对他的私生活完全不了解,是未婚,是已婚,是离异?这个把自己的私生活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中年男人赢了,外人完全不清楚他每天晚上是不是一个人入睡。但从其只言片语中完全可以想象,在那漫长已逝的岁月长河中,那些男人曾经犯的错误他肯定都犯过:孟浪、薄情、花心、辜负、虚荣、怯懦。大概杜牧的诗最适合他:“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经历过红颜,见识过名利,这个把自己包裹在茧中的男人,守着一本书,一炉香,和几个谈得来的朋友偶尔凑在一起谈天说地,把自己放得很低,低到尘埃里。永远不假装道貌岸然,永远贼笑兮兮,但内心却什么都懂得什么都明白,眼神悲悯,一片佛心。

  贼口佛心,是这个在红尘中打滚的中年男人,疲惫的,自我保护般的生活方式。用古人的话形容就是: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第四卷【蔷薇泡沫】

继续阅读:第一章 莲花绽放,石头静默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让我们一起八卦地织毛衣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