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莲花绽放,石头静默
马普尔2017-12-08 10:542,191

  每年的二月十九日是你的忌日。追忆起你,我甚至为你感到一丝庆幸,庆幸你终于可以离开这残酷的人世间。

  曾经以为自己是哪吒,剔骨还肉,这一世我们母女情分已了。但那年前面对与你的死别,血中血肉中肉的悲恸,却如此绵长刻骨,无法言说。

  2013年,你走后,我在痛苦中挣扎硬撑。2014年,伪装终于被击溃。其实撑住精神的柱子无非那么几根,人总是错估自己的忍耐力。以为悲痛被压在心底就能渐渐散去,却没想到经过发酵酝酿,那种情绪会沉淀,变成坚硬的石头,亘在胸中,堵塞七窍。深夜辗转难眠时,悲伤的石头就溶化了,借着夜色一丝丝浮出水面,窒息的痛一波又一波难以平息。

  在你生前与你隔阂到几乎不能对话的我,时时想起你。我不是以一个女儿的心态怀念你,而是以一个女人的心情试图理解你这艰难不幸的一生。

  我选择去看心理医生,选择在一个陌生人面前痛哭失声,滔滔不绝诉说对原生家庭的种种愤怒。

  这大概就像鲁迅多年前说的那样:“记性好的,大概都被厚重的苦痛压死了;只有记性坏的,适者生存,还能欣然活着。”

  很长一段时间,我必须时刻不停地分析你这一生。如果找寻不出一些答案,我就不能安心。你走后半年,我梦见你,那还是你过世后我第一次梦见你。梦中,我坐在床边,给你整理满坑满谷的鞋子。你拉着我的手说:“如果我们一直这样,那么你愿意在这里多待一会儿吗……”

  在你生前,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太生你的气,我已经不能跟你好好对话。只要坐下来,你必定要哭着向我抱怨种种。我永远都被你的种种诉说刺激得无法冷静,但你永远用眼泪制止我做任何事情。

  我为你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你看来永远是南辕北辙。在你眼中,我这个女儿,是作为贴心小棉袄,坐在你面前,静静竖起耳朵听你诉说就好。你没打算采纳我的解决办法,因为我为你提供的方法太过决绝,你不能接受。

  于是,我和你一次次为别人的过错而争吵。我希望你理智面对,必要时刻,去断去舍去离,你却宁可烂着里子也要顾全面子。我们是母女,但我们处理家人关系的理念,中间大概隔着一百年。对我们这段母女关系,这样的收梢,我很抱歉。

  那天散步时谈起你,金牛君说你的悲剧,一半归罪于家人的冷漠与沟通无能;一半是性格原因:常常自卑,没有自我。一生习惯于奉献自己,以别人需要自己为最大支柱。

  他说得很对。和我结婚十几年来,他惯见你在我的原生家庭里,卑微地付出爱,完全忘我,但又充斥着怨怼。你的心需要相应的爱来回应,但是无人回应,于是你的爱被掏光了,心也越来越空,变成一个可怕的、会吞噬一切的黑洞。

  惯性燃烧,忽视对自己的关照,你遵从了千百年来中国式好女人的潜意识,唯独忘记要爱护和珍视自己。

  你以为将心比心,那么多的爱和付出,你在乎的人必定会被你感动。可惜,生活不是琼瑶爱情片,它向弱者展示出腹黑的残酷真相:你不爱自己,你把巨大的期待放在别人身上,那么你就输了。

  输的是你采取的姿态:向别人乞讨爱。你越卑微,他们就越冷酷。其实每一个人都被生活所折磨,可是生活只会善待那些它折磨不了的人。如果你示弱了,你趴下了,巨大的阴影就会将你覆盖,穷凶极恶地虐你千遍万遍。过往艰难岁月,你从来没示弱过,你努力工作,和家人一起并肩作战,对抗家累、负担、疾病和衰老,养活一儿一女,撑过种种物质最匮乏的岁月,却没想到会在晚年全盘皆输。

  所有人都说你是个好人。但你输也输在对人太好,没有底线。

  每个人都有心魔,或多或少。你的心魔就是感情过于泛滥,像决堤的洪水。你乐于给予爱,也希望得到爱。但付出之后却没有回响,于是一次次,你失望了。

  记得曾有人问我:母亲这样骤然离世,现在你觉得人活着最重要的是什么?我答:肉体健康,经济独立,内心强大,寻求大智慧。只有肉体健康,内心强大,才能保证人健康;只有经济独立,做人有大智慧,才有快乐的资本。简单而言:健康,快乐。

  对方再问:女人不是应该柔弱吗?为什么还要强大?

  再答:女人要柔,却不能弱。女人不能强硬,但要强大。强硬是石头,固执、任性、伤害、不知变通。强大是水,善良、包容、顺势而为、浩浩荡荡、水滴石穿。两者做人的境界相差何止千里。

  这几年来,除夕、清明、中元、冬至,我都会在一个十字路口为你烧纸,愿你安息。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与智慧分离的慈悲,与慈悲分离的智慧,二者都是枷锁。在我看来,妈妈,你太过泛滥的慈悲,却缺少清醒的智慧。你明明是一个一生奋斗、经济独立的女人,但苦在精神不能独立,过于依恋他人。但你忘了,或者你根本不知道:可怜一个人是不能长久的,懂得才可以。所以,他们在你需要爱的时候,冷酷地转过身,装作没看到,也包括我。

  今天是你的忌日,相信你早已轮回,开启新的人生。我们从来就不是一对和睦的母女,你把爱和精力都掏给了家人,却换来太多的伤心和失望。作为女儿,我对你的怨气在你生前无法释怀。同为女人,我理解你身不由己的心力交瘁。希望,下一世,你付出的爱会有回应,你的每段关系都充满温暖和平静。这一生,你实在太艰难,下一世,请你一定,一定,学会爱自己。

  金庸当年在《倚天屠龙记》后记中说:“张三丰见到张翠山自刎时的悲痛,谢逊听到张无忌死讯时的伤心,书中写得也太肤浅了,真实人生中不是这样的,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明白。”

  是的,那时我还不能明白。现在我懂了,妈妈,你懂了吗?

继续阅读:第二章 有限悲凉,无限哀伤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让我们一起八卦地织毛衣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