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通经疏络,让健康畅通无阻
朱冉2017-12-08 11:531,781

  第一回

  中医理论中,人体是一套具有强大自我调节能力的系统,五脏六腑通过经络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对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中国古代医学家对经络有这样的论述:“一切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身体里有关经络的失控”。所以,人的一切疾病都可以叫做“经络病”,通过激发经络的潜能,使其恢复调控、修复人体。经络的作用不仅仅是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更重要的是治“未病”,通经疏络是我们健康养生的关键。

  0经络是身体的通道,也是病毒的咽喉

  不管是在电视上还是武侠小说中,“点穴”似乎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门功夫,如果哪位大侠不会点穴,那还叫什么大侠啊?但是,这种点穴的经络真的存在吗?经络又是什么呢?

  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两部分。其中纵行的干线称为经脉,由经脉分出网络全身各个部位的分支称为络脉。《灵枢·经脉》记载:“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经络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

  属于经脉方面,以十二经脉为主,其“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将人体内外连贯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在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沟通脏腑,加强表里经的联系;除了十二经脉还有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是具有特殊作用的经脉,对其余经络起统率、联络和调节气血盛衰的作用。

  属于络脉方面的,以十五络脉为主。十五络脉,是十二经脉在四肢部以及躯干前、后、侧三部的重要支脉,起沟通表里和渗灌气血的作用。此外,经络的外部,筋肉也受经络支配分为十二经筋;皮肤也按经络的分布分为十二皮部。

  经络是用来“决生死,处百病”的,我们全身的经络就好像大山与河川,奔腾不息,川流不止,五脏六腑色彩鲜明,层次分明,如同博物馆陈列的珍贵器物一样,各有各的用处,其主要功能有:联系全身、运行气血、人体屏障、反应内在、调气血。

  经络具有联系全身、运行气血的功能。《灵枢·海论》指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协调与统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而实现的。经络中的经脉、经别与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联系人体各脏腑组织;经筋、皮部联系肢体筋肉皮肤;浮络和孙络联系人体各细微部分。这样,经络将人体联系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除了联通、运行气血的功能以外,经络还具有传导功能。体表感受病邪和各种刺激,可传导于脏腑,脏腑的生理功能失常,亦可反映于体表,所以称经络是身体的通道。

  经络不仅是人体内气、血、津的通道,也是沟通脏腑内外的网络,更是疾病入侵的途径,即病毒的咽喉。人体有自我调节功能,这是先天的本能的良性的,只要人的脏器没有完全毁坏,都能自我修复,就像人手术后的伤口会自动愈合,骨折后又能长出新骨一样,它们都是通过经络这个运送营养能量和排放垃圾的通道实现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那么人为什么还会生病呢?

  这是因为人体在受到外界和内部的致病因素影响下,造成相应的经络瘀堵,人体完成自我调节功能所需的能量得不到有效供应,产生的垃圾又不能及时排出,相应的脏器亦不能正常工作,为有害的细菌和病毒提供了滋生的环境,使脏器产生病变。因此,经常按揉经络和穴位特别重要,经常的疏通经络,就会为人体完成自我调节功能保驾护航。

  经络能在疾病出生前把它杀死,因为疾病在潜症阶段(潜伏期)是最容易痊愈的,这就是所谓“病向浅中医”的道理。经络对药物学研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后世医家在《伤寒论》六经辩证的基础上又发展为按脏腑、经络理论来分析药物性能,认为某药对于某一经或某几经有特殊作用,称作药物归经。宋代寇宗爽在《本草衍义》中说:“泽泻之功长于行水……仲景八味丸用之者,亦不过引接桂、附等归就肾经,别无他意。”此后,金、元各家发扬这一理论。张元素(洁古)著《珍珠囊》一书,其中论药物性能即按脏腑经络分类,编成《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在《本草纲目》中加以转载,这主要是研究经络得出的结果。

  经络即是身体的通道,又是病毒的入径,医学界很多人都在对其进行研究,并且形成了“经络学”。可见,经络对人体的重要性,我们要经常按摩经络,使其畅通,才能保证健康长寿。

继续阅读:第二回 给脆弱的肺经12分保护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你一定要学的20堂养生课:让你受益一生的养生保健保健智慧全书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