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商的土地虽然不算是盐碱地,但它农作物的产量却不及九州最为贫瘠的地区。
一年当中的粮食,大部分居然都靠着商人与九州的交易获得,其他也有北齐与边国。
夏尤清一边翻看着书册一边记录着,中商的情况远比她所想的要严重,而在百姓们都吃不饱的情况下,顾怀信居然还能够将自己给九州的矿石以次充好。
哪怕到灭国,九州都没有发现中商的这些计谋。
可是如果将这个世界的版图混成一个,中商的矿石、九州的土地,再加上北齐的山地及大片的草原。
“你在看北齐。”
突然出现的声音吓了正在沉思的夏尤清一跳,她看向来人,下意识收回正指着北齐的手指。
“陛下。”无论夏尤清心中是何想法,这种时候她都要起来福礼问安。
顾怀信锐利的眼锋扫过夏尤清面前的书册,他动作飒利地掀起蔽膝,跪坐下后稍作整理,然后拿起那册书,“说说想法。”
慢慢地坐回到桌案之后,夏尤清眉头皱起一个折痕,她摇了摇头,“还没有深入的想,只是有些感觉而已。”
“那就将你的感觉说出来。”
顾怀信明明不是命令的口气,甚至连严厉也称不上,但是却让人不容反驳。
当然,夏尤清也并未想反驳,她将自己刚刚那一闪而逝的念头梳理清楚,“北齐大片的草原给予了他们放牧的天性,他们的战马是三国当中最为彪壮的,而他们的山地却完全荒废了起来。”
大山之深淼远非在外面看到的那么简单,一进入里面人极容易迷失,而且攀爬山体也实属不易,一个不小心就会跌下来摔的粉身碎骨。
这也是北齐的土地是三国当中最为广阔的,但是他们也是生活环境最为恶劣的原因。
一入冬,中商还能够拿着矿石与九州进行交易,但是北齐一年之中逐水而居,一入冬季草原退化,牲畜没东西可吃就会出现大批量的死亡。
当然,北齐的腌肉在三国当中极为受欢迎,但是冬季他们自己都供不应求,更别提给九州与中商了。
“你想到他们山地的用途了?”顾怀信看起来不置可否,夏尤清并未想要去猜想他的想法。
“刚刚一闪而逝的感觉,现在还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
闻言,顾怀信的眼中出现一抹赞赏,只不过他正低着头看着书册上关于北齐的描述,是以夏尤清并未发现。
“北齐现在并不重要,以后有的是时间考虑,我们现在先来说说九州的问题。”
夏尤清心中也赞同,她应了一声,“陛下想要问什么?”
“中商、九州,只要合二为一,朕就有粮有兵。”
夏尤清懂了,顾怀信是想让她为中商种出粮食来。
“现在只要收了去年的粮食,转眼也到春耕的时候了,陛下将这件事交给我处理,还不如用九州本地的官员效果来的快。”
“哦?”顾怀信并未生气,他在等着夏尤清给他一个理由。
“当初我虽然让丁振国丁大人进行土地变革,但是每个地方的风情风貌了解的并不清楚,而各地的地方官员虽然有些能力不行,但是他们能够在九州严苛的赋税制度下生存下来,本身就有他们的生存之道。”
“生存之道?”顾怀信品味着这个词,“听起来有些圆滑。”
“可这也是他们的能力。”
夏尤清说的似乎很有道理,但是顾怀信却并未轻易上当,他注视着夏尤清的瞳孔,他的眼珠颜色很浅,浅到近看就如同没有人类的感情。
“我却不能确定他们对我的忠诚。”
闻言夏尤清笑了,带着淡淡的讥讽,却又让人不会心生厌恶,只听她说:“陛下似乎忘了,我就是一个九州之人,而且身份地位远比那些地方官要来的高些。”
“陛下最不应该相信的,反而是我。”
夏尤清的智慧与审时度势的确让人忌惮,但是她的审时度势与理性冷静却又让顾怀信放心。
这是一个矛盾而又让人忍不住将目光放在她身上的女人,而这个女人却对自己的魅力毫无自知。
就如同刚才,夏尤清的目的是给顾怀信挖一个坑,但是这个坑看起来合情合理,而且也更加省时省力,如果真的实行起来肯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填充国库。
但是顾怀信曾经被迫生活在九州,那几年他对九州的了解是一点一滴靠着韬光养晦偷来的,比如当初他了解的赋税制度。
能够在严苛的赋税制度下生存下来的人,的确是吏治的一把好手,却也绝对不是让百姓喜欢的好官,如果他真的一无所见按照夏尤清的意见用了那些人,刚刚还稍微稳定的九州百姓肯定又会揭竿而起!
但是夏尤清所提出来的所有的问题,也确确实实的在为中商考虑,如果按照她的想法继续下去,那么即使攻打北齐也易如反掌。
真中有假,假中有真,两人既相互吸引着,却又彼此防备着。
最后顾怀信依然采取了夏尤清的意见,只不过在此基础上,各户令他又加派了中商的官员作为赋税征收的监督官,从五品的官职但是却能够直奏陛下的权利让想要表现自己的原九州官员忌惮不已。
夏尤清对顾怀信的做法并未发表任何的看法,只不过听到消息后她冷冷一笑。
“御史不领实权,威胁不到地方官员,而地方官员想要在陛下面前露脸,就必然听从御史的话,两方相得益彰,夏姑娘,还是你厉害。”
权衡之术,是帝王从小就要学习的东西。
而夏尤清能够无师自通,这着实让郭甫佩服不已。
“郭大人如果说完了就先出去吧,”夏尤清拿毛笔敲了敲额头,“这几日都在看这书册,头正有些懵呢。”
郭甫却连起身的想法都没有,虽然一开始他还对夏尤清有所忌惮,但是这几日这位娘娘提出来的事情都是对中商有利的,渐渐的,他虽然嘴上没有承认,但是行动上却对她尊重了不少。
郭甫的态度无意中隐形了很多人,夏尤清的待遇也跟着提升了不少。
“你前几日不是跟我提过,想要缂丝局的一人来这里伺候你吗?人我给你找来了。”
“哦?”夏尤清来了点兴致,“会读书识字吗?”
“会,识字还不少。”
郭甫点点头,当初夏尤清要人的时候就说过,她找人主要是为了给她整理书册,并且将整理后的书册按照她的要求简单的分门别类。
如果要完成夏尤清的这个要求,那么他找来的人就必然会读书识字才行。
这几日缂丝师傅按照她的要求筛选来去,还就选择了一个很符合的人。
当初缂丝师傅将人选给郭甫的时候是这样提醒的,“大人,这个人就是当初我跟您提过的丁振国的女儿,她的身份我们还存疑,您真的要用她?”
郭甫心中也曾闪过一刹那的疑虑,但是一想到这个女孩只是做一些简单的整理事情,又能做出什么事情?
这样一想,他就放心了许多。
“人你给我带来吧,我有别的用处。”
夏尤清神色平淡,闻言略微勾起嘴角,“郭大人的办事速度我一向敬佩。”
“好了,别拍马屁了,就像你说的,这女子字写的也不错,绝对不会丑到你的眼睛。”
说到这里郭甫嘴角还抽了抽,因为字写的不好看而丑到眼睛,进而不想看书这样的说法,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夏尤清认真想郭甫道了谢,等人出去后这才将书册往旁边一扔。
与在外人面前做样子不同,其实这些书她早就看完了,她从小看书就快,记忆也好,所以才能用别人一半的时间能够学习更多的东西。
而看完后,她不得不敬佩中商这么早就对以后即将攻打国家的资料收集,水亦阁当中的资料究竟庞大到何种程度,夏尤清从未特意打探过。
而这之前,夏尤清也并未有什么吞并他国的想法,所以夏飞阁也不会将其他国家的资料交给她。
如果正常来说的话,这还是她第一次如此全面的了解北齐。
对于草原的重新建设,夏尤清并未有更多的想法,北齐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草原上,能够如何合理的利用草原资源北齐人肯定比她更加的了解。
而山地……
夏尤清闭上眼睛,靠在凭几上闭目养神,而她的脑海中却回想着这几日看到的资料。
一旦入冬,北齐的肉食准备不足就会有人冻死饿死,连九州的史料记载上也能看出,北齐冬季为了争夺粮草曾经几次涉险攻打其他国家。
后来还是州文帝以强硬的手腕提出了开通冰灯节上的互市,互市不仅包括三国,甚至其他的小国家都能够来九州进行交易。
这样的潜移默化消磨了北齐人的狼性,他们渐渐的喜欢上了这种不流血的交换,当然刚开始的时候北齐人肯定不会这么老实,甚至想要不拿东西直接交换吃的东西。
但是当初的九州兵强马壮。
战争也就慢慢减少了,但是当初北齐因为粮食缺少而死亡的人却不少。
那些不能来北齐的百姓是如何活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