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五千鸿文
王学新/王迪2017-07-11 17:561,924

  尹喜及函谷军民一再祈请老子为他们写一部大道之著,老子不再推辞,答应了尹喜的请求,为了让老师安静的写作,尹喜让老子住在函谷关以东的终南山楼观台,并在这里见了一座讲经台。

  言必行,行必果,老子即已答应喜著书的请求,于是他便精心构思起自己这本将流传于世的唯一著作,那天已是深夜时分,楼观台上祥云缭绕,紫气腾云,他端坐在楼观台外的讲经台上,遥望远处模糊的群恋叠峰,仰望那点点繁星,感受着岁月匆匆,回忆着生活触动心灵的方方面面:整理着先辈们立足天地间的金玉良言和自己的心得体会。他想了许多许多,一切都在他的脑海中浮动。

  老子想起,幼时和爷爷在院子里数星星,老子问爷爷,天上有多少星星,星星是什么?为什么早晨太阳在东边,晚上太阳在西边,爷爷说:星星多的数不过来,那是天上的灯光,太阳爷爷早晨醒了从东边起床,晚上困了到西边睡觉去了。他又想起,小乞丐到他家要饭,他拿着馍追出了好几里。一年来一个能说会道的买牡丹,他让爷爷花很多钱买了牡丹,回来后却是一根草,第二年,卖牡丹的人没有多说什么,而牡丹却是真的。看桃的时候同村的三娃没有信用,轻诺而不去,商容老师为了比赛背书打他的手,又问他舌头于牙齿的关系,牙齿没了而舌头还在。

  同村巫师加害与他,将他绑在树上要用火烧时本元真人的出现,在无名山本元真人启蒙,他的大道之说。辰一与他一起到本元真人那里考鸟,想起斯愚在涡河,将全村老百姓准备一一杀死,想起与辰一在大庙会的那晚互诉真情,婷阳为他而跳河,儿子李宗小时骨弱筋柔,宛丘平同对他说的话,若礼真能治国,为何天下还如此大乱。

  想起去太乙山的路上被刘恶所抓险些丧命,想起在鲁国巷党葬礼上的孔子,在去太乙山的大海中狂风猛作,掉如大海,在太乙山与紫真真人相见,悟道六年。想起婷阳不堪受辱而投井自尽,想起在无名山的梦境中的人类演变过程,在曲仁里初传大道时被县正所抓,黄金大案,的那两个狂徒的邪恶,后来他们的首领被化恶为善并收他为徒。想起在守芷室堆积如山的竹简,和那本天书,天书上写“大一生水,水反辅大是以成天。

  想起乐师苌弘为守正义被罢官暗杀,周王室的姬猛之争,死人无数,王子朝派人抢走守至室书籍,想起在去蜀路上途径三国那自善国的清净安逸,想起一代礼师孔子急于推行周礼却四处碰壁。想起阳子居的那股自以为是的傲气,又想其辰一为自己却中箭而死,想到这里老子不觉眼泪留下,思绪万千,老子想着想着……

  又想起昏迷中自上天界,太上道祖,灵宝天尊,原始天尊,上古古佛,及玄玄上人的话,又想起本元真人说:你用十几年写的大道著作,太繁琐。老子的思绪然后慢慢地都归于沉静并逐渐交融起来,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思想河流,在老子的心灵中激荡着,仿佛在与好友畅谈诉说,又好像在弹奏着无弦琴,空谷玄音回荡在茫茫苍穹问,宇宙是那样的沉寂,似乎都在倾听着,领悟着,一切是那么和谐,那么安详,那么自然。此时此刻,他好像一无所有,了无牵挂,又好像自己十分富足,天地都在自己的心中,历史也在欢快地演绎,自己仿佛与终南山,不,简直是与整个宇宙都成为一体,不知我是宇宙,还是宇宙是我。此时此刻,自己是那么的无知,又好像无所不知,其中的味道不足为外人道。

  于是老子提起笔来,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短短一个多时辰,洋洋洒洒完成了五千言的人类巨著,一气呵成。不曾修改一个字。此时东方一片通红,一轮红日正冉冉升起,天地似乎焕然一新。鸟语似乎更、悦耳.花儿似乎更芬香,重山似乎更巍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继续阅读:第四十五章 皈本还元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老子传奇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