嬷嬷说的不是很清楚可下人都懂,莅阳长公主也听清楚了是个好计策。立刻实施,都行动起来了。公主府总共就六七个女眷,走马灯似地上大街。也走不远,或者买点小东西或者就是玩玩。开始还有人跟着盯梢,跟着跟着就皮了不搭理了。雪花从后门悄悄走了,出城回家去了。
第二天太阳很高了莅阳长公主带着两个丫鬟坐上马车,谢福谢禄跟在车后面离开了公主府。有人跟着来到城门口,守门的军士只是看看就放行了。这大热的天,盯梢的两个人跟到庙门外就停下了。两人坐在一个茶棚下喝茶,莅阳长公主带着两个丫鬟进庙烧香。进去了三个人,出来时还是三个人。也没有多大一会功夫,真雪花把假雪花调换了。
飞侠在庙里接上了高亮,把高亮带回了三里庄。高亮向蔺晨请罪,请求处罚。太监也是人,身体缺陷并不影响七情六欲。高亮的出发点不错,心爱的女孩小梅死了高亮比谁都难过。将心比心情关难过,蔺晨怎么还能惩罚高亮呢。
蔺晨道:“高亮,你不听指挥险些送掉性命实属不该。立功心切可以理解,也是为了情意可白白断送了小梅的性命令人痛心啊。本公子还能说你什么呢?节哀吧!小梅的骨骸还在义庄里停着,尽快的入土为安吧。小梅是滑族后裔,本该按照滑族的礼仪埋葬。可小梅心系与你,没有仪式你们的心却早已链接在一起了。如何安葬小梅,秦姑娘和小新她们要听听你的安置意见。”
高亮哭诉道:“谢谢少阁主,谢谢秦姑娘和小新姑娘。小梅为我而死,在下请求把小梅的骸骨交给在下。在下要把小梅带回家乡高家村去,以高家的媳妇身份安葬在高家阴宅里。小梅活着没有名分,死了我要给他名分。小梅就是我高亮的正妻,我给小梅修坟立墓碑厚葬。”
蔺晨道:“小若小新,高亮的要求你们看可以吗?”
秦般若和小新点点头同意,小梅的亡灵总算有了归属。可这个时候风声很紧,高亮回到高家庄大办丧事多有不妥。
秦般若看看蔺晨道:“少阁主,高家庄已经没有人了。小若想陪着高亮送小梅的骨骸回去,很多事高亮自己做不来呀!”
高亮道:“不不不,秦姑娘要服侍上阁主。高亮一个人可以的,高家庄没了还有邻村。还有远方亲戚和小时候的旧友在,高亮可以找他们帮忙下葬。”
蔺晨道:“高亮,你腿上有伤路途遥远。你是琅琊阁的一员,本阁主有安排,就让飞鹰小新与你护送小梅的骸骨去高家村吧。安葬好了小梅以后,飞鹰小新立刻回琅琊阁去。高亮要为小梅守灵期,何去何从高亮你自己拿主意。事不迟疑你们现在就动身,本公子与宋大哥他们辞行后也会启程向南去。特别时期大家要特别警惕,都去准备去吧。”
蔺晨来到了宋氏三兄弟的屋里,两位丐帮长老也在。几位也都是老江湖了,也嗅出了金陵的气氛不对头。看到蔺晨进来,几个人都站起来了。
蔺晨道:“各位,蔺晨有事要离开了。这一次就不请几位去琅琊阁做客了,几位的打算是回去还是在金陵玩几天啊?”
宋大龙道:“蔺公子如此匆忙,可见事情的严重啊!我们难得来一回京城,不着急回去。蔺公子若有疑难事,可一定要传信告知啊!”
蔺晨道:“多谢,琅琊阁日后少不了会麻烦诸位鼎力相助的。只是本公子要多说几句,几位多加小心啊!虽然没有把柄在官府手里,可也不可大意啊!”
宋大龙道:“蔺公子说的是,虽然事情做得很干净也不能大意。我们会处处小心低调行事,家里还有一大摊子事也不会逗留太久。晚个一两天就回了,蔺公子救不要为我们费心劳神了。蔺公子名声大噪树大招风,倒是要处处小心啊!”
蔺晨道:“好,就此别过吧。这里是金陵郊外排场就不要了,各位保重。”
蔺晨一行往南行走,接到了琅琊阁传书。大批官兵开到了朗州。前锋人马已经扎营琅琊阁下,目前虽然没有挑衅进攻。但官兵目的很明确,好像的在等命令。还有不明身份的高手在山里出没,琅琊阁已经不安全了。沿途的暗桩也报告说还有官兵陆续向南开拔,一些臭名昭著的江湖败类也向南去了不少。蔺晨一边加紧赶路,一边回信指示琅琊阁坚壁清野积极备战决不妥协。蔺晨清楚,高亮气愤之极贴了黄纸激怒了萧景琰,一场大战就在眼前了。
萧景琰气愤不假,可调动人马需要时间。萧景琰不想打仗,东海岛夷的入侵刚刚平息。衮州奏报大渝又屯兵边境,萧景琰也没有别的好办法应对。派蒙挚帅兵去了衮州威慑,朝中再也找不出能担当统兵挂帅的人物了。信得过的人就是列战英了,可列战英掌握着金陵禁军。禁军可是萧景琰王牌,列战英带兵出征打琅琊阁金陵就空虚了。
要说打内战,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吭声。有几个说话的也不赞成调兵攻打,旧话重提就是招安。多年来琅琊阁没有做过一件害国害民的事,风灾之年琅琊阁还拿出钱粮赈灾。琅琊阁头上的罪名没有一件能讲得过去,有远见的大臣可看到大梁打不起内战了。
多少年过去,周边邻国日益强大。大梁帝国可不是过去的强国了,大梁要打内战正好给了邻邦入侵大梁的理由。大梁能战善战的老将已老,后辈有青黄不接跟不上。可萧景琰打定了主意要灭了琅琊阁,群臣劝不住就不敢再劝了。
朝廷与琅琊阁对峙很久了,官兵不骚扰琅琊阁也不惹事相安无事。萧景琰突然发兵攻打琅琊阁要找一个理由啊!萧景琰还真有理由,狼牙山区的深处有珍贵的金丝楠木。朝廷修缮皇宫需要这种木材,以前是几年砍伐一次。琅琊阁为了保护山民的损失会出人出力帮着运出山外,琅琊阁成了反叛悍匪以后谁还让砍树啊!朝廷派去的伐木队没进山口,就被狼牙军赶下山了。
就这个牵强的借口,萧景琰调兵剿灭琅琊阁。没有帅才把欧阳驰封为大将军,白昌杰封为监军。白是银为副将先锋官,邢台军调兵三万,长林军调兵一万。六部该拿钱的拿钱,备粮草的备粮草。立刻出发分头赶去琅琊州与夏春的一万官兵回合,围剿琅琊阁悍匪。
蔺晨回到琅琊阁可忙坏了,信鸽满天飞传消息。江湖正派都接到了琅琊阁英雄帖,江湖人对江湖人。各地暗桩全部启动,随时执行琅琊阁的密令。飞虎和宇文念去了西夏,夏冬聂锋也接到了蔺晨的密信。
秦般若看到蔺晨很辛苦,端着一杯茶水放在桌子上。来到蔺晨的身后,轻轻的给蔺晨揉肩膀。
秦般若道:“少阁主,这一次朝廷真的要下死手吗?老皇帝的密诏可是萧景琰的死穴,少阁主是不想打这张王牌吗?既然萧景琰下了狠心,少阁主何不昭告天下让萧景琰知道厉害。消息传出去势必会引起朝廷震动全国不安,萧景琰首尾难顾就没有心思对付琅琊阁了呀!”
蔺晨道:“小若,琅琊阁的规矩你知道。做的是解人忧难的买卖,老皇帝的密诏算是消息。消息是拿来卖的,本公子不能破了琅琊阁的规矩。再说了,朝廷震荡全国混乱只能给外寇可乘之机。生灵涂炭不可避免,危机大梁百姓的事我们不能做。”
秦般若道:“少阁主,这样的消息谁人敢买啊?除非是萧景琰。从始至终分析,萧景琰不一定知道老皇帝遗诏的内容是什么啊!”
蔺晨道:“这一点完全有可能,但萧景琰能从高亮的留字中猜想到八九不离十。还有太后可是一个绝顶聪明的老女人,还有高湛也很老道。”
秦般若道:“那么萧景琰针对琅琊阁的目的很明显了,灭了琅琊阁也就灭了秘密。”
蔺晨道:“目前的情况是这样,只有等萧景琰打不赢之后才会考虑下下策。生死存亡之际,一场浩劫怕是躲不过了。”
秦般若道:“如果官兵败了不会还是老一套,想前两次一样派人上山招安谈判吧?琅琊阁一项独立,接受了招安不就是朝廷的人了吗?”
蔺晨道:“也许吧,不动刀兵的谈谈也许本公子会考虑价钱便宜一点。一旦开战,再想做这一单生意要看本公子的心情了。谈招安也可以,琅琊阁不会接受朝廷的封赏。一旦困住手脚,挣脱要费大力气啊!”
顾青进来道:“少阁主,秦姑娘。小月陈嫂已经在车上等着了,少阁主快撤离吧。”
蔺晨道:“顾青,官兵这一次来势汹汹。动员不安全地区的老乡家属全部分散撤进深山里去,原则上还是不要硬碰硬决战。把损失减轻到最小,钻山林打游击拖垮官兵。”
顾青道:“少阁主请放心,我们琅琊阁多年来没有放松戒备。七八年依农养兵开荒种地的成效很大,我们的山民都是兵。拿起锄头种粮食,举起刀枪能打仗。十万大山草木皆兵,退守险要依托大山坚持一年半载衣食无忧。药王谷等偏远地区都来信了,会策应琅琊阁与朝廷对抗到底。江湖朋友也书信不断,都站在琅琊阁背后支持。我们有人有钱有粮,天时地利人和。打就打呗,持久战琅琊阁打得起。”
蔺晨道:“好,为了背后的琅琊阁大众不被奴役。本公子也舍得一身寡了,要看看最后是不是能把皇帝拉下马。小若,我们走吧。”
琅琊阁盘踞深山自给自足,就像漫山遍野的小草一样坚强的生存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大梁的边境不稳定,是萧景琰的心头大患。琅琊阁一日不灭,萧景琰也寝食难安。
东海的战事刚刚平息,萧景琰又打算对付琅琊阁了。偏偏这个时候有江湖人士夜入皇城,盗走了连皇室家族都不知道的秘密。萧景琰震怒了,传旨全国海捕高亮。同时调集人马再次清剿琅琊阁反叛。
朝堂之上,对于琅琊阁的事大臣们的耳朵已经听出了茧子。剿灭琅琊阁已经是无数次了,越是剿灭越是精神了。大臣两派,大多数人还是主张和平解决。蒙挚等人主张招安大事化小,柴国丈白昌杰一伙赞成再次动兵彻底剿灭。朝堂上议论纷纷,争论之下也没有结果。萧景琰大怒,拍案退朝。密诏柴国丈白昌杰列战英养聚殿见驾,密谋剿灭琅琊阁的事宜。
三个人来到养聚殿,柴国丈的儿子柴进是琅琊阁的手下败将。在推荐萧景琰也不会准,白昌杰趁机推荐了自家的亲侄子白是银挂帅征讨琅琊阁。八年前蒙挚和梅长苏率领大军远征衮州,几百大渝玄布的大军还朝。柴进和白是银留守衮州,柴进早已经奉旨回到金陵了。白是银接替了柴进的位子,做了衮州镇守使。
围困衮州的时候白是银玩忽职守差一点被蒙挚斩首,头上有污点战后没有军功。白昌杰也多次在皇上萧景琰面前提起过白是银,可一直没有引起皇上的注意。皇上再一次谋划清剿琅琊阁,朝中的武将要不就不出力,要不就没能力。白昌杰看到了机会,是为亲侄子出把力的时候了。
萧景琰把几个人召进养聚殿,就是物色带兵打仗的人选。
白昌杰跪倒启禀道:“启奏陛下,衮州镇守使白是银镇守边关多年。治军严谨兢兢业业,多年来大渝从不敢再犯我大梁边境。此次陛下下决心征讨琅琊阁,微臣举荐白是银带兵征讨。微臣理由有二,其一在朝的老将多于琅琊阁有瓜葛畏首畏尾。阵前敌对难免会参杂私人情感手下留情,消耗时日耗费国力。其二白是银从未接触过琅琊阁,心系国家安慰上阵杀敌必然勇猛。微臣以为,白是银足以胜任带兵剿灭琅琊阁的重任。请陛下恩准。”
皇帝萧景琰对白是银并不了解,蒙挚的战后军报这个人有劣迹。萧景琰思量之时,白昌杰给柴国丈和列战英递过去了眼色。
柴国丈道:“启奏陛下,白大人举荐的白将军乃小儿柴进副将。柴进奉旨回京后提及过白将军,治军有方却是不可多得的将才。蒙挚等人在朝不出力,十万长林军可是大梁的主力国本啊!陛下应该收回蒙挚的兵权,再立忠于陛下的新人重用为国效力。”
萧景琰对蒙挚还信任有加,对蒙挚的忠心报国不怀疑。可蒙挚反对打内战也是事实,蒙挚在军中的威信很高罢免蒙挚的兵权要慎重。柴国丈的话水分很大,萧景琰想听听列战英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