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高允臣追赶永历帝
夏龙河2017-08-03 13:023,854

  李定国退到边境地区。

  此时,除了他这一支人马外,还有广国公贺九义、总兵李承爵、雷朝圣、黄元才、王三才、张国用、赵得胜、杨成、彭应伯、何起龙、阎惟龙、国公马宝、马惟兴、高启隆等等各率本部、府兵马,总约十万兵马,也都乱哄哄的退到了中缅边境。人马虽多,但是因为没有统一指挥,大家各自为政,各自东西,根本无法联合迎敌。李定国多次派人联系他们,想集中一起迎敌,他们却并不相信李定国,反而都离李定国远远的,对他充满戒备。李定国无可奈何,只得派人联系永历帝。

  吴三桂兵马暂时退回昆明,只留下小股清兵各处镇守。

  靳统武听说李定国到了边境,忙带人马来见。李定国看到靳统武,大喜,急问:“皇上呢?”

  靳统武噗通跪在地上,满脸沮丧:“回禀晋王,皇上已经过了边境,进入缅甸。”

  “什么?”李定国从坐着的木墩上跳起来,憔悴的脸庞上,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皇上……去了缅甸?他……我等在前面奋战……好好的,皇上怎么能就去了缅甸?靳将军,你负责保护皇上,你怎么……就让他这么走了?”

  靳统武伏地不敢抬头,说:“末将无能。我率兵马断后防备清军,让孙崇雅带精兵随身护持皇上。这马吉翔不知为何,再三劝皇上过边境进入缅甸。皇上进入布岭后,孙崇雅受马吉翔蛊惑,将兵马扮作山贼,劫掠大臣和皇族,马吉翔说此山贼乃清兵假扮,吓得皇帝不敢停留,马不停蹄直奔边关。我听说后,去劝皇帝等等晋王的音信,皇帝不听,末将身卑位低,不敢强留,皇上让人在边关前卸了盔甲武器,皆空手入关。末将让人雇车,运回了一些甲胄刀枪。听说晋王到了这里,末将不敢耽误,马上前来禀告。”

  李定国气得牙齿乱颤:“孙崇雅?这个奸贼,他人呢?”

  靳统武说:“末将是事后听他的属下所说,才知情由。孙崇雅当天晚上劫掠完毕,带了心腹逃入山中,末将正在派人追捕。”

  李定国一屁股坐在木墩上,无力地挥挥手,叹了一口气:“唉!真是乱臣贼子!此事暂且不说,我问你,皇上进入缅甸境内有几天了?”

  靳统武想了想说:“回禀晋王,仅有三天!”

  李定国看了看旁边站立的将士,对其中一名将领说:“高将军,本王命你速带五百人马,由靳将军派人带你等进入缅甸,务必追上皇上,请他回来!事情重大,本王拜托高将军了!”

  高允臣答应一声:“末将听令!”

  当下,高允臣带着五百骑兵,进入中缅边境。缅甸守将一看这些兵马来势汹汹,不想放他们过去。高允臣使了个眼色,他身边的几个恶汉跳下马,来到守关的缅将面前,像老鹰叼小鸡一般隔着齐胸高的木质关卡,把缅将提了起来。

  缅将哇哇大叫,缅兵看着这历经百战的明兵,却连刀都不敢拔。

  有士兵过去推开关卡,高允臣带着士卒打马而过。待人马过尽力之后,那几个恶汉方放开缅将,翻身上马,绝尘而去。

  缅将恼怒,让人速速上报,同时,他自己翻身上马,向思线土司求援。

  高允臣一边问路,一边急速前行。这一路上,却很少遇到人。深入缅甸境内后,终于遇到几个走散的明臣。他们看到高允臣的人马,皆是痛哭流涕,有两人竟然哭得昏死过去,再没有醒来。

  跟普通士兵不同,明臣和将领从昆明撤出的时候,大都是带着家小出来的。一开始撤离的时候,比较有秩序,各部的家属都分别派兵护卫,大臣们护卫在皇帝身边。

  跑着跑着,就有些乱了。先是有大臣觉得大明已经是穷途末路,贿赂守护的兵卒,偷偷的带着家小跑了,后来经过杨在等人几次抢掠,士卒们都扔下这些家属各自逃窜,皇上也只顾自己逃命,哪里还顾得上大臣家小?大臣们不得不自己想法保护自己的妻儿老小。

  进入缅甸边境之后,永历帝在马吉翔的催促和恫吓之下,恨不得日行千里。这就使得那些官职不大,没有快马,也没有人特别保护的小官员渐渐被大队人马甩下了。

  这些人都是拖家带口,一家人甚至几家人才有一辆马车,车上坐了妇幼以及细软,官员和男丁还得跟着马车后面走。

  这些离队的官员越聚越多,有四十多家,二百多人。后来,永历帝发觉有官员离队,就派人回来寻找,还让他们加快速度,皇上在江边等着他们。

  这些人看到了希望,快马加鞭,日夜奔驰,盼望早日回归大队。

  就在他们快要走出思线土司地盘的最后一晚,他们遭到了袭击。几百土匪趁着他们酣睡之后,持刀冲进宿营地,疯狂砍杀。二百人中,只有八人逃出。

  这八人在山中藏了两天,以为没事了,就起来继续朝前走。没想到土匪们为了杀人灭口,派了十多人专门寻找这些逃出来的官员。他们在路上又遭到土匪的追杀,大家各自逃命,不知道那六个人是死是活。

  高允臣等人收容这两人,继续追赶永历帝。又追了两天,他们发现了跟踪着他们的缅兵。高允臣不理他们,继续前行。当天晚上,奔跑了一天的士卒们入睡后,缅兵偷袭了岗哨,他们不敢袭击大队人马,只是投毒,将五百匹马大部毒死。

  没有了马匹,骑兵变成步兵,大家只好徒步追击。此时的高允臣已经知道,他们没有了马匹,已经很难追上永历帝了。士卒们疲惫不堪,高允臣鼓励他们:“兄弟们,皇上无论走到哪里,咱都要找到他,把皇上解救回来。皇上是咱们汉人的真龙天子,只有救出皇上,我们汉人才会有希望!”

  疾行两天,这五百壮士没有一人掉队。这五百精锐都有钢铁一般的身体和毅力,只要有粮食有水,他们能永不停歇的走下去。

  但是,他们请的向导受不了徒步跋涉之苦,扔下他们偷偷的跑了。山里没有人烟,找不到向导,他们只好凭着感觉朝前走。又走了两天,高允臣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他们迷路了。

  他们随着一条小路,走进了密林之中。小路越走越细,最终完全消失在齐膝的青草中。

  高允臣下令原路返回。然而,让他异常恼火的是,他们竟然找不到来时之路了。他们在山林里转了两天,他们断粮了。因为马匹被毒死,他们没有把马背上带的粮食全部带走。

  幸好丛林里有各种动物,他们一边走一边打猎,能勉强吃个半饱。

  在树林转了两天,他们终于遇到了一个猎人。

  猎人一身黑衣,花布包头,身背弓箭,会简单的苗语。高允臣的士卒中有苗族小伙,经过一番问询,高允臣觉得此人可信,就用一小块碎金子做报酬,让这猎人做他们的向导。

  猎人带着这帮没有了马匹,没有了粮食,疲惫不堪,却依然军容整齐,秩序井然的队伍走了一天,走到一处两边皆是高山的峡谷。

  因为要赶路,没空打猎,士卒已经整整两天没有正八经吃东西了。猎人看看饿得几乎站不住,却依然在坚持行走的大明士卒,提议在此地一歇。这个山谷中野鸡野兔野猪颇多,可以打猎果腹。

  其实这个向导不说,大家也没有力气再走了。高允臣年龄比较大,体力更差,已经累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他挥挥手,众人停下,略事休息后,众人分开,十人一帮,在附近打猎。

  高允臣带着一百人,准备生火烤野味。

  向导带着大家找枯树枝,高允臣在一块石头上铺了毯子闭眼休息。正迷迷糊糊半睡不睡间,突然有士卒跑来,大喊:“将军,向导不见了!”

  高允臣睁眼眼睛:“怎了?”

  士卒跑到他面前,躬身施礼:“将军,向导带着我们找柴火,趁我们不注意时,突然跑了,等我们发现,早就没影了!”

  高允臣爬起来,问道:“向导是不是方便去了?你们喊了没?”

  士卒说:“喊了。不敢大声。但是如果真是方便,他肯定听得到。”

  高允臣猛然惊醒:“传令下去,马上集合,顺原路返回!”

  高允臣话音未落,从树林中突然传出声声惨叫。高允臣大喊:“大家听着:马上撤出!”

  此时,四周突然树枝摇动,从两面山坡,从山谷两头,犹如山洪暴发,一片片黑色从四周涌出。

  高允臣稍稍一看,就知道这些人不在三千人马之下。围在他身边的士卒都拔出刀,护卫在他身边。高允臣沉声说:“别打了。快跑,随我进树林!”

  众人随着高允臣跑进树林。然而,让众人惊骇的是,这山谷附近似乎变成了大海,缅军则是海水。高允臣等人无论跑到哪里,他们的前面都会猛然出现一片黑色的人潮。

  而树林里,不断的传出惨叫。也有人在提醒他:“高将军快跑!山谷北侧出现大量缅军!……。”

  “……山谷西南有缅军埋伏……!”

  “……将军快想办法,我们被包围了!”

  ……

  高允臣带着众人在山谷中东西南北奔突了一会儿,他们知道,没有希望了。而四周,惨叫连连,声声震天,没人提醒高允臣何处有缅军了,也没人求救了。高允臣知道,他们都绝望了。他们在绝望地拼杀冲击,在绝望中被敌人杀死。

  黑色潮水渐渐朝着高允臣周围聚集。他们站立的地方,就像是山谷的中心,而洪水悄然无声,正从四周奔涌而来。

  高允臣转眼看看四周,看了看护卫在他身边的这一百士卒。这些大明士卒也都看着他,等待他的号令。

  高允臣声音有些伤感:“弟兄们,你们个个都是军中精锐,是大明英雄,是我们汉人的希望。我高允臣带着大家,本来是想匡扶汉室,复兴大明,大家也有个好前程。可惜,现在大明王朝风雨飘摇,满清横行,我等徒费心力,至今无功,连大明皇帝都不得不逃亡国外。现在,我们已经无路可走。我高允臣对不起兄弟们!缅军与大明素无冤仇,有愿意投降者,应有活路,大家都有父母妻儿,我高允臣绝对不会怪罪兄弟们。有愿意随我拼死一搏者,请出列!”

  一百多士卒,皆朝前走了几步。高允臣朝众人鞠躬:“能与诸位兄弟同死,我高允臣死而无憾!兄弟们!废话不说了,随我杀敌!”

  高允臣举起大刀,率领这一百好汉,犹如蛟龙出海,冲入那黑色的海洋中。搅起一片黑浪翻滚。

  但是,一会儿的功夫,这浪花就平静了。

  高允臣所率这五百勇士,无一退缩,无一生还。五百具忠骨,全都永远的留在了缅甸的山林里。

继续阅读:第一章 缅甸派来的差官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流亡的帝国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