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维祚只身一人,历尽艰险,终于找到了李定国。
此时的晋王刚刚从清军的一次包围中冲出来。因为马宝等降将熟悉边境和明军军情,吴三桂利用降将做先锋,对李定国部和部分未降明军进行突袭。清军三万之众,且装备精良,兵精粮足。李定国自知不敌,率军突围,经过几番冲杀之后,兵马折损十去其三,幸亏这马宝不是尽全力,李定国率部终于冲出,进入木帮附近山中,躲了起来。
黎维祚找到李定国的时候,看到胡子拉碴,瘦如竹竿一脸枯槁的大明晋王,心里长叹了一口气。
李定国看了黎维祚好长时间,才说:“黎大人,您瘦了。”
这几个月,黎维祚一直在密林奔突,常常几天难以正经吃顿饭,自然要瘦。但是黎维祚不知道自己什么样子。他笑了笑,问:“晋王可有镜子?”
李定国摇头,说:“我这里哪有什么镜子。”
黎维祚呵呵一笑,说:“那我就是晋王的镜子,晋王自然也是我的镜子。我们都知道对方如今是何模样,却不知道自己尊容如何。”
李定国伸手指了指帐篷内的木墩,说:“黎大人请坐吧。我等尊容如何不重要,皇上安危却是头等大事。黎大人,此番见到皇上否?”
黎维祚坐下,有人过来,给黎维祚倒了一碗水。黎维祚说:“晋王,容我先喝一口水,再详细汇报。”
李定国点头。
黎维祚端起碗,把一碗水咕嘟咕嘟喝光,放下碗,抹了一下嘴,才说:“好水!晋王如此之瘦,可见是没好吃的,这水却是不错。比竹城的水好喝多了。”
李定国点头,说:“山中泉水确实不错。黎大人,皇上如何?”
黎维祚摇头,说:“缅人筑了竹城,皇上和诸位大人被关在竹城之中,不得随意出人,吃食无着,皇上……每日以糙米度日,诸位大人每月只得几捧大米,皆以野菜树皮果腹……我去之时,皇上知道我喜欢吃饺子,让人给我包了饺子,却被缅人抢了去……。”
黎维祚说到此处,不由哽咽起来。
李定国闭上眼,长出一口气,说:“我等无能,让皇上受苦了。”
黎维祚继续说:“只盼晋王能早日发兵缅甸,救皇上出苦海。”
李定国点头,说:“虽形势危急,救出皇上却是头等大事。皇上若在,各地兵马必然振奋。不过,缅甸局势却与往昔不同了。缅人将大量兵力部署在北侧,便是防备我等。此番入缅,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若败,便万劫不复也。”
李定国处兵马处于前所未有的波动之中。不断有人或者有小股部队投敌,也不断有人或被打散的明军加入进来,随之而来的,是让人防不及防的满清细作。他们有的是明军,投降满清后又被派回来做卧底,有的是本来就是清军,打扮成本地居民或者是溃散的明军,加入到李定国军中。
他们不断向外投送的情报,使得李定国不得不断移动,以免遭到清军的包围。偶尔,李定国也利用间谍,送一些假情报给清军,对清军打一个小小的伏击战。但是数不胜数的满清间谍,对李定国军队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李定国召开心腹研究,决定成立一个专门肃清间谍的组织,清理内奸。
此组织由靳统武负责,黎维祚正好没事,就在李定国军中,协助靳统武处理此事。
经过一番调查,确定了二十多个线人。二十多人分属吴三桂爱星阿马宝等数帮清军。黎维祚将调查结果呈交给李定国。李定国下令先抓了这二十人,当夜抓当夜审问,如真是满清卧底,第二天早上便砍头。
当天晚上,靳统武下令抓人,分头进行审问。第二天一早,便有十五人人头落地。当天晚上,又有几十人寻机会逃跑,投降满清去了。
众人大惊,他们实在不敢想,军中竟然有这么多的满清探子。
从此,李定国下令,无论任何人来投奔,务必相加询问,略有嫌疑,必严格审查。
即便如此,明军情报依然常常泄露。李定国听从黎维祚建议,也不断向离他比较近的马宝部和吴三桂部派诈降之明军,作为线人。李定国也利用这些线人掌握清军动向,终于扭转被动局面。
双方也利用线人,清查内部细作。李定国还利用细作送了一个假情报,清军高启隆部和马宝部因此进入李定国的伏击圈,两部人马损失严重,高启隆部十去七八,几乎溃不成军。
吴三桂见李定国顽强,很难将之剿灭,便派明降将宜川伯高启隆前来说服李定国降清。
高启隆带了金银礼品,他知道李定国喜欢喝酒,还带了两罐烧酒,带了牛肉,进入李定国军中。
李定国留高启隆吃饭喝酒。高启隆察言观色,一开始没把话说破,只是谈他与李定国的交情,和他曾经对大明的功劳,说得自己眼泪汪汪。
李定国挑破话题,说:“宜川伯,此番所来何事,请明说吧。”
高启隆还吞吞吐吐,说:“晋王,我此番来,只是想见晋王……别无他事。”
李定国哼了一声,说:“我等互为敌人,你却还想见我?宜川伯现在想见的,应该是吴三桂吧?宜川伯既然不说,那就请便了。不过你我已为敌人,今日我且饶你,如再踏入我军中半步,我便将你碎尸万段!”
高启隆这才说:“晋王……那我就直说了,如今永历帝不知去向,明军纷纷降清,将军带兵反抗,徒增伤亡而已。晋王爱兵如子,即便不为自己着想,也应该为属下军士着想,他们皆有父母,很多人已为人父,一人若亡,于一家中,便是塌天大祸。若大明有救,也算死得其所,如今……。”
李定国打断高启隆的话,冷冷地说:“宜川伯,我今日让你进得军营,且与你饮酒,便是看的当日情分。如今情分已尽,你可以走了。我李定国与属下八千将士,生是大明人,死是大明之鬼,绝不一身事二主!靳统武,送宜川伯出营!”
高启隆拱手,说:“高启隆知道将军之忠勇。我等降清,却也未必是贪生怕死之辈。晋王,如此抵抗下去,徒增死亡,您就不能听我等一句话吗?”
李定国冷冷地说:“尔等凭什么以为大明没有希望了?只要我李定国在,大明便有希望!你应该知道我的脾气,再说下去,我让你出不了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