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莽白之变
夏龙河2017-08-03 13:033,329

  守护竹城的缅兵忽然换了头目,且防守更加严密,连一直来竹城内卖菜和粮食的缅甸百姓,都被挡在了门外。

  马吉翔等人一早出去买菜,发现小市场空空荡荡,不知何故,众人从竹城走到门口,看到被缅兵拦在门外的诸多缅甸老百姓,很是惊愕。

  邬昌琦和丁调鼎上前询问,问为何不放百姓进来。新上任的守兵头目不认识他们,对他们的询问置之不理。后来,还是负责翻译的缅兵告诉他们,这几天不让缅甸人进来卖菜了。

  马吉翔等人很惊愕。邬昌琦问:“不让他们进来卖菜,我们吃什么?”

  缅兵在此时间比较长,因此说话还算客气:“你们自己想办法吧。三五天后,他们便可以进来卖菜了。”

  新来的头目面相凶恶,他看了看马吉翔等人,皱着眉用缅语跟缅兵问话,两人边说话,头目边打量着马吉翔等人。众人怕出事端,皆转身回去。

  马吉翔匆匆来到永历帝的“行宫”。沐天波正坐在永历帝旁边,两人皆一脸严肃,对马吉翔的到来,两人仿佛没看到。

  马吉翔顾不得琢磨两人的心思,拱手说:“皇上,缅人似有事故。”

  永历帝木然地看了看他,说:“马爱卿请坐吧。缅人确有大事。”

  马吉翔忐忑不安地坐下,问:“出了何事?刚刚我等出去买菜,缅人却不让菜农进来了。”

  沐天波不说话,板着脸。永历帝不得不说:“黔国公刚刚得到消息,缅王莽达喇之弟莽白杀兄夺位,如今莽白为缅甸之王了。”

  马吉翔失声惊叫:“什么?!那莽达喇怎么样了?”

  沐天波哼了一声,说:“马大人为何惊慌?莽达喇死了,马大人似乎很不高兴。”

  马吉翔脸色惨白,愣怔了一会儿,方说:“这莽白比其兄更心狠手辣,我等日子恐会更加难过。”

  永历帝点头,说:“此是必然。尔等以后务必团结。缅人居心叵测,你们还自相残杀,如此下去怎么是好?”

  沐天波不得不拱手,说:“末将遵命。”

  缅人五天没让当地百姓进来做买卖,有几户没有预备下粮食的大臣,饿得两眼发花,来找永历帝想办法。永历帝问管事太监李国泰,他们的粮食是否充裕。李国泰去厨房看了,告诉永历帝,他们的粮食也不多。这两天大家都是吃半饱,只有皇后太后和皇上可以尽着吃,即便如此,他们的粮食也只能够坚持两天了。

  永历帝让李国泰用匀出一点粮食,接济一下断顿的几户。李国泰领命,带着几个瘦如枯草的大臣到后厨去了。

  永历帝派人叫来沐天波,商量办法。

  沐天波也面临断顿之忧。他对永历帝说:“皇上,如今缅甸局势不稳,微臣觉得应该稍等几天。莽白是莽达喇的亲弟弟,自然知道大明与缅甸的关系,我等且看他如何对待我等,再做打算不迟。”

  永历帝点头:“那就是再等两天。不过也只能等两天了,再等下去,大部分大臣家里都该断粮了。”

  沐天波拱手说:“微臣明白。两天之后,缅人还如此,微臣会想办法。”

  两天后,缅甸士兵还是关着竹门,不让人进出。附近来做生意的村民,很多已经不再来了。早上,会有三五个村民空着手过来看一看,然后就走了。

  行宫后厨也没有了粮食。这两天,沐天波和一众大臣都早早的来到朝廷,众人皆无办法,话也说尽,只能枯坐,等待缅甸人的恩典。

  沐天波见缅王还没有让缅人进来做生意的意思,只得亲自出马,去跟守卫大门的缅人头目交涉。

  缅人头目通过翻译,弄明白了沐天波的身份和里面众人的情形后,答应沐天波去向上面反应。

  众人坚持着,等那个缅甸小头目的消息。第二天,莽白派大臣来到永历帝行宫。大臣通过通判翻译,告诉永历帝,莽白不日即可登基,他邀请大明皇帝参加他的登基仪式。登基仪式之后,他就会放开市场,并给大明君臣供应粮食。

  永历帝说:“新缅王登基,可喜之大事。然,大明君臣吃饭,亟需解决。我等好多天没有吃的了,走路的力气都没有,怎能参加缅王的登基大典?”

  沐天波在旁边说:“大明与缅是宗属友邦,大明皇上如今幸临至此,缅新王执政,却要大明皇帝饿肚子,如要传出去,恐对新王名声不利,各位最好能将此事告知新王,让新王先解决大明君臣的吃饭之事。”

  通判还是那个汉人,他将永历帝和沐天波的话翻译给那个随之而来的缅甸大臣。大臣点头,对通判说了几句话。

  通判翻译说:“请大明皇帝放心,我会将此事告知缅王。请相信,缅王会想法给你们提供食物。”

  缅人走了后,永历帝召集众大臣上朝议事。尚存的南明大臣马雄飞、王维恭、蒲缨、邓士廉、杨在、邬昌琦、任国玺、邓居诏、王祖望、杨生芳等俱一脸菜色,浑身无力地走进大厅。

  永历帝看了看各位蔫头耷脑的臣工,声音低沉:“诸位爱卿跟着朕受苦了。朕自登基以来,虽无赫赫战功,却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无论是在白天还是在梦里,都是想着如何复兴大明。可惜大明时运不济,朕才能有限,以致我等君臣沦落到如此地步。每每想来,日不能食夜不能寐,心头泣血也。”

  永历帝说至此,竟然有些哽咽。众人皆努力站正,一片肃然。

  永历帝平整了一下情绪,继续说:“如今大明途穷,缅人本是大明藩属,竟也如此慢待我等,朕甚觉羞辱。此番莽白弑兄夺位,住几日便是登基大礼,缅人让朕参加其登基之礼,诸位知道,朕平日积蓄不多,此番逃亡,又没有带太多东西,这两年只出不进,朕已经没有像样的礼物可以送给缅王。可如今我等落魄至此,如没有像样礼物,在诸国面前必然更失尊严。如此艰难处境,哪位爱卿可以帮朕想一个办法,将此事应付过去。”

  邬昌琦躬身出列,问:“皇上,臣有一事要问。”

  永历帝点头,说:“爱卿请说。”

  邬昌琦说:“皇上,即便此事过去,缅王供应食物,此处也不是可久待之地。我等下一步如何行动,不知皇上有何打算?”

  锦衣卫掌卫事任子信也站出来,拱手说:“如此苟且偷生,不如拼死一战也。微臣听说晋王欲救我等出竹城,不知此事是真是假。我等已经沦落至此,即便一死,还有什么可惜的?请皇上想法敦促晋王,如晋王可以来迎,我等舍命保护皇上冲出竹城,皇上只有回到云南,才能光复大明!”

  诸多已经绝望的大臣站出来,所问之事与任子信大同小异。永历帝想了想,说:“请诸位放心,朕每时每刻都在思虑大明出路,都在想法离开此地。晋王正在联络各处军马,也在想法迎接我等还朝,我等只要再坚持些时日,晋王人马必定会来。”

  邬昌琦摇头,说:“看如今情形,恐缅人不会容我等太久。陛下须催促晋王,时日太长,恐有变数。”

  永历帝点头,说:“此事诸位放心。只是如何去见缅王,还须诸位献计献策。”

  马吉翔出列,拱手说:“皇上,臣有一言,只是不知是否妥当。”

  永历帝说:“马爱卿尽说无妨。”

  马吉翔说:“此番陛下率我等入缅,缅王莽达喇始则毕恭毕敬,时间逾长,其越无藩属之礼。莽白是莽达喇之弟,弑兄夺位,大逆不道,微臣觉得,我大明作为宗属国,理应讨伐其贼逆之行,然大明落魄如此,无可讨之,已属无奈,若陛下还去参加其登基仪式,岂不是助纣为虐为虎作伥?故微臣以为,陛下不应参加莽白的登基仪式。此为彰示大明尊严法度,更是让藩国臣服之道。”

  永历帝微微点头,说:“马爱卿此言有理。”

  沐天波却上前一步,躬身说:“皇上。微臣觉得如此不妥。”

  永历帝说:“有何不妥,请黔国公详细说来。”

  沐天波说:“缅甸虽曾是大明藩属国,却对大明向无好感,藩属大明,皆因战事失利而至,且神宗之时,缅人向大明求救,神宗不予理睬,缅人自此与大明绝交,藩属关系不再,我等此番入缅,莽达喇能收留我等,也算不易。莽白弑兄夺位,确属大逆不道,然,莽白如何对我等,全看他高兴与否。陛下应该明白,这莽白本来就不在乎弑兄之名声,且大明与之早无藩属之实,对之谴责,非但无法让之尊重大明,弄不好反而会惹祸上身。依臣下之见,我等不宜再为此事与之生罅,宜略具薄礼,拜见新缅王。陛下不宜亲自前去,臣可效劳。”

  永历帝皱眉,说:“黔国公之言,也颇有道理。只是……如今皇室亏空,别说是珍稀之物,金银都不多了。朕也知道,诸位也大都家财耗尽,无有像样之礼,如此尴尬,如何去见新缅王?”

  马吉翔说:“皇上之言极是。去见缅王者,大都是各国君王,最差也是本地土司。他们皆是豪富,缅王家中必然珍稀不少。我堂堂大明拿不出像样的礼品,反而惹人耻笑,依微臣看来,此番不如不去。”

  永历帝觉得两下都有理,难以定夺,斟酌不定,只得暂且放下此事。

继续阅读:第六章 竹城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流亡的帝国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