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竹城
夏龙河2017-08-03 13:034,262

  缅人依然不让村民进来做生意,只是派人送来了几袋子糙米。众人每家分了点儿大米,不用再饿肚子,永历帝终于长出一口气。

  有了大米,没有菜可下锅,永历帝派沐天波去找新缅王。

  沐天波也觉得既然为新王,他作为大明节制缅甸的沐府后人,应该去与莽白见上一面,就自己从家中带了一份礼物,去见莽白。

  缅人对于沐府,还是有些敬畏。莽白听说沐天波求见,马上派了马车,来接沐天波。

  按照传统,沐天波代天巡狩,是上国大臣,莽白应对沐天波行拜见之礼。沐天波被缅甸大臣带着进入宫殿,莽白却端坐在王座上,看着沐天波。

  沐天波挺胸而立,看着缅王。

  两人对视了一会儿,莽白哈哈大笑,说:“沐将军,见了本王,为何不跪?”

  沐家节制缅甸,世代会缅语。沐天波说:“沐府代大明节制缅甸,本将军为上国大臣,按惯例,缅王应该向本将军行礼。此是缅王传统,汝今日即为缅王,就应继续传统,方为正道。”

  莽白哼了一声说:“大明如今无立锥之地,皇帝都赖我养活,还算什么王朝。如今之世,胜者为王。本王即为东吁之王,沐将军所属之大明王朝已经倒塌,将军不过是无国之游民,见了本王理应下跪。”

  沐天波笑了笑,说:“大王差矣。大明之晋王还率领大明大军,在与清军决战,大明兵部尚书张煌言、国姓爷郑成功还在率领大明几十万水陆人马在收付失地,谁说大明已无立锥之地?我大明皇上避难此处,不过是一时之策,大明根基尚在,必有复兴之日。大王切莫目光短浅,以免后悔。”

  莽白看着沐天波,说:“沐将军觉得这大明还能东山再起吗?”

  沐天波笑了笑,说:“是否东山再起,却与今日之礼无关。东吁王朝历为大明之藩属,大王之先祖俱奉大明为上君,如今大明尚在,大王也是东吁王朝之正宗传承,大王想要毁了传承否?”

  莽白终于被沐天波说服,走下王座,走到沐天波面前,两手一抬,算是施礼。沐天波鞠躬还礼,莽白回到王座上坐下,让人给沐天波赐座。

  莽白说:“东吁王朝虽承认大明为宗属国,却与大明摩擦不断。大明王朝更是数次出兵,杀我族人。相比之下,几代黔国公对我等皆有宽厚之德,我等因此更愿意与黔国公交往。黔国公今日见我,所为何事,请尽管说。”

  沐天波说:“先王将我等遣往竹城居住,粮食供应不足,蔬菜却只能由我等从当地村民处购买。大王如今封锁市场,我等多日没有粮食蔬菜果腹,这今日幸得大王送去粮食,却没有蔬菜。沐天波今日求见大王,希望大王能下令开开大门,让村民进入竹城卖菜。只此一个小小的要求,望大王能够允许。”

  莽白笑了笑,说:“黔国公可知我为何还不放开市场吗?”

  沐天波拱手说:“不知。”

  莽白说:“前番封锁市场,确实是怕有人趁机捣乱,滋生祸端。这几日,却不是为此事。”

  沐天波看着莽白,不说话。

  莽白端起面前的茶杯,喝了一口水,说:“你们早就知道我莽白继任,却不派一人来祝贺本王,是不是太不懂礼貌了?尔等是来自文明古国之君臣,一国之栋梁,却如此不通礼数,让尔等饿几天,不过是让尔等长长脑子,懂一些礼数而已。”

  沐天波说:“大明既为上国,新王继位应该去拜见大明皇帝,获得大明皇帝的承认,方可继承大统。新王却反其道而行之,想逼着大明皇帝先来拜见大王,此为逆行,我觉得对大王不利。”

  莽白一愣:“有何不利?请黔国公明示。”

  沐天波略想了想,说:“大王知道,凡事顺势而行,事半功倍,大明是宗属国,此乃东吁先王一直遵循之传统,大王如想名正言顺的继承王位,必须尊承传统,沿袭祖制。无论是在东吁朝内还是对大明,皆应如此。”

  莽白想了想,说:“黔国公之言颇有些道理。不过本王应该如何做,本王自有主张。东吁人向来尊重黔国公,今天既然黔国公来找本王,本王就给黔国公一个面子,准许附近百姓去竹城内做生意,以解大明君臣之困。黔国公还有何事?”

  沐天波本来想提一提莽白登基之时,永历帝没有大礼相送之事。又觉得此事终究不甚光彩,就咽下了话题。

  第二天,缅人果然开放了大门,允许缅甸百姓进入竹城卖菜。那些大明大臣为这一“恩典”,竟然奔走相告,喜形于色。马吉翔一帮人,更是买了肉,备了酒菜,准备大醉一番。

  沐天波看着这班大明臣子,长叹不已。

  掌印太监李国用也不由得说:“大明有这班臣子,何谈复兴!”

  沐天波说:“这些人已经成了行尸走肉,每日只想着争权夺利,他们心中哪里还有大明?”

  午饭之后,沐天波来到永历帝行宫。

  永历帝也是一脸喜气,说:“多亏了黔国公辛劳一趟,朕今中午吃了一顿鹿肉,甚是好吃啊。黔国公想吃否?厨房里还有一块。”

  沐天波一脸严肃:“一顿鹿肉就让陛下满足了吗?大明国破,山河飘零,陛下就不想回到云南,振兴大明?”

  永历帝脸色马上变了,一脸凄惶:“黔国公言之有理。其实朕每时每刻不在想着回到云南。此番若能回去,即便是死在满清刀下,朕也绝不再逃!只是不知老天是否能给朕一个机会呢。”

  沐天波说:“陛下,机会不是老天能给的。如今之势,只有我们自己想法,从此地杀出去!”

  永历帝听此言,吓得一哆嗦:“杀出去?!”

  沐天波点头,压低声音说:“陛下,晋王虽然正在想法救我等,然,满清耳目众多,晋王稍有举动,必然会被满人得知。这个莽白一向主张与满人合作,如满人要求其派兵拦截晋王人马,莽白必然全力以赴。如今晋王势力大不如前,如果缅人重兵拦截,别说救出我等,晋王能到达阿瓦,就很不错。白将军三进缅甸,轻车熟路,最后一次与晋王合兵,都是惨败而归,何况晋王一支人马了。”

  永历帝呆住:“晋王进不来,我等能逃出去吗?”

  沐天波长叹一口气,说:“先前我曾暗中购买兵器,为的就是从竹城中杀出去。那时沐府中尚有一百多勇士,加上宫中卫士,各府兵将,杀出去不成问题。可惜皇上被马贼利用,联合缅人将我府中勇士几乎杀光。如今想冲出竹城,确有难度。然,如不冲出去,必然是死路一条。时间长了,莽白坐稳了江山,会与大清联合,到时我等君臣皆无葬身之地也。故此,无论是否能冲出去,都须一试。陛下不必担心,我在外面还有几个能联系上的线人。这些线人祖辈就为沐府服务,皆忠心耿耿,勇武能战,有车有马,更有隐秘线路,可达云南。如冲不出去,陛下向缅王告我等谋反之罪,可保陛下全面。”

  永历帝摇头,说:“朕虽无勇,却不做此昧心之事。黔国公,朕能否回到云南,全靠尔等谋划,此事须谨慎,万无一失方可。”

  沐天波轻轻摇头,说:“好吧。臣必谨慎从事。不过,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告知马吉翔。我怀疑此人与缅人有勾结,此事若被他得知,我等必遭大难也。”

  永历帝点头,说:“朕知道了。”

  沐天波暗中联络诸位大臣,商量起事。大臣们有的同意,有的却犹豫不定。沐天波暗中策划联络,心神俱疲。

  缅王登基时日确定,派人来通知永历帝。

  永历帝召集众臣商量。沐天波觉得应该派大臣前去祝贺。以邬昌琦为首的诸大臣却皆反对,说“其事不正,作为宗属之主,不应遣贺。”

  诸位大臣皆侃侃而谈,言辞凿凿,却不贴合寄人篱下之实际。沐天波人单势孤,无可奈何。

  下朝后,沐天波坐在家中长叹。夫人问其何故,沐天波愤愤:“这些迂腐老臣,皆罔顾事实,一味瞎谈什么忠孝礼仪,他们不把皇上送上绝路,是不会罢休的。”

  沐夫人说:“这个皇上联合缅人,杀了我沐府上下一百多人。沐府忠心耿耿,皇上如此对待沐府,让人心寒。夫君何必如此愚忠?”

  沐天波说:“非是我愚忠也。皇上虽然迂腐,人却善良宽容,且当今皇上乃大明正朔,云南沐府世代受大明皇恩,皇上落难,我沐天波岂能不忠心效力?”

  夫人想了想,说:“夫君,如你想救皇上出竹城,奴家倒有一计。”

  沐天波大喜:“夫人有何妙计?快说!”

  夫人说:“夫君应该知道,奴家祖上便是缅人。奴家有个叔叔,便在阿瓦城做生意,我等在云南之时,叔叔到云南,还去府上看过我。”

  沐天波点头,说:“此事我自然知道,但是……叔叔非官非将,如何能救皇上?”

  夫人笑了笑,说:“叔叔虽然非官非将,却可以进出竹城。只要叔叔能进来,我等就可以设法让叔叔将皇上带出去好生照顾。然后夫君再设法出去,让叔叔帮忙,将皇上送到云南与晋王回合,此事便成了。”

  沐天波瞪大眼睛想了想,深深点头,说:“此计甚妙也!”

  沐天波亲自出面,找到缅人头目,说夫人要到阿瓦城买些生活用品。缅人头目见是沐天波夫人,自然放行。

  两天后,沐夫人便带着叔叔进入竹城。沐天波与叔丈见面,纳头便拜。叔丈吓了一跳,赶紧将沐天波扶起。

  沐天波将其入缅前后经过详细说给叔丈听,求叔丈设法将皇上从竹城带出去。

  叔丈是个小胆量的生意人,起初不答应沐天波的主张。奈何禁不起沐天波苦苦哀求,只得答应一试。

  沐天波让叔丈带着三个家人进入竹城,然后留下一个,让永历帝打扮成叔丈的家人,随叔丈一起出竹城。

  然而,让沐天波没有想到的是,当他兴冲冲将此计策告诉永历帝,永历帝听说要他扔下皇后和太子,要一个人出城,当时就拒绝了沐天波的计策。沐天波苦求不得,只得退而其次,要求送出太子,他想法将太子送到云南,以太子之名,号召云南人民抗清。

  永历帝犹豫。沐天波跪下磕头,直至额头出血。永历帝让沐天波稍等,他去跟皇后等人商量。沐天波在前厅等了会儿,永历帝出来,告诉沐天波,皇后和太后都不同意将太子一人送往缅甸。

  沐天波摇头长叹:“皇上,皇后和太后皆女流,心里只有家和孩子,您可是皇上啊,大明如今风雨飘摇,晋王在前方杀敌,皇上却自顾一家之安危,不肯去助晋王一臂之力,皇上如此,大明何时能够复兴?大明落魄至此,依然畏缩不前,满清却在步步紧逼,我等在此能住多久,缅人还能给我们多长时间,皇上想过否?如今之计,出去一个,就能逃出一个,就有一分希望,大明复兴有望,缅人才不敢倒向满清,我等才有出路,皇后和太后想过此事否?皇上想过否?”

  永历帝神色黯然,说:“马大人说缅人不会将我等送给满清。晋王尚在,缅人不敢如此。”

  沐天波说:“皇上啊,马吉翔乃一鼓舌小人,您怎么还相信此人?如果不是他,皇上会沦落至此吗?马吉翔一意不让您回到云南,是他怕晋王会杀他。皇上如此相信此等小人,是误国之举也!”

  永历帝想了想,说:“沐爱卿,你是朕最相信之人。你说得没错,朕确实不是力挽狂澜之君。然,朕乃大明正朔,朕宽容待人,与人为善,皆是想让诸位臣工能尽心竭力,匡扶大明。朕也是殚心竭虑,为的是不丢下祖宗基业,恢复大明。沐爱卿,朕求你再想一法,我等一起返回云南。”

  沐天波长叹一口气,说:“臣……遵命!”

继续阅读:第七章 赴宴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流亡的帝国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