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竹城内讧
夏龙河2017-08-03 13:035,783

  让永历帝惊愕不已的是,一直在福建沿海一带坚持抗清的张煌言竟然派人辗转从海路进入缅甸,并通过在缅甸官府的关系,进入竹城,拜见了永历帝。

  使者在缅甸官员的严密监督下,见到了永历帝,并向永历帝呈上大学士张煌言的奏疏。

  张煌言原为鲁王朝廷兵部左侍郎,永历帝登基后,封其为大学士。张煌言一直在浙闽一带与郑成功联合抗清,战功显赫,让清廷坐卧不宁。此番张煌言与郑成功联合进军长江,曾经连连收付池州、徽州等四府三州二十二县,却因耽误战机,被清军攻破前营,郑成功兵败撤军。,张煌言无奈,只得率军兵出鄱阳湖,却在铜陵被清援军打败。张煌言辗转回到临安,招收新兵,训练军士。

  张煌言之败,让永历帝心情沮丧。在他心中,李定国、郑成功还有张煌言,是大明复兴的三大根本。他想问一下张煌言和郑成功的情况,使者却期期艾艾,似乎不敢开口。

  永历帝让人拿出一些金银,送给随使者而来的两位缅甸官员。缅甸官员笑了笑,退下,使者才跪下,两眼含泪,说:“没想到缅人如此对待皇上,竟不如在安龙之时。皇上受委屈了。”

  永历帝淡淡一笑,问:“爱卿到过安龙?”

  使者抬起头,说:“陛下,我是您亲自御封的仁武伯姚志卓啊。那天我去安龙的时候,还下着小雨,您还让人做了一顿肉给我吃……。”

  永历帝仔细盯着姚志卓看了一会儿,终于缓缓点头,说:“朕想起来了,唉,一晃八年过去,大明却一日不如一日。姚爱卿,朕记得你曾在晋王帐下效力,如何到福建了呢?”

  姚志卓说:“回陛下,多年前晋王派微臣去联合国姓爷联合进攻广东,后来微臣听从晋王之命,留在浙闽一带,与晋王保持联系。三年前微臣派人联系晋王,此人失踪,微臣与晋王中断联系。后来微臣离开国姓爷,投奔大学士张煌言部,张将军一心为国,本准备攻取南京后,迎接皇上回南京登基,可惜功败垂成,壮志难酬。”

  永历帝轻轻叹了一口气,说:“国运不济,无可奈何也。姚爱卿,此番兵败,不知张爱卿有何打算?”

  姚志卓拱手说:“回陛下,张将军正整顿兵马,准备东山再起,请陛下放心。”

  永历帝点头,说:“国姓爷兵马是否损失如何?”

  姚志卓说:“国姓爷虽有损失,却无大碍。不过……。”

  姚志卓欲言又止。永历帝看了看姚志卓,说:“朕已至此,还有何惧?说吧,是不是国姓爷也准备降清了?”

  姚志卓忙拱手说:“陛下误会了。国姓爷确实与满清有过接触,不过谈判未成,现在国姓爷也是一心抗清,只不过……。”

  永历帝哼了一声,说:“姚爱卿,为何也变得吞吞吐吐的?”

  姚志卓说:“陛下息怒,只是此事未成,微臣不知该说不该说。”

  永历帝说:“尽说无妨。”

  姚志卓说:“微臣听张将军说,国姓爷好像准备去台湾……。”

  永历帝一愣:“台湾?台湾现在不是住着荷兰人吗?这荷兰人……能允许国姓爷过去?不可信也!”

  姚志卓说:“陛下,我听张将军说国姓爷也只是有此打算。荷兰人当然不会欢迎国姓爷,国姓爷准备将荷兰人从台湾赶出去,他做台湾之主。”

  永历帝淡淡地说:“国姓爷勇气可嘉,姚爱卿,我有些累了,你先下去休息吧。”

  姚志卓在永历帝处住了两天,告辞时,永历帝让秉笔太监起草,加封张煌言为兵部尚书,让其在闽地召集兵马,收付大明失地。姚志卓领了圣旨,含泪告辞永历帝。

  永历帝宽慰姚志卓说:“爱卿不必如此,晋王即将接朕回云南,爱卿下一次见朕,就应该在大明的疆土上了。”

  姚志卓叩头:“吾皇万岁!皇上回到云南,微臣必去恭贺陛下!”

  姚志卓随着两个明朝官员,走出永历帝的“皇宫”。此时突然下起了小雨,永历帝突然又想起姚志卓去安龙见自己的情景。那时候的姚志卓,穿着一身破衣服,像是一乞丐。现在的姚志卓,虽然不知在张煌言手下官居何职,却行事稳重,言辞工整,衣服得体,颇有些官样子了。

  永历帝看着姚志卓走出视线,也同时看到马吉翔一脸阴沉地走了过来。

  马吉翔走进竹屋,永历帝转头看着他,就像看着一个让他怀疑的诡异的动物。此时的永历帝已经对马吉翔产生了种种怀疑。沐天波在永历帝面前说,他怀疑马吉翔暗中与缅王有联系。但是优柔寡断的永历帝,不知道他是否应该相信沐天波。

  马吉翔行了礼,永历帝让他起来。马吉翔起身,说:“皇上,微臣得到情报,黔国公可能要造反。”

  马吉翔一脸严肃,加上他这突兀之极的话,吓了永历帝一大跳:“什么?黔国公为何要造反?一派胡言。”

  马吉翔不急不忙,说:“微臣听下人此说,也是不信,我又让我兄弟亲自去查,马雄飞查实,黔国公在秘密准备刀枪,确有造反嫌疑。”

  永历帝有些相信:“果真如此?朕要让人细查才是。”

  永历帝命太监李国泰详查此事。李国泰经过调查,确实发现黔国公沐天波行动诡秘,且秘密在向缅人购买武器。

  李国泰不知道的是,黔国公沐天波是在准备击杀马吉翔等人,然后带着永历帝从此地杀出。沐天波已经秘密安排人马在河边接应,从竹城冲出后,他们可以马上过江,江对岸有人接应,他们可以跟着此人穿过密林,回到云南。

  此事沐天波早就做好了了计划。沐天波已经知道,马吉翔因为鼓动永历帝入缅,而不敢见到李定国,他怕自己遭到像金维新那样的下场。沐天波也已经查明,这个马吉翔已经投降了缅王,所以,想从这里冲出去,必须先消灭马吉翔和他的心腹以及手下。皇上优柔寡断不辨清浊,沐天波因此不想让皇上知道此事,只自己在暗中策划准备。没想到的是,沐天波的计划被马吉翔的手下探知,手下将此事告知了马吉翔。

  马吉翔大惊。现在竹城中一千多人中,沐府就有三百人。永历帝的“行宫”也不过四百人。且沐府有习武传统,出了家眷女仆,皆能征善战,马吉翔心腹中,除了马雄飞会点武功,其余皆搬弄口舌之辈,若沐府来攻,马吉翔只能束手就擒。

  马吉翔苦思破敌之策,终于想到了利用永历帝这个糊涂蛋。永历帝派李国泰暗中调查,这李国泰恰好跟马吉翔交情颇深,且李国泰发现沐府果然在暗中购买武器,大惊失色,忙将此事报与永历帝。

  永历帝召马吉翔商量,马吉翔建议永历帝赶紧行动,否则后悔晚矣。永历帝说沐府一向忠心耿耿,此事还有待详查。马吉翔急了,说还用什么详查啊,沐府一向与缅人有交情,缅人也之买沐府的帐,现在沐府想造反,肯定是与缅人有勾结,缅人不敢做的事儿,让沐天波当刽子手。皇上如果再不行动,沐府那些能征善战的人杀过来,皇宫就这么几个人,怎么能应付过来?

  永历帝被马吉翔说得不知如何是好,问李国泰:“李爱卿,你觉得此事如何才好?”

  李国泰主张听马吉翔的,对沐府来个突然袭击。

  永历帝身边的掌印太监李国用,却对沐府印象不错,他不相信沐天波能造反。因此上奏说:“皇上,奴才觉得这黔国公一向忠诚,此番购买武器,或许有其他用途,故此奴才觉得应该招黔国公查问清楚才好。”

  马吉翔吼道:“李公公好糊涂!招沐天波来问,他能承认吗?此必打草惊蛇,反而引火烧身!”

  李国用看着永历帝,等着永历帝说话。永历却问马吉翔:“马爱卿,你说此事应该如何办才好?”

  马吉翔躬身说:“皇上,此事须当机立断,犹豫不决必受其害也!如今沐府势力最强,沐府若反,我等只能坐以待毙。故此,皇上必须趁其还未做好准备,赶紧下手。”

  永历帝害怕了,说:“沐府尚武,且人多势众,如今皇宫侍卫不过四十多人,其余皆是宫女太监之类,要对沐府下手,恐怕必须召集诸位大臣,共同伐之。”

  马吉翔摇头,说:“万万不可。沐天波颇有些人缘,知道人过多,必然会有人给其报信,那时候先下手的恐怕就不是陛下了。皇上,微臣以为此事须向缅人求救,让缅人帮忙,缅人在竹城有五六百人,个个勇武善战,且缅人之责,是保护皇上周全,如果听说有人要行刺皇上,缅人必然会出手相助。”

  永历帝说:“缅人向来敬重黔国公,如果他们知道是要对沐府下手,恐怕此事难成。”

  马吉翔说:“皇上放心,缅人向来重利。只要有足够的金子,缅人必然心动。况且我等不必说要行刺之人姓名,只要缅人赶到,谅沐府中人也不敢造次。”

  永历帝点头,说:“如此……李公公,你去找点金子,让马爱卿办理此事去吧。马爱卿,此事不可声张,也不可开杀戒,先将沐府中人监押,我要亲自审问黔国公,如何处置,须等我审问之后。”

  马吉翔拱手:“此是自然,请皇上放心。”

  马吉翔看向李国用,显然是等着他的金子。李国用说:“皇上,宫里如今亏空,没有……金子了。”

  永历帝轻轻点头,说:“你早就说没有金子了,不过总能拿出来。此事你须想想办法,再挪一点出来。”

  李国用差点就哭了:“皇上,奴才实在是一点儿也拿不出来了。不瞒皇上,两个月前,宫里就一点钱也没有了。奴才是把积攒了几十年的俸禄都拿了出来,才支撑到现在。缅人一个多月没有来送粮米了,这一个月买米用了了我十两银子,买肉……。”

  永历帝面如死灰,长叹一声,打断李国用的话,说:“为难公公了。此事公公应该早早告诉朕。李公公,你去找王后,就说我说的,让她拿出一点儿值钱的东西,送给马大人。”

  李国用摇头,说:“皇上,王后值钱的东西都变卖了。您知道,在这里卖这些东西,一百个钱不值十个,这些日子……。”

  永历帝闭上眼,说:“那就去找太后。此事关乎皇家安危,太后也不会坐视不理。去吧,别烦我了。”

  李国用小心翼翼拱了拱手,转身去了。

  当天半夜,马吉翔尽起皇宫卫士和府中之兵,与兄弟马雄飞,带着五百缅人包围了沐府。

  缅人所筑之竹城,围墙是竹篱笆,竹门。马雄飞用刀砍倒竹门,带人就冲进沐府。他们见人便杀,沐府一时惨叫声不绝于耳。

  等沐天波穿好衣服出来,沐府中已经躺下一片尸体,沐府一百多忠勇府兵非死即伤。沐天波大怒。缅兵看到沐天波,才停下杀戮。马吉翔不容沐天波反驳,下令手下将其绞杀。沐天波率领残兵与马府家丁厮杀,缅人中立,不肯帮马吉翔,也不肯帮沐天波。

  此时沐天波手下已经没有几个能战之兵,马府几十个家丁,武功不济,双方势力相当,沐天波的手下倒下一个,必然会砍翻马府几个家丁。

  沐天波杀了几个马府家丁,马府的人不敢再朝他围拢,沐天波举起大刀,朝着马吉翔就冲了过来。

  马雄飞忙举刀拦截,被沐天波一刀砍伤,倒在地上。马吉翔忙喊缅人救命。缅人首领率众拦住沐天波。沐天波让缅人让开,缅人不听。双方正要起冲突,李国用带着几个人赶到。

  李国用喊停了众人,看到沐府一地的尸体,大惊,对马吉翔说:“马大人,皇上不是说不要杀人,先监押起来,待皇上问明之后,再做决断吗?你为何要在沐府大开杀戒?”

  马吉翔恶人先告状,说:“李公公,你得先看明白,死的人里面,有我马府的人也有缅人。我等围住沐府,没等我们动手,沐府的人就先动了手,李公公,你说,我马吉翔难道只能等着沐府的人来杀我吗?杀了我倒是不打紧,他们可是杀了我,还要去杀皇上的啊。”

  沐天波吼道:“马吉翔,你给我说清楚,是谁要杀皇上?”

  马吉翔哼了一声,说:“沐天波,你向缅人暗中购买武器,不是想造反,那你有何目的?”

  马吉翔以为沐天波不敢当着他的面把沐府的计划说出来,没想到沐天波直接用刀尖指着他,吼道:“我沐天波明人不做暗事,马吉翔,你这个佞臣,我今日就可以告诉你,我沐天波购买武器,就是想杀了你!你颠倒黑白,搬弄是非,让皇上落魄至此,不杀你我沐天波枉为大明忠臣!我已经得知,当年你鼓动皇上进入缅甸,绝非是为了皇上安危,而是因为你曾经得罪文安之,不敢到四川见他。皇上到了缅甸,白文选将军带人来救,你暗通缅王,授意缅王不要放皇上回去,马吉翔,像你这种佞臣,我沐天波要是不杀你,枉为大明忠臣!”

  马吉翔被沐天波骂得恼羞成怒,对那些缅兵喊道:“尔等谁杀了沐天波,我赏黄金百两!”

  缅人骚动了一会儿,看到首领没动,也没人敢动。马吉翔急了,喊道:“快上啊!一百两黄金,够你们好几辈子用的!要是嫌少,可以再加,上啊!”

  缅甸首领看了看马吉翔,说:“马大人,黔国公世代镇守云南,祖上对缅人素有恩典,缅人虽穷,却不做忘恩负义之事。今日马大人带我等来此,你的人首先动手,大开杀戒,沐府众人才开始反抗,我等皆看在眼里。你告诉我有人要造反,杀你们的皇帝,却不说是黔国公,我等来此,还没明白过来,便被迫参与杀人,马大人,你与黔国公同为大明臣僚,今日落魄至此,却还勾心斗角,怪不得你们的皇上能丢了江山,有尔等臣子,实在是你们皇上的不幸。”

  马吉翔被缅人首领呛得好长时间没说上话来。李国用走到沐天波旁边,拱手说:“黔国公,我奉皇上之命,请您去面见皇上,请给老奴一个面子。”

  沐天波说:“李公公稍等,待我杀了这个佞臣,再去见皇上。”

  李国用挡在沐天波前面,说:“黔国公且慢!马大人乃当朝重臣,即便其有罪,也得皇上有命,才能处罚之。马大人在皇上面前说黔国公想造反,黔国公如果不是心虚,那就应该留马大人一命,在皇上面前说清楚。如若现在杀了马大人,黔国公倒是有杀人灭口之嫌了。”

  沐天波愣住。

  李国用对跟着的小太监说:“还不赶紧请黔国公去见皇上!”

  两个小太监赶紧过来,对着沐天波鞠躬,说:“有请黔国公。”

  沐天波不好再坚持,只得把刀递给下人,对马吉翔说:“姓马的,今天我暂且饶你一命!”

  沐天波对李国用说:“李公公,容我换一换衣服,您先请一步。”

  李国用说:“那行,黔国公请便,我在门外等着黔国公。”

  沐天波和马吉翔在永历帝面前大吵一架。沐天波承认他想杀马吉翔,却不说要杀他的理由。马吉翔一口咬定沐天波要造反,却也没有证据。

  永历帝无奈,只能当和事老。沐天波人马损失严重,却承认想杀马吉翔,虽杀人未遂,却也于此事有责任,损失自己承担。马吉翔没有证据,却乱说黔国公谋反,有诬陷之嫌疑,但是看在其为皇上着想的份上,略加惩戒,官降一级。

  此事在竹城影响巨大。马吉翔利用永历帝和缅人,对沐府进行了灭绝性的打击。沐府力量几乎被摧毁,直接消灭了沐府挽救永历帝的可能性。黔国公终于明白,有这样的皇上,他无法战胜佞臣。即便他杀了马吉翔,永历帝能有作为。

  黔国公从此意志消沉,每天躲在沐府,很少外出。

  马吉翔也明白,这个皇帝是难有出头之日了。他从此更加卖力的靠近缅王。可惜,此时的永历帝已经被缅王掌握在了手里,马吉翔的作用减少,缅王对马吉翔越来越冷淡。

  马吉翔也感觉到了这种危机,日益坐卧不安,苦思出路。

继续阅读:第四章 高启隆劝降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流亡的帝国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