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白文选入缅
夏龙河2017-08-03 13:033,114

  清军得知在中缅边境处有诸多明军集结,在不断派出小股精干军队进行绞杀外,还派了大量的奸细,伪装成逃难的百姓或者溃兵,到各处军营进行侦探、劝降。

  李定国亲自到各营联系安抚,许诺他会很快将皇上找回,要求众人团结抗清。众人听从李定国调遣,与清兵周旋了一段时间。半年后,李定国派出寻找永历帝的人马毫无音信,众营人马在与清兵对抗中,损失严重,且身处深山老林,瘴气瘟疫不断,各营苦不堪言。

  听说没有找到皇上,明军士气明显滴落下来。外有清军大军合围,各营各有盘算,李定国苦思无计。白文选带五千人马来到,与李定国汇合,两人讨论目前局势,皆认定,只有永历帝回到缅甸,才能收拾残局。中缅边境处虽然不利于驻兵,却山势险恶,易守难攻,永历帝若在此建国,足可以与清军对峙。

  白文选慨叹:“皇上宅心仁厚,却非中兴之主。清军还没来,他便跑到缅甸去了,实在让众将心寒。”

  李定国面容枯槁,却眼神坚定,说:“皇上从小娇生惯养,温柔富贵乡,没有受过苦,更没见过杀人,如此胆小,也不完全怪他。现在说别的没用,想法将皇上接回,才是正事。前番高将军带五百军士进入缅甸寻找皇上,半年有余,音信不见,恐怕已是凶多吉少了。”

  白文选说:“缅人生性凶恶,各有盘算,非大兵压境,他们恐怕难以肯将人交出。末将乞命,带本部人马,杀进缅帮,救出皇上。”

  李定国想了想,说:“如今之形势,恐怕只能如此了。”

  第二日,白文选从五千兵马中挑出三千身体强壮之士,在本地找了个通缅语的向导,直奔缅境。大军疾行,五日后,便进入缅甸之雍会地区。白文选抓了一个缅民,经过询问,得知此地离缅兵驻扎之地磨整只有不到二十里路,便赏了缅民五两银子,让缅民带着他的一个文书十个军士去缅甸军营谈判。他想让缅军知道,他们来此,只是要去接永历皇帝,不想与缅军交战。

  让白文选没有想到的是,缅军将十二人抓起来,不管文书和向导如何哀求申辩,将十多人全部杀害。将入境汉人全部杀光,是其时缅甸土司和缅甸王共同的对明政策。

  白文选等了两天,十多人没有音信,他又派了二十人去缅甸军营,这二十人同样被缅甸人杀害。白文选不知道这三十人下落。他以为他们弄不好是被缅人给扣押了起来,正准备再派人去,或者亲自去缅军谈判,缅甸人却趁夜袭击明军军营。

  白文选部皆能征善战之士,夜晚扎营更是警觉,明哨之外,还出营半里,布有暗哨。

  缅甸黑压压杀来,暗哨急用暗号通知营中。明军皆抱刀枪而睡,听得号角声,明军挥舞兵器杀出。白文选一马当先,众人奋勇。缅军本来以为明军被清军杀得早就溃不成军,此番是来捡便宜的,没想到,这些与满清铁骑厮杀多年的明军个个如下山猛虎,缅兵被杀大半,剩下的鼠窜而回。

  军士们抓了几个俘虏,让向导帮忙询问,才知道先前的三十军士早被缅军杀害。白文选大怒,指挥军士深入缅地,缅兵凡有阻拦,皆杀。

  缅方派了多支兵马拦截白文选,皆被白文选战败。白文选率军一路冲杀,后被缅甸境内之金沙江阻挡。缅兵在江对岸列兵上万,等候白文选。

  此时白部兵马已经杀得眼红,经过十多天准备,白文选部征得几十艘小船,开始渡江作战。

  明军皆头扎红布,敲着战鼓,士气高昂。第一百军士下船后,被缅军压在滩头,不一会儿就所剩无几。白文选亲自带着第二队军士乘船杀到。对岸也猛擂战鼓,众军士一看白文选挥舞大刀杀到,士气大振,陡然反击,如蛟龙入海,杀进缅军大军之中。

  后面第二第三队人马相继杀到,缅军虽然组织了几次包围,皆被白文选亲率一百死士攻破。指挥作战的缅军副将被白文选斩首,缅军终于大乱,明军过河,乘胜追击。

  白文选让人做了一面大旗,上写书写了六个大字“恭迎吾皇归国”。明军打着大旗,一路猛打猛冲,发誓要将永历帝接回云南。

  白文选不知道的是,永历帝此时刚刚让沐天波用云南沐府的收藏的大明圣旨,经过了缅人的“验收”,暂搬进了阿瓦城(曼德勒)内居住。

  此时的缅王莽达喇对永历帝和大清局势还没有太清楚,加上永历帝“赏赐”了不少的好东西,莽达喇对永历帝以及跟随之大臣都安排的还不错,永历帝终于长出一口气。

  正在此时,白文选一路过关斩将的消息传到了缅王处。莽达喇派人来找永历帝,将情况说明。永历帝忙让人写了一封敕令,令白文选火速退兵。缅甸人怕永历帝的人与白文选人接触,双方有了沟通,便拿了敕令,自己派人将敕令送到白文选军中。

  白文选正欲计划攻城,听说缅甸派人来到营中,便让人将之放了进来。

  缅人也不说话,将敕令送给白文选,转身便走。

  白文选手下展开敕令,见是圣旨,皆跪倒。白文选听手下读完敕令,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带着军马不惧生死来救他归国,这个皇上竟然下令不许再朝缅甸进发。他接过敕令,亲自看了一遍,不由长叹。

  白文选退兵,回到云南,见到李定国后,拿出永历帝的敕令,将事情经过说了,李定国也是连连喟叹。

  不久,永历帝心腹黎维祚来到李定国处,向他讲了永历帝的情况。

  李定国带黎维祚到明军各处大营中察看。黎维祚看到大大小小近二十座明军军营,大喜。众人也向黎维祚打听永历帝情况。听说皇上尚且安好,众人都长出一口气。

  李定国亲自给永历帝手书一封,希望永历帝能以大明江山为重,回到云南。黎维祚带了书信,昼夜兼程,回到阿瓦城,将密封的李定国手书递给永历帝,永历帝心有所动,召集心腹大臣议事。

  此时,清军再次派人见到缅王莽达喇,让其将永历帝交给大清。莽达喇多少还顾及一些情分,不想将永历帝交出去。但是他也不想让永历帝回到云南大明军中,他想攥住永历帝这颗棋子,再观察一下。他明白,手里有了这颗大棋子,早晚会有大作用。

  马吉翔让弟弟马雄飞与汉人通译勾结,让其在莽达喇处给自己多多美言。通译得了金银,为莽达喇引见了马吉翔。马吉翔从此成了莽达喇埋在永历帝身边的奸细。

  永历帝召集众臣开会,商量回云南之事,沐天波等人支持,马吉翔与弟弟马雄飞和为数不多的几个心腹反对,同意者居多,永历帝犹豫不决。

  有随着潘世荣进入井梗被抓,被分给缅人为奴的军士设法逃回云南,经过千辛万苦见到李定国,军士嚎啕大哭。

  李定国听说潘世荣所率众人之下场,勃然大怒,命白文选进入缅甸,务必接永历帝以及众人回来。

  白文选又带兵出征缅甸,几个月后,便兵临阿瓦城下。

  永历帝此时已经已经被缅人软禁起来,然而,白文选带明军进入缅甸的消息,还是传到了众人之耳,沐天波等人喜极而泣,纷纷前来报喜。

  缅军不敌明军,却又不想放永历帝走,莽达喇派人威胁永历帝,让其下令明军撤回,否则他就要先对大明君臣下手了。

  胆小的永历帝此番真是后悔不迭,却也无可奈何,只得再次写了敕书,让白文选退兵。永历帝写完敕书之后,莽达喇亲自过目,觉得写得有些委婉了,怕白文选看出问题,他让人找到永历帝,让其重写。

  白文选再次收到缅人送来的敕令,无可奈何,只得再次退兵。

  这次白文选没有回到李定国处,而是驻扎在缅甸境内,随时准备营救永历帝。

  缅人为了能更有效管理永历帝君臣,莽达喇让人在阿瓦城外建了一个“竹城”。竹城内所有建筑皆用竹子和茅草搭建而成。分品级搭建了几百间房屋,有永历帝专用的朝堂,不过皆是茅草顶泥地,立竹为墙,风可进,雨亦可进。

  竹城四周用竹与外面隔开,只有一处进出口,有重兵把守,竹城内住有一三百军士,负责巡逻和管理城内事务。永历帝以及诸位明臣,凡要进出竹城,须当日执勤官员同意。

  竹城,其实就是缅人给大明君臣专门搭建的一所监狱。

  永历帝进得茅屋内,四下看了看,目瞪口呆两腿发软。马吉翔等人赶紧将他扶到旁边的竹椅上坐下,永历帝痴呆了半天,才吐出了一句话:“我等沦为缅人之阶下囚也!”

继续阅读:第七章 贺国公之变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流亡的帝国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