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于子舟2018-05-13 20:381,487

  我喝了口茶,慢慢悠悠地说,“我不知道那天我是怎么回去的,但是那天我浑浑噩噩的,感觉自己随时会摔倒在大街上。

  其实当时我并没有家,和大街上那些乞丐一样睡在桥底下。”

  顾衍极其认真地听着,而此刻的我正如同一个手持醒木的说书先生。

  “然后呢?”他问,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情愫,或许同情或许怜悯。

  “我和那些乞丐在桥下待了半个多月,有个四十多岁的妇人见我整日哭,很是同情我,经常会给我些吃的,但我却不大与她说话,那场灾难让我变得冷淡了许多,慢慢的少言寡语起来。

  顾衍,其实我是很羡慕你的,你至少有父母,你离家多年但还有一个家,还有一个可以回去的地方,累了可以依靠的地方,但我什么都没有了,我无论到哪都觉得自己是多余的,我无论到哪都觉得自己是寄人篱下。

  我之前在山上迷路,被好心人救下,有一回我见他,便央求他也教教我,但是他告诉我,戏子是很卑贱的。

  我告诉他,我不怕,我不怕戏子卑贱,因为我觉得再卑贱也没有现在的我卑贱。我当时的确是这样告诉他的,他叹了一口气,还是教我唱戏了。

  我在山上待了半年,那半年里,他教我弹琴,教我唱戏,教我泡茶,好像所有东西他都会似的,我问他,你是不是戏子,他说他不是了,所以也希望我不要去当戏子,戏子是个受人非议的角色,在旁人看来戏子就是卑贱的,不管你生性多高傲,可人们就是这样觉得,改都改不掉。

  后来有一亲戚上山寻我,我不想走,偷偷逃下山去,可还是被发现了,被带走了,之后我就生活在那里,不管别人对我多好,我仍觉得寄人篱下,后来那亲戚去了外地,我又一个人无依无靠了,然后遇到了你,来了万全戏班,总算有一个可以歇息的地方。”

  “之前……你那亲戚对你好吗?”顾衍小心翼翼地问,生怕再次触及我的痛处。

  “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供我的吃穿用度,不再挨冷受冻,听闻我喜欢唱戏后,便请了个戏班师傅教我唱戏,我在那待了半年,却始终觉得自己是外人。”

  “如此说来,你那亲戚家里应该挺殷实的吧,都专门请了戏班师傅教你唱戏。”

  “借祖上的福,谋了个小官罢了,只是因为之前有愧于我父亲才收留我的。”

  “你戏唱的不错,是谁教的?”

  我持茶杯的手一顿,抬头笑答道:“我说是燕不归,你信吗?”

  “信啊,你说的我都信。”顾衍回答的毫不犹豫。

  “骗你的,我学戏那会燕不归还没唱红呢。”

  “你要说你是唐琼的徒弟我也会信的,只要是你说的,我都信。”

  “你还真是单纯,什么都信,我师傅要是唐琼,我现在估计就和锦笙一样了。”

  我估计就和锦笙一样,借师傅的名气轻易唱红了。

  那天早上的《西厢记》也的确让锦笙和楼华大红了一把,京城好多富甲贵商都邀他们去府上做客,楼华不喜那种热闹的场面,但锦笙却热衷,有一回她收到帖子说要带我一同去。

  她锦衣华服,脸上抹了最红的胭脂,颈上带着她匣里最贵的珠宝,整个人打扮的如同富家小姐一般,被人簇拥着走进院里。一同参加宴会的人疯狂的喊着锦笙的名字,希望她多看自己一眼,可是她高傲的如白天鹅一般,头都不愿低一下,尽管如此,还是有人追捧她。

  我跟在她身后显得太普通了,既没有浓妆艳抹也没有锦衣华服,似那种跟在她身后默默为她掀衣角的人,渺小到容易被人遗忘。

  我感觉,锦笙就是故意的,故意带我来,让我看她趾高气扬的模样,让我看她是如何受人追捧的,让我羡慕,让我嫉妒。

  在席上,有人一次次向锦笙敬酒,嘴上说着夸赞她的话,锦笙欣喜,一杯杯下肚,乐此不疲。

  酒过三巡,锦笙微醉,我带着她离开,在马车上,风扬起窗帘,有人眼尖,认出了锦笙,然后追着马车跑,用手拼命地拍着马车。

继续阅读:第38章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戏子归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