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于子舟2018-05-20 17:301,498

  “有些戏迷常听这些曲子,已经能听出戏子的功力深厚。园子里的戏子都是男子反串,要做出假音容易,但假音飙高,造出凄厉的声线是万万不能的。

          而那燕不归却是实实在在的做到了,若不仔细瞧,单凭那戏腔,很难分辨得出那女子是燕不归反串的。

          当时,可谓是一番奇景,无数人在台下轻轻跟唱:却将我红粉去和番,臣僚呵,于心怎安,于心怎安!

          直到汉宫锁秋时,汉帝梧桐苑中相思难抑,一曲才终了谢幕。

  本以为燕不归唱功之绝是别人模仿不来的,可这时却偏偏出了一个锦笙,她自称是燕不归的弟子,其实女弟子意味着什么大家都懂,只是大部分人还是不信,不信燕不归会收徒,其实燕不归本就是突然冒出来的,再突然冒出一个燕不归的徒弟,谁也不信。

  不过,这由不得我们不信,但是戏迷很快发现,锦笙和燕不归竟有些相似,别人唱戏时捏的兰花指都是用拇指捏住中指翘起其余的指头,而燕不归则是用拇指捏住中指和小指,翘起剩下的两根指头,这一动作在燕不归做来,有一番别样的风情,别人是怎么都模仿不来的,但锦笙却可以轻而易举地模仿。

  这样一来,便开始有人相信她与燕不归相关。

  因为燕不归的缘故,别人开始记得她,记住燕不归有个女弟子叫锦笙,这确实让锦笙红了一把,可惜不够长久,没多久,这一热度就渐渐冷却,好像又恢复了以前的样子。

  燕不归还是燕不归,锦笙也还是锦笙,尽管她还是燕不归的弟子,只是在旁人觉得也没什么了,戏子终究是戏子,不会因为她是谁的徒弟就有所改变,毕竟她的师父也还是个戏子。

  戏子终究是戏子,在旁人眼里,或许燕不归是高贵的,不可一世的,但成就他的终究是他的名声,他名声之大是别人想象不到的,但锦笙不一样,她终究是借着燕不归名头兴风作浪的人,没了燕不归,她什么都不是。”

  其实听到说书先生这样说,我也是挺为锦笙感到惋惜的,她拼命唱红只为成为燕不归,但在别人觉得,她什么也不是,她无非就是仗着燕不归名气才引人注目。她以为自己唱红了,以为自己被人捧着,看着别人追着马车跑,拍着马车门,就以为天下人都是自己的,而他们不过是因为看不起燕不归唱戏才去听她的,她终究是自己多想。她一直奢望的,和以为自己得到的东西终究不是真实的,终究只是建立在燕不归的基础上,没了燕不归,她锦笙什么都不是。没了燕不归,她锦笙就不可能有今天。没了燕不归,她锦笙就不可能再被人记住。没了燕不归,她还是以前那个卑贱的,不被人知道的锦笙。没了燕不归,她还是会变成她以前的模样,那个一直被她投以鄙夷目光的我们这样。

  锦笙终究是仰仗着燕不归的,如果燕不归不在了,或许锦笙就会和我们一样,她一直想要的东西也无法实现,她想要别人都是她的,她想要天下人,想要别人都捧着她,想要那些人捧着燕不归一般捧着她,想要自己拥有燕不归的名气和身份。她想要的太多,最后能实现的屈指可数,她的野心太大了,别人有的她也想有,别人没有的她就四处炫耀,好像别人会因此觉得她高贵,其实并不是,别人反而会觉得她廉价。

  一样东西,只要觉得它廉价了,不论这个再好,别人都不会要,因为只要廉价的东西才能轻而易举地得到,而锦笙就是那个能轻易得到的东西,因为她肯为了名放弃一切,为了出名什么都肯做。

  其实,我觉得锦笙是可悲的,她把一些虚无的东西看得太重,对她来说,名利就是最重要的东西,但这个东西其实是很虚幻的,和钱一样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或许以后别人会想起有那么一个戏子红遍京城,可是那个时候锦笙已经不在了,这些东西与她也都没有关系了,再红的人,再绚烂的生命都逃不过死亡,唐琼也好,燕不归也罢,不过是芸芸众生罢了,终究会随风消散。

继续阅读:第52章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戏子归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