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0 章 赶货
黔妙梦2018-02-22 21:283,774

  李总的一张订单,需要特殊的铭牌,贴在产品的右上角,作为产品吸引眼球的亮点。工厂做样办的时候,采购部反馈,该铭牌买不到。李总说,样办,铭牌的位置空出来,客人确认样办,下单到出货,至少有三个多月时间,这么长时间,在物资丰富的中国,哪有买不到东西的道理。

  文勇去了东莞虎门,浙江义乌,香港深水埠等地方,所有能想到交易网点,他都去了,没有,没人见过这个铭牌。有厂家建议他开模做,最低订单量要好几万个,李总的订单数量,达不到要求。

  文勇在互联网上,也没有找到该铭牌的供货信息。

  余霄找到一款近似的,说,只能这样了,工程部将铭牌贴在产品上,发图片给客户,客户说,“No,No,total difference!(不是,完全不一样!)”

  余霄请李总同客人申请,让客人提供铭牌。

  客人反馈回来,这是他们公司金牌设计师的Idea(灵感),他只负责采购成品,对原料等不懂,帮不上忙。

  办公台上的台历,又翻过一页,交货期藏在后面一页的中间那一天,文勇不敢想象,当台历再次翻过一页的时候,铭牌还没有着落,李总会不会把他的皮拔下来。他用手摸了摸头顶,稀疏几棵毛发,立着,有点刺手。自从当了采购部经理后,每逢遇到困难,他就像聪明的一休小和尚一样,闭上眼睛,摸摸头。最近,他摸头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了,头发也越摸越少了,真的快成光光头了。

  文勇摸着头,突然产生了灵感,同学吴生,在物流公司做,见多识广,说不定他有办法。

  他叫公司司机送他去吴生公司,吴生也提升为公司的销售总监,红光满面。文勇刚下车,吴生就从窗口开见了他。他想,文勇,是来送结婚请柬的吗?最近听朋友说,文勇买了商品房,见了老丈人,准备同女朋友结束爱情长跑,要结婚进围城了。同年的他,也该结婚了,自己的孩子都快打酱油了。

  文勇走进来,打断了吴生的思绪。

  吴生烧水,他从茶叶罐里,拿出一小袋红茶,撕开,倒进茶杯里。

  水烧开后,吴生用开水淋洗杯子,将第一泡茶倒掉,说是洗茶,然后将茶过滤到一个透明的玻璃杯里。

  他倒了一小杯,递给文勇。

  文勇看着他一连串泡茶的动作,很是感慨,自己成天忙得像条狗一样,吴生的小日子,过得真滋润呀。

  文勇从手提包里拿出一个信封,吴生心想,结婚请柬应该是红色的,他拿个信封,是什么意思。

  文勇拿出一个的铭牌,用透明塑料袋包装着,朝吴生递过去,吴生心想,干吗用的,这玩意,第一次见。文勇问他,哪里可以采购到这玩意,他直摇头。

  这时,客户张雨来找吴生,吴生倒了杯工夫茶给他。张雨喝一口,说,好茶。吴生心中暗自得意,当然好茶了,两千多元,才一小罐,金俊眉哦,最关键的,自己没有花一分钱。

  张雨说最近要从意大利进口一批货物,请吴生公司安排报关等进口事宜。货物进口后,吴生公司还要负责将货物分发到成都,武汉,西安,洛阳等城市。

  张雨边说边看吴生面前的铭牌,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他努力回忆,在哪里见过呢?哦,终于想起来了,在意大利的一家工厂里见过,据说,那家工厂还申请了外观专利。这家工厂,也是他的供应商之一。他很惊讶地问吴生,你这玩意哪里来的,准备做什么用?

  吴生看看文勇,文勇说出,他们公司正在找这款铭牌,想过来请吴生给些采购信息。

  张雨很有把握地说,意大利的供货商,他认识,可以代买,他一边说,一边派了张名片给文勇。

  张雨立刻拍了铭牌的图片,发给意大利厂商,很快就收到回复,有库存。

  文勇兴奋得快要跳起来,他努力保持镇定,说了数量和交货时间等要求。

  意大利供货商报价过来,张雨加上佣金,报价给文勇。

  文勇立刻将价格发给余霄。

  余霄倒吸一口凉气,这么贵。但是,独家生意,能买到都不错了,再贵都得买,谁叫是李总的单呢?

  她下令文勇,立刻采购。

  张雨心里想着,这些铭牌的体积大约 0.5立方米,那批进口货物的货柜里,还有空间,可以随货柜一起发货。张雨心想,就这么转道手,就可以赚一笔钱,多亏今天来找吴生。

  文勇看着张雨的名片,从心里喊道,真是贵人呀。

  文勇将台历翻过一面的时候,这批铭牌还在海上飘着,文勇期待着它们的到来,颖爸公司也期待着它们的到来,就像盼望远归的亲人一样。终于,铭牌到了颖爸公司。

  文勇亲自开箱,余霄在旁边看着,对呀,这就是李总要的铭牌,是李总客户要的,是李总客户的金牌设计师指定的铭牌。一箱箱的铭牌,打开来,真够亮的。

  这就是亮点,也是救命的稻草。

  余霄通知伟平,云海,安排装配车间,当晚,通宵赶货,第二天凌晨必须出货,到码头,赶最后一般出港的大船。

  余霄不放心,吃过晚饭,立刻回到工厂,加入赶货的队伍。

  云海听说余霄回公司了,在车间忙着,他推掉牌局,放下饭碗,飞快向公司赶去。

  伟平在公司加班整理资料,只好放下手头工作,加入通宵赶货的队伍。

  余霄一会递铭牌,一会封箱,一会推着手推车,在车间里上串下跳。

  云海直打哈欠,他不明白,余霄哪来这么大劲。

  李总说,如果误了货期,整个货柜都要空运,运费工厂负责,云海心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又不是自己不安排工人做货,不能按时出货,不能说是生产部的责任,空运费,又不要自己出,空运与否,与自己何干。

  他哪里知道,制造业赚钱不容易,一个 40尺柜的货物,产生的空运费,足以让公司全年的辛苦,付之东流,公司没有利润不说,还会亏损。

  余霄作为总经理,这笔帐,她心里可是明明白白的。

  曙光初现的时候,货物装配完毕,顺利装上货柜。货柜拖头司机长长伸了一下懒腰。揉揉眼睛,开着车往广州黄蒲港方向飞驰而去。

  伟平也快崩溃了,他想着,回去睡两个小时,再回公司上班。

  回别墅的路上,他走走睡睡,走着都能睡着,好在路上没有车。

  余霄交代工程部,以后,凡备件无法解决的订单,不要做办。

  李文那边,也不允许接单,否则,风险太大。

  他们通宵赶货的事,颖父也知道。他觉得,自从李总入股后,公司变得他都快不认识了,他又不好插手。

  好在,李总购买他股份的钱,已经打到帐上,他盘算着买块地,修几幢厂房。

  那天,田刚路过颖父公司,问颖父在不在,颖父到楼下接他,两人有说有笑地走进董事长办公室,喝茶,叙旧,谈天气。

  颖父提出买地建厂房的事。

  田刚当场表示,大力支持,说村里有几块地皮准备卖,还没有批下来。他建议颖父先看看,但不要对外不要声张。颖父去看的时候,不要开小轿车去,田间小路,车进不去不说,还会惊动村民,最好搭摩托车去。

  田刚走后,颖父把欧阳叫到办公室,说明天想去乡下走走,开车不方便,叫欧阳骑摩托车,带他去。

  颖父拿着田刚给的地块地址,同欧阳出发了。颖父,穿着粗布衣服,打扮得像个农民,戴着安全帽,坐在欧阳的女装摩托车后面。

  欧阳觉得惊奇,平时坐奔驰车的大老板,突然有了雅兴,要到乡下看风景,呼吸新鲜空气。

  颖父到每一个地块,仔细看着,衡量着未来的交通,风水等等。他满头大汗在田边走来走去。

  颖父交代欧阳,今天的行动,对外保密。欧阳笑着点头,心想,说出去,也不会有人相信呀。

  欧阳在村口的小买部买饮料,颖父说要矿泉水,欧阳要可乐,两人大口喝着。

  颖父的思绪回到他刚刚创业的时候,那时,他骑着摩托车四处送货。有一次,不小心翻到沟里去了,连滚带爬从沟里出来,顾不得伤痛,把货重新装好,送到几十里外的客户手中。数着客户给的钱,浑然望了全身的伤痛。

  颖父将选好的地块告诉田刚,田刚回复。土地交易的时候,会提前通知他。

  周末喝早茶的时候,颖父叮嘱颖除销售部的工作外,采购,生产管理,品质控制,工程技术,什么都要学,要学精通。

  颖点点头,李总的订单和公司原有客户的订单,不停地争抢生产产能。以目前的生产规模,承受不了那么多的订单。

  李总的订单总是优先出货。公司的老客户订单在逐渐萎缩,这终归不是长久之计。

  林晓在工程技术方面比较擅长,他让颖带公司的技术资料回来,他提前消化,以便合适的时候,可以帮上忙。

  颖工作之余,开始请教伟平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也常去车间看货物的生产和品质控制等等。

  以前,余霄很反感颖到车间,现在,余霄主要防备伟平。对颖的戒心,没有那么强烈了。杨主任向她告状,说颖又到车间看货了。余霄挥挥手,请她少添乱。杨主任心里发着牢骚,还不是为你好,真不识好人心,慢吞吞回车间去了。

  公司,依然在红红火火地赶货。农历新年前,终于完成了全年的出货任务。

  今年公司的年饭,在工厂大院里进行。余霄让欧阳请她那条村的村民承包公司的年饭。在公司院子里,架着几口大锅,烧饭,炒菜都用材,寓意红红火火,实际上是想节省燃料钱。

  柴灰四处飞扬,飞到菜里,飞到碗里。

  李总皱着眉头,勉强把饭菜喂进口里,恶心得想吐。

  经理们向他敬酒,他看着酒里漂浮着的柴灰,像喝毒药似的倒进喉龙,他真有种英勇就义的感觉。

  临时搭建的舞台上,员工们正在表演节目。

  杨主任的节目是朗诵她自己写的短文,通篇都是干妈余霄如何关心她和车间同事。她左一个干妈,又一个干妈,肉麻地叫着。

  大家忍不住笑出声来,李总笑得滚到了地上,伟平连忙过去,把李总扶了起来。

  余霄听得心里很是受用,她想,明天发奖金时,发多几张百元大钞给干女儿杨主任。

继续阅读:第 131 章 奖金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百转千回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