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炎君识破四爵谋
煮酒2018-12-14 10:343,750

  话说炎君上次和冷轩达成秘密交易,成功搞掉了前任大理寺卿凌灿,并把若汐从大理寺狱中解救出来,已有一年光阴。

  一年前,他并没有选择把与冷轩交易这件事瞒着太子李辛铭,因为他知道,李辛铭会同意他这样做的。

  ――只有手中掌握了一定的权力,才能和你的对手分庭抗衡,这个道理,辛铭不是不懂。甚至没有人比他更加感同身受。

  辛铭很支持炎君。

  况且,苏阳小巷的那件案子,即便在深究下去,也是捕风捉影,困难重重,到最后,充其量只能搞臭那么一些大人物的名声,并不能起到什么实质性的效果。

  但是后来,与此案有关的一切尘埃落定,市井小民田鸡就地正法,再也没有任何翻盘的可能后,炎君仔细回想之前发生的一切,忽然察觉到,自己自从答应冷轩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掉进了冷轩早已设下的圈套里。

  此间有两处疑问。

  一是,大权独揽的曹公玺在收到他夏炎君弹劾凌灿的奏折后,之所以没有立刻办了这个冤家,到底是不是因为曹公玺已经料到――他会捉拿到田鸡这个再合适不过的替罪羊,然后在通过田鸡来继续深究此事?

  二来,既然他们知道田鸡是个危险的存在,又为什么没有选择提前在暗地里铲这个人?

  把这两个问题想通透了,炎君才察觉到这里面的可怕之处。

  曹公玺和冷轩皆是“混迹沙场”的老将,他们之所以选择留下田鸡,没有除掉这个后患,其背后目的就是为了彻底嫁祸田鸡,让各种捕风捉影的谣言到此而止。而之前之所以不办了凌灿,毋庸置疑,这是在为以后和他夏炎君的交易做打算。

  围棋大师之所以被称为高手,是因为他通常能看到别人察觉不到的第三步甚至十三步。

  炎君在想,他们这样提拔他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拉他夏炎君下水,进入他们的阵营,和他们一起同流合污?

  还是……

  炎君开始在大理寺那堆积如山的档案簿里,查各种与“帝都四君子”有关的卷宗,仔细的研究起了他们,却在无意中发现了这样一件诡谲离奇的档案。

  这则档案,貌似和“帝都四君子”无关,却又好像息息相关。

  乾道元年,一位名叫萧lin枫的考生在帝都殿试中凤毛麟角,夺得状元头彩,被乾道帝委任去了大理寺,做了大理丞,因为其为人刚正不阿,但凡经手之案件,必定为被害者沉冤昭雪,将凶犯绳之以法。

  因此,得罪了不少的权贵。也收获了民间百姓的美誉。在他审判问罪的那些犯人里,有很多人还是曹王两家的亲信门徒。也自然侵犯到了他们的利益。

  然而,曹王两家却对此熟视无睹,甚至眼看着萧lin枫一路gao升――乾道二年夏,升任大理寺正,乾道三年冬,升任大理寺少卿,乾道四年春,升任大理寺卿。

  这一连串匪夷所思的gao升,在历朝历代的官场上,简直是史无前例的平步青霄。

  而那时候的曹王两家,在民间士族以及百姓心中的声望,还不像现在这样糟糕,在朝廷多项政策的实施上,也没有为自己的家族做过多的谋利打算。

  很多百姓甚至对曹王两家帮助太祖皇帝打下江山感恩戴德。

  而所谓的“帝都四君子”,也正是在太祖在位时以及乾道初年,靠着位高权重,赏罚分明的口碑积攒下来的大好名气。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萧;in枫会平步青霄了。因为他是个清官,是个好官,朝廷需要这样的好官,那高高在上的“帝都四君子”也需要这样的好官,去为他们执行贯彻更多的好事。

  可是到了乾道五年的秋天,萧lin枫却锒铛入狱,不久后被发配漠北之地,并在乾道七年死在了那个地方,据说是因为身体孱弱,再加上水土不服,生存条件极其恶劣,因此雪上加霜,一代乾道年间官场上的传奇人物就此落幕。

  事出有因,乾道四年,北疆大旱,天干物燥,导致草原山丘无故起火,庄稼颗粒无收。又因北疆连年战乱,军队需要粮草打仗,百姓需要充饥活命。朝廷自然不能置身事外,急忙命令户部务尽一切办法拨款筹粮接济北疆。

  然而,到了这一年的冬天,镇守边关的主帅叔保京却差遣信使十万火急赶往帝都,弹劾奉命前往北疆监督赈灾的钦差大臣茅秉义弄虚作假,私吞了粮饷,导致北疆诸城二十万大军在这寒冬腊月,粮草接济不上,不得不用野草树皮充饥,致使战斗力大幅减弱,而胡人又趁虚直入,接连攻克了北疆两座城池。

  朝廷命令大理寺严查此事。接手此案件的正是大理寺卿萧林lin枫。

  萧lin枫提审了茅秉义,却在调查中发现此案着实难办,因为历朝历代,但凡涉及到朝廷赈灾的银两,无一不是从户部开始蚕食,上行下效,最后到了真正需要赈灾的州县,能剩下一半就已经很不错了,甚至会被百姓感激涕零,集体为衙门送“青天大老爷”的牌匾。这种事情钦差大臣通常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见者有份,他也不干净。

  乾道四年,对于北疆来说,是较为悲惨的一年,因为这一年来,叔保京从年初到年尾,接连丢了三座城池,为了挽回面子,防止被朝廷追究责任,也只能推卸责任,将败仗归根到督察不力,兵多粮少的钦差大臣身上。

  调查的结果让萧林lin枫瞠目结舌,因为这内幕里的黑暗让他难以想象,涉及到的官员贪污的公款,足以让很多人人头落地。

  萧lin枫最后还是办了,革职的革职,充军的充军,流放的流放,砍头的砍头,入狱的入狱。

  一时间,萧lin枫的雷厉风行在民间传的沸沸扬扬,声望达到了极点。

  同时,这件案子也为他在乾道五年那个春寒料峭的晚上,被神月门的士兵从家中揪出,扒掉了官服,查封了府邸,就此锒铛入狱埋下了伏笔。

  因为亏空的那些公款数目始终凑不够,很多涉案的官员,即便是被抄家抄的倾家荡产,也没有和当初贪污的公款核对上。萧lin枫对此给出的答案是――财产转移。

  另外,还有一些身居要职的官员因为知道大祸降临,居然在家中畏罪自杀。至于在这些自杀官员的背后,到底还牵扯到哪些大人物,萧林枫就不得而知了。

  可最终乾道帝的特务机构神月门经过秘密调查,发现了原来萧lin枫的府上竟然窝藏着一笔巨款。

  但是萧lin枫并不知道这笔巨款究竟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出现在他的府上。

  由此,朝廷六部御史台参奏萧lin枫的奏折,如同雪片般纷纷扬扬的堆积在了乾道帝的眼前。其中,以“帝都四君子”为首的官员一致认为,是萧林枫私吞了公款。

  最终在乾道五年的秋天,萧lin枫镣铐加身,被发配了漠北。

  而一代清官的声誉也在大晟百姓的心中消失殆尽。――原来,对待贪官污吏毫不留情的萧lin枫,不过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从这件案子中,你看出了什么?

  炎君倒是仿佛看到了那萧lin枫就是另一个自己。

  在他看来,萧lin枫的成长,本身就是帝都四君子设下的一个圈套,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那当然是――若想取之,必先予之。只不过他们要夺走的非但是萧lin枫这个人的性命,还有他在民间的声望。

  从一开始,萧lin枫便是以一位清官的正面形象树立在了世人的面前。这让所谓的“帝都四君子”有了投鼠忌器的忧患。

  他们可以用卑鄙的手段去隐藏太祖李元宗真正的死因,铲除三位皇子,暗杀一个对他们造成某种威胁的内部官员,但他们绝对不可以暗杀一个百姓心中的清官。

  因为这会与他们的“君子”形象形成悖论。

  ――所以他们一方面提拔萧lin枫,让百姓看到当今朝廷的执法者是多么开明大义,而另一方面却在谋划着该怎样铲除这样一个已经对他们的集团利益构成危险的人。

  可是炎君呢?

  他比萧lin枫升的还要快,同样是状元及第,他的起步比萧林枫高出两级,而且只用了短短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搞垮了前任凌灿,升任了大理寺卿,成为了让朝廷文武百官只能望其项背的传奇。而这一切同样是“帝都四君子”在暗箱操作。

  但,他和萧lin枫也是有所区别的,萧lin枫的口碑首先来自于百姓。而初出茅庐的他却好像和百姓还没有任何交集。如果这不是出于拉拢他,那就只剩下了一种可能。

  最可怕的可能……

  一个小官,若是想洁身自好,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可是对于一个大官来说却很难,因为往往一个决策的失误,就会给自己招来灭顶之灾。

  一只狡猾的狐狸被关在一个庞大的笼子里,你不容易杀死它,因为它上窜下跳的太狡猾。

  可是一头孤狼,一只猛虎就不一样了,即便在怎么凶猛,它也是被你关在笼子里的动物,你若用剑刺它,绝对比杀死一只狐狸容易的太多。

  养肥了在宰――这就是“帝都四君子”的挟势弄权的为官之道,以及他们那心机叵测的整人之术。一年下来,日子过的还算踏实。

  所以炎君这一年以来,都是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对待政务从来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他和黎渊也结婚了。

  原配夫人虽然不乐意,却拗不过他,他除了每天因为事务的繁忙,把自己搞得精疲力尽,回到家里还是很幸福的。

  黎渊很会伺候他。

  他也对黎渊的迷恋程度超出了自己的想象,甚至,他巴不得黎渊每天跟他同去大理寺。

  在办公的地方,还有一个隐秘的卧房,是专门供他午休时间用的。

  倒是有两回,他让黎渊扮上一身侍卫男装陪他去大理寺,在中午休息的时候,他和黎渊在那间卧房里做过几次。

  后来被大理寺的那帮人有所察觉,他才有所收敛,不让黎渊陪他来了。

  但他对黎渊的索取仍然有增无减,他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去黎渊的房间,像是从来不曾得到过这个女人一样。

  每天日薄西山,华灯初上,他坐在轿子里,走在回家的路上,满脑子里想的也是黎渊。

  这天也不例外……

继续阅读:第三章 剃头担子一头热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贰臣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