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帮助”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60 分)
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捐款300 万元,资助了178 名贫困学生。当他自己病危住院经
济困难时,几个受助完成学业就在本地工作的年轻人,竟然没有一个人来看望他。这件事被
媒体披露后,又一个受助者居然还埋怨说,这让他很没面子。丛飞说,不要责怪他们,我已
不再需要医疗了。
华农大的学生小李和同学们将卖废品的钱捐给了一所希望小学。不久,小李被查出得了
白血病,这所希望小学的师生给小李捐款,一个四年级女生捐了10 元钱。问她为什么把春
节的压岁钱全都捐出来,她说:“只要做到小李姐姐说的那句话就满足了。”问她那是一句什
么话,她说:“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
及还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可以说这两则材料对考生来说并不陌生,稍稍了解一下内容就知道两则材料对比鲜明。
从小我们就被教导要“乐于助人”,但很少有人告诉我们这是为什么。通过各种方式,每个
人或多或少都帮助过别人或成为帮助的对象,因为初衷不同,就会有各种不同的经历与感受。
付出是否就意味着一定要有所回报?无私奉献,有偿回报,哪一个更会令人感到助人的“乐”
之所在?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去施以别人帮助或接受别人的援助之手?
摆渡手
一考生
爸是一个很强壮的大汉。
我和爸相依为命。
从我出生那时起,似乎就只有这个男人在我身边。随着他手上的茧一层一层地加厚,我
也一天一天地在摇晃的船上长大。
我爸是一个好心的摆渡手,村里的人都这么说。我也一直这么自豪地认为。
因为他摆渡只是为了能让每一个村里邻居部能安然地渡河,而从不收取一分钱,所以我
和我爸的生活全靠那一亩田地。虽然生活拮据,然而我爸却使尽办法让我吃好的、穿暖的。
我觉得只要有我爸在。我就是一个幸福的孩子。
然而有一天,一个陌生的女子突然站在船舱外,我爸叫我唤她为“阿姨”。从此以后,
这个“阿姨”便在我们狭窄的船舱里住下了。她对每个人都笑嘻嘻的,每次我爸在摆渡,她
总会帮我爸擦汗,递水。
可是我却不喜欢她,她占去了我爸太多的关注,这让我感觉到备受冷落。于是我干方百
计扔掉她送给我的东西,不穿她做的衣服,不吃她做的饭菜。可是这样不仅没有得到爸的关
切的问候,而且我爸狠狠地瞪我,要我听她的话。看着“阿姨”满脸的泪水,让我更加不知
所措和莫名的愤怒。
最终有一天,我半故意半失手地将“阿姨”推进了流水的旋涡里。我爸发疯似地跳进河
水抱上了奄奄一息的“阿姨”。
“我到底是不是你女儿?”随着爸爸抡起的巴掌落下,我声嘶力竭地喊了出来。
“你不是我女儿!她才是你妈!”爸爸脸上的青筋暴起,对着我大吼。
我转头望着躺在床上的她,呆呆地望着。许久,爸爸说话了:
“十多年前,我还是一个在外打工的青年人,因为学历不高,所以连肚子都填不饱。于
是万念俱灰,喝了几瓶酒便昏沉地往这条河里跳。当时天很黑,我以为没人知道,但是你爸,
就是这艘船原来的主人,他用尽力气将我推上岸,自己却被奔腾的河水卷去了!当时她,就
是你妈,抱着一个月的你失去了理智,她恨恨地将你扔在船舱里,之后就不知去向。经过河
水的冲刷,醒来的我只看见船舱里的你。是我的错,而使你们美好的一家破裂。你的亲生父
亲好心救了我,让我知道,人不能为自己而活,能帮助人,甚至失去生命也并不可借!”爸
爸泣不成声。
于是我面前的爸爸就拿起了船桨,日复一日地渡人过河。我终于能理解他为什么每次都
会那么奋不顾身地跳下河去救落水的人,甚至是落水的物品。他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
周围的一切。
“你爸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我将你养大;又四处找你妈。乞求她的原谅,并用我的真
心和时间等待她的归来,真真正正地做你的爸爸!”我爸握着我“阿姨”的手。
“我记住了你爸对我的救命之恩,他让我学会了爱别人,帮助别人!”我爸的这句话从
此时时在我耳边回荡。
我爸是一个摆渡手。
我的爸爸们是伟大的摆渡手。
在材料作文中,这是一篇非常优秀的记叙文。故事情节生动曲折,悬念设置合理,凄婉
感人,人物的刻画生动形象,无论是外貌动作描写,还是心理描写,都非常出色,情感抒发
自然,令人产生共鸣感。
温暖人间
一考生
在茫茫的人海间,与我们认识的人很少。但无论熟悉还是陌生,总会有“帮助”温暖我
们的心。对亲人的帮助是相濡以沫的支持与关爱;对朋友的帮助是心有灵犀的默契和配合;
对路人的帮助是细致入微的关怀和一个搀扶。
帮助无处不在,它浸透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变成呼吸的氧气,支持着我们的生命。
文坛巨匠巴金曾说过:“我的生活目标,无一不是在帮住别人,使每一个人都得着春天,
每颗心都得着光明,每个人的生活都得着幸福,每个人的发展都得着自由。”这个用《家》
《春》《秋》等著作来慰籍苦难中又向着和平的人们的人唯一的生活目标是帮助别人,不管
是用充满爱意的文字,还是用实际的爱心行动,确实给在寒夜中的前行的人带来温暖和光明。
一生都为帮助别人的人会得到人们的尊重和热爱,就像巴金留给人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将被人们永远铭记在心中。而“帮助”也成为人们前进的灯塔,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带去温
暖并让温暖这颗火种撒满人间,点燃这个社会的每个角落。
帮助同时是互助,只有相互才会更加长久。就像患白血病的女孩也会把钱捐给辍学的儿
童后所说的那样:“别人帮助了我,我也要将这份温暖传递给他人。向每一个处于危难之中
的人伸出援手,这个世界才会成为爱的海洋。
不知道丛飞在地下是否仍在不断的帮助别人,但我知道,他是怀着失望和无奈死去的。
受到帮助的人丝毫没有感谢之心,反而用所谓的“怕丛飞丢面子”而拒绝去探望重病中的丛
飞。人心冷漠至此实在是社会的悲哀。当他们拿到那一笔笔捐款,他们的心难道没有一丝颤
动,他们的灵魂难道没有受到一次次强有力的撞击,让自己被麻醉的神经变的清醒从而学会
感恩吗?
但愿这种让“壮士扼腕”的事情不要再发生,我们永远也不愿看到丛飞眼角那滴英雄泪。
林清玄曾说过:“雪,冷而清明,纯净优美,在某一个层次上,像极了我们的心。”而“帮
助”是我们的心灵最单纯最明亮的底色。是帮助,为饥寒交迫的人们送去冬日里的温暖阳光;
是帮助,让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是帮助,让在黑暗袭时孤苦无依的人有耐心
期待天光。
让我们尽情吞吐这种生命的氧分,即使风沙侵袭,我们的人间依然温暖如春。
作者采取一种近似呼告的方式,呼唤人间的暖意:“帮助无处不在,它浸透在我们周围
的空气中,变成呼吸的氧气,支持着我们的生命。”随后从意识与行动两个方面,结合巴金
与丛飞的事例来论述这两点,后以林清玄的话语来点明题意。文章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说
理透彻。
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
一考生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花儿的感恩。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这是鸟儿的感恩。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是人类的感恩。
因为懂得感恩,他们拥有了一颗金子般的心,因为懂得感恩,他们创下了人世间温馨的
传奇。因为懂得感恩,这世界才会如此美丽。幸福入花,在感恩的枝头美丽绽放。
“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这两表道尽了人间感恩的真谛,演绎了人世间感
恩的传奇。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诸葛亮七出祁山,巧计破敌军,为刘备打天下立下了汗
马功劳。“出师末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后人为他写下的诗篇,为报当年的知遇之
恩,他用毕身的精力向后人诠释了感恩的真谛。自幼失去父母是李密的不幸,但祖母却用自
己的温暖让这个可怜的孩子长大成人,且名扬四方,为官作宰是多少读市人毕生的梦想,十
年寒窗不正为一朝为官?然而当这个机会真正来临,李密却不曾忘记自己的祖母。他放弃了
这个机会。因为他知道“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在为官和报恩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向世人
彰显了一首伟大的诗篇——感恩。
他们的感恩温暖了自已,感动了后人。那一刻,幸福之花,在他们的感恩的枝头灼灼其
华。
感恩之心,是我们维系这个世界的根本,拥有感恩的心,才能称之为有灵性的人,然而
一旦失去后果不堪设想。
云南大学曾震惊一时的血案是多少人挥之不去的阴影。马加爵一时的性起让四个年轻
的生命就此终结,我不想说他的残忍。我只想说,他真的不懂感恩。云南大学用知识培养他,
而他却便之蒙羞;他的父母用心血把他养大,他却让他们体会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楚;他与
同学的同学情他不懂得珍惜。如果他有一颗感恩的心,也许这一切就不会发生。当感恩的心
不在,那一刻,他的幸福之花开在哪里?
数十年为战友守墓,矢志不渝,是陈健对战友的感恩;荆轲赌命,是为报太子知遇之恩
的感恩;袁隆平数十年专注研究杂交水稻,是为祖国的感恩。
怀抱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将爱传递。将别人无私的帮助,深深铭记,并将之传递,这
世界因感恩而美丽。
人世间没有不绝的风暴,感恩却有其不老的风情。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灼灼其华。
作者围绕标题,阐释了感恩与幸福之间的关系,运用对比手法,精心选取三方面对比鲜
明的事例来说明感恩的深意。文章过渡自然,夹叙夹议,结构安排合理,首尾呼应,情感真
实。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一考生
我们生活在当下。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我们赚的钱更多了,人情味却更少了;我们的
交通工具更先进了,公交车上站着的老人却更多了;我们登上月球探索太空,却不愿伸手帮
助对面的邻居;我们的股市价格一路狂升,价值观却成倍地下降;我们的社会都知道“此仇
不报非君子”,却怎么也流行不起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而社会上数不胜数的忘恩负义之人,仇视一切事物之徒,更加深了社会道德危机。人们
的心越来越狭隘,只懂索取,不懂回报之人,仿佛充斥着整个社会。
记得做一篇练习时读到的一个故事:一对老夫妇遇到一位赶着回家过圣诞节的年轻人。
年轻人买不到车票,在大雪纷飞的夜晚,无法回家。老夫妇在邀他共度圣诞节遭推辞之后,
竟主动将自己的车借给了年轻人。这样的举动令人震惊,令人感动,但接下来的事却让人心
寒:这年轻人再也没有回来,杳无音信。
一位著名作家在谈到社会道德时也曾说到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他在一次散步时捡到一个
钱包,打电话找到失主时,失主无感谢之词,竟要求他送还到失主家中。
我们感叹丛飞节衣缩食为贫困学生,却也愤慨他在重病之时无人援助,我们感叹雷锋无
私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却也无奈现在有些中小学生不知“雷锋”何物!
当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暖昧的姿态时,我们应该需要一种有质感的态度来面对社会道德
危机。
这便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一位即将不久于人世的老人,将自己的儿女唤到跟前,一一叙说了何人何时帮助过自己,
教导子孙们报答人家。虽然老人一生坎坷,遭受不少人的陷害,但他自始至终未提一句,只
把感谢留给后入。这是我见过一个老人留给世界最好的礼物。他让人明白了感激的力量,回
报的感动。
一位女士用自己430 元的稿费,随意地捐给了西北一位素未谋面的小女孩,但这位女孩
却把她的恩德深深记在心里,即便在贫困的条件下,仍坚持给她信,虽然这位女士已经快忘
了这件事。小姑娘的善良、知恩却让人欣慰。
我们感叹华农大小李的爱心,更受到那位四年级的女生的感动;我们感叹大批青年出国
深造,更感叹他们回国报效的高尚。
西方一位哲人说过:“别人爱我我爱别人,这是小爱;我爱别人,别人爱我,才是大爱。”
所以基督教有一句名言:施比受有福!
无论东西方,无论古今,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都是我们的准则,促使我的社会变得有
思想、有内涵,遥望一个美好的未来。
可以说作者选取了一个十分独特的角度来立意文章,目光独到,思想深刻。开篇即针砭
时弊,指出当下社会的道德危机,并辅以实例来论述,后自然地提出应以“一种有质感的态
度来面对社会的道德危机”,水到渠成地推出主题“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文章条理清
晰,观点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