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
爱即缺失-按规则爱
有时,情欲并不会注定消亡,它也会转化成爱。不过,大部分的爱以情欲期开端,这段时期很难被完全遗忘,会被持续视为是相遇的重要时刻,这也是我们柔情回顾的美丽幻象,会在渴望时加以温习。
爱即缺失
区别爱与情欲有一个关键点:爱按照它自己的形式存在着,就像一个一直做自己而从不改变的人。无论如何亲密,他/她仍是一个谜,但在情欲之中,他/她则是我投射的对象,一旦有所背离就会引发灾难。
在爱之中,区别则是巨大的,会在两性区别的基础上产生发展与分歧,两性区别(对于同性恋也适用)是其他区别的根源。对于区别的认同及加工便是快乐的动机。而情欲则要求融合,企图达到无差别状态。在情欲之中,性别差异发挥次要作用,每位伴侣其实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以对方为媒介,获得自体性欲的满足。
激情关注的是完满,而爱的主旋律则是缺失。缺失是因为他/她身上的某种特质是无法被理解的,他/她是不完美的!也就是说,爱人接受对方不完全符合自己的投射这一事实。同样地,他/她接受自己不是恋爱对象的全部:他/她不会进入那种同母亲构建的极乐关系,而在这种关系中,母亲会让他/她觉得自己就是母亲的一切。
爱人接受同他/她之间不完美的性快感:即使爱人之间重新开始情欲愉悦的游戏,他们也知道这只是游戏,确实很吸引人,但终究是游戏。他们靠幻想游戏,但知道将幻想与现实相区别。因此,爱更接近快乐(plaisir)而非愉悦(jouissance)(前文区别了两者的不同)。
爱人不会让自己的欲望变为主宰去侵犯对方,因为他/她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他/她知道自己的欲望依赖于对方的欲望,他/她接受对方的法则。而情欲之中的人们则不能忍受恋爱对象的任何自主意图。更糟糕的是,他/她其实知道尝试对恋爱对象进行任何控制都会损害对方的完整性:他/她这样做了,虽然他/她知道自己做得不对,知道自己正在破坏自己爱的人。
按规则爱
如何理解爱与情欲的区别?爱之中的情侣会接受阉割,也就是说限制自我的全能型,而这一点是情欲中的人所忽略的。
在精神分析中,第一次阉割为“原初阉割”,在俄狄浦斯阉割之前。原初阉割使我们意识到自己并非全能。直到三岁左右(因人而异),男孩和女孩之间的区别并没有意义:同穿着、发型、父母对男孩女孩的定义等因素有关。直到有一天,人体构造的区别会产生意义,首先以男性形式体现:是否有生殖器。之后,小女孩得知自己有能力在肚子里生出孩子,但却又不能仅靠自己实现……同样,男孩也要通过女孩才能有孩子。男孩女孩于此发觉了孕育中的性别角色:要想繁衍,需要异性。这就是我们的全能意志碰到的一个实实在在的界限!我们不能靠自己实现一切。这有些让人受不了,损害了我们的自由性,而我们想从中解放出来……事实上,我们已经做出了尝试,从常见的中性风到概念性的酷儿(queer )理论,还有极具科学性的研究:我们知道科学技术很快就可以弥补这个不足——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通过克隆自我繁殖、复制!我们将能够摆脱掉这个讨厌的性别固化阉割……“阉割”(castration)这个词起源于拉丁词seco,意思是“截去”:这就说明了一切!人们长时间以来认为女孩是被阉割了的。今天,我们认为男孩也有所缺失:他们没有可以在腹中孕育孩子的性器官,而这是他们所有人在年幼时所期待的。
与此同时,性别差异会让我们接受差异性:在对方身上,总有一些我们想不到也理解不了的不同之处,这既让我们担忧,又吸引着我们。种族主义者所排斥的正是这种差异性,说到底,种族主义者不接受性别差异。对他者的定义由此建立,无论爱的对象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
在情欲之中,性别的不同也一样被绝对融合的幻想所否定:性关系并不仅仅是存在于两个不同人之间的联结,它的目标是消除两者的不同。
第二次阉割来自于俄狄浦斯情结的分解。发现了性别特征后,与母亲的关心也产生了新的意义:孩子想要和母亲有孩子。我们知道男孩会被父亲禁止。父亲提出阻止后,不会建立一个强制关系并在其中施加其个人意志,但他会对他的儿子提出规定:他自己也没有和母亲结婚……在理解了这个规则后,儿子放弃了对母亲的想法,让自己同父亲一样:同父亲一样,他会爱上女人,一个女人,一个取代他母亲的女人。这个女人并不会阻碍他想到自己的母亲,但由于距离遥远,他很难把两者混淆。
因此,男孩们很容易从一个女人转向另一个女人……但这对于女孩来说就复杂得多!在发现了性别后,她会转向全能、有爱的母亲,认为母亲会给女孩她所缺少的“阴茎”。但令她们失望的是:母亲也没有这个东西!于是女孩改变了爱的对象:她转向父亲,父亲会给她一个孩子。父亲则会对女孩解释(在最理想状态下):他没能娶到自己的母亲,也不会娶自己的女儿……对于女孩来说,爱的对象提出了禁止;但对于男孩来说,一边是自己渴望的母亲,另一边是下禁令的父亲。男孩要面对父亲的法则,而女孩则会试着破坏法则。她最后也会接受法则,爱上父亲以外的另一个男性,这位男性也会让她想到自己的父亲,但会隔着很远的距离……我们会说,正是在这时,理想自我和超我得以构建,而理想自我和超我正是内在规则的两个矛盾面:可以做、可以想的;被禁止做、被禁止想的 。
在爱和情欲中,爱的对象均被理想化,但实现的方式不同。我们看到在情欲之中,投射的是原始、专制的自我:原初自我。但在爱之中,爱的对象占据了理想自我的位置,也就是我们想要成为的样子,是我们内化的典范。这就是为什么在爱和善之间并无矛盾,在爱中体验到的快乐也是好的,不具有情欲所具备屈服与违反的双重特性。
如果爱恋者的理想自我过于苛刻,以至于他/她认为自己永远不可能实现,他/她就也可能把爱恋的对象看得过于苛刻,同其爱恋对象的卓越优点相比,自己一无是处。在情欲之中,爱恋者则可能会反抗,试图给恋爱对象去理想化(想象一下吵架时伴侣间的相互指责……)如果爱恋者的理想自我是平衡的,他/她就会乐于寻找恋爱对象品性、审美的优点,而不是对恋爱对象做出完全理想化的判断。所以,作用于差异性的恋己平衡可以在伴侣间建立:一个人在这些方面好,另一个人在那些方面好……
俄狄浦斯规则同样封印了“欲望”的范围,将其与“需求”的范围划清了界限。需求与情欲中愉悦引发的“晕厥(sidération)”相联系:一切都在那里,我们可以说整个星空的繁星都在那里——因为从词源学上来讲,sidéré指的是心在繁星之中(来自拉丁语sidus,意思是:星星,繁星)。于是,一切都满足了,没什么要说的,没什么要想的。身体的需求引发情感(作用于乳儿的口欲阶段),但没有任何想象。
渴望(désir)这个词中的“dé”是个否定前缀:我们dé-sidéré,意思就是我们失去了那些美丽的繁星。我们甚至可以补充:一旦禁止乱伦的法令得以内化,我们就不会再将它找回!原初满足的第一个源头丢失了,这一缺失引发了心理转化:幻想能够寻回曾经的满足,想要找到一些想法理解这种缺失……因此,眼前的爱的对象就会让人想起失去的爱的对象,但前者永远不能代替后者:在寻找满足的过程中,渴望靠缺失而获得满足,我们停留在快乐 的层面。
因此,我们可以说,如果情欲是爱人承受或表现出的一种暴力,爱则是一门将爱恋者与爱的对象、将幻想与现实、将失去的与眼前拥有的相融合的艺术,是一门将情欲原始冲动与爱的需求相融合的艺术。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或创造缺失,为了渴望得以存续或重新回来……
想要克服爱缺失所带来的痛苦,就需要理解缺失的起源。人们会感受到痛苦的强度,而无价值感则并不仅仅源自于当前的事件。我们可以找到证据:面对同一个事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有的人崩溃昏厥,有的人迎难直上。所以,是成长过程中构建的个人行为使我们做出应对。
我的韧性,你的韧性……
可以说,我们提到的韧性是芦苇的能力,橡树则不具备。这个词其实首先被用于描述金属的韧性;也就是说挤压或扭曲后能够恢复原形的能力。
这一概念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这可能是因为它所暗含的希望意味。我们不仅在心理学领域提到“韧性”,在生物学、航空学、经济和政治等领域也同样如此。事实上:“韧性”让人想到,无论经历了何种创伤,我们总能走出来;我们比我们想象得更有能力……从这里引申出:我们可以克服任何困难,跨越任何关口!
除了具有科学概念外,“韧性”已经成了消除求助想法的合理观念:受害者独自走出困境其实更好,在帮助他们的同时,我们使他们陷入被动状态;对于失业者也是如此,我们对他们保护过度……由此推断,所有能让我们或多或少想到国家保障援助的,都是有害的。在只依靠自己力量做出行动的时候,人们会对自己有更积极的自我评估。然而,如果忽视了那些没办法靠自己实现重建的人,这种说法就显得有害了,在极力推崇那些自我实现人物的同时,为放弃团结互助提供了辩解。在一些企业和家庭中甚至如此对“韧性”进行滥用:我们怎么对待他人都可以,因为他们自己有能力自我恢复……就像民间智慧所说的那样:“他会好起来的!”
最初被使用时,“韧性”还没有被预示着如此糟糕的未来。
心理学家沃纳(Werner)和史密斯(Smith)曾在1939至1945年期间对夏威夷一个小岛上的流浪儿进行研究,并最早提出了“韧性”的概念。对七百名儿童追踪研究了三十年后,他们找到了其中的200位已经成年的孩子。考虑到他们儿时经历过贫困、饥饿、侵犯、暴力、为了谋生而犯罪,心理学者们预计他们的现状会很糟糕。然而令研究者惊讶的是:他们中四分之一的孩子克服了自己的创伤,学会了读书写字,并且成家立业。对他们成长进行的研究表明,这些孩子都在很小的时候获得过爱。或许,他们因此得以通过积极的内核重建自我。法国心理学家鲍里斯?西瑞尼克(Boris Cyrulnik)重新采用了这一概念,并将之在法国推广 。鲍里斯?西瑞尼克补充说明:有韧性的人通常都具有将创伤说出来或写出来的能力,有时还会将其加工成艺术作品。
两个关键点有利于培养“韧性”:曾经经历过的幸福,以及将创伤表达出来。这两点并不会让精神分析学家感到意外:每个病人都会这样做,他们回顾自己的故事,将其表达出来。
这就是我们在这一章中要探讨的。当然,我们会采取较为普遍的方式,而非针对每位读者的独特性。所以读者会形成自己的个人解读!
在我们生命的每个阶段,哪些爱的担保或爱的缺失会促进或损害个人发展?哪些又会对自发韧性产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