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拾四章:李代桃僵(上)
柳馥2018-11-02 18:182,143

  “行,既然你不方便说,那我就不多问了。但是,你得答应帮我一个忙。”虫娘微微提起了唇角,“你从吐火罗城到此,应该有通关文牒吧?”

  波罗蜜点了点头,“那是当然。对了,公主,您要我帮什么忙?我先声明太难度太大的事情,我可办不成。”​

  “不难。你一定能办成。我想你的通关文牒一用?”​虫娘的话音刚落,波罗蜜和安奴奴都不约而同地露出了惊讶的神情。

  波罗蜜疑惑道:“公主,您都有紫金鱼符了,又何必问我借通关文牒?”

  “是啊,公主。我们干嘛要借他的文牒?”安奴奴也是一脸不解的样子。

  虫娘微微一笑道:“波罗蜜,你说自己不是我父兄派来的眼线,而且你之前也说了这段时间你没有入沙漠的打算,那你何不把你的通关文牒借我呢?”

  “原来公主还是怀疑我呀。看来我若不把通关文牒借给您,怕是无法自证,对不对?”波罗蜜皱眉头,嘴角微微向下,他的样子看来有些无奈。

  虫娘摇头着,语气同样无奈地言道:“不,我不是怀疑你,而是我确实需要你的帮助。你前面说到鱼符的事情正好提醒了我。能有紫金鱼符的人,其身份也是可以猜想到的。基本上亲王居多。这事情连你这样的外乡人都知道话,那些州境过去所的州官小吏们也肯定是知道。如此,我一直用紫金鱼符过州境,这就等于我一路都在暴露行踪。我说了明人不说暗话,那我不如把话说得更明白一点好了。我刚才在骡马市是有追踪到程驼子所进的草料店,但是我没有进就转去了佛光寺那里找译经的大德。你们知道为什么?”

  波罗蜜忽然好奇道:“为什么呢?”

  安奴奴思量了一下,急急道:“我知道。您想要早点翻译出贵人的遗卷。以及,您担心陛下已经知道了您西行的事情。公主,我觉得翻贵人的遗卷固然很重要,但是您也别太着急了。我们现在虽然时间不富裕,但是着急也不是办法。有事情是欲速则不达。其实,我觉得陛下应该没有派人盯着您才是。若是有人一直盯着我们的话,那么我们在岐州的时候,就该被陛下派人追回来了。我觉得我们到敦煌,我想陛下现在应该还不知道您偷偷出长安的事情。”

  “阿翁,他不知道吗?”虫娘低头着,神色有些沮丧地回道:“我看阿翁可能之前不知道,现在他未必不知道。因为我之前在草料店门口撞见了宦官。奴奴,你不觉得这里出现宦官是一件怪事吗?虽然此地繁华不下长安,但是这里并没有天子的行宫呀。再者,监军的宦官也不该出现在这里呀。因为这里也不是安西都护府所在,自然也没有如高仙芝那样手握重兵的常胜将军需要监督。”

  安奴奴脸上明显露出了怯色,吞吞吐吐道:“会不会是您看错了?也许只是一般受了腐刑的私奴呢?”

  “我也希望自己看错了。”虫娘摇头道:“但是不可能呀。一般的私奴怎么可能会有随从呢!”

  安奴奴越加怯色道:“那就糟了。”

  波罗蜜摸了摸下巴,道:“糟什么?亡羊补牢未必不可行。现在我算是明白您问我借通关文牒的目的了。公主,我不是不能借给您。只不过我从吐火罗城到这里,所用的通关文牒并非是唐人的那种,而是吐火罗的。就算我把文牒借给您,您也用不了呀。公主,您的模样可不像波斯人呀。您用我的通关文牒,恐怕过州境关卡的时候,只会更加令人生疑呀。”

  虫娘浅笑道:“这好办。我不像,可是奴奴像呀。她跟你一样都是褐发碧眼。”

  “您打算李代桃僵?让奴奴女扮男装冒充我,您冒充随从?”波罗蜜说着,他指一下安奴奴。

  见虫娘微微地点了一下头,安奴奴羞红了脸,又急又尴尬地言道:“使不得。公主,您这是在折煞我。这不是李代桃僵,这根本是本末倒置!”

  虫娘沉色道:“这没有什么折煞人的。我一直把你当作朋友,即是朋友,往下的路,你居上位,我暂居下位。这也没什么关系。我不介意,你又何必介意呢?”

  “有意思。”看着安奴奴窘困的样子,波罗蜜饶有兴致道:“行,我答应您。”

  “不行!我不答应。”安奴奴指了指波罗蜜,神色越加窘困道:“公主,您真是把我当朋友的话,就不要为难我了。我扮不好他,更没有办法扮演您。《世说新语》有一则故事说曹操曾让样貌俊朗的谋士崔琰扮演自己去接见匈奴使,而自己扮作卫士持刀侍立在侧。事后,曹操又遣人问询匈奴使觉得魏王如何?结果,匈奴使说魏王确实仪表俊朗,但是他边上持刀而立的卫士才是真英雄。崔琰那般博学的世家子都扮不好人主,我又岂能扮您的主人呢!”

  波罗蜜一面正经地打趣道:“我以为那个故事里,不是崔琰的演技太差导致匈奴使看出端倪,而是曹操的演技太差了。你担心公主如曹阿瞒一般演技拙劣可以明说。”

  “公主,我没有他说的那个意思。”安奴奴向虫娘拜了一礼。接着,她睁目道:“奸商,你说的话根本就是在恶意地曲意解读。做人要有基本的底线,你这样实在是太过分了。”

  波罗蜜佯装委屈道:“姑娘,你又会误会我了。我没有恶意。我只是觉得你有想法的话,可以明说。因为你家主人都说了不介意。未曾想你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的角度。唉,是该怪我想太多了。不过,我还真觉得是曹操的演技太差才会让匈奴使看出端倪。我听说你们大唐一般臣子上朝的时候是不得佩戴刀剑这样的兵器,只有被天子特许才可以。据说这你们的古礼。我想有戴着兵刃上朝的臣子,除了天子的亲信之外,大概只有如曹操那般挟天子令诸侯的人。我恐怕曹操假扮卫士在崔琰身边的样子跟他在汉献帝的身侧持剑是一样,这才让匈奴使看出端倪。”

继续阅读:第一百拾五章:李代桃僵(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唐公主惊行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