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遵循
蔷薇无暇2018-08-09 14:392,421

  尽管成功地摆平了由皇储引起的逼宫事件,但困扰无数帝王的那个问题,也再一次地落到了女帝的头上。

  长命百岁终是虚妄,务实的女帝不得不一面求神拜佛,一面开始思索那个问题:李周王朝究竟由谁来继承?

  眼下,她只有两个选择:江山给儿子。当初,她将夏贺改姓为李,一是为了安抚大臣,二也是因为夏贺毕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

  如今,夏贺死了,她只剩下夏贳这么一个儿子。可是,一旦夏贳重新被立为帝太子,意味着她用尽一生心力得到的皇位,最后又还给了原来的主人,这让她心有不甘。

  何况,她还杀害了夏贳三个儿女,这么一笔仇恨,夏贳能忘吗?那么,她死后的地位会如何?

  江山给李家后代。李家的后代这些年来对自己忠心耿耿,从无二心。但是,李家人毕竟不是自己的亲生骨肉,让和自己没有多少血缘的人得到皇位,她依然心有不甘。

  更何况,李家人在以前对她并不太友好,这些她都没有忘记。

  ……

  夏贳还很老实,哪怕被女帝夺去了帝位,也从不流露出抱怨、委屈、不甘等负面情绪。他很孝顺女帝。在漠北那么贫困的地方,他都要老老实实地向女帝贡奉上百万两的孝敬银。

  而李家人……早在女帝登基之初,李平肆就急于让姑母立自己为帝太子。

  他想到姑母年事已高,老年人有个头疼脑热,突然病重,也是意料之中的事,若这个时候大臣们趁机拥立了夏贳,那自己多年来的心血就会付之东流。

  他认为必须由姑母确定他的法定继承人身份,才能安心。于是他开始了一连串的夺嫡斗争。

  李平肆不是将相之才,只会搞些上蹿下跳的小动作。很快,他想到了一个法子。

  他知道女帝一向注重“民意”,就让一个叫王庆之的老百姓前去对女帝进谏。

  这个王庆之拿了李平肆的银子和绸子,找了几百个根本搞不清楚情况的百姓,一起游行进谏,请求女帝立李平肆为太子。

  女帝接见了王庆之,问他:“我有儿子,你为什么会劝朕立非骨肉之人为储君?”

  王庆之说:“陛下,天下都是李家的,我们也是李家的百姓,怎么能拥护一个外姓人?陛下你也不能把天下交给一个外姓人啊!”

  这句话正撞在女帝的心坎上。

  王庆之再接再厉,一个劲儿叩头:“陛下您要是不答应草民的请求,我就长跪不起!”

  女帝的脾气还算不错,好言好语地劝了王庆之几句,才让他打道回府。

  自古至今,帝王遇到不能裁断的事,都会找宰相商量。

  女帝就找来一个叫岑长倩的宰相。这个人一直在她手下做事,又有本事又忠心,很让女帝信赖。她拿出王庆之的上书,命岑长倩好好看看。

  岑长倩看完皱起眉,对女帝说:“微臣认为,立国本是大事,哪容得下一介草民饶舌?臣认为应该重重处罚!”

  女帝觉得有道理,就命岑长倩去办。

  岑长倩知道这股风气断不能长,严厉处罚了议论李平肆该当皇帝的人。

  李平肆一看岑长倩竟敢公然反对自己,大发雷霆。他就找到几个酷吏,拿下岑长倩。一番用刑,把岑长倩屈打成招成反贼。

  这个岑长倩不但是宰相,而且还拥有兵权,也正好犯了女帝的大忌。于是,不但岑长倩被处斩,和岑长倩关系好的大臣也死了几十个。

  李平肆自然得意,他以为至此再也没有人敢反对他。

  但是,女帝却不太满意李平肆的做法。而且,王庆之竟然又来上书,继续劝女帝立李平肆。女帝最讨厌别人觊觎她的权力,她心中的天平本来倾向于李平肆,渐渐的开始不断摇晃。

  这时,她想到了娄师德,想到娄师德这个人直言不讳,颇可信任,又去向他讨主意。

  娄师德一向喜欢直来直去。突然,宫中的祥瑞之风又大盛。有人从河水打捞上一块有红点的石头,称这是石头有灵,向女帝表示忠心。

  女帝拿到后很是高兴,命群臣一并观赏这块“赤石”。

  娄师德当即说:“陛下,这只是一块普通石头。”

  女帝笑着解释:“爱卿,这块石头是赤心的!”

  娄师德反驳:“这块石头赤心?难道洛水的其他石头都要造反吗?”

  把女帝说得哑口无言。也正因如此,女帝相信娄师德说的话必然有一定道理。

  娄师德是铁杆的保夏派。他颇为气愤地说:“陛下如今安康,这些刁民却拿此事打扰陛下,存的是什么心?”

  这些话让女帝也有些动怒,的确,她帝王做得好好的,正宏图大展,王庆之的做法难道是在诅咒她?她不由得拧起眉头,对娄师德说:“这件事交给爱卿,给他一个教训。”

  娄师德拿到圣谕,雷厉风行。他立刻命人将王庆之拖上朝堂,在群臣面前朗声说:“此贼想要废掉我朝嫡系,改立李平肆,我奉帝王圣旨予以惩办!左右!打死他!”

  王庆之被按在地上,侍卫们一个板子又一个板子下着黑手。没多久,王庆之七窍流血,一命呜呼。

  朝臣们暗呼解气。那些请愿的“民众”也被吓得屁滚尿流,溃散逃逸。

  娄师德又想到了新的方法规劝女帝。

  有一天,他语重心长地对女帝说:“陛下,立嗣还是要立自己的儿子,这是为了陛下的长远利益考虑。”

  女帝便命他说得详细点。

  娄师德说:“但凡子孙祭祀,都是祭祀自己的父母祖辈,哪有人祭祀自己的姑母?”

  “陛下倘若立李平肆,微臣恐怕陛下百年之后,会变成无人献祭的孤魂野鬼。唯有立自己的亲生骨肉,血缘关系是断不了的,才能保证陛下永享香火。”

  于是,女帝又被说动了。

  在这个年代,死后要有香火是一件大事。在他们的思维里,人死了并不是消失,而是去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

  如果有人逢年过节烧一些贡品,在另一个世界的人才能活得好一些。所以,祭祀是一项重要传统,只有不孝的子孙才会断了祖先的香火。

  而帝家的祭祀更是隆重,祭品也更加丰富,为的就是保证老一辈的帝王在祖神那儿,能够继续享受帝王待遇。

  对此,女帝也心知肚明。自从她有了权势,就不断地追封她的父亲,她的祖先,还立了李氏七庙,为的就是祖先享受后人的祭奠,在天之灵能继续保佑她心想事成。

  她一心一意惦记的是她的父亲、她的爷爷,可不是她的姑妈、姨父之类的远亲。李平肆虽然现在对自己一口一个姑妈,叫得比亲娘还亲,焉知得了高位后,还能记得她这个姑母?

继续阅读:第251章 再下旨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帝姬不妖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