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侠之大者
乾为天2018-08-21 18:082,875

  宋龟晴一声令下,但见石台下站立已久的两名赤膊大汉应诺一声,各自手持粗如童臂、长如眉棍的鼓杵鱼跃登台,直奔左右,五六步便来到两架用鳄鱼皮缝制的巨鼓面前,各自踏步为号,起手一击鼓芯,蓦地里声若雷鸣。

  继而便听鼓点由缓转疾,咚咚咚咚咚……连珠炮一般响起,七十二响一鼓作气,两名壮汉便将鼓槌交叉于身下,收势稳立,喘息声却稍显急促,伴着心跳起伏,鼓声依旧回荡在苍天山隘之间,激越雄壮,声震百里,仿佛转瞬便能引来千军万马,无疆铁骑!

  与此同时,四面院墙上、山崖顶早已备好的数十面彩色大旗纷纷竖起,映在高阳下五色斑斓,流光溢彩,衬着鼓声隆隆,更显得朝气蓬勃。

  雁凌峰听了这通疾风骤雨般得鼓声,浑身上下一阵燥热,只觉得胸中云起龙骧,气血扶摇而上,涨红了腮边耳畔,右臂上蓦然觉得一阵剧痛,深入骨髓,整个身子便禁不住一阵抽搐。

  宋龟晴踏着鼓点走到石台之上,蓦然间转身回顾,雄姿勃发,一张白面儒生脸早已涨得通红,显然悲愤已极,当下目眦欲裂,回想起方才那“食指大阵”的场面,高声喝道:“番邦异族,邪魔外道,欺我大宋太甚!宋某今日举此盛会,绝非为一举之私,而是顺承众意,共谋抗击鞑虏、卫道伏魔,替天行道的义举!”

  “我辈武人游散于江湖,素来行侠仗义,一不求升官发财,二不求功名利禄,但求对得住这一身寒暑苦练的本领,夙夜回想所作所为,皆能无愧于心,无愧于脚下这片生身养育的皇天后土!”

  “自城下之盟后,我大宋与契丹兵戎搁置,三十几年来,百姓还算过得安生。可如今党项外族有意犯我大宋疆土,秣马厉兵,张弓搭箭,举无义之战!攻我大宋城池,杀我家乡父老,试问我等侠义辈,焉能置身于世外,而让天下人耻笑我辈为‘无用武夫’!大家说是也不是!”

  台下众人十之八九齐声应和,近万名武者皆是中气充沛,霎时间声浪习习,气冲霄汉,更胜熊罴百万。

  宋龟晴举剑压声,继续说道:“古语有云,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在下以为,这句话大为不妥!侠字何解?除恶扬善者为侠,慷慨赴义者为侠,为国为民者为侠!自古以来儒有儒侠,武有武侠,墨有墨侠,道有道侠,无伦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只要有这颗侠义之心,只要这世上还有不公之事,侠义之士便从来不会泯灭!”

  “今日夷狄环伺我大宋江山,邪魔外道更是祸乱天下,荼毒四海,这便是不公之事,试问我等该不该管!”

  众人听他句句慷慨,胸中热血沸腾,正愁无处宣泄,听了宋庄主这一问,当即齐声应和,群声鼎沸,如万马奔腾,江河倾泻,声浪是一浪高过一浪。

  宋龟晴见了这群情激奋的场景,与预想之中毫无差异,不禁大觉欣慰,正声说道:“五十几年前,我辈武林中人便已做了这个表率!紫竹军抗击外族的种种事迹,想必宋某已无须赘述,先贤光烈永驻青史,震烁古今!”

  他说到这里心神动荡,恰赶上天际成群结队飞过一群大雁,鸣声破寂,雁阵惊寒,一字南下,更觉得幽思感慨,神驰物外;忽然转回身来,俯首扯起那遮盖紫落石的巨幅红布,向左右各施眼色。

  两名击鼓大汉会意,各自将鼓槌掷下石台,大步走向固定红布的铆钉处,当即将马步扎稳,弯腰展臂,两手牢握钉头,继而大喝一声,肌腱突起,向上猛拔。

  砰砰砰三声闷响,三只铆钉几乎同时被拔出石台,那两名大汉并不停顿,手持红布向后疾走,幕布揭开之时,白惨惨的日光射电般落在一颗紫色巨石之上,那正是重见天日的紫落石。

  宋龟晴挥手一指身后紫石,道:“家祖当年拜紫竹军首领剑圣徐何公为师,实乃我宋家至幸!我宋家祖传下来这块天降玄石,石性与紫竹剑极为相近,师祖徐公病危时,以毕生功力将紫竹剑插入此石之中,扬言天下,倘若日后再逢天下动乱,须有英雄人物以紫竹剑为号,召集武林人士为国难聚盟举义!”

  “如今看来,先贤明鉴,师祖徐公未雨绸缪,免得我大宋武人在国难临头之际还一盘散沙,难以合力破敌!咱们长话短说,今日宋某举此盛会,诚邀四方豪杰来此,正是要选出这样一位英雄人物,拔出这只紫竹宝剑,举剑为号,我等便在石下结盟,共商抗敌大计!”

  台下众人早已心急,便听有人喝道:“宋庄主,那便快拔剑吧!”“宋庄主,谁将剑拔出来,便能做盟主么?”“那我这三脚猫的功夫江湖排名三千八百九十九,若是侥幸将剑拔出来,也做得盟主么?” ……

  宋龟晴听台下人心波动,话音嘈杂,说着说着便各自取笑哄骂起来,虽知大家一心踊跃,皆无歪思邪念,心头却也隐隐袭上一丝忧虑,暗道:“如此一盘散沙,若是上了战场和辽夏铁骑拼杀,只怕要有去无回啊!亏得师祖徐公未雨绸缪,下了这步三十几年的大棋,不然这些江湖游散纵有报国之心,到时各自为战,或是为了个盟主之位你争我夺,如何能成大事!”

  他想到这里神思一顿,扬声说道:“正是!并非宋某大言不惭,这已是武林中约定俗成之事,数十年传颂下来,你我皆知,不然我何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举此试剑大会!只要有人能将此剑拔出,又是位行事磊落,心存侠义的君子,大家有目共睹,让他做这个盟主,必无异议!”

  这时又听东南角有人问道:“这怕是宋庄主一厢情愿吧。在场八荒剑派 中这么多位长辈,莫非我一个籍籍无名之徒拔出紫竹剑,做了盟主,便能号令龙掌门、丘掌门?便是两位前辈答应,我也没这个胆量啊!”

  众人哄笑声起,不少人随声附和,显然对这人的话颇为赞同。

  武林中人最讲究辈分之别,长幼尊卑之序乃中华自古礼仪,纵使有人真做了盟主,若是辈分低微,试问谁又敢以下犯上,号令众多成名已久的长辈,那才真正叫做冒天下之大不韪!

  可哄笑声中,忽听前排正中位置有人说道:“这位英雄不必忧心,老夫正是龙阳朔,我与丘掌门、与会众位前辈早已商妥,只要有人拔出此剑,必然举为盟主,盟主之言便是军令,军令如山倒,纵使我等稍长几岁,也与众人无异,只有‘听命’二字!”

  说话者正是龙掌门,他气定神闲,声传百丈,在场众人无不听得清清楚楚,喧哗声便即戛然而止,大家再无异议。

  宋龟晴听龙掌门做了表率,演武场中立刻变得鸦雀无声,显然大家心照不宣,都已信服,心中便也踏实下来。

  他心思一转,暗想此刻当真要长话短说,免得再节外生枝,目光一沉,看向万人丛中的雁凌峰,面色忽然由阴转晴,笑道:“宋某今日推荐一位少年英雄当先试剑,此人正是北冥剑派雁五侠之子。想必‘少侠雁凌峰’四个字已经传遍京兆,宋某与雁少侠非亲非故,只是敬重他在剑灵山中所作所为,如此少年英豪若不以此褒奖,我于心不安,想必大家也不会有所异议吧?”

  正如宋庄主所说,经历昨日宋镇柯为雁凌峰扬刀立威一事,“少侠雁凌峰”四个字更如雨后春笋,在这片关中大地上生根发芽,一传十、十传百,在场这万余人中当真是无人不晓。那些未曾和他蒙面的人,正想见一见这位雁少侠的庐山真面目,不禁呼声四起,应和如潮。

  雁凌峰自从听了那阵震天鼓声之后,心绪狂跳不止,而右手臂上一阵隐痛过后,却又无声无息,再无异状,他正静心冥思,想要在杂乱无章的思绪中重新找回手臂上的异常感觉,却是屡试不中。忽听宋庄主召唤,心头一凛,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雁铭山见他面露忧色,连忙劝慰道:“凌峰,如你四伯所说,尽力而为便可。”

继续阅读:第263章 宝剑锋芒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问剑天涯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