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蜀中名胜
乾为天2018-08-22 12:082,559

  雁凌峰进了蜀地后心猿意马,思绪早已飞到青城山脚下,虽觉盛情难却,却也只好硬着头皮说道:“晚辈心中一事挂念已久,只盼早些去青城山一探究竟,做个了断。”

  楚平狄点点头,道:“也好,任侠尚气之人行事该当如此磊落,有事便去办。明日城儿与你同行,先到成都府落脚,那里有我楚门几处在官府中供职的亲友,来往出入也方便,不然灵波教鹰犬遍地,你径直去青城山,多半会被人看破行踪。”

  雁凌峰依言应允,又听楚平狄说道:“这身兵服便不必穿了,蜀地灵波教之所以能兴风作浪,其因有一,当年太祖皇帝挥师入川,将孟蜀剿灭后,在此地可是做了不少恶事,杀人放火、屠戮百姓自不必多说,多少年的钱帛茶盐都送去了汴京,好好的天府之国,早已凋敝得不成模样,你说蜀人能不恨吗?”

  这些陈年典故在本朝少有书于竹帛之上,雁凌峰当真不知宋军在蜀地还有这等恶行,想起午时在酒肆内自己飞扬跋扈的情形,难免觉得面红耳赤。

  楚平狄接着说道:“而且当年青城山地界曾有茶农揭竿而起,王小波、李顺同党虽多数被剿灭,却也不无残存,这些人多半隐匿于青城山后大面山绝境内,或有人出家扮成行者道侣,将脸上‘应运雄军’的斑儿遮了,穿官服者,莫敢独来独往。明日城儿和你便扮作茶贩,如今边关战事吃紧,官府对粮茶生意便管得不紧了,又能逃过灵波教爪牙的眼,你们把茶径直送到转运司衙门,那儿有位王副使,是老夫故交之子,你和城儿便在他家落脚,去青城山时再扮作采买茶叶的小厮,别带刀剑,如此才方便行事。”

  嘱咐妥当,楚家众人便在当厅摆下盛宴,单看满桌的香醪纯醴,山珍野味,便知花了好一份心思。只因楚家避世隐居,一年到头也鲜有外客来访,难得赡钞以尽地主之谊,这回算是有的放矢,怎能不炊金爨玉,好好张罗。楚平狄还特意将家中女眷也请出来同席,其中自然有楚射诗,一家人谈笑风生,祖孙三代其乐融融,丝毫不将雁凌峰当作外人。

  一夜无话,次日早饭过后,雁凌峰与楚孤城各自换穿了粗布麻衣,各选了一匹蜀地矮马,驮着两担烘焙不久的雀舌茶,依旧取路捷径,乘崖车从山后出关,之后途径剑神关东南不远处的归来鬼城,绕路去梓州。

  听楚孤城说,青城山自古有鬼城之称,当年道家鼻祖张天师在青城山驱鬼降魔,清涤林泽,折冲万里,所驱走的妖魔鬼怪多半聚集于龙门山下的归来成地界,湘西欧氏如今也正居于此地。雁凌峰听了此话,便与他讲了自己与欧清渚的一段往事,一路上再无差池,此日便到了梓州落脚,又行三日,这便到了成都府中。

  宋初的茶叶买卖多由官府指派官吏督办,不许民间私营,直至真宗年间设置了榷茶务,茶农才能有些许私自买卖的权利,至于商户,也只能在本州本郡一地经营,种种盘剥,实在令一方茶户苦不堪言。不过此时介于西北战事吃紧,宋廷对粮茶等关乎国计的生意有所放宽管制,鼓励行商西北,以充军备,故而茶农的处境也有所改善。

  楚家这户朋友是在益州转运使司衙门内供职,经营官办书局、盐铁、粮茶生意,自是从中捞取了不少油水,家境颇为殷实,势力不小,宅邸自然也不小。府上来往客人络绎不绝,二人也随之进去,入住之后足不出户。

  楚孤城要为雁凌峰指点去青城山的路径,雁凌峰则取出陈皮五所画图纸,经楚孤城甄别,竟是分毫不差。次日清晨,二人分路而行,楚孤城乔扮成行商模样,到成都内外各处亲友家走访,雁凌峰则轻装简行,按图中所指方位,处成都西门,一路上步履轻快,直奔郫县而去。

  是日天色晴朗,万里无云,一路所见犁车秧马不下数百,正是耕种时节,却已有平畴千顷,麦菜相间之概。

  过郫县后又行四十余里,便到了永康军境内,永康军都江堰之名雁凌峰早有耳闻,相传蜀地在上古洪荒时乃是一片汪洋,泽国万里,直至三峡贯通后,大水才倾泻而出,后经伯鲧大禹父子疏浚九泽,杜宇鳖灵二帝治理泯患,千里沃野才始见端倪。然而川中汇集百江之水,形势险要,旱涝无常,幸得秦昭王时,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率领百姓修建了都江堰,因势利导,治理水患,兼得灌溉良田之用,自此才有了川中平原天府之国。

  雁凌峰初临古堰口,心怀敬畏,他一路上听人传述蜀中故事,虽虚实难辨,却无不神往,每过庙宇祠堂,除山神、龙王之外,多为黄帝、禹王、望丛二帝、李氏父子以及诸葛武侯祠,余下各处神魔鬼怪的典故也是数不胜数,可谓一山一水皆有来历,一洞一庙亦藏玄机。

  不过想到青城山在即,他立时心怀忐忑,再无瞻览外物之心,出西门后直奔图中所标明的悬桥而去。于路上俯瞰西南,但见两侧山崖耸峙相对,滔滔江水从当中倾泻而出,声如雷震,他不知这便是秦时太守李冰所修宝瓶口离堆之址,至于人字堤、鱼咀、飞沙堰等处,他虽俯察全貌,却难以一一甄辨。只听楚孤城说过,这都江堰中几处主要工程是按易经八卦的学问排布,得古学之精华,聚山川之灵气,故而才能在蜀中多灾多患之地长存千余年不废,依旧总督百水,造福一方。

  人字堤分江水为内外双流,其势如万马驰骋,奔逸绝尘,壮哉已极。雁凌峰闻水声如此,观险峻如斯,一时间心绪畅达,豁然开朗,暗忖道:“这千年古堰在此分流抗洪,也不知历经了多少磨难,看遍了多少兴衰,尚且屹立不到,而我此刻稍遇波折便如此颓废,当真枉做男儿。”

  正想着,路过一间祠堂,转眼来到崖壁尽头,举目一看,正如陈皮五图中所示,四架悬桥遥挂在巨涧之间,各长百余丈,铁索悬空,上铺阔板,彷如螮蝀霓虹倒悬于半空,首尾相翘,下沉鱼腹,山风一荡,振幅十步上下,却见妇孺老幼、车马行人步履如在平地,他心中倍觉惊奇,恍然明白这些人常年行走于悬桥上,自是轻车熟路,别无异能,但手熟尔。

  他并非胆小怯懦,只因一见这悬桥,脑海中便回想起剑灵山中浮桥上的惊险一幕,勾起了对念雪的思念,更觉凄楚,思忖再三,终究调头回城,由东门而出,按图中所指,从另一路径赶往青城山。

  如此连过十余处大小桥梁,来到一处废居门前,只见院落内外草木杂生,荆棘满地,羽燕穿堂而过,显然荒废已久,奇怪的是竟有人来此祭扫,他心生疑惑,问了路人才知,这处废宅竟是后蜀君主孟昶之妃,花蕊夫人的故居。

  雁凌峰心弦震颤,猛然想起当日刘文炳劝慰自己的场景,不免一声悲叹,两泪纵横,在门前呆立许久,回想起那首花蕊夫人的绝笔:“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三十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如此重叙数遍,悲伤之情愈盛,但见天色不早,这才收敛悲怆,动身上路。

继续阅读:第347章 青城古刹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问剑天涯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