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云菱绝笔
乾为天2018-08-22 12:082,646

  沿山上下遍开茶树,取之不竭,尤其快到暮春时节,各个观中道人皆入山采撷茶叶,带回观中烹炒焙炼,所得不下数千斤,再取其中精细者百余斤不等,暮春立夏之交上缴于官府,以为朝廷岁贡,余者则可运到吐蕃、大理以及川中各地做茶马生意,因此这些道观除去每年布施主用香火钱添满缘籍之外, 卖山中土产,也是收益颇丰,日子过的富足充裕。

  雁凌峰一路行来,见往来者络绎不绝,那些荷锄背筐的自是本山人,天色亮时出观劳作,而一身轻盈的闲云野鹤也不在少数,或是鹿杖鹤氅、仙风道骨,或是麻屣鹑衣,衣冠不整,可谈笑间尽是妙语连珠,无不显露化外之态。

  见这些人谈笑风生,举步轻盈,仿佛身心之中尽无羁绊,雁凌峰即刻想起昨日希音道人从有到无,循序领悟的经过,歆羡不已,也不知自己何时能达到这等境界,也许那时便能真正放下心中牵挂,可转念又想,人生在世,若心中了无牵挂,无半分爱恨情仇,又何异于手中这只木雕呢?生而又有何意?想到此处放缓脚步,凝望被污血沁透的木雕,说道:“若非大彻大悟,索性便糊里糊涂,人生而有七情,若是都戒了,那又叫什么人呢?念雪,我心中就是放不下你,只要你心中还有此情意,雁凌峰为你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他说到此处气血澎湃,抬头看着青山蓝天,望穿秋水,满怀期待,当即步履如飞,快步向山上赶去。

  跨过溪流小桥,见到傍树而建的古亭中有几名道士闲坐,稍作打探,得知西行不远便可到天师洞。雁凌峰谢过拜别,沿曲径而行,仿佛每一步后都将近到了绝顶,脚下路途倏然陡峭难行,步履斜石,如登天梯,加之宿雨过后道路湿滑,稍有不慎脚下便踉跄踏空,好在他下马扎实,未曾摔倒。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倘若冬季道路结冰,情形只会更加艰险,真不知这些单客是如何常年出入的。

  道路本就曲折萦回,在层林笼罩下,更是难辨百步之外的情景,如此亦步亦攀,行出二三里路,却不见有一人上下出入,他心中稍觉错愕,只怕山高林密,不慎走错了路径。正疑惑间,忽见眼前峰回路转,山间平地上现出一座庙宇,龙楼宝殿,肃穆庄严,一砖一瓦犹如鬼斧神工,与周遭山水浑然天成,堪称色相古朴,意境幽邃,让人看上一眼,心旷神怡。

  雁凌峰驻足阶下,心绪狂涌如潮,手中木雕不知该不该收回怀中,只见山门匾额上写着“常道观”三字,知道这正是天师洞别号,却奇怪如此一座雄浑殿宇,又赶上道家三清圣诞之一,为何门前不见半个人影,出奇的静谧?莫非又是因那些江湖之事而起?回想起途径丈人观时也是门可罗雀的场景,心内便已了然。

  他不再迟疑,轻轻走上石阶,见庙门空敞,作揖寻问也无人应答,便道了声失礼,向院内走去。只见正殿旁长着一颗银杏树,高十丈有余,树根之粗壮,怕是六七个男子也合抱不得,而树冠更是幢幢如盖,蒙荫遮蔽百余步,仿佛将整个院落都笼罩起来。

  雁凌峰见树大如此,才知宝刹藏仙明,言下无虚,一边想着,又躬身向殿内轻声问道:“弟子擅入宝地,还请常住宽恕,敢问殿内可有知事人么?”

  一连问了两遍,也不见有人答应,他原本便惴惴不安的心绪,这时更是波澜耸涌,暗想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多事之秋无处不受波及,何况是青城派一脉所在!当下急火攻心,便要闯入正殿,可余光一扫,忽见那古树根下立了一方石碣,石碣下面土色翻新,显然是新埋入土中不久,而碑前方圆两丈内竟密密麻麻插着百余只剑,剑身深入土中,只留剑柄在外,不知是何用意。

  雁凌峰快步走近石碑,但见五尺见方的碑面上,用八分体纂刻着五行字,剞劂痕迹尚未褪去,真切可辨,他不做迟疑,依碑文念道:“幽山埋古剑,相看两不识。尔曹随意取,天道自曲直。云菱绝笔。”

  云菱绝笔!落题处这四个小字虽有些奋笔疾书之意,显然是用剑刃直书其上,但八分体类似于隶书,笔画毕竟工整,痕迹虽略显草昧,稍作打量还可看的清楚。雁凌峰心中顿起惊涛骇浪,“绝笔”二字意味何在,他岂会不知,莫非云菱师太已经……

  他心中越发惊悸,联想起前事种种,真不知这几个月来,青城山中究竟发生了何等变故。遐想至此,他再难按捺冲动,此来青城山,依楚平狄嘱托,他并未携带兵刃,当下也顾不得碑文中的嘲哂之意,附身拔起一柄三尺龙泉铁剑,看到剑首上刻有“净南”二字,显然是这剑主人的法名,踅身便向殿内走去。

  前殿内亦是空空荡荡不见一人,雁凌峰也不多想,手提女剑步伐飞转,跃出前殿后径直闯入中殿,但见此处装潢华丽,户不染尘,而且香烟缭绕弥漫,并非许久无人打理之状,而撞钟的鲸头圆木通体湿润光滑,显然是刚刚被人清洗擦拭过。

  莫非有人?雁凌峰放缓脚步,侧身背过宝剑,看着殿内法坛正中矗立的张天师塑像,不禁心生敬畏,紧走数步跪倒在像前的铺垫上,朝天师像虔诚一拜,祷告道:“弟子参拜天师,弟子自问心诚如磐,对韩姑娘情比金石,却不知前世今生究竟种下了什么业果,以至有缘相识,却无缘相守,恳请天师显圣,赐弟子解脱之法,弟子愿终生供奉礼拜,以还此愿!”

  说罢此话正要叩首,却听殿后有人说道:“闲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天师有灵,也不愿理会世间虚妄之人。你到后堂来,天师去赴上清斋会了,你有话,和我说便是。”

  雁凌峰神色一怔,辨出这正是云菱师太的话音,心绪由惊转喜,慌不择言地说道:“原来前辈尚在人世,可碑文上为何有‘绝笔’二字?”问罢才知言语有失礼之处,连忙起身致歉,疾步从殿侧小门进入后堂,透过单薄的珠玉须帘,只见挑起的轻纱幔帐下,禅房尽头香案前,一位云菱道姑面壁而坐,看背影已知,正是云菱。

  “云菱已死,固然要用‘绝笔’二字,贫道道号 。施主为念雪而来,我劝你还是断了这份无望之心,如何来,如何去,如何起,如何忘吧。”云菱师太虽已改换了法号,但直来直去的秉性依旧未变,她不等雁凌峰发问,便出言点破他的心意,几句话如一盆冷水浇头,雁凌峰脚步尚未站稳,当下更是方寸大乱,连忙问道:“我未开口,师太便知我来意,莫非您早已知道我要来,也想好了如何应对?”

  云菱师太不置可否,依旧转动手中念珠,话音平静如水,道:“施主须明白,有缘未必有份,有因未必有果。你又何必揪着一个念头不肯放手,年少狂浅,不过是一时意兴,却自诩矢志不渝,痴心不悔,自古薄情寡义之人,无不如此。”

  雁凌峰素知她对自己心怀偏见,本已不愿顶撞辩解,但事关此行成败,他终究按捺不住,驳斥道:“师太如何评论在下为人,您一言独断,我无话可说,但念雪……”

  云菱更不退让,正声道:“这正是念雪的心意!看来贫道好言相劝,也是徒劳无功,既然你非要头撞南墙才肯回头,那便去殿后的天师岩,去见她一面也好。”

继续阅读:第353章 移情别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问剑天涯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