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血战冰川
乾为天2018-08-22 12:082,715

  几人相视一笑,揽腕走出军帐,天色还未拂晓,军队便已集结完毕,三人与老军依依相别,纷纷归入军伍。弓马萧萧,征尘弥漫,大军前后共分三队,伴着头顶上繁星朗月,开拔出营。此刻保安军外的西夏军马早已调离,故而大军畅行无阻,径直向东北方一百五十里外的塞门寨进发。

  宋军以步军为主,不如骑兵急行军可日行二百余里,但军情紧急,容不得片刻迟缓,万余人晓行夜宿,第二日午后,先锋军刘平部便已赶到了土门,不等后队支援,刘平部兵不血刃,一鼓作气便夺回了塞门寨。

  雁凌峰本以为到了塞门寨后有场恶仗要打,不料西夏军马全力进攻金明寨,十万人虎踞龙盘,纵横捭阖,根本未将一城一寨放在眼中,并未留下多少人马据守。

  三军凯旋而归,回保安军补给辎重粮草,下一步便要向延州进发。可还未归寨,便得到前方军情急报,得知金明寨果真失守,夏军于正月十九便已围到了延州城下。

  众将士心头骤紧,深知延州城内守军最多不过一千人,倘若夏军即刻攻城,诺大的延州城恐怕守不过两个时辰。故而军马归寨还未来得及饱餐战法,当即挥师东进,驰援延州。

  劳师远征几个昼夜后,三军人困马乏,石元孙、刘平等将领深怕入夜之后夏军在沿途以逸待劳,布下伏兵,商议后决定在万安寨落脚,休整半夜。万安寨距延州城约有五六十里路程,天色未亮,大军便已集结完毕,厉兵秣马,擦枪紧弦,由石、刘率领大队人马在前,黄德和领余部压阵监军,一万余人浩浩荡荡向着延州城火速进发。

  行军途中,众军士无不面色凝重,深知到了延州城后,一场与党项十万大军的生死较量在所难免。这些军卒多半身经百战,皆知宋夏两军若人数均等,或许仗着弓弩优势与军纪严明,能博得六成胜算,但若以一敌十,恐怕孙武转世、李广重生,这一战也是败多胜少。但国难当头,值此破釜沉舟之际,全军上下竟无一人心生怯懦退缩之意,无论骑军步军,人脚马蹄,皆是步履如飞,毫无迟滞。

  雁凌峰与刘潇经过数十日鏖战拼杀,生死相依,早已结成埙箎之好,仿佛左膀右臂一般难以分割。若有刘潇在侧,便是对阵千军万马,雁凌峰也绝不会有半分胆怯,可如今两地相隔,顾盼左右只剩下吴海与刘文炳,吴海尚且有几分勇力,不难自保,可刘文炳却时刻须要他照料,想到这里更觉得孤掌难鸣,处处捉襟见肘。

  急行军奔袭五六十里路程,也便是一个上午的功夫,眼看着延州城十里在望,忽有急脚探马回报,在三川口五龙川对岸,夏军主力严阵以待,已摆好了偃月阵。

  石元孙等将领早有预见,深知元昊意在围城打援,这请君入瓮的伎俩正是为本部军马所设,但值此生死存亡之际,三路军马同仇敌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军令逐级下达,行进同时也渐渐摆好了偃月阵,与西夏军马隔河对峙。

  顾名思义,三川口便是指延州城外西川河、延河、五龙川三条河流的交汇之所,两军列阵对峙之处,离着延州城不过五里。

  偃月阵对偃月阵,铁甲兵对连环马,五龙川这条小河宽不足数丈,可东北、西南两岸,却盘踞着党项与西北宋军中最精锐之师。

  铁马冰河,戟剑如林,风吹雪动,杀气升腾。宋军列阵在五龙川南岸,隔河远望,但见远处延州城古朴坚实的城墙下,十万党项军马铺天盖地,横亘在旷野之上,仿佛洪水猛兽蓄势待发,时刻要决堤摧岸,将这一万宋军湮没无痕。

  貔貅十万腾龙甲,狼烟一战满江沙。雁凌峰身在阵列之中,眺望党项军马俨然排列,垂墨欲滴的云丛从夏军头顶徐徐压来,束甲飞蝗,偃月如弓,一眼望不到边际。他从未见过如此雄武宏大的阵列,纵然身经大小十余战洗礼,彷徨惊愕之情依旧油然而生,暗想这十万夏军倘若倾巢而来,所过之处必然片甲不留,己方一万军士虽骁勇善战,但相比于元昊的十万精锐,诚如雉鸡搏虎,胜算不足十一。

  可时至今日,延州城即在眼前,大宋边城之得失,城中百姓之生死,全系于一战之间,危急存亡之际,壮士抛颅洒血,又何惧之有!不禁热血沸腾,但求一战。

  刘文炳看到五龙川河水仅有衣带之宽,秋冬季节河水枯竭,纵使不结冰,士卒浅厉深揭,也可踏着河床登岸,何况对岸西夏军马覆压数十里不见边际,大可投鞭塞川渡过天险,想必号角声一起,十万人马便会如履平地般冲杀过来,直吓得浑身抽搐不止,握弓的手原本冻得僵紫,这时更把持不住,险些便将长弓丢在了地上。

  朔风骤紧,墨云垂白,鹅毛也似的雪花从九天遥摇坠落,落在宋军泛黄的棉袄里,打在党项人乌黑的盔甲上,远远看去彻地连天,黑白相间,整个天地仿佛一轴水墨画卷,还未见半点腥红,但戎马兵戈正在这沉毅的宁静中蓄积力量,千军万马,一触即发。

  新雪如绒,旧雪似锦,五龙川冰河上白茫茫一片连接两岸,模糊看去,仿佛两军当中一马平川,并无阻隔。

  雁凌峰静心观望,记起孙子兵法中“十则围之,五则攻之”一句,暗忖双方兵力既悬殊到如此地步,又在平地对垒,西夏军马本就擅长肆意冲杀,恐怕宋军纵有良弓劲弩,也抵挡不了一时半刻。正想着,忽听一声骏马长鸣,阵列后方蓦然飙出一骑战马,马蹄翻卷,踏起一溜白烟,眨眼来到阵前。

  众军士举目观望,只见这匹枣红色战马上端坐着一位银甲将军,盔上斜云入鬓,盔下目若朗星,两侧兽头吞肩活灵活现,将他魁伟身材衬托得威风八面;胸前则披挂麟云铠,当中护心铜镜落雪不沾,映射缕缕寒光,颈上如意锁镶嵌于铠甲内,似有神灵护佑;他手持丈八长矛,背负昆仑铁杵,托泥麟战靴夹踏马镫,手提缰绳来到阵前,横枪斜指,战马雄鸣,声威一去百步,直扑对岸十万虎狼之师,大有万夫莫敌之势!

  雁凌峰来延州战场多日,只知西北守将中狄青勇武过人,但狄将军上阵时多半不穿重甲,确不曾见过一名将军顶盔束甲,能有如此威武,仿佛天神下凡一般,敌我双方原本因兵力悬殊而高下立判的气场,竟被霎时间扭转过来。

  听他随着战鼓声号令三军阵列,士气倍受鼓舞,正要询问左右,却听身侧有人惊叹道:“是郭将军!好生威武,名不虚传啊!”

  才知这银甲将军正是黄德和帐下勇将郭遵,任鄜延路巡检使之职,祖籍开封人士,相传此人膂力惊人,有万夫莫敌之勇,在西北战场早已闯下赫赫威名。

  郭遵绝非一勇之夫,胸中素有韬略,他得知西夏军马沿河布阵,以逸待劳,加之敌众我寡,仓促应战必然难逃溃败,故而建议刘、石二位将领稳住阵脚后再做图谋。可刘平进援延州心切,轻敌冒进,执意委任郭遵为先锋,竟有主动渡河出击之意。

  军令如山倒,郭遵纵有歧意,此刻也只好听从将令,怀抱必死之心来到阵前整顿军马,准备以卵击石,冲杀敌阵。

  天至午时,风雪骤停,大地山川早已被积雪覆盖,银装素裹不见分别。忽听对岸号角声响,清角吹寒,格外苍凉,夏军方阵中彷如脱缰野马般冲出了数千步军,这几千人身披铁甲,手持长矛、短刀、盾牌,催着震天的喊杀声横渡早已结冰的五龙川,朝宋军前线席卷过来。

继续阅读:第333章 万夫之勇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问剑天涯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