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我是认真的。”夏秋水严肃的申明:“不过这生意若是做成了,我要三成,以后只要你还做这笔生意,就有我三分的利在里面,可成?”
“成!可以。没有夏先生,这堆布料还会堆积下去。”曾久尤自不敢置信。他回答的语速都快了许多。
虽然不知夏秋水说的是何种生意,不过现在已经在谈以后的长线合作,想来是能能赚点银钱的吧。
曾久觉得最差的结果不过是布料仍旧卖不出去罢了。反正他自己也卖不出去不是?
不过想到自己家中的库存,有点紧张地问:“那个,夏先生。曾某家中还有不少存货,是真的不少。起码有这里的十倍左右。”
他还以为他的话会让夏秋水拧眉。可谁知,夏秋水的反应是淡淡的“知道了。不成问题。”
这简简单单的七个字立刻成了曾久的定心丸。
“明日我会带协议过来。到时候会带走几匹布料做实验。”夏秋水看过布料心下有了章程后,对曾久说。
只是几匹而已,并不是全都拉走,曾久更放心了,当即点头:“夏先生做决定便是。若是有曾某能做的活,夏先生不要客气。”
两人口头协议好了后,夏秋水便离开了。她现在要紧的是去寻人帮忙。如是想盘活曾久的布庄可是不动动嘴就可以的。
她直奔衙门而去。
当然是去找老熟人钱捕头。
钱捕头在程远县可以说连东西边的老鼠都能分辨出来,找他寻几个人还是容易的。
“钱大哥。”衙门那边的人说这两天轮到钱捕头值守牢狱。果然,一过来便看到了西狱门前的钱捕头。夏秋水一过来便远远打了招呼。
正无聊的钱捕头听闻远处有人喊他,定睛一眼:“唉哟,这不是夏老弟吗?”他跟身边的同僚打了声招呼,就往夏秋水身边小跑过去。
两人一来二去,现在熟稔得很,见面了也没有寒暄,他直接问道:“前阵子不是不让你到处跑么?万一真有坏人怎么办?等哥哥值完班,你想去哪哥哥带你去。”
面对钱捕头的关心,夏秋水心中一暖。摇头笑道:“这几天小弟也有出来走动,没事呢。今日前来,是想问钱大哥是否认识一些编制类的手艺人。”
“手艺人?”钱捕头拍拍胸脯:“你要几人?几时要?包在哥哥身上。”
“呃,小弟新经手一买卖,这手艺人要得比较多。以后程远县里的手艺人估计都不够用。”夏秋水摸摸鼻头。
钱捕头被夏秋水的话吓一大跳。
“什么?你你这是要干啥?程远县的工匠手艺人没有三十也有二十呢。你找这么多工匠手艺人做什么?”
“做些简单的活而已。”现在事情还没成,她不愿透露太多,话题一转问道:“对了,钱大哥,你有认识卖桐油的人吗?”
“桐油?你要那玩意做什么?还不便宜。漕运那帮子人才用这些呢,人家造船来着。”钱捕头好奇这个夏老弟到底现在在倒腾些什么。一会要手艺人,一会要桐油的。
“钱大哥能不能帮小弟捎两桶来?有急用呢。”夏秋水抱拳就要鞠躬行礼。
“得得得,你别来这套。哥哥给你想办法去。”钱捕头受不了文人这种动不动就抱拳行礼的毛病。
许诺道:“工匠手艺人明儿一早我找五六个你先用着,桐油要等两天。哥哥让别人从别处捎过来便是。”
果然,钱捕头说到做到,第二天辰时,就有六个工匠手艺人找上了万事通牙馆。
夏秋水把昨晚画出来的图纸交给他们,指着院中一摞竹子:“你们试试看,能不能做出来。做好一个成品给二十个铜板,这种活熟练了手速会越来越快。一天挣半两银子是很容易的。”
半两银子?他们这种靠编织点竹篮竹筐卖钱的手艺人,想要挣够半两银子也需要十日之久。
所有人的心神瞬间被集中了起来。他们纷纷争相看向图纸。图中所绘制之物:骨节中通,细竿撑之。覆以布片,固牢。顶置帽钉。
这是——簦?
众人惊讶,簦的工艺科是复杂难懂的,据说工序七十二道半,搬进搬出不肖算。可见工序繁多,外人难学。不然为何人家做簦都是代代相传呢?
工匠手艺们心中有点打鼓,让他们做簸箕,做竹篮可以。但是做簦?
“你们不试试怎知道可行度有多高呢?再说做不出来我也不会责怪于你们。”
“当真?”说话的是这批手工艺人里年纪最长的老黄。沟壑的脸上满是跃跃欲试。他的眼炯炯有神地盯着那几张画得密密麻麻的图纸。
“当真。”夏秋水许诺。
老黄疑惑地问:“这制簦可是不外传的手艺,东家这份图纸?”
“不必担心。你们尽管制作便是。”她没解释这份图纸的来源。因为这些工艺是她从前世非遗的记录片里学来的。
这个朝代人们用的雨具多是蓑笠,蓑笠一般都是用竹篾、箬叶及一些防水的树皮编成的。
而簦在很多年后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伞。可是在古代因为制作不易,就是经验老道的师傅都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才能制出一把。
所以在价格上很是不便宜的。普通人家用得起的多是蓑衣和斗笠。
现在夏秋水稍微改进一些,并且打算把油纸换成桐油布。价格上和油纸伞相差无几。可却不会出现油纸在阴雨连绵的天气会不耐用,容易破裂,储存不易的问题。
夏秋水把牙馆里制作伞架的活交给老黄安排。她要赴曾久签协议的约。
既然是约定好的事宜,协议上并没有任何意外。一个时辰夏秋水便抱着两匹布归来了。
牙馆内,老黄已经把工序都安排了下去。术业有专攻,稍一琢磨,特别是夏秋水画的图纸清晰明了。
老黄凭借经验来选竹。再次进行水浸、日光晾晒来增加竹子的韧度。
等必要的技术处理好后,才能钻孔、拼架、穿线、组装。
历时三天,才把第一件满意的成品制成。只等沥干桐油,就可以试验成果了。
第二日,夏秋水让人把好奇已久的曾久也被叫了来。
并把成品递给他,笑吟吟地问:“你可知这是什么?”
曾久拿在手上的伞没敞开的,他拧眉不明:“这是何物?”
“这是雨具。”夏秋水解惑。
“雨具?”曾久细细摩挲手中之物外面那层布料,显然已经有别于原来布庄里的布了。
这薄薄的一层布料真的能遮风挡雨吗?曾久抱着怀疑的态度。
看曾久的神色,夏秋水勾唇一笑,伸手拿过成品,撑开。伞布被撑成结实弧形盖顶。布面上一副水墨勾勒出来的山水画栩栩在展现在人眼前。
“泼水吧。”夏秋水对一旁端着手盆的沈柳絮道。
沈柳絮闻言,两手手腕用力一掀,半盆水哗啦啦地像雨幕一般,朝撑着油布伞的夏秋水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