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父与子
韩咏明2018-05-07 20:013,347

  魏颗看到的父亲,还是一身戎装,可能也是刚刚回来,还没来得及卸下盔甲。只见他正站在厅堂中央,怀抱着环儿,双眼环望着众人,绽露着疲惫的笑意。全家人则如众星簇月一般,簇拥在父亲前后左右,每个人的脸上皆绽放着笑颜,如雨后初晴的彩虹。

  见魏颗回来,一些人赶紧闪开。

  魏颗上前给父亲揖礼时,双眼有些潮湿,尽管在回来的途中只分开了十多天,他感觉就像分开了几个春秋。特别是刚才,父亲向晋王复命末归时,他如置身滚烫的油锅,备受煎熬。尽管这次战役,父亲有挑畔之责,可他眼前出现的尽是他和父亲并肩疆场,浴血奋战的情景,多少次父亲带他出生入死,南征北战;多少次身陷险境而又绝处逢生,难道说戎马一生的父亲没有战死在沙场,却要丧命于他为之奋力捍卫、效命的国家吗?

  现在好了,他又站在了父亲的身边,心情就像暴风雷雨过后的天空,霁天祥和。

  这时,魏妈进来请示魏夫人,问“老爷在哪里用晚餐”,不等魏夫人回答,魏锜便说:“备在书房吧。”

  众人已用过晚餐,夜也深了,一听老爷要去书房用餐,纷纷向魏锜行揖辞礼,然后便鱼贯而出的离去,魏颗也随着众人离开,刚到门口,父亲喊住了他:

  “颗儿,到书房去,为父有事与你说。”

  魏颗心里一紧,以为父亲询问那位解祎姑娘,不由得暗暗埋怨父亲不该这么早过问此事,这次战役如此失利,让晋王和众大夫知道了其不蔑视咱三分,如若有心怀不轨的奸人在晋王面前进些谗言……

  在仆役持灯照路下,魏颗随着父亲,踏着青砖路面,离开前庭,穿过院场,来到灯火通明的书房。

  那位姑娘被母亲安排在了什么地方?父亲今晚就要她侍寝吗?

  魏颗这样想着,心里是愁云惨淡,五味杂陈。

  书房的廊下,几个厨役正在侯等,书房的正室,魏出正招呼几个仆役在案几上摆放晚餐,其中一位厨役用木勺从食器中取出肉汤,很小心的盛放在褐灰色的瓦碗中,那肉汤冒着浓香的热气,扑鼻而来,魏颗便一下子饿了,尽管他已用过晚餐。

  父亲走进书房内室,魏出如影子一般紧跟进去。过了一会儿,父亲步履轻捷的走出内室,已卸去沉重的戎装,着上宽松舒适的常服。

  诱人的饭食已摆放完毕,盛汤的厨役已退到廊下。魏出招呼仆役给父亲洗手净面。只见三个仆役分别从廊下接了器物,一人端着铜洗,一人提着水桶,一人持瓢,有秩序的侍侯父亲洗手净面。然后,魏出用罗巾揩去父亲面上和手上的水滴,父亲如释重负的做了几个疏松身体的动作之后,这才席坐于案几正位,有两名仆役侍奉在父亲左右。

  魏颗以为父亲要在用餐时与他谈那位在界野救回的解祎姑娘,便将两名仆役支出,然后席坐在父亲下首,侍侯父亲用餐。

  父亲捧起肉汤喝了一口,额头猛然一皱,惊诧道:

  “今晚的羹汁好鲜美。”说罢,立即示意儿子,“还磨蹭什么,这么鲜美的羹汁。”然后,喝了一大口,又示意儿子,“快呀!”

  魏颗正有此意,只是不好主动开口,见父亲这样劝,恭敬不如从命,便拿起木勺盛了半碗,小喝一口,也可能是腹空的缘故,果然鲜美至极,便又拿起筷子,很恭敬的陪父亲进食,心里却思想着,如果父亲问起那位姑娘时,他应该如何回答。

  可是,直到进食结束,父亲都没有提及那位姑娘,只是一个劲的称赞饭食的可口。

  仆役撤了食器,端上温和的清水,父子二人漱了口,父亲才郑重的望向儿子,问道:

  “你见到士相国了?”

  “噢!”魏颗起身开始给父亲轻捶后背。

  父亲捉住儿子的手,轻轻拍了拍,说道:

  “坐吧。”

  魏颗又移坐在父亲下首。

  父亲微闭双目,好像沉浸在某种痛苦中,缓缓说道;

  “多亏了士相国,保住了荀林父,同时也保住了这次参加战役的有罪将臣,为父也是其中的一个。”魏锜说罢,慢慢睁开双眼,望着儿子。

  十多天没见儿子,魏锜突然发现儿子的面目竟如此的沧桑,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在心里一磕算儿子也是三十有六的人了。他忽然想起在战役中……逢大夫的两个儿子一个也没活着回来,心里猛的如针扎一阵疼痛,不由自主地抬手,舔犊似的拍了拍儿子的肩,声音有些颤动地说:

  “为父德不如荀林父。”

  “父亲不必自责,这次惨败,并不全是因为父亲和赵大夫……”

  “为父不是指战役的惨败,”父亲打断儿子,不悦的说,“荀林父在朝堂上将惨败的所有罪责都揽在了他自己身上,却只字不提为父和赵大夫,及先大夫的罪责。”

  魏颗没有言语,在他心里,还是责怪荀林父在面对强楚时所下的撤退令,而不是拼命反击。

  父亲见儿子不语,又说:

  “上天是依照人的品德来委以职爵的,这次战役,荀林父完全可以如实向大王禀报,将惨败之责归到我和赵大夫、先大夫身上,可他却自己全部承担了所有罪过。为父德不如荀林父,之前上天才借荀林父之口不能让我魏家获得公族大夫之位,而为父为了一己之私,拿国家的惨败做代价,白白葬送了那么多将士。”

  “父亲留儿子到书院,就是为了告诉儿子,父亲德不如荀中军?”魏颗问。

  父亲摇摇头,沉默了片刻,说道: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魏颗突然理解父亲心里的痛了,他点了点头,将头低下。

  “回师途中为父已追悔莫及,以后我们魏家要死心踏地的郊命大王,忠于晋国,这是为臣本份。”

  “儿子会谨尊父亲教诲。”

  父子二人开始沉默,可彼此能感受到对方心里的痛。父亲见儿子一直没有发表自己的见解,又见他一脸的疲惫,便说道:

  “早些回房休息吧!相儿回来后,你也向大王告上几日假,到咱的属地去巡视些时日,歇歇吾儿的心。”

  父亲嘴里的“相儿”,是指魏颗的同母弟魏相。

  魏颗默默地点了点头,眼睛又有些潮湿,他起身给父亲揖过安,便却步退出了书房,心里也长长松了一口气:幸亏父亲没问起那姑娘……

  魏锜望着儿子的背影,是百感交集。

  魏颗上面有位长兄,名叫魏悼子,在一次随父出征时,命丧沙场,所以,对于魏颗,魏锜并不指望他骁勇善战,浴血疆场做常胜将军。瓦罐不离井边破,将军难免战中亡。魏锜只是希望魏颗能给魏家传宗接代,继承他的职爵就行了。

  可是,不管是家里,朝野上,或是在战场,这个儿子如同他的左膀右臂,他的通情达理和深藏若虚常常让魏锜自叹不如,在家族和个人发生利益冲突时,他所表现的委曲求全有时会令魏锜于心不忍。就拿他的婚事来说,魏锜已为他安排好了,让他与周王室大夫……王孙满的女儿成婚;当魏锜将这件对于男人来说是天大的喜事告诉儿子时,从儿子的脸上看到的却是悲伤和绝望。魏锜现在还记得,当时儿子嘴唇哆嗦着,眼里噙着的泪水问:“父亲,从那么远的周王室娶一女子,值得吗?”

  “太值得了,颗儿,为父请求我们魏家升迁公族大夫,大王上报周王室,没有得到准许,王孙满是周定王身边的近臣,你和他女儿成了亲,他会想办法让周定王批下来的。”

  魏锜先后两次请求做公族大夫都没有如愿,第一次是十几年前,报到周王室那里没有得到准许;第二次是几年前,还没有上报,便在六卿朝议时被荀林父阻止了,两次都没有如愿。但他第一次请求做公族大夫没如愿,并不恨周王室,第二次没如愿,却恨荀林父。

  而儿子魏颗的分析却与他这个做父亲的完全不同,现在他还记得与儿子的对话:

  “升迂公族的事,关键不在周王室那边,还在大王这里,这点父亲还看不出来吗?”

  “看出来又怎样?你和王孙满大夫的女儿成了亲,看晋王还有什么借口。”

  当时,儿子魏颗不再和他这个做父亲的争辩,只是痛苦无奈地点点头就出去了。

  魏锜当时感觉蹊跷。

  洞房花烛是每个男人都喜欢完成的人生大事,可儿子却恰恰相反,难道说?后来,他找到几个和儿子比较和厚的同僚探听了一下,才知道儿子一直喜欢自己同僚……韩大夫的庶出女儿。当时,魏锜的心里非常矛盾,儿子稚嫩的双肩已经为这个家族担负了太多太多的重任,可他的婚事……

  常言说:安家乐业安家乐业,女人就是男人的家,这个家的温寒直接影响着男人仕途的辉煌,家都不安稳又何来的安家可业呢?。最后,魏锜放弃了家族的利益而成全了儿子的婚事。当他把这个消息告诉儿子时,儿子羞涩地低下头笑了,并激动地跑到后园子里。后来,他听园役说:颗公子高兴得跑到后园子里的湖边,在撒着欢打水飘……

  魏锜正在天马行空地回想儿子过去的事情,发现在野地里捡回来的解袆,正端着茶盘,站在他的面前,说道:“魏将军请用茶!”

继续阅读:第13章:夫妻间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结草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