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留遗言
韩咏明2018-06-22 23:253,532

  魏锜死了,如他所愿,死在了晋、楚交战的战场上。

  晋国和楚国交战,战场没有在晋国的地界,也没有在楚国的地界,而是在郑国的地界鄢陵。这场焉陵之战,究其原因,根源还是八年前的邲之战所遗留下的两国纠纷。

  因为邲之战之后,楚国的外交大夫申公巫臣为了得到美妍的夏姬,背判楚国,通过苗奔皇逃到了晋国。本来楚庄王也想纳夏姬为妃子,被申公巫臣给劝阻了,没想到申公巫臣劝阻楚庄王是为了他自己。所以,申公巫臣带着夏姬逃到晋国之后,楚庄王便派王子将申公巫臣的家族给诛灭了。

  晋国在邲之战中惨败,对楚国恨之入骨,只是当时的形势与晋国不利,没有继续与楚国发动战争罢了。

  而申公巫臣,他逃到晋国以后,他的家族被楚庄王给诛灭得干干净净,他对楚庄王恨之入骨,投奔晋国之后,他请求景公下借道国书,去往吴国,教会了吴国制造和使用战车,制衡强楚。

  当时,景公不但准了申公巫臣的请求,还特意挑选了一批优秀的军事人才,组成一百多人的军事代表团,乘着三十辆精良的战车,借道宋国,去往吴国。

  吴国是水域之国,交通工具是船只,申公巫臣带着晋国的优秀代表团来到吴国,不但教会了吴国制造使用战车,还教会了吴国最选进的陆地作战技术。待吴国掌屋了制造战车和驾驭战车的技术之后,申公巫臣这才离开吴国,不过,申公巫臣虽说离开了吴国,却留下十五辆精良的战车和一部份优秀的军事人才,继续教吴国如何在陆地上作战杀敌。

  吴国本有自己的军事结构和技能,再加上学会了中原特色的军事结构和技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军事特色,日益强盛,连番伐楚,把楚国搔扰的疲惫不堪。

  楚在吴的牵制下,国力大为削弱。但是,楚国心里清楚的很,被吴国这样攻打,都是晋国在背后使的劲,如果没有晋国的军事代表团赴吴国教会吴国人制造和使用战车,也不会遭遇吴国如此的攻打。所以,楚国并不恨吴国,而是恨晋国。于是,楚国便与齐、鲁、蔡、许、秦、宋、陈、卫、郑八国诸候在鲁地结盟,形成强大的同盟国集团,来反抗晋国。

  但晋国岂肯被动,紧接着也约齐、宋、卫、鲁、郑、曹、邾、滕以上八国诸侯在卫国结盟。特别是齐、鲁、郑、卫、宋这五国,既是楚国的同盟国,又是晋国的同盟国。但是,与晋国会盟在后,最终是属是晋国的会盟国。

  一时,晋、楚形成势均力敌的对峙局面。

  宋国的执政大夫名叫华元,他既与楚国令尹子重交厚,又与晋国的大臣栾书交厚,为调解晋、楚关系,促成晋、楚之和,便策划了晋、楚会盟。

  而晋国和楚国,在形势对自己不利时,都希望靠暂时的结盟得以休整。

  先说晋国吧,景公毙之后,他儿子寿曼继位,是厉公,但朝中大臣栾书和郤锜、郤、郤至这三郤氏形成继赵氏之后的权势集团,左右着朝政。而秦国又暗中鼓动白狄不断攻打晋国的边界。所以,晋国西边有虎视眈眈的秦国,南边又有强楚觊觎,内部又有卿族的强大势力相威胁,频发内乱,比如说诛灭赵氏族。但对于那些小国来说,晋国表面很风光,其实日子很难过。

  而楚国呢,东南不断的受到吴国的攻打,北面又有晋国一直想报邲之战的大仇,也是两面受敌,对于小国来说,表面很风光,其实日子也好过不到哪里去。

  在这种时候,宋国的华元撮合两国会盟,对于两国的形势来说,都有修睦的需要,于是,经宋国华元在两国奔走斡旋,终于促成了晋、楚召开了首次的弭兵之会。

  但会盟都是暂时的,当形势好转,对自己国家有利,就会撕毁盟约,发起新的进攻。

  楚国首先撕毁盟约,侵略郑国,接着又伐卫国,然后又派王子去向郑国讲和。于是,郑国便判晋投楚,并兴兵伐宋。

  这才有了晋国兴兵伐郑,楚国救郑,和邲之战一样,到最后是晋与楚的交战,所以,战场才发生在郑国的地界焉陵。

  晋国准备伐郑之前,先派人前往卫国、齐国、鲁国乞师,然后,厉公才率四军去伐郑。

  而魏锜立过遗嘱,本来是在书院等死的,听贾大夫说了魏灯的身世,昏厥了,苏醒后吐了几口黑血,又听说屠岸贾带人诛灭了赵氏家族,因为激动,愤愤不平,没想到又康复如初了,可他的职爵已由儿子魏绛承袭,当老子的又不能再向儿子要回来,再就是他也是快七十岁的人了,因为老迈,成了无官百姓。虽说他是无官百姓,但一听说与楚国交战,感觉自己有了用武之地,直接进宫去向厉公请战。

  厉公便是景公的儿子寿曼。

  而厉公呢,多年前的邲之战,人家楚庄王不辞路途遥远都率军亲征了,而战场就在临界的郑国邲地,因为他的国君父亲景公没有率军亲征,结果,晋军大败,所以,此次与楚国交战,厉公是铁了心要率军亲征。

  魏锜向厉公请战,可魏锜身上已没有任何职爵,怎么安排他呢?总不能让他作为一名普通士兵去参战吧,他可有常胜将军的称誉,现在还是六朝元老,青少年时就跟随先王文公重耳流亡,这样的有功之臣,安排他为参战将佐吧,他身上没职衔了,让他作为普通士兵吧,别说他都是一把年纪的人了,即便是壮年,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厉公思来想去,实在没办法,就让魏锜做他的骖乘,说白了,也就是贴身警卫,同乘一辆战车,与敌人交战时,负责保卫他景公的安全。

  如此安排魏锜,一些朝臣便站出来反对,说魏锜都是死过一次的人了,又是快七十岁的年迈人,在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战场上,他恐怕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更别说保户君王的安全了。

  但厉公心意已决,任凭朝臣劝谏,仍然坚持由魏锜为他的骖乘。如此一来,朝臣们都替厉公捏了一把汗,但厉公却心中有数。

  晋、楚在对峙于焉陵时,正是六月二十九的晦日,不适合用兵,但楚国了赶在晋国的联军到来之前速战速决,像邲之战一样击败晋军,趁晋军不备,利用晨雾掩护,突然迫近晋军营垒阵前。

  一时,像邲之战一样,晋军将士皆有恐惧之心。特别是楚军将佐,都是久经沙场的的将军。

  苗贲皇就站在厉公身旁,他大声疾呼:

  “只要我们决一死战,楚军没有什么好怕的。”然后,

  苗贲皇本是楚国人,因为家族被楚庄王诛灭,他才逃到晋国,他对楚军的那些将佐是知根知底,便向厉公献计说:

  “楚军多是两广精兵,久不更换,年龄都老了。且楚左右二帅素来不和,请分出我们的精兵攻打梵国的左右两军,再集中三军攻打楚王所带的亲兵中军。”

  厉公采纳了苗贲皇的建议,楚军果然失利。楚共王见晋厉公所率中军兵力薄弱,赶紧率军攻打厉公的中军,年迈的魏锜抽出利箭,射向楚王,一箭命中,身在了楚的眼睛上,楚王赶紧率军后退。

  楚王后退后,赶紧召来他军的神箭手养由基。

  这个养由基本是养国人,养国被楚国灭亡后,他成为楚国大夫。

  楚庄王召来养由基,给他两只箭,令他去射厉公身边的魏锜,因为他和魏锜一样,也是神箭手,一箭射中了魏锜颈项。

  魏锜脖子上中一箭,并没有立即死去,而是站在战车上,一直坚持到这场战役结束。只是他中箭之后,双眼看到的不是战场,而是一副画面。

  画面里,只见解袆在不停的泣哭,他素有贤孝之名的儿子魏颗望着泣哭的解袆,便令魏灯端给解袆喝了一碗茶水。解袆不情愿的接过,本不想饮用,但魏灯一再轻说,她才喝下去,谁知喝过茶水,便立即昏了过去,然后被人弄到荒僻的地方,醒来后,儿子魏颗正站在她面前,很气势的逼迫她去做些什么事情,解袆无奈的泣哭不止,跪在他面前是苦苦哀求……

  魏锜看到这这里,气得不能自持,但却不能走进眼前的画面里。

  晋军与楚军,从早上战到天黑,双方才各自收兵,厉公和将佐见魏锜脖子上中箭,仍然伫立在战车上,双眼空洞的瞪视着前方,面部表情很愤怒的抽搐着,随着表情的抽搐,他双唇也跟着一咧一咧,下巴也跟着一抖一抖。

  厉公赶紧让人将魏锜抬下战车,厉公走到他面前,喊道:

  “魏将军!”

  魏锜却毫无反应。

  厉公赶紧让人将魏锜放倒,可倒地的魏锜,双眼仍然是空洞的瞪视着,面情仍然是痛苦的抽搐着。

  这时,魏颗赶了过来,抱着魏锜,急切的呼叫着“父亲”,希望能唤醒父亲。

  说来奇怪,在儿子的呼唤下,魏锜空洞的双眼一动,真的醒来了。只见他愤怒的瞪视着儿子,很吃力的,一字一句的说:

  “请将你四娘给为父陪葬!”

  魏颗一怔,一时没缓过神来:

  遗嘱里明明写着让四娘改嫁的,怎么突然让她陪葬?

  只见魏锜突握紧景公手,很吃力又一字一句的说道:

  “请……吾……王……为……证!”

  说罢,双眼祈求的望向厉公,眨也不眨,表情仍然痛苦的抽搐着,双唇也跟着咧动,下巴也跟着颤抖,挨着厉公的右手,急欲抬起,去伸向厉公,却又无法抬起。

  厉公知道魏锜已经是死去的人了,只是心愿未了,现在让他厉公为证,他怎能拒绝为国殉难的人,忙握住魏锜伸向自己的手,点头承诺:

  “寡人为证,魏颗的四娘为将军陪葬。”

  厉公话音刚落,魏锜便闭上了双眼,真正的死去了。

  焉陵之战,因为苗贲皇的计策,晋军大败楚军。

继续阅读:第70章:闹灵堂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结草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