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克被杀,赵盾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下令追查,结果,先都和梁益耳这两位老臣首先落网,被赵盾斩杀。赵盾还不罢休,又继续深追,萁郑父、士榖和蒯得这三位老臣也随后被其捉拿。
赵盾派人将刺杀先克的这三位老臣擒拿后,没有直接斩杀,而是例行公事,做样子,上报给年幼的晋灵公,晋灵公的母亲穆嬴对赵盾恨之入骨,也参与了老臣的联盟,她想以国母之尊保住三位老臣,赵盾只是例行公事向晋灵公禀报,并不需要晋灵公和他母亲穆嬴的准许,就直接将三位老臣拖入刑场斩首。
之后,赵盾依靠着晋国强大的国力,四处征战,建功立业。
秦国自从被赵盾欺骗后,彻底与晋人决裂,而且很坚决的与楚国站在一起,共同反晋。秦康公几乎每年都要向晋国发动一次突袭,以示报复,因为当时秦国的力量有限,并不能向晋国的腹地顺利推进,又不能跨赵崤函,联合诸侯。所以,每年的突袭,是抢了就跑,不成规模。
而赵盾当时只把秦国每年的突袭当做疥癣之疾,只顾整理稳定国内,不予理会。
晋灵公九岁那年,秦康公以士会为谋臣,再次向晋国发起突袭,攻打晋国西南部边邑羁马。
当时,赵盾已将国内的政敌清理干净,政权稳固,一手遮天,见秦国又来突袭,决定要对秦国还以颜色。
那一次,赵盾率领晋国三军全体出征,西进迎敌,直接与秦军对峙于河曲。
当时,上军佐臾骈建议说:
“秦国人远来,不能持久,我们应该深沟高垒,和他们对峙,等他们退兵时再趁机掩杀,一定能打败秦军!”
赵盾很赞同,命令晋国三军就地驻营,暂时不与秦国厮斗。
秦军也是秦康公亲自率军,他一听闻晋国的策略就慌了,本以为晋国也像往年一样睁只眼闭只眼,没到赵盾要和秦军拼命,赶紧问计于士会。
士会本是土生土长的晋国人,很有谋略,当年他被赵盾派到秦国迎立王子雍继位才去了秦国,赵盾经不住王后穆嬴的哭闹,后来又拥立了三岁的太子夷皋继位,反过来攻打护送王子雍的秦军,他士会当时被迫才投奔秦国的。
因为士会是土生土长的晋国人,他对晋国的一切了如指掌,为秦康公出谋:
“这招一定是臾骈出的,想使我们军队疲敝。但赵盾有一个堂弟名叫赵穿,那是个纨绔子弟,对赵盾提拔臾骈为上军佐有异议,凡是臾骈出的谋略他一定故意破坏,如今只要派一小股游击部队去骚扰赵穿的部属,他一定会出兵来攻打我们,那时候就由不得赵盾了。”
秦康公也非常赞同士会的计谋。于是,派一小股部队对晋营的赵穿进行骚扰,赵穿果然领兵出营追逐秦军,没有追上,回营大骂军士:“一群废物,敌人来挑畔我们,你们怎么无动于衷?”
军士回答:“元帅下令要我们等待机会。”
赵穿蛮横的说:“都是臾骈出的馊注意!你们不追,我自己去!”说着,他带领赵家亲兵攻打秦军去了。
赵盾正在中军营与诸卿议事,听说赵穿带上赵家亲兵去攻击秦军,心急如焚,人一急,便糊涂,将之前商定的战术都忘了,为了保住弟弟赵穿,立即率领晋国三军去攻击秦军了。
臾骈的计划便落空了。
秦军是有备而战,晋军是仓促出兵,大战一天,也不分胜负,两下收兵。
秦康公对坚持作战已经没有信心,如果撤军又怕晋军追袭,当晚,又问计士会,士会建议:
“现在赶紧向赵盾下战书,约定时间再战,用以懈怠晋军,而今晚我们就赶紧撤军,可保无虞。”
秦康公应允。
赵盾得到秦康公的战书,传阅诸卿,臾骈看出了士会的计谋,一语道破:
“这个战书有破绽,一定是惧怕我们,约定时间再战,却可能今晚就要开溜。我们将计就计,在黄河边狙击秦军,定能大获全胜。”
赵穿一看又是臾骈献计,很是烦感,不等臾骈话音落定,便站起来反对:
“狙击什么,我们还没有收殓阵亡将士的尸体,这样干不人道,秦国人既然约定了时间和我们再决一死战,我们又岂能够失约,去黄河边埋伏秦军,太阴险了,我赵穿才不干呢!”
当时,和赵穿很要好的胥甲等人也一起起哄,结果,赵盾没有采纳臾骈的计谋,失去了大好战机。
而当夜,秦康公率秦军顺利撤退了。
赵盾本来想给秦军点颜色,结果,没有打赢秦军,晋军也伤亡了些军士,这才意识到士会的谋略和能力很惊人。
赵盾能意识到倾晋军全体兵力,却没有占到秦军的便宜,皆是因为士会,别人当然也能意识到,所以,回到都城,众卿开始商讨:贾季投奔翟国,被翟国所重用,士会投奔秦国,被秦军所重用,自己国家的人,都被别国重用,是不是考虑将他们接回来。
特别是荀林父,当年老臣们结盟杀害先克,他也参与了,只不过他平时为人忠厚老实,参与的时候手脚干净,没有留下破绽,才没有被牵连;也可能是赵盾怕引起骚乱,故意放荀林父一马,才继续重用他。
当众卿提出接士会和贾季回国,本就对独断专行的赵盾心存不满的荀林父立即建议将贾季接回来。当然,他接贾季回国的理由是,狐氏对晋国的贡献太大了。
卻缺建议,接回秦国的士会。
其实,该把二人中的何人接回晋,赵盾心里早就决定了。
如果接贾季回晋,极有可能与他赵盾分权,赵盾当然不同意了,所以,赵盾采纳了卻缺的建议,接回秦国的士会。
于是,赵盾派臾骈去找魏锜使用苦肉计,经过一番折腾,终于将士会给骗回了晋国。
其实,凭士会的智谋,岂能被骗,主要还是他也想回晋国,那毕竟是故土。
士会回晋后,秦康公尊守承诺,将士会的家人全送回晋国。士会感念秦康公,致书感谢,并劝赵盾息兵养民,各保四境。
因为士会的建议,从士会回晋国起,晋国与秦国一直井水不犯河水,互不见兵。
晋灵公从三岁多继位,在赵盾独断专行的执政下,也慢慢长大了,可他没有遗传到父亲襄公的宽厚品德,反倒袭承了母亲穆嬴的强悍泼辣。
随着一天天长大,灵公对赵盾越来越厌恶了,因为赵盾在他面前,总是直挺挺的说话,因为别的国家都派使者讨好赵盾,而不讨好他这位君主。
王后穆嬴曾经因为屠岸贾的出谋划策,她儿子夷皋成功继位,所以,她儿子灵公长大后,便视屠岸贾为心腹。
而屠岸贾和那些老臣一样,早就对赵盾的独断专行看不下去了,开始对长大的灵公合计,如何搬倒赵盾。
灵公十五岁那一年,赵盾因为齐国不顺从晋国,便率军攻打齐国,结果,行军途中,突然传来灵公要他退军的诏书,没办法,只好一头雾水的撤军,一问才知道,是灵公收了人家齐国的钱财,如此一来,弄得独断专行的赵盾很难下台,更要命的是,这不明明告诉天下,晋国君主不和吗。
自齐国开了贿赂灵公而免于战争的先例,诸侯国都知道灵公长大了,当家了,只要贿赂晋国的君主灵公,就不用怕赵盾了,至于说晋国的霸权被诸侯国嘲笑,那灵公不管,反正他们笑的是赵盾,而当家作主的是他灵公。
大长的灵公不但在诸侯国之间故意让赵盾难堪,他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大造宫室豪殿,加重百姓的负担,根本不听赵盾等群臣的规劝。
有一天,赵盾和士会去觐见灵公,看到几个宫女抬着个簸箕,外面露出一只手,一问才知道是灵公草菅人命,士会和赵盾劝灵公要勤政爱民,灵公心里还是惧怕赵盾的,面上连连点头,心里更恨极了赵盾,遂起了杀心。
于是,灵公派遣杀手去刺杀赵盾,结果那名杀手看到赵盾那么勤政,感动的自杀了。
一计不成,灵公和屠岸贾又生一计,设宴款待赵盾,席间突然派刀斧手去砍杀赵盾,又放恶狗去撕咬赵盾。赵盾的车右提弥明与灵公阵中有一个叫灵辄的侍卫拼死扣护赵盾,赵盾又得以逃脱,回到府中,简单的安排一下,就去封地避难了。
在封地那几天,赵盾做忠臣的思想开始发生了变化,因为现实让他彻底醒悟了。
看起来,再继续做忠臣,会把命做没了,为了保命,那就做权臣吧。所以,赵盾在封地避难没几天,他的弟弟赵穿就把灵公给杀了。
赵盾执政期间,晋灵公,王子乐,王子雍,皆死于他赵盾之手。
灵公一死,赵盾又回到都城执政晋国。
君王都被赵盾杀死了,屠岸贾自知难逃一命,反正缩头伸头都要挨刀,那不如理直气壮的伸着脖子等死。于是,屠岸贾每天照常进宫侍朝,可没想到,等了几个月,风平浪静,原来赵盾根本就没有拿屠岸贾当成个东西,很不屑与他计较,就像雄狮不屑与蚊子计较一样。
屠岸贾保住了命,才后怕的大病一场。病愈后,是夹着尾巴做人,再不敢有制衡赵盾的念头了。
灵公死后,赵盾重新召集六卿立嗣,迎立晋文公重耳的儿子黑臀继承君位,为晋成公,也就是晋景公的父亲。
晋成公是长君,有着长者之风,他看到灵公反对赵盾的下场,非常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当君主,所以,他很是小心翼翼的对待赵家人,尽管他是一位成年君主,完全有能力理政,但他一继位便将国政完全委任给赵盾去打理,他自己则甘愿当一个摆设君主,还把自己的女儿庄姬嫁给赵盾的儿子赵朔。
赵盾再也不用担心大权会被收回,他经历了那一连串的变故后,继续体体面面的当霸主,没有谁敢提灵公的死,也没有哪个臣子再敢反对他,诸侯国又开始派使者到晋国讨好赵盾,而不是讨好君主成公。
晋成公继位的第二年,赵盾向晋成公建议,恢复公族官爵。
公族是一种非常尊贵的官爵,只有太子之外的王子才能拥有这一尊贵的官爵。可公族的势力一壮大,常常威胁王室的政权。
晋国当初因骊姬之乱,晋王曾在宗庙内发誓,不准太子以外的王子留在国内做官,从那以后晋国就废除了公族这一官爵。
可赵盾又提议恢复公族,只是公族这一职爵并不让太子之外的王子们做,而是授予卿的嫡系子孙们去做,并且,分封给他们大量的田地。
赵盾提出恢复公族职爵,晋成公明知道将来后患无穷,公族势力壮大会威胁王权,可他不敢反对,除了欣然同意,不敢有别的表示。
恢复了公族官爵,赵盾又进谏:
“吾王,我赵盾能执政晋国,全拜当年赵姬所赐,如果没有赵姬的谦让,我母亲便不能为正室,我赵盾也不能为嫡子继承父爵。如今赵姬的三个儿子都成年了,赵姬又最疼爱次子赵括,臣恳请寡君立赵括为公族大夫,赵同和赵婴齐为馀子大夫。”
成公当然准奏了,就这样,赵氏家族在赵盾的精心设计下,兄弟四人都入朝为官。
但是,在成公继位的第三年,四十八岁的赵盾突然病卒。
赵盾死了,他的嫡子儿子赵朔继承了父爵。
但赵盾虽然死了,赵家在朝中的势力仍然如日中天,直到现在仍如此,特别是晋景公的姑姑赵姬亲生的赵同,赵括和赵婴齐这三个儿子,仗着赵家以前的功勋,个个飞扬跋扈,不可一世。
如屠岸贾所言,这一次的邲之战,晋军大惨败,而那些将佐大部份都是赵家人。
赵同、赵括和赵婴齐,是赵盾的异母弟;赵朔是赵盾的嫡长子,赵旃是赵盾的侄子,先縠是先克的儿子,而先克是赵盾生前的心腹;韩厥是赵家的家臣,韩穿又是韩厥的族弟。
屠岸贾所言极是,邲之战的高级将领,差不多全是赵家人,能不惨败吗。
晋景公早对对赵家心有芥蒂,再加上邲之战的惨败,此时此刻,他又想起了前朝的前朝的旧事,再加上刚才被屠岸贾这一番意味深长的暗示,他开始对赵家如芒在背,如刺在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