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老太太站起身,“红缨,扶我回去。”
红缨连忙上前,扶着老太太进了里屋。
其他人相互看了看,也都站起了身,却是谁也没说话,都默契的避开了彼此的视线,然后,各自出门,去了各自的院子。
沈君安一家,回了院子,刚一进院门,徐氏便回头望了眼身后,见无人跟来,这才终于长长出一口气,忍不住叹声道:“怎么成了这样?”
沈君安也是一皱眉,停下了脚步,来到院子当中的榕树下坐了下来,转而对碧玉道:“泡壶茶来。”
“是。”
碧玉应声,赶紧趁机跑出了院子。
院子里只剩下这一家三口,三人都坐了下来,相互对视一眼,皆是锁紧眉头,一言不发,最后,还是沈庭霖开口,“既然已经这样,也不见得就是坏事。”
沈君安与徐氏转头看向沈庭霖,沈庭霖的脸色也不好看,但还是沉寂着眼眉,道:“大伯一家本就处处刁难我们,如今,他们肯主动离开,对我们来说,也省了心思。”
徐氏却依旧满面愁云,“可这好好的一家子,怎么一转眼,就成了仇敌一般。”
“娘,也许只有你觉得是好好的一家子,在祖奶奶和大伯眼里,这样的结果,也许都是他们乐见的。”沈庭霖一顿,看看沈君安,“而且,对我们来说,离开了大伯一家,其实,是止损。”
“啊?止损?”徐氏不解。
“一直以来,都是我爹在外跑商,供养着一家子,大伯那些俸禄,不是说他不能养家,但哪里能支撑得起如今这般的吃穿用度?更别说还要供我大哥去学堂读书了。这么长久以来,还不都是我爹在撑着。”
沈君安侧头看着儿子,其实,他心里与沈庭霖的想法一样,尤其是今天,知道了沈家的账目后,沈君安就更加觉得心中不满,虽然,他不知沈家祖上留下了多少银子,但他这些年跑商赚了多少钱,他自己心中是有个小账目的。所以,当沈君安听到沈家的账目明细后,心中很难平静,因为,这一家的支出,基本上,都是他在承担。
沈君安不是不知,但他觉得,沈君腾毕竟是户部侍郎,一年多少也有那么多俸禄,再怎样也能给家里贡献一些,可结果是,沈君腾这些年的俸禄,丝毫没有交给家里,都自己留下了。
这是让沈君安最不能接受的,当初沈君安没仔细想过,但在刚才,听到那张管家报的每月收支明细时,他只听到了他这边跑商的收入,却丝毫不见沈君腾的俸禄收入,起初,他还有些不敢相信,但仔细想想,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因为,毕竟是沈老太太在掌家。
那几年,沈老太太有多偏大房,谁不知道,老太太不让沈君腾交俸禄,这事儿,她是能干出来的,一旦想到这点,沈君安就觉得心中有股火要冒出来,所以,大房一家要搬出去,他真是一点挽留的想法都没有,恨不得他们一家马上就走。
即便沈老太太偏心,但那也是自己的母亲,赡养老人,沈君安说不出什么,但还要养着沈君腾一家,同时,还要受着人家的白眼,沈君安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沈庭霖见父亲看着自己,又道:“爹,这些年,您为沈家贡献的够多了,您不欠他们的,如今分了家,您就只要照顾好我娘和祖奶奶就好,孩儿会继续努力,争取会试得第,然后,孩儿也会有一份收入,您也不用为我担心,以后,您再赚钱的银子,就都是您自己的,您和娘留着养老…”
“霖儿……”沈君安开口,看着沈庭霖,眼眸中有东西闪烁,“你能说出这番话,可见你确实长大了,爹,我也放心了,”说着一顿,“当初,不同意你与那苏家小姐的婚事,不是那姑娘人品不好,爹是不想你耽误前程,可,爹与那苏小姐接触后,知道那姑娘是个懂事的,心思又通透,只可惜,接了她爹的产业,不得不走她爹的老路,不然,在仕途上,应该还是能帮帮你的。”
沈庭霖心中一暖,他知道,他爹能这样说,是对苏荷的认可,也是他爹变相的向他认个错,所以,他更得领这个情,赶忙道:“爹,您一辈子跑商,这经商不易的道理,您最清楚,但商人怎么了?不偷不抢,靠自己的双手赚钱养家,他们嫌弃您是经商的,却不嫌您赚的钱烫手,您供了大伯,供我堂兄,然后,又供养我们一大家,他们吃的每一口饭,喝的每一口水,都您这个跑商的挣回来的,在庭霖心中,您是沈家最有功劳的人,所以,庭霖认为,经商一点不丢人,没什么好顾虑的。”
沈庭霖又侧头看看徐氏,“孩儿之所以选择阿芙,就是因为她懂得为自己的人生,争取价值,不会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话语,不会轻易受外界影响,她让孩儿明白,自己的人生,要自己去争取。”
“以阿芙的性子,她做任何事,都会成功,就算不成功,也会是无怨无悔的一生,待到人生的最后,回想起自己的一生,也会微笑着闭上眼睛…”
沈君安与徐氏望着沈庭霖,两人皆是无法言语,看看彼此,心中竟恍惚觉得,儿子好似突然间的,什么都明白了,什么都通透了一般,怕是许多活了一辈子的过来人,也无法看得这么清楚。
“霖儿…”徐氏轻声。
沈君安深吸一口,终于道:“霖儿,你长大了,爹很高兴,你有自己的判断,见到你这样,爹也就放心了,”说着缓缓站起身,面上微微一笑,“爹,祝福你与苏小姐,待你科举结束,爹亲自张罗,为你与苏小姐操办婚事,迎娶苏小姐进门。”
沈庭霖眼中一亮,站起身来,“真的?”
沈君安点点头,面上依旧带笑,一旁的徐氏听了,也有些不敢相信,想当初,这父子两闹得有多凶?为了这个苏荷,两人差点再不相见,可如今,终于能够冰释前嫌,徐氏心中自然是最高兴的,看到自己的丈夫儿子,能够这样想法一致,一家人有着共同的目标,竟突然觉得,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了。
看来,这分家,对于他们二房一家来说,未必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