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桃良2018-08-08 09:322,878

  因为景城刺史门前男子的煽动,百姓纷纷聚众朝漠阳城涌去。

  等到漠阳城的官府反应过来的时候,景城数万百姓已经在漠阳城闹了开来。官府的兵阻拦,却又不敢打伤民众,一时间官与民斗,混乱不堪。

  混乱中不知谁提了个主意:既然他们不出兵,我们便抢了他们的粮草军械,去亥致关与硕王爷一起并肩作战,也好过让突厥的铁骑踏上我们景城的土地!

  此话一出,百姓纷纷响应,一窝蜂的冲着储藏粮食军械的仓库奔去。

  漠阳城的暴乱愈演愈烈,起先官府为了终结暴乱,杀了几个激进的百姓,妄想杀鸡儆猴。不曾想他们的行为非但没能让暴乱的百姓停止,反倒激起了他们心头更甚的怒火。

  漠阳城有兵不发,却屠杀无辜百姓。

  一时间不但景城涌入的百姓,就连漠阳城的百姓都奋起抗之。

  大岳百年以来,四处征战,百姓赋税颇多,辛苦的血汗都入了国库,可到最后国家竟选择抛弃了他们,有兵不发,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的家就要被突厥占领。他们叫骂着皇帝昏庸,崇敬着在亥致关奋勇抗敌的硕王。

  这是大岳开国以来,最大的一场暴乱。

  亥致关战火绵延,黑烟滚滚,漠阳城中的大军却将矛头对准了百姓。

  令人唏嘘,不耻!

  连日来的暴乱,让领兵行到漠阳城的将军周天佑又犯难又纠结。

  军旅之人,或多或少都会有铁血。再少,也会有一些。

  暴乱之事,他全权交由给了漠阳城的官府处理,偶尔派出些人手辅助。纵使他面对这些暴乱不为所动,像没事人一样在校场操兵演练,也知道百姓从声嘶力竭的请求到百般难听的咒骂,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失望。

  可他是臣,圣上下令让他在漠阳城操兵,不得出兵,他又岂能抗命。

  国都多年的风云,皇上对硕王的忌惮,他自然能够感知。只是有时候他也会怀疑,难不成这满城的百姓,大岳的疆土,对皇上来说,比硕王的性命更重要吗?

  有士兵急匆匆地跑过来,高声道:“将军,将军,不好了。校场外堵满了百姓,端着油桶举着火把……”

  “他们,想造反吗?”周天佑气极,怒吼出声。

  “而且,而起带领他们来的人是刺史大人。”

  “什么?难道刺史大人不知道圣旨怎么说的,他不但不阻止暴乱,竟还跟着百姓胡闹开来?”他厉声喝道。

  士兵埋下头,低声道:“刺史府如今和百姓站在一边,都逼着将军您出兵,您看……”

  周天佑摆了摆手,在原地踱步几圈,一声声嘈杂的呼声遥遥传来,搅扰的他心烦,干脆大手一挥,往校场外走去!

  未及校场门前,漫天的叫喊声与咒骂声振聋发聩,几乎令大地都颤了颤。

  苍穹之下,密密麻麻的百姓,从校场口一路挤满了漠阳半座城池的街道。天色昏黄,黑云压城,凛冽的寒风卷起黄沙秋叶,瑟瑟往北吹去。

  以漠阳城的刺史大人为首,百姓都提着油壶举着火把,硬是把昏黄的天色映出了一片晚霞。

  他走到门口,冲刺史吼道:“大人不处理暴乱,却和这些刁民一起来校场闹事,不怕丢了乌纱帽?”

  刺史道:“本官今日决定和百姓站在一起,并不是因为官衔,而是漠阳城是本官的家!敢问周将军,您来漠阳城两月有余,北境战事已有一个多月。大将军和皇室宗贵硕王在前线抗敌,无奈退至亥致关死守,抛颅洒血,铁骨铮铮。而周将军带领麾下十万大军,在漠阳城纹丝不动。难不成,您是要看着突厥的铁骑踏破亥致关,踏破景城,逼近我们漠阳城吗?”

  周天佑被他吼住了,才迟疑片刻,百姓的呼声便更加沸腾,他蹙了蹙眉头,高喊道:“各位百姓,本将并非不出兵。只是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如今圣旨未到,本将不敢贸然行军!想来这圣旨必定已经在路上了,大家稍安勿躁,只要圣旨一到,本将便即刻出兵,支援亥致关!”

  这些时日漠阳城的动静和亥致关的攻势,百姓看在眼里,就算他们不懂国事,也看得出朝廷想做什么,眼下又怎么可能会被他这些敷衍的说辞给说服。

  “将军此话便是不出兵了?!”

  周将军朝说话的人看过去,直到此时,他才发现刺史大人身边站着一个戴着金色面具的男人,他身形高挑,器宇不凡,并不像是普通百姓,也不是官家世子,他的身上仿佛有一种来自天家的气质,令人忍不住多看两眼。

  那人似是在面具底鄙夷的笑了一下,随即纵身一跃,跃到校场门前的一根大柱子顶,他顺手拔下校场门口的军旗,毫不犹豫的丢向了地面,然后对着百姓们高声道:“既然周将军执意要等圣旨,兄弟们,不如咱们就冲进去,把粮食军械都抢出来,然后一把火烧了他们的大营,让他们光着屁股回去找皇帝讨圣旨去!”

  一呼百应,人们高喊着“烧了大营”挥舞着火把,蠢蠢欲动。

  周天佑慌忙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对他道:“小兄弟,你何苦这般为难我呢?”

  带着面具的男人似是轻哼了一声,双手抱臂,未曾搭理他。

  他又对刺史说:“景城的百姓闹就算了,漠阳城的百姓闹,刺史大人非但不管教,反而跟着他们一起胡闹。若是此事传到皇上耳朵里,你可是要被砍头的!”

  那刺史没所谓的摇了摇头,道:“唇亡齿寒,若本官今日不带百姓来逼周将军出征,他日亥致关一破,景城不守,漠阳城还能撑多久?本官奉劝将军趁早出兵,不要寒了百姓的心!若将军执意继续窝兵于此,百姓要做什么,本官可拦不住!”

  周将军垂下眸子,又气又急又无奈。

  站在柱子上的男人,忽然纵身跃下,灵活地跃到了他跟前,抬手搂住他的肩,道:“将军不就是怕担罪责吗?你听我说……”

  他示意周天佑看向前方气势汹汹的百姓们,他顺着望去,天色渐暗,夜幕降临,漫天的火光将漠阳城映成了一片星河。

  “小兄弟”拍了拍他的肩,低声道:“将军若是出兵,砍头的圣旨下来估计得三四个月吧。可若不出兵……”那人的转过头,明亮而危险的目光从面具里射了出来:“我说你活不过今晚,将军可行?”

  周天佑透过金黄色的面具,望进了他的眼睛里,只觉得这目光万分熟悉,又多看了两眼。

  男人仰头望天,又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道:“你放心,只要你出兵,这满城百姓一定给你写请愿书,不让皇帝要你的命!怎么样,出不出兵?”

  他却答所非问的说:“城中的暴乱是你……”

  男人一笑,毫不避讳道:“亥致关快顶不住了,硕王也是没有办法才出此下策。你若是想怪,等你到了亥致关,我让他给你请罪如何?”

  方法是硕王想的不错,可从景城到漠阳城,真正引起这场暴乱的人却是他。如今他却将一切都推到硕王身上,给自己留了个干干净净。不知道硕王晓得,会不会踹他两脚。

  “你是谁?”周将军问。

  男人眼珠一转,明显不耐烦了,一脚踹上他的屁股,问:“你他娘到底出不出兵!再磨叽,亥致关的白骨都要成飞沙了。”

  周天佑,眸光一转,只见面前的百姓一个个面露凶光,像是要将他吞噬一般。

  他叹了口气,与其在这里和百姓斗,还不如发兵去和突厥敌军斗。守家卫国,将士所职!

  于是他高抬起手,抬起下颚,眼睛里映入一片火光,对着百姓和身后的士兵道:“整兵,一个时辰后发兵亥致关!”

  这句话掷地有声,仿佛一簇烟火在百姓群中炸开,一阵阵欢呼如海浪般铺开。戴面具的男人站在原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面具下的那张脸,眉眼间与硕王有几分相似,只是少了硕王的深沉,他是桓王。

  他仰头望了眼北方,如释重负。

继续阅读:第二百一十七章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帝后策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