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桃良2018-08-29 09:322,784

  两日后,皇上于昭仁殿设宴,为硕王接风洗尘,满朝文武皆到场。

  硕王作为重角儿,早早地便要从府上出发。桓王放心不下,想跟着去。硕王担心他毛里毛糙的性子,万一再暴露了身份,平生事端。

  “好好哄你的小内人,别上赶着给我找麻烦。早知道这样,当日就该让你留在漠阳城。”硕王整好衣衫,拿起折扇,就要往门前走。

  桓王追上去:“不行,那皇帝调了骁骑营一千精兵,摆明了想要你的命。我必须得去!再者说,你是让我改换姓名,以贴身侍卫的名义随你回都。既然身为贴身侍卫,又岂有主子去哪儿,不跟着的道理。”

  恰巧灵莺端着一簸箕湿漉漉草药经过,见到他们,屈膝向硕王行了一礼,便继续往前走。

  “灵莺!”硕王唤住她,折扇指了指桓王:“齐瑾想要帮你去晾药草。”

  灵莺抬眸,刻意不看他身边的人,扬起下巴,阴阳怪气的说道:“王爷,齐大人是您的近身侍卫,与我们这些粗人可不一般,哪能让他做这些活。”

  桓王顿时怒指着她:“你这个死丫头,我看这两日你试的药,不是草药,是火药吧。怎么说话还带呛人呢。”

  灵莺冷冷瞥了他一眼,端着簸箕就往院子里走。桓王一副“你看看,就这么不讲理。”的模样,指着灵莺远去的背影,看向硕王。

  “你去帮她晾两日药草,她准不会再呛你了。”硕王拍拍他蠢蠢欲动的肩,表情归为严肃:“放心,不会有事的。”

  桓王欲言又止,最终只能看着他一袭青衫绕过长廊,朝正门方向去了。

  马车踏在青石板的街道,两侧商贩叫卖的声音络绎不绝。国都一如既往的熙攘热闹,全然没有受北境割土和南境西蟠战事的影响。那些国耻与战火离他们太遥远,除了茶余饭后的议论唏嘘,时不时对边境的百姓表示下同情,他们还得继续自己的生活。

  马车所过之处,百姓侧身而让,交头接耳:“这好像是硕王府的马车?”

  “是硕王府。哎,世事难料啊,当初东宫险些易主,眼瞅着他就要……先皇突然薨殁,皇上一道圣旨,就让他在北境待了四年。”稍微懂朝事的字画铺子的掌柜的说道。

  有人接话道:“听说他回来,是为了释服礼,等到腊月先帝忌月内,尽为子之孝。”

  “呦,那可是等到释服礼完毕,他还要回北境去?”旁侧有人好奇地凑了上去,小心翼翼的问。

  “那不尽然。”有人抱起双臂,接话道:“我瞧着他倒像是有备而归,准备干一番大事哩。”

  “你的意思是……硕王爷想造反?”

  “呸呸呸,这话说了不怕被当官的人听了,抓你去割舌头吗?”字画铺子的掌柜连忙唾声,那人忙噤声,慌张的望向四周。

  人群中又有人接过话:“其实我倒希望硕王爷做皇帝。你们没听说吗?在景城兵马不足时,是他带领景城百姓誓死守城,险些就丧了命。有这样心为百姓的君主,我们才能过几天好日子。你说说,这突厥不朝贡,南境还打仗,国库一空,便要增加我们老百姓的赋税。去年累死累活一年,到年底连给家里娃娃做两身新衣裳的银子都落下。哎~”

  一声声叹息在人群中传开,一声更比一声无奈,一声更比一声哀怨。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百姓关心的,不是大岳姓谁名谁,皇位的明争暗斗究竟花落谁家,而是谁在那个位子上,能让他们的生活好一些。

  马车缓缓驶离了喧嚣的街道,到达朱武门,硕王下了马车,跟着引路的公公,朝昭仁殿走去。

  正午的烈阳,晃的人有些头晕。

  远远望去,男人一袭青衫,手持折扇,姿态从容的迈上阶梯。烈阳照射在他的肩膀上,让人觉得他的肩上扛了一团炫目的光芒。

  殿内,朝臣已经落座,气氛沉闷。琴女奏着古琴,琵琶相伴,曲调忽急忽缓,一会儿如溪流潺潺,一会儿如大雨倾盆。

  随着曲子渐入 ,公公高喝一声:“硕王,到——”

  他步履从容迈进这殿内,朝正前方的高堂之上作揖拱手道:“臣,参见皇上!”

  梁佑璋冷然一笑,抬手道:“平身。”

  “朕今日设宴,是为硕王接风洗尘。虽宴请百官,却是家宴,诸爱卿不必多礼。”

  他虽这么说,但这些大臣们心里却明镜似的。暗中支持硕王的那些官员,都是面色沉沉,思量着皇上究竟想做什么。

  众人各怀心事,谨慎着观察着每一个人所说的每一句话,暗暗揣摩这话中可有深意。

  “过几日,突厥的大王子即将抵都。诸位爱卿以为,此番突厥大王子来我大岳国都住些时日,可是另有深算?”梁佑璋问道。

  他的目光在众人身上划过,最终落在了硕王身上:“朕听闻,硕王在北境之时,曾与这位大王子有过接触。当日的和解书,便是你们二人于突厥大营签立,不知关于此事,硕王有何见解呢?”

  皇帝一派的人,均是目光如炬的盯着硕王,眸光审视,似乎在等着揪他的小辫子。而那些暗中支持硕王的人,脸色却沉的更厉害了。

  梁佑璋轻描淡写的这么一问,竟是让人觉得硕王和突厥大王子的关系,非敌而友。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当日臣只身赴突厥大营,无非是因为当时承林军因先前几仗,元气大伤,不适宜再有恶战。为此,才与大王子见过一面,试问能否和解。一面之缘,臣对大王子为人并不了解。至于他来都的深意,还有待揣摩。”

  硕王面色沉重,波澜不惊地又将这问题踢了回去。

  梁佑璋冷冷一笑,却是对坐在左侧第二位的户部尚书云砾说道:“总之,大王子远赴国都,是为选妻和亲而来。云大人可有备好名册,供大王子挑选?”

  云砾颔首拱手道:“回皇上,臣已命画师将国都城内才貌双全,品淑性贤的适龄官家少女都画了下来,以供大王子挑选。”

  梁佑璋点了点头,又道:“听闻云大人膝下有位千金,年方十七,贤良淑德,生得千秋绝色,正待字闺中。不知,此次可有在列?”

  “既然皇上吩咐,搜集城中所有才貌双全,品性良善的官家小姐,犬女自当在列。”云砾低声道。

  “朕记得没错的话,云大人膝下就这一个千金吧。”梁佑璋问道。

  云砾称是。

  “若是被大王子选中,远嫁突厥,云爱卿岂不是要伤神……”梁佑璋关切的问道。

  这次云砾顿了顿,一声长长的叹息,让殿内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他的那份不舍与无奈后,方咬咬牙,道:“为大岳,为皇上,小女义不容辞。”

  梁佑璋轻叹一声:“云爱卿在户部尚书之位当值十多年,兢兢业业,呕心沥血。朕怎舍得,让令嫒远嫁突厥。不如这样……”

  他似乎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朕为令嫒指一门婚事,可好?”

  云砾自然没有反驳,不过这满朝的大臣,却是隐隐察觉到了什么。

  在他们正揣摩的间隙,梁佑璋已经偏头看向了硕王:“云府有女,年方十七,贤良淑德,倾城绝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知硕王以为如何?”

  众人皆露出惊愕之色,没人会想到,梁佑璋会给硕王指婚。

  硕王抬眸,平静地目光望向高堂之上的男人,并不做答。

  “硕王既然归来,朕有意赐婚你与云府小姐,往后留在国都,云大人也不必再为女儿远嫁突厥而伤神。”他继续道。

  筵席之上,有人拧紧了眸子,面色凝重,有人心中了然,静默看着硕王。

  皇上言下之意,是硕王过了释服礼之后,不必再回北境,看似是不计前嫌,大度而为。实际上,不过是瞧见硕王如今的势力,越发难以控制,他若不想回北境,只怕他也没办法强逼他回去。

  倒不如先提出让他留在国都,以彰显安抚之心,堵住悠悠众口。

  若硕王同意赐婚,往后便有个眼线在硕王府,就算他留在国都,日后也好拿捏一些。若硕王拒绝赐婚,便是拒绝留在国都的机会。日后,皇上令他回北境,他也不能有异议。

  一时竟是两难的境界。

继续阅读:第二百五十三章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帝后策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