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枉作小人
绛河清浅2018-04-16 02:123,614

  “杨三娘,旨意还没下呢!”张夫人想来也觉出不妥,不免拦道。

  杨月宁眼睛眨了眨,捂起嘴来,竟似乎乐得不行:“奴家可不是替二姐高兴吗?瞧着二姐羞涩,果然八九不离十呢!”

  杨攸宁瞥了她一眼,倒觉出杨月宁是真开心,只不知她这开心,到底所为何来。

  又过一时,杨月宁转过身,从人群中扶出一名老妇,一边走,一边对老妇道:“恭喜婆婆,您这二孙女儿眼见着要出阁了。”

  杨攸宁扭头一看,脸色登时有些变了,那老妇正是杨如晦的老娘,未想今日她也过来了。

  虽然当年在杨家生活的那一年多具体发生过什么,在杨攸宁记忆中所剩无几,不过她隐约还记得,这个老虔婆对自己从来都是面容狰狞,甚至此后好些年,杨老娘这张刻薄老脸,还时常出现在杨攸宁噩梦之中。

  杨攸宁知道,杨老娘从未曾真正将自己当成孙女看待,收下她只为得着好处,也难怪大长公主将她骂得一文不值,直斥杨老娘为“老倡妇”。

  “二娘,怎得见着老身,连个招呼都肯打,”那杨老娘到了近前,见杨攸宁一动未动,显是不打算施礼,少不得摆出了长辈架子,强扮威风地道:“可是进了贵人府第,便忘了自己还姓着杨了。”

  杨攸宁没心情跟杨老娘这等人装什么祖孙情深,理都未理,只转身对福王妃同张夫人福了福,便要离开。

  这边杨攸宁一直垂着头,只想着一躲了之,自是瞧不见福王妃脸上的不赞成。

  “杨攸宁,如何这般没有规矩,可是忘记自己姓杨了?”杨老娘撑不住面子,在她身后大喝一声。

  “婆婆息怒,想是二姐听信外头传言,觉得咱们杨家亏待于她,一时转不过弯来,”杨月宁赶紧在旁边劝解,随即又叹道:“当初爹爹不远千里,亲自将二姐接进府中,又视如亲生,婆婆更体意照料,比对咱们几个不差些,只二姐终究忘了。”

  而此时,周围早已站上不少人,显是瞧热闹来。

  张夫人很是皱了皱眉头,从鼻子里哼了一声,站到杨攸宁身前,冲着杨老娘半劝半吓地道:“杨老夫人,此处可是后苑,要教训孩子,也得瞧着地方,且四娘备受圣人疼爱,你若有不服,日后到圣人跟前说便是,可别在今日千秋节,扫了圣人的兴。”

  一位老宫人从围在左右的人堆中挤了出来。

  杨攸宁这会子郁怒于心,只女儿家面薄,且场合也不对,总不能与个老太太争执,正是无奈之时,瞧见蒋顺娘到了跟前,不免松了口气,知道这一位便是救星。

  “哟,这位是杨老夫人?”蒋顺娘同福王妃和张夫人见过礼,冲着杨老娘打量了一番。

  瞧着蒋顺娘神色,杨攸宁便知,她已然知晓方才情形。

  蒋顺娘笑道:“杨老夫人难道不知,我们四娘一直便姓着杨,荥阳杨氏的‘杨’,与您家城外杨姓没关系,那……可是圣人亲口下的谕旨,这孩子嘛,便也不是您家的,教训也挨不着您费心,杨老夫人何必枉作小人?”

  那杨老娘脸变了变,想必认出了蒋顺娘,知道得罪不起,忙退了两步,低头道:“老身不敢。”

  蒋顺娘却不打算放过,很不给情面地道:“杨老夫人,以前那起子事,知道的人可都不少,如今我们四娘没讨回东坎巷的宅院,已然算是客气,莫如您就别拿这个大了,四娘可是归着大长公主做主,真要惹急了她老人家,到时候连个落脚之处都没了,您寻谁哭去!”

  “蒋内人误会了,”杨月宁眼珠子眨了眨,上前笑道:“婆婆向来性情直爽,虽话说得不中听,不过心地到底偏向二姐,瞧着二姐似对咱家有些芥蒂,总想着要化解。”

  “还是那句,莫费这个心了,”蒋顺娘低头掸了掸袖子:“日后井水莫犯河水便是,还有这‘芥蒂’二字也不适当,我记得,大长公主提过,与你们杨家乃以‘怨仇’相论,你们还是好自为之吧!”

  此言一出,杨老娘羞得只差找了地洞钻,便是杨月宁,手足无措,没了先时自作机灵。

  便是这一阵功夫,周围人已在议论纷纷。

  杨攸宁不想叫人看了笑话,自是拉起蒋顺娘便走。

  待走到宝慈殿的院外,蒋顺娘哼笑一声:“杨如晦家那帮女人,还真是不肯消停,可是以为家中出了个杨娘子,就能从此得意了。”

  杨攸宁叹了一声,亦觉得这一家人真是奇葩。

  两人一前一后正要往里走,却不想却在院中被人拦住。

  “冯中官,万福!”蒋顺娘笑着福了福:“您老倒是稀客,可是许久没来咱们这儿了。”

  杨攸宁也觉得诧异,宫中这会子正忙着,未料官家却来了宝慈殿。

  “官家心情不错,这会子过来瞧瞧圣人。”冯中官呵呵一乐,却对她们使了个眼色,示意莫要再往前走了。

  毕竟是宫中老人,蒋顺娘立时会意,领着杨攸宁寻了个角落站了。

  这会子宫院之中站了不少人,既然有宝慈殿的,又有崇政殿的,分立两旁,皆是肃敬,只有冯中官一人,拦住蒋顺娘后,便在暖阁外的廊上守着。

  候了一会,杨攸宁想起一事,小声问道:“蒋内人,方才王爷同五郎可寻着了?”

  蒋顺娘笑着摇头:“王爷这会子跟几位皇子扯闲篇去了,死活不肯跟我过来,想是怵着圣人又要骂他。”

  听蒋顺娘这么一说,杨攸宁立马明白,李延还在心虚着呢,难怪方才北宫门外,他远远地站着,只派个随从过来把岳五郎叫走,根本没敢上前同自个儿说话。

  “能躲一辈子吗?”杨攸宁感叹。

  “四娘,圣人将你跟王爷一块叫来,也是为了当着四娘面,好好点醒王爷,眼见便要有家室之人,如何做事这般不讲分寸。”

  “奴家并未放在心上。”杨攸宁笑答,想着回头倒该安慰圣人,莫太苛求了李延。

  蒋顺娘着实打量了杨攸宁好一时,后头问了一句:“四娘竟不在乎那个卢娘子急吼吼地争宠……”

  话音未落,从宝慈殿暖阁中,传来“啪”的一声脆响,竟是有什么器物落到了地上。

  众人皆伸着脖子望了过去,蒋顺娘下意识想上前,却被人一把给拦了。

  又过一会,冯中官走到暖阁门前,伸手一挑帘子,便有个穿着黄袍的人从里头出来,可不正是官家。

  官家中等身形,须发已有些斑白,双目浮肿,嘴角也往下搭着,显得十分老相,这会子他神色十分不虞,紧锁眉头,背着手就往外走。

  “官家起驾!”冯中官忙叫了一起,跟了过去。

  待得官家及一干人等都离开了,蒋顺娘嘱咐杨攸宁先在外头等着,自个儿则进了暖阁,又过一会功夫,几名宫人被唤了进去,里头似乎收拾了女孩子一阵,到后头杨攸宁瞧见,有宫人端了一堆碎瓷从屋里出来。

  半个时辰过去,蒋顺娘才出来,对院中站着的杨攸宁招了招手。

  暖阁罗汉床上,圣人大妆已毕,头上龙凤花钗冠,肌肤雪白,额间点着金钿,竟闪着耀目光芒。

  杨攸宁偷偷地瞅了一眼,圣人神色安然,并没有什么异色,哪像是刚才与官家起过争执,此时她手上甚至还拿了份奏折,想来方才正瞧着。

  “圣人,万福!”杨攸宁忙上前叉手福身,唱了声喏。

  “来了?”圣人放下奏折,显然勉力地笑了笑:“阿敷可知,大长公主大好,因为千秋节之事,顺娘走不得,我另派人去瞧了大长公主,方才去的人回来,说是大长公主之意,不日便准备回荥阳城。”

  杨攸宁眼睛登时一亮:“奴家竟是不知,如此真真好极,我明日便去接婆婆。”

  “瞧把咱们四娘高兴的,”蒋顺娘在一旁打趣:“想是大长公主急着回来,总要替四娘备嫁了。”

  这会子杨攸宁只顾着高兴,也忘了该要羞怯一下,居然还点了点头。

  这下倒把圣人瞧着一乐:“阿敷也这般大了,倒是孩子气不减。”

  杨攸宁眨了眨眼,忙忍住了笑。

  “原本叫你过来,也是觉着延儿做事荒唐,只怕你这孩子心下生了芥蒂,不过听得顺娘方才所言,阿敷倒是想得开的,”圣人长叹一声:“你们这俩孩子,着实教人哭笑不得。”

  “王爷到底知道自个儿错了,听四娘之意,这会子别说圣人了,便是四娘,王爷都要避开,反是将五郎绑在身边,想着也是有趣。”蒋四娘在旁边笑道。

  圣人也是摇头:“我是瞧出来了,指望阿敷,未必看得住延儿,日后我还得操心,”说着,站起身来:“顺娘,派人去请赐婚旨意,这都何时了,老押在崇政殿算个什么?”

  蒋顺娘瞅了眼圣人,应过一声便出去了。

  这边圣人将手递给杨攸宁:“走吧,去坤宁殿,今日乃是我生辰,自当痛痛快快。”

  杨攸宁忙扶住圣人,一块出了宝慈殿。

  坤宁殿内外,此时众人三五成群围在一块,说来也算难得轻松,少不得四处欢声笑语。

  杨老娘站在一处回廊上,瞅着不远处正自攀谈得热络的福王妃同张夫人,鄙夷地“切”了一声:“男人家在朝堂上你争我斗,这女人家倒是交好得很,还真叫人看不明白。”

  “这便是人家高明之处,何时都知给自己留条后路。”杨月宁哼笑。

  杨月宁记得,后头张琢暗杀齐王事败,被官家治罪,不过到底还是留了一条性命,被流放岭南,而这位张夫人一直守在荥阳城,日后还成了宝慈殿的常客,可见人家心思通透得很,恐怕早就摸清了形势。

  “你这死丫头,可是话中有话,”杨老娘脸立时拉了下来:“便是你再能掐会算,也由不得你对着老身指桑骂槐。”

  杨月宁转头瞧了杨老娘一眼,心下自是好笑,她这婆婆虽如今已是诰封的恭人,终究坏在出身妾室,在穷乡间挣扎多年,心下到底虚得慌,总害怕被人瞧不上眼,小心太过,反而更现出小家子气来。

继续阅读:第五十一章 谁是棋子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满城春色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