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胆量。”杨一龇牙对一群人笑:“如果我恨你得要死,你给我一支枪让我崩你,我真宁愿承受过后痛四十九天再死,也一定会一枪崩了你,我至少让你走前面。”
这次软骨头是真哭了,泪流满面的:“可是……可是爷爷……我真不至于恨你……得要死啊……”
杨一一怔,回味过来,不觉得哑然失笑,这次似乎的确过于郑重了些。这些过没用的东西还不至于这么恨自己,又没要杀他们。一群人只要有命在就会感觉无比幸运的货心中能有多少恨?女人吗?你给他分了他不在乎,潦倒的时候他卖了换肉吃。一个破堡吗?他同样不在乎,你给他炸了他最多找个山洞照样过夜。
看来这次是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牛头堡和二郎山根本没法比。
他朝软骨头笑笑,道:“把枪给我送回来。”
软骨头哪敢啊?现在浑身骨头是酥的。
“快点。”杨一爆怒。
软骨头一个哆嗦,腰杆瞬间被震得僵直,双手胡乱地往地上摸,老半天才把枪弄手里。你别看他没骨头那无能样,可丝毫不傻,枪口都是对着自己的才拿起朝杨一递去。
杨一接过枪笑笑,夸奖道:“有点小聪明劲,也不是全然一无是处。记住了,明天所有人都跟我进小干沟,我要去要一份万民请命书。
这保长在你这里通过了,在小干沟也会很容易通过,可上面还没承认的。记住,以后我就是牛头堡保长,也可以是一个木匠,但绝对和二郎山没干系,知道吗?”
“呵呵——爷说的是,爷以后就是保长,正儿八经的保长。至于上面认不认,简单着。爷放心,爷的本事简简单单就是真保长了。”
“你知道个屁!”杨一眼睛一瞪:“爷要的是一个堂堂正正干干净净的保长,你以为人人都像你一样不守规矩?既然上面订下规矩,肯定就希望人人去守;在规则的范围内辅以奇,你路才走得稳走得踏实,一路行奇,你永远也走不进圈子。”
一斗米是什么概念?即使用小斗也是五十斤左右。虽然在缺乏肉食和蔬菜也寡淡无味且枯黄瘦小的年代,缺少油水和蔬菜的人对米粮需求相当高,但一户五口之家若掺和着高粱玉米等五十斤大米对他们生活质量简直是登天般的改变。
杨一领着软骨头和七八对重新配对的夫妻进入小干沟后的结局就是如此。除了每月的一斗米,特别是从此被削减的地租,简直是天降神佛,可是全沟人的实惠。
当然,刚开始是让人难以置信的,但得看软骨头的态度啊!反朝他们磕头道歉自扇耳光的事都做了,再看看那所谓的新保长年纪轻轻还长个好条。子,笑得也是温温顺顺慈眉善目斯斯文文的。
呃——他们能够找到的好词语就这么多拿来形容好人——
甚至有很多人家都后悔自家以前怎么没个闺女给人抢呢?你看人家这待遇——
于是,杨一要办的事相当顺利。不就画个押吗?官府非要这东西才承认咱善人保长,画俩押都成。农民淳朴啊!
杨一让所有人在万民书上画好押,然后再让堡里的光棍也画上。你还别说人软骨头就是挺能钻营的,看看,人堡里的光棍汉子全都落了牛头堡户籍。一点户头,还真就一百户八九不离十了,一个堡的需求户口妥妥地够。
一路上软骨头屁颠屁颠的,各种讨好要不得。这丫能鬼混出一个牛头堡看来也不是完全侥幸,就没脸没皮的性子都能让人汗颜三分。
过一日,杨一领着夏瑜和软骨头往县城去,没有带多余人手。听软骨头说,想办这事得找县里军事科科长去。杨一听得有些凌乱,根据民意调换一个保长需要找军事科?那要打仗该找民政还是财政科?
软骨头随即解释说:保长不但要负责管理民事,更要编练民兵,而且军事科科长是钱老爷的人。
最后一句才应该是所有原因的核心,主要是人钱老爷抓着民兵一块呢!你让保长练保安队肯定得找刘霸天的什么科,你让保长练保安司令部的兵得找李县长的什么科,汗……
难道上面就不觉得保安大队和保安司令部之间傻傻不好区分吗?咱政出多门兵出多部也总可以努力把名字给换得给远一点吧?整得跟亲兄弟似的。
进县城以后,三先找个地方买了几个馒头嚼嚼。生活开始改善了,不能在吃窝窝头。主要是软骨头说来太早了,人政。府部门还没开始运转。
得,闲着也没事就带着几个人朝匠人市场去。
匠人市场还是死气沉沉的,虽然里面人很多。这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想过做木匠的事,所以出门时也忘翻黄历了,不过看样子今天天期也不好,太冷清了现场。
市场里的新面孔又换了很多,人数到都在百多两百人上下。真个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啊!这年代似乎走哪里都不是好活的,否则不会你走我来的没个停歇。若真能活,谁个愿意奔波啊?
有人说,县城里最是藏龙卧虎的地方就是匠人市场。刚开始杨一是不信的,谁个龙愿意盘这里面来?经过这么长时间不时的观察,他有些相信了。
还真是人到一个陌生的地头你是龙也得盘着。这些人除了不流走的本地匠人,更多是流动性强大的外地匠人。外面兵荒马乱,谁不是走南闯北才来这里的?
他们有纯粹的匠人,有过去被打散了不愿意再做土匪的流寇,或许还有哪个失败将军手下的兵。至少夏瑜是这么告诉杨一的,凭他的嗅觉这里面的人除本地匠人外有一半都见过血。
对这个具体的数字杨一没有太大把握,但不可否认有些人看着被生活折腾得不像样子,若认真观察他的话就会发现其实在麻木的外表下,他还是留下一些过去职业的烙印等。沦落今天,不过为了一口饱饭能活下去。
看着半个早上冷清的样子,杨一有些寂寥地走开了,带着夏瑜和软骨头往县衙大门赶,嗯,现在应该叫县政。府衙门,别人都这么叫的。
军事科科长叫张波。三十几,长得一表人才,一身军绿看着很正气。
“大队长好。嘿嘿,小钱来找你报备了,嘿嘿……”
“哟——软骨头?”张科长不但是军事科科长,还担着民兵大队副队长呢!所以软骨头天生就在人手下混饭吃。
“咋滴?没事不在你地头呆着,跑我这里来晃悠个什么劲?”
“呵呵……这不好久没来看望您老了吗?正好,眼看着快秋收了,我那地里今年早熟,嘿嘿,比别人早熟,所以拔个头筹来给您老尝尝鲜。”软骨头一边说着,一边将一个口袋往张大队长手上递。
张大队长接过,手随意那么扒拉一下,再掂掂分量,眼睛越来越亮,整个表情也瞬间春花灿烂起来。
“今年你地头得大丰收啊!看不出来啊软骨头。”
“托您老的福,有您老坐镇,想不丰收都不成。嘿嘿……”
“说吧!是要画龙还是点睛,只管说。本大队长今儿心情不错,只管着来。”张大队长将东西不动声色一放,慢慢坐回椅子上。
所谓画龙点睛,那都是舞狮的事。每个堡丰收的时候,有可能都会请一个县城里分量人物去画龙点睛。请的人分量越重,保长更有面子。
当然,发展着这话意思又逐渐演变成问人什么事的。现在虽说是夏日快完了,但真离秋收还远着呢!何况刚才那份所谓头筹对于画龙点睛实在太厚重了些,他软骨头什么德行有几分底儿张大队长能没底?
“大队长,嘿嘿……这是我新近回来的表弟,从四川,嘿嘿……”
张大队长瞟一眼杨一,这小子他没见过,旁边那也没见过,长得到人模狗样的……
杨一弯腰阿谀:“大队长好生威武,小的杨一领着徒弟来拜见大队长。”
“哟——”张大队长看着笑成一朵菊花的杨一,又瞟瞟夏瑜:“都带徒弟的了?从四川刚过来?现在这落地生根?”
其实从哪过来他才难得管,匠人市场流动人口还少吗?想管也管不过来。这年代打仗的地方多,省与省之间都是独立自制着,但你不能杜绝地头的人到处跑啊!
人就是蒲公英的种子,飘哪都能生根发芽,打仗落跑别的省的大头兵就不会在少数。
“大队长说得是,说的是。小的这眼巴巴的来投靠我表兄来的,结果我表兄意思,说他自己想落个清闲,所以想把自己身上的担子往小的这年轻身子骨上挪一挪,还说年轻人比他更能挑能扛。”
软骨头听着杨一这话,赶快把怀里的万民书取出来乐呵呵的朝张大队长桌上递。
“哟,有点意思。”张大队长一看,准备得齐全的呢!抬头道:“过江强龙呢?”
“大队长这话。”杨一像一鹧鸪惴惴不安的样子陪笑:
“到这,即使是龙也得给您盘着不是?就我们师徒二人,正好表哥手下有一帮合意兄弟。小的我以前是做木匠的,将来还指望着领他们出来进城做些木匠活计求个温饱,没个别的意思,以后还得靠大队长继续照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