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城中八卦
安笙2018-04-10 17:263,170

  他身穿棉制的白色衣裤,左衣袖上端戴上孝布,手牵车索,边行边唱。

  走近了,才发现那唱声乐的挽郎相貌实在惊人得好看,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虽悲时而若痛,即视而有情,竟是个空灵而俊秀的少年郎君。

  街道上挤满了围观的人群,指着引车索的少年郎和灵车,三三两两的讨论着什么。

  “哪户人家这么不幸啊?”

  “是安乐侯府的大小姐,哎!年纪轻轻就去了,也没留下一儿半女,这卫家恐怕是要绝户了。”

  “可不是吗,卫城虽贵为安乐侯,食邑四百旦,家财万贯又如何,百年之后不要说孝子孝女在灵前伺候了,连哭两声的人都没有啊。”

  “谁叫他没有子孙福,盼了十几年,好不容易才盼来一个孩子,虽说是个女孩儿,但起码也是自己亲生的,如珠如玉般养大,卫大小姐前年招了个老实本分的上门女婿,小夫妻二人也算恩爱,今年年初卫大小姐便有了身孕,这对于子孙缘极薄的安乐侯府来说,自然是天大的喜事,安乐侯府因此事摆了整整三天三夜的酒席。”

  “是啊,谁知天意弄人,卫大小姐十月怀胎近日动作,谁知孩子没生出来就难产断气了。”

  “哎呀呀!快看,那个唱挽歌的俊美挽郎,那是卫国公的嫡长孙卫蒿,因其刚出生时身体羸弱,唯恐难以养活,又有贱名好养活的说法,卫国公就为其嫡长孙取名为篙,蒿为野草也,此人就是楚国赫赫有名的野蒿公子,小小年纪就露出倾城之貌,今上当初初见其画像,状貌就像妇人美女,就想起孔夫子所说:以相貌评定人,我就把子羽看错了的话。便招来他,见了之后,赞其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小乔在一旁瞪大眼睛,津津有味地听着前面两个妇人聊八卦,忍不住问道:“那这挽郎与卫大小姐是何关系?”

  两个妇人磕着瓜子聊得正酣,不料一个清脆悦耳的声音突然从左侧传来,具被吓了一跳,回头见是一位年轻貌美的小媳妇正好奇地瞪大双眼瞅着她们,那双眼睛水润润的,很是讨喜,两个妇人具都松了一口气,右边那位容长脸,穿着蓝布衣裙的妇人没好气道:“这位小娘子,不带怎么吓人的,前边的棺材板还没抬过去,我们差点就要被你吓破魂了。”

  虽说被妇人训斥了,但小乔也不生气,本就是自己有错在先,她笑嘻嘻拱手向两人赔不是,脆声道歉道:“对不住了,两位嫂子,是我失礼在先,请原谅我刚才的冒失。”

  容长脸妇人点点头,倒是没多做计较,倒是左边那位妇人端着一张脸,对着小乔甩袖冷哼道:“小娘子好不知礼,你先是偷听我们说话在先,再是出声打断,害我二人差点被惊魂,一两句道歉就想把我们打发了?”

  小乔被她好不相与地语气吓了一跳,哎呀呀!不好,碰到古代更年期大妈,她莫不是想要碰瓷儿?讹我一顿?

  那妇人身穿杭州绸缎,虽说是五成新的,但那也是绸缎啊,方型的脸上扑了一层厚厚的粉,左边嘴角下有一颗黑色的小痣,时不时伸手抚平衣袖上的褶皱。

  小乔最会察言观色,一眼就看出那妇人定是虚荣、喜欢攀比之辈。

  她转身指着牛车跟裴燕青耳语几句,裴燕青点点头,从牛车上取来一个油纸包递给小乔。

  小乔赶紧接过递给那两位妇人,眯着眼睛笑道:“这是我们刚买来的玉米蒸糕,两位嫂子要是不嫌弃的话,就当是我害你们受惊的赔罪之礼。”

  “什么?这就是那五百文钱一斤,城中富贵人家都抢着买的玉米蒸糕?”那位嘴角下有一颗黑痣的妇人失声叫起来。

  小乔微微颔首,嘻嘻笑道:“看来是碰见识货的人了,没错这就是那近日风靡宁波府的玉米蒸糕,两位嫂子请尝尝?”

  一记马屁不声不响地拍在那妇人身上,马屁谁都爱听,更何况这妇人本就有点小虚荣,当即接过那油纸包的玉米蒸糕,眉开眼笑道:“妹子,真是见外,那我们二人就不客气了。”

  有奶就是娘,不管在那个朝代都管用,瞧瞧,刚刚还恶声恶气地叫‘这位小娘子’,现在就变成了亲切的‘妹子’。

  小乔道:“嫂子请随意。”

  那蒸糕又软又糯,那两位妇人一人尝了一口,便连呼好吃,直说那玉帝老儿的琼脂玉酿大抵就是这个味了。

  小乔听得连连傻笑,顾客怎么捧场,作为老板的她还是很开心的。

  裴三郎兄妹几个也掩嘴偷笑,笑那妇人变脸太快,更笑小乔会忽悠人。

  两位妇人虽说眼馋那蒸糕,却都不舍得吃,二人分了蒸糕,吃了一小口就不再吃了,用油纸包包起来,小心翼翼地放进手上挎着的菜篮子。

  小乔也没多问,只觉得可怜天下父母心,,那蒸糕定是想拿回家留给孩子们吃。

  俗话说拿人手软吃人嘴短。

  吃了我的蒸糕,自然要为我服务了。

  从两位妇人的口中得知,原来那安乐侯是卫国公卫震的第二个儿子。

  前朝年间,国运衰落、朝纲不振,周边夷族进犯,各地起义军造反,国家四分五裂,亡国灭种之祸在即,今上当时任职兖州郡公,直接在兖州起兵造反,卫震作为今上的左右拥弊,统率雄师,打出捍卫王室的大旗,分派众将北定司州。

  兵锋所指,许州、郑州之敌溃败,巩州、洛州平定,夷族的州牧和叛将,纷纷归降。

  百多年的积弊,一朝扫除尽,卫震可谓功不可没,今上治理国家,用有功之人,尊贤达之士,给他们封侯封地,褒以殊荣,给以信物,卫震功德盖古,被封为卫国公。

  此次娄小姐难产过世,恰逢野蒿公子古来游玩,堂姑过世,野蒿公子甚是悲痛,因而自请为堂姑唱挽歌,好助她早登极乐。

  那二位妇人可能是卫国公的铁杆粉丝,讲到卫国公卫震在战场上威震八方时,一脸的与有荣焉,声调激昂,倒是便宜了小乔这几个听众,听了一场免费的说书。

  辞别了那两个妇人,裴二郎带着小乔、裴三郎和裴燕青在一颗大榕树下坐下,树旁有个茶摊,三人静静地听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八卦,津津有味地品着手中的茶,果然茶摊,酒肆是传递消息最快的地方。

  裴三郎脸色黯然,此时再香醇的茶也没有心情喝,忧心忡忡道:“安乐候唯一的女儿死了,并且一尸两命,此时安乐候定是悲痛欲绝,哪会有其他的心思受理我们的冤事,二哥,看来,今日这一趟我们是白走了,这可如何是好?”

  裴二郎抿抿嘴,有些奇怪看着他,问道:“三郎,谁跟你说,我们今日此行要去安乐候府告状的?”

  裴三郎却‘啊’了一声,拧起嘴巴道:“二哥,我们今日既不是要去安乐候府伸事,请求安乐候主持公道,那我们进城来干嘛?莫不是你想带嫂子进城逛街,又怕挨爹娘的骂,所以才把我和燕青拉来充数?”

  一个爆栗敲下去,裴三郎闪躲不及,脑袋发出一声清脆的声响,他抱头哀嚎:“二哥,你是我亲哥不?好的不学,尽学娘那一套打人的功夫,我跟你讲,我的头可是很金贵的,打一次给一两,快赔钱。”

  裴二郎恨其不争道:“你既然有功夫耍嘴皮子,那你将《墨子》里墨翟见过‘百国春秋’那一段背给我听听。”

  裴三郎顿时被噎了了一下,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嘴巴紧闭,就像锯了嘴的葫芦。

  裴二郎觉得脚痒痒的,碍着人多才没有把脚伸向蠢弟弟,反而教训起他来,“我们是谁啊,既不是安乐候的族侄,也不是有身份地位的人,就这样贸贸然敲了安乐候府的门,信不信看门的先把我们乱棍叉出来?”

  裴三郎送阿里这脑袋,恭恭敬敬道:“二哥教训得极是,我的想法确实有些轻率。”

  裴三郎虽说有时逗逼了点,但却对裴二郎很是尊敬,对他的话更是言听计从,简直就是二十四孝好弟弟。

  裴二郎道:“三郎,二哥不是指责你,而是要你明白情与势,以我们家现在这样的情况来看,肯定不会居限于杏花村那个小村庄,以后你就算不入仕,也可能会成为一个商贾,免不了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物,各种勾心斗角、利益相争少不了,你莫要看有些人言辞凿凿,说得冠冕堂皇,有理有据,其实也是为了自身利益,我们就算要去找安乐候告状,却也不该这样贸贸然前去,我们得从另一个角度出发,他们要利益,我们给他就是了。”

  裴二郎说完之后,便不再打扰弟弟,幽幽摸着茶杯,自斟自饮,他很了解裴三郎的性子,小聪明有,平时也贯会耍小聪明,这样的性子得好好磨磨,将来说不定也能成就一番属于他自己的事业。

继续阅读:第四十七章 血迹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桃花依旧笑良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