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批发豆腐
安笙2018-04-10 17:263,262

  加大火力煮至锅面豆浆破裂,扯火便得热豆浆。

  接下来就是重头戏了,将热豆浆舀出锅冷却,当豆浆沾勺后,放慢速度搅拌,接着乔家人包括裴逸川在内,呼啦啦一群人便看着小乔舀了一碗早已准备好的清水一样的东西,一边慢慢加入锅内,一边用勺子放慢速度搅拌锅内的豆浆,不久豆浆就出现玉米大小的豆腐粒,渐渐浓稠凝固……

  “这就是可以食用的豆花,加点白糖下去,味道不知有多鲜美……”小乔本来还想说可以浇些辣椒油上去,喜食辣的人会更喜欢,但又转念一想,这时代还没有出现辣椒,便默默地住嘴。

  从锅内捞出十来碗豆花,浇上从裴家带过来的白糖,白嫩的豆腐,映着晶莹的白糖,还未入口就已经被吸引了,“爹,娘,哥哥嫂子,你们先尝尝味道。”

  乔郎中和乔阿娘,还有家里的小娃娃、裴逸川都不用小乔吩咐了,直接端起碗呼啦就吃了起来,没有分到的乔大郎兄弟夫妻,小乔也给他们捞了几碗。

  刚出锅的豆花,热腾腾的散发着豆香味,配上甜蜜的白糖,简直不要太好吃,几个小萝卜头恐是没吃过这等好滋味的东西,吃得那叫一个狼吞虎咽,嘴边满是白糖粒,大人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一碗豆花见底,还下意识地将碗底都舔干净了。

  乔郎中放下碗,天气渐凉,喝上一碗热豆花,浑身说不出的舒爽,他舔了舔舌头,赞道:“滋味实在是好,大人小娃吃了对身体也好。”

  小乔此时已经停止搅动,盖上锅盖,闻言抬头笑道:“这豆腐花还有一个名字叫做豆腐脑。”

  豆腐的绝佳之处在于细嫩如脑,才名副其实。

  乔家的大人先前也听说了小乔要做豆腐的事情,先前不当回事,现在却是信了她的话。

  乔郎中心中感慨,以前教女儿读书识字是对的,裴家也是个好归宿,这才多久,女儿就会琢磨挣钱的道。

  乔阿娘心中也是高兴,连连感慨自家的女儿是个凤凰蛋,君不见裴家在小乔的带领下,现在已经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了吗?

  乔家两个媳妇一个个都面露喜色,这阵子经常听村里的人说起小姑嫁到裴家后,为他们家提炼出了白糖,还跟宁波城内的安乐候做上了买卖,挣了不少钱,甭说村里人羡慕嫉妒了,她们妯娌也非常眼热,私底下没少拾掇自家男人说道,言说公婆跟小姑讨那提炼白糖的方子,可惜的是,乔家男人都不是那势力的,硬是将她们妯娌臭骂了一顿。

  如今有了这豆腐的技术,再加上乔家这众多人口,想必要不了几年就能发家了。

  瞧瞧村东的地主家为啥会富裕,不就是人家用祖传下来的手艺,会做点醋,且技术独家,这十里八乡谁家用的醋都是跟他家买的,虽说一斤才四文钱,但这日积月累的,那地主家也就有了一些银钱,置办了许多田地,从平民一下子越级成为了地主。

  点浆之后就是包浆了,乔二郎昨晚帮忙做了一块木格内,将今早晾晒干的棉布铺在木格内,包好,用大大的石块将水挤压出来,压到还有存留些许水分的情况便好了。

  不多久,豆腐就成型了,之前在磨豆子的时候,村里经过的不少人都知道乔郎中家在做豆腐,还说做出来的豆腐要分给乡邻,让大家一起尝尝豆腐的味道。

  这会豆腐从屋内摆出来,一阵阵的豆香从乔家飘出,路过的乡民闻到味道,停下脚步驻足,伸长脖子往乔家院子瞧。

  这会乔家院门大开,一些跟乔家关系较好的村民大着胆子走了进来,乔阿娘见是隔壁家的孩子,便笑着道:“大勇,快去家里拿笸箩来,婶娘家做了豆腐,你拿些回去让你爹娘和弟妹尝尝鲜。”

  那叫大勇的青年看了一眼包在白棉布里细嫩的豆腐,看着那白嫩的样子就觉得这种吃食矜贵,又闻得乔阿娘的话,有些不确定瞪大眼睛问道:“婶娘,你是说真的,这叫豆腐的吃食要分给我家吃?”

  乡下人家有一些吃食也会相互分享,但那也仅限于这种吃食家家户户都用,比如几把菜啊,山上摘的野果子啊,像这种能卖钱的豆腐自家都不舍得吃,更何况是分给别人家。

  就在大勇回家拿了笸箩回到乔家院子,乔家院子已经围了不少准备去田里上工的村民,就听乔家嫁出去的姑娘站在村民面前,投下了一个炸弹,村民们直接都给砸晕了。

  “……从明日开始,若有乡邻要想要多份挣钱的路子,不妨到我乔家来批发豆腐走街串巷去卖,一板豆腐有十五板,一板能卖到五文钱,我们乔家给你们的批发价是三文钱,一板就能卖到七十五文钱,净挣三十文钱,绝对暴利的买卖。”

  院子顿时一片哗然,乡亲们交头接耳,一时间都有些不太相信竟有这种好事,天上掉下了馅饼,只是这馅饼也太大了,来的也突然,都不知道该不该接手。

  “那你的意思是说谁家都能到你家批发豆腐去卖?”有人扬声问道。

  “都可以,不分大人小孩,没钱的可以先赊账。”小乔答道。

  这一消息出来又是一大重磅,先前还担心自家没有本钱的村民,顿时激动地手足无措,一板豆腐就能净挣三十文钱,村里的男人去城里给人干苦力,累死累活一天下来也只挣得十五文钱,卖了一板豆腐就相当于挣了一个男人在城里给人干苦力的两倍银钱,而且家里的老人孩子也能帮忙。

  一板板豆腐从屋里抬出来,乔家人也不拘是谁,大人小孩只要拿来装豆腐的容器,都给捞上一块,有那想尝尝豆腐脑就将豆腐换成豆腐脑。

  听说甭管是豆腐还是豆腐花都可以生吃,有一些急切想挣钱的村民当场就挖了一块尝起来,确实是好滋味。

  当场就有人下订单,有要一板的,也有要两板的,小乔和裴逸川当场就拟定出合同出来,由于是乔家第一次跟村民做买卖,这次可以不用先交定金,有钱的明日拿来四十五文钱换一板豆腐,没钱的可以先画押赊账。

  ***

  黄渠北岸一排过去,属于宁波城府管辖的岸上住了十几个村子,县城六个,在通往东面奉新县的一条乡路上,有两个身影踏着灰蒙蒙的清辉在路中跋涉。

  这二人是乔家村的村民,这已经是乔家村做出豆腐卖给乡邻的第三日了,这三日里,他们日日在条路上来来回回走过,之前天气还暖和一点,昨日下过一场雨之后,天气渐渐变凉了许多,天亮时间也往后延,有时候碰上下雨天,没有月辉,行路就变得异常艰难起来,要随身带着盏油灯。

  “柒郎仔,重不重,换爷挑一会儿吧?”说话的是五十多岁的老人,头发花白,精神气却很足,提着一个中型的木桶走在清辉洒落的乡路上。

  这会天气有点冷,清晨的冷风吹得老人的头发有些凌乱,身边的少年人身体瞧着有些瘦弱,但挑着两板豆腐担子脚步飞快,一点也不像表面上看到的那般羸弱,身上的衣服虽打着补丁,但也也洗得白净整齐,打理得干净利落。

  “爷,不用,也就三十多斤的东西,比起你手上只能拎着的木桶豆腐脑轻松多了。”十五六岁的少年郎,挑着两板豆腐,肩膀都压垮了,他却不叫苦,只管咬牙坚持。

  “你要是累了,就停下歇一会,那般拼命作甚,奉新县那般多人,多的是人抢着要卖我们乔家村的豆腐,终归是不愁卖。”老人到底心疼孙子。

  他老伴早在几年前闹荒的时候过世了,只留了一个儿子和女儿,当初为了儿子逃脱被征兵的命运,狠心将儿子的腿打断了,儿媳又是个身子骨弱的,做不得重活,除了这个大孙子,家里还有三个小娃娃,能干得了这活除了他就是这个大孙子了。

  孙子是个会心疼人的,还说天气变冷了,让他在家待着,他去过好几次奉新县了,一个人没问题。

  老人哪里肯答应,这么好一个大孙子,他担心孙子一个人被歹人残害了,听说北方那边又闹荒灾了,许多荒民都往这边逃,那些人饿急了连人都吃,所以他们村里人出来都格外小心。

  别看他老了,以前也是当过过府兵的,发起狠来,连山上的野兽都要忌惮三分。

  “等过了前面那个坡就能看到看到城门了,你姑父就在那边接我们。”

  “这两板豆腐卖出去就能得六十文钱了,爷带来的一大桶豆腐脑,卖完也能挣得二十文钱,卖完之后,我们再买一个桶,跟这个凑成一对,爷以后就不用辛苦得提着了,两个桶挑着卖得更多钱。”

  “哎哟!要是有一头驴就好了,柒郎仔,你且挨上个把月,我们现在一天净挣八十文,整个月下来就能挣得二千四百文钱,到时候跟你姑父借上一些,凑够钱就能买上一头驴子了,到时候叫你爹打上一辆板车,以后我们爷俩就不用怎么辛苦了,只要有驴子以后还能卖得更远的县城,听大城家的说,他们翻过奉新县,到永修县,一板豆腐能卖上十文钱,永修县富裕啊……”

继续阅读:第八十五章 唠豆腐吃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桃花依旧笑良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