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不计往日,只求来日
厕所没纸了2018-10-28 18:003,145

  颦莲好歹劝着杨昭仪回去安歇,容贵妃这才松了口气,命婵娟将头上的钗环卸了。婵娟笑道,“旁人求都求不来娘娘这样的规制,单单是一支华盛,就要内务府的司造局耗费大半年才能得这么一支,偏生娘娘就嫌累人,巴不得离得远远的才好。”

  容贵妃从铜镜里瞧着婵娟,“你道这劳什子就是好东西了?整整一副头面戴着脖颈子都疼,还得时时惦记着仪态,真是没了做姑娘时的自在。”话音刚落,殿外就有女官来报,国公府的国公夫人带着大娘子进了宫,求见贵妃娘娘。

  “本宫倒是忘了,昨儿国公夫人朝宫里递了牌子,若不是忙活着昭仪姐姐的事,倒还真将这亲戚给忘了。”容贵妃是个和善的,从不在下头人前自称“本宫”,这回听闻宇文府来人了,竟是难得刚硬了一回。看来的确是厌恶了宇文府,只是碍于自己同宇文府有亲缘,也只得忍着叫人进来。

  国公夫人乃当朝一品诰命,身上的宫装和头面俱是合乎规制的,满满当当戴了一头的金簪,在下头的人看来,那是无上的荣耀;在容贵妃看来,那却是她顶顶瞧不上的。宇文明怡跟在国公夫人身后,她无诰命在身,规制自然比不得旁人。一身时新的绯红榴花纹夏衫子,头上衬着一支镶着珍珠的步摇,真真是顾盼生辉。

  容贵妃眼神却是蓦地一亮,真真是好水灵的小娘子。

  国公夫人引着宇文明怡来给贵妃娘娘见礼,宇文明怡盈盈福身,容贵妃忙命婵娟将人扶起来,上下打量。“这就是夫人常提起的怡姐儿罢?瞧瞧,这通身的气派,竟是比起宫里的帝姬也是丝毫不差的。”

  宇文明怡低着头,心里却是另有心思。这阖宫里上下哪里生养出个帝姬来,今上膝下仍无所出,先皇后好不容易得了小主子,只可惜没能有福气生养出来,就随着小主子一同去了。眼下宫里就只有同住钟粹宫的杨昭仪有了身子,尚且不知是皇子还是帝姬。贵妃娘娘这话说是夸赞,却是太过了。

  国公夫人赔笑道,“回娘娘,正是妾身家里的怡姐儿。素日里最是不堪教养,妾身便少带出来见人。”容贵妃见宇文明怡眉宇间似有惆怅之色,知这宇文家最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怕是今日来还是存着求她的心思。

  “好好的一个姐儿,若是本宫可舍不得藏在家中,得日日带出去好生叫人瞧瞧国公府的嫡小姐才是。”婵娟带着人给国公夫人和宇文明怡煮了茶汤来,得了容贵妃的眼神只余下婵娟一人伺候,其余的尽数支开了。

  二人有问有答,倒也一时和乐。容贵妃只管吃自己的茶,时不时拣些面子上的话应付几句,除此之外,就像是锯了嘴儿的葫芦一般。国公夫人有心引着容贵妃主动开口询问,谁知高坐主位上的人是真傻还是装傻,丝毫不为所动。

  “昨儿今上恩重,赏赐了几支簪子下来,有一支金镶宝石桃福簪最是出挑,原本惦念着夫人最是有福相,能压得住这支簪子,正欲叫人给夫人送去,今日一瞧,怡姐儿倒也是个合适的。”婵娟捧着匣子从内殿出来,捧到宇文明怡眼前,打开一瞧,上头缀着各色的宝石,顶端有碧玺堆成了桃实状,着实讨喜。宇文明怡立时拜谢,“娘娘所赐,原不应辞,只是这簪子贵重,又是今上赐予娘娘之物,定然十分得娘娘爱重,臣女实不能夺娘娘心爱之物。”

  说白了,这个簪子太贵重,她实在是受不起。

  容贵妃摆摆手,“便是在本宫这里,也是赏了下头人罢了。若是银钱倒还使得,偏生这簪子还是宫样儿,就是拿到外头换银钱都不得。左右就是个玩物,小娘子拿去权作添妆也使得。”

  话已至此,宇文明怡再无推辞之理,只得福身谢过,将簪子收下了。

  国公夫人心中思量再三,有些话却是不得不说出口了,只是现下见容贵妃的模样,竟是半点不在意国公府上,索性也顾不得脸面,正欲开口,“妾身……”

  “娘娘,今日内务府呈上来了成福宫的宫人册,还请娘娘示下。”通传女官站在屏风外请示,正正好截住了国公夫人的话头,倒是叫国公夫人面上讪讪。

  成福宫是给未成年皇子的寝宫,虽是宫里现下未有皇子,但昭仪娘娘得了小主子,今上就已经打算重开成福宫,为未来的小主子择好了寝宫。国公夫人和宇文明怡闻言不由心惊,那昭仪出身不高,若是真的叫她得了头胎,生养下一个小皇子,那杨昭仪绝对是要占四妃之位的。

  容贵妃翻开册子一一择选,“这个宝珠,我记得是新近才调理出来的宫人,作何就选进了名册?”

  婵娟在一旁笑道,“娘娘难不成忘了,这个宝珠是昭仪娘娘身边宝瑞姐姐的亲妹子,头前进宫,正是为了日后伺候小主子的。”

  “是了,我倒是不大记得了。两个乳养姑姑并上四个贴身女官倒是全了规制,只是小主子是宫里的头一个,着实金贵,偏生今上又看重,更应该择选一些稳妥的进来伺候。”婵娟指了指名册上的一人,“这是朱大总管特意选进来的姑姑,成福宫重开,是该有个老人领着才是。”

  容贵妃合上册子,“既然是朱大总管看过的,那便按着册子上的安排便是。只是一样,成福宫到底未有正经主子,很应该立下个章程才是。”

  婵娟接过宫人册,“那奴婢就照着娘娘说的吩咐下去了。”

  国公夫人在容贵妃这儿吃了一顿不小的冷落,面色都青了,出宫之时根据婵娟的描述,那满头的钗环都气的直抖。容贵妃都能想象出那景象,掩唇轻笑。

  “宇文家到底不是个依靠,很该早早疏远了才是。”婵娟说道,将手里的龟苓膏捧了上去。现下暑热难当,虽是置了冰,到底贵妃娘娘身子弱,受不得寒。龟苓膏最是补养,里头又加了薄荷熬制的红糖水,热天里吃上一盅,十分舒爽。

  ——

  江州知州将元姒等人迎进了州衙,待一行人坐定,下头人却是一人奉上一杯白水,竟是半点茶汤滋味都没有。“侯爷见谅,如今正是灾荒,茶叶难寻。”

  方南风摆摆手,浑似不在意,“原没什么,本侯向来不拘这些。”元姒压着笑,只装做四处看风景的样子。“下官一直候着今上遣人来,没成想竟是侯爷亲自前来。”

  方安晏之前的未尽之言叫元姒猜个正着,方南风和元姒扮作定西侯和侍婢前往江州查明情况,自己却要孤身潜进淮州探查。方南风扮方安晏手到擒来,毕竟跟在他身边数十年之久,若说谁能最了解方安晏,也就非方南风莫属了。

  元姒这个侍婢只需要站在一旁,做个哑巴就行,饶是这样,仍旧是在江州州衙里受到了热情招待。“听闻侯爷前来,下官早早备下了房间,暂作侯爷和这位娘子的歇脚之处。”

  他们二人说是在这儿查明情况,其实更像是给方安晏做掩护之用。江州灾情可控,已经有部分州县恢复了生产,实在没有太多的情况需要查。二人整日里在州衙里闲逛一圈,时不时造访知州,或是谈天论地或是表达对朝政的忧虑,竟是十分惬意了。

  “当初在青山村的时候,到了年底交租子的时候,家里也是没了余粮抵租,爷爷就带着我跟着隔壁村子的青壮进山捉黄皮子。现在想想,饥荒我也是经过的。”元姒坐在罗汉床上擦砭镰,方南风背对着她擦刀。

  方南风还是头一次听元姒提及小时候,以前只是知道元姒只是青山村的一个小村姑,更多的却是没有半点印象。“黄皮子最是记仇。”

  “爷爷不知道是从哪里学来的法子,叫那黄皮子自愿往皮袋子里钻,那一年不光是抵租子够了,还余下了不少给我做了个皮袄子。”元姒那件皮袄子留在了祁阳县没有带来,大抵是叫董家婶子留下了。

  方南风也是十分敬重元爷爷,“老前辈一看就是饱经风霜之人。只是四娘子,为何从未听你说起过娘子的父母亲族?”

  元姒一怔,“我从未见过父母。亲族,大抵我在这世上只有爷爷一个亲人。”元姒顿了顿,“父亲倒是听爷爷说起过,曾经是祁阳县县衙的捕快,没能继承爷爷的手艺。我娘,我娘说是我一出生就走了,不知道去了哪里,爷爷猜是已经离开了人世了。”

  “四娘子是有福之人,上一辈的事已经过去了,不计往日,只求来日便好。”方南风道。

  元姒瞧了瞧手上锃亮的砭镰,“福气有没有倒是不知,倒是侯爷这句不计往日,只求来日说的好,我该时时记着才是。”

  方南风挠了挠后脑勺,“这话不是我说的,只是之前少爷说了这么一句,我学来的罢了。”

继续阅读:第134章 亲至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元氏仵作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