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姒一直觉得自己挺幸运的。虽然在现代的时候,经常会在微博上偷偷转发锦鲤,也会在每月一号的时候发一些“X月,请对我好一点”之类的转运微博。但似乎并没有什么卵用,微博抽奖之类的活动,元姒一直都在平淡的当一个“分母守卫者”。不过现在元姒算是明白了,自己的运气都积攒到了古代,每当这个时候,元姒就十分感谢自己过去转发的那些锦鲤。
就比如她来到古代,从小说里看来的前辈们穿越定律,不是砸到男主,就是砸到男二。元姒美滋滋,我家的男主可是我粉了两世的男神,从现代追到古代的那种!这就好比现代的粉丝搞到真人一样原地炸成烟花,发出土拨鼠的声音。
别人家的穿越不是富家小姐,就是随身空间或系统的贫民窟女孩。总之就是开了挂,有金手指的女主角光环加持。元姒仍旧美滋滋,我有技术,有祖传手艺,就算女主角光环没有开过光,但我再就业仍旧不成问题!
每每回想起来。元姒都想给那些转发过的锦鲤道一声辛苦了。
“少壮不努力,老大转锦鲤”这是元姒对边小郎最近常说的一句话。“姐姐,什么是‘转锦鲤’?汉乐府里不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吗?”边小郎歪着脑袋,手里还捧着一本书。
“就是转发这条锦鲤,你下个月就会梦想成真的意思。”元姒陪着边小郎看了半天,上面密密麻麻的字又小,内容还晦涩难懂,幸亏元姒高中时候语文学的不错,否则也是两眼一抹黑。而且古代的文章都有一个通病,就是没有标点符号,连断句都是问题,元姒这种理科生来到古代,只能算是半文盲。
“转发又是什么意思呢?锦鲤不是水里游的小鱼吗?它怎么会让人梦想成真呢?是锦鲤精吗?”都说小孩儿七岁八岁,猫狗都嫌。边小郎正是猫狗都嫌的年纪,对外界什么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心,问问题都是成串儿的问,叫人实在招架不住。
“这就是个比喻。就是说你现在如果不好好学习,长大了之后,就只能靠着那些虚无缥缈的封建迷信来让自己的梦想实现。就像那些要参加科举的学子,不好好在家用功,却要去寺庙里求佛祖保佑。至于转发,就好比是你要去考科举,有人告诉你哪家寺庙的佛祖最灵验,却不是告诉你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最有用。”元姒向来是个无神论者,就算自己反科学的穿越了,她也不相信世界上有神灵。
边小郎似懂非懂,“姐姐的意思就是说,求神拜佛没用呗!”
“也不是全然无用,”根据存在即合理的说法,“求神拜佛有的时候对某些人来说就是个精神寄托,但你这样的小孩子是用不着的。你需要的就是好好学习,然后考个功名,当大官,当好官。”元姒鼓励道。
方安晏在旁边听了半天,只觉得好笑,“做官也有做官的难处,不一定考取了功名就只为了做官。”边小郎乖乖起身叫了一声“恩公”,方安晏抚着他的脑袋问他,“书读到哪里了?”
边小郎年纪尚幼,方南风就只用了些开蒙的“千百三”叫他来读。“今日师父教我读三字经,只是尚有几段还未背熟。”边小郎本身开蒙就比沈丛晚,能学到如今的地步已然是他聪敏好学了。“不错,能有此成绩,就已经比旁人好很多了。不信你问问这个姐姐,她同你一起读的书,她可有背下来?”
元姒哪里是背书的材料,连忙摆手,“我跟着读书纯属就是打发时间,要抓典型,也别拿我做筏子啊!”想她元姒在现代,从小学到大学,哪个不是三好学生,怎么到了古代就成了坏学生的典型了?
“姐姐很聪明的,恩公只是不知道罢了。”边小郎知晓元姒对他很好,还知道出言维护元姒了。元姒笑的眉眼弯弯,“还是小郎说了句公道话。”
方安晏又给边小郎指点了些学问上的不足,便留小郎一个人在屋中读书。如今淮州知州已然伏法,虽说乌桓人已经人去楼空,但抓着他们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无须再费心思。只怕这两日便是他们这一行人该回去的时候了。
“你可是想跟我说咱们该准备准备回京了?”元姒笑道,“你要是肯把这点精明心思用在读书识字上,也不会尽都拿你做筏子。”方安晏自然承认元姒有着常人不同的聪明,只是这份聪明用在一个小姑娘身上,难免会叫人疑心。
很多地方,很多时候,元姒所表现出来的都会叫方安晏怀疑元姒的真正出身。试问哪一家的娘子会有经天纬地之才,就算是在皇宫内院,经年受朝事熏陶,也不一定会有元姒那般洞察世事的见解。若说她就是个一介平民之女,方安晏是万万不能信的。
这个时候,方安晏的师父曾说过她有转生之象的话语就重新在方安晏的心里盘旋。转生之象?何为转生之象?
死而复生,意为转生。其中或有借尸还魂之说,亦有灵魂转世之说。方安晏拿捏不准自己该如何向元姒开口询问,纳西前往君山拜见师父,却在师父那里只得几句云里雾里的点拨,越发叫方安晏迷惑元姒的真身到底是为何。
元姒对方安晏的心思全然无知,如今她在古代也算是人生赢家,有房有官二代男友,身边朋友又尽都是对她真心实意,工作上生活上顺风顺水,再也找不到比她更美好的人生,可谓是十分的“锦鲤体质”了。就因着现在幸福的生活,元姒半点儿也不想再回到现代了,回到那个只有租住的冰冷公寓,上司黑着脸天天逼迫学习,工作起来见天儿加班,连男朋友都没有的残酷现代。
一听说师父他们要回京,边小郎是第一个表达出强烈不舍的。往常活泼好动的边小郎这几日总是默默跟在方南风的身后,像是怕方南风默默离开似的。方南风也多次跟边二郎说起过此事,委婉的变大了想要邀请边家父子一同往京里去,在京里可以给他们提供食宿,自己也可以继续教导边小郎等等。边二郎却表示,自己的母亲妻女的坟茔都还留在淮州,如今淮州城门已开,百废待兴,何况自己是土生土长的淮州人,不愿离开家乡,也是情有可原。边二郎考虑到边小郎对方南风的眷恋,终于最后做了决定,让边小郎跟着方南风离开,自己则留在淮州,他还要将家中祖传的粮庄重新开起来,算是给祖宗一个交代。
边小郎听罢,不哭不闹,倒是难得的懂事了一次。后来边小郎大了一些才道,自己当时十分舍不得父亲,却也明白自己若是哭闹着要父亲同他一起离开,只怕会成为父亲的拖累。倒不如上京里去学好了本事,待到学成回乡,也能做父亲的助力。
元姒心疼边小郎的懂事乖巧,在回京的很长一段时间內,都将边小郎当作亲弟弟一般看待,完全忘记了自己过去说过不喜欢小孩子之类的话了。
边小郎去了酆都,和沈丛师兄弟俩简直是一见如故,二人跟着方南风学功夫,又经方安晏不时指点,直接造成了后来京里的大小地痞流氓听到二人的名头转身就跑,毕竟“霸王枪”沈丛和“文将军”边程的名号可不是白叫的。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且按下不提。
——
茅原同艾莲娜并上身边小厮,一行三人悄无声息的出了江淮。前几日淮州知州被朝廷缉拿,他们三人仗着身法矫健,这才逃过一劫,只是想着他们在江淮的布置被定西侯一人搅和黄了,心中越发愤懑,艾莲娜更是扬言要活捉了定西侯,剥皮抽筋方能消心头之恨。
过了两日,风头渐过,三人原本躲藏在青州的某处山里,这两日心里不想放弃江淮的想法又重新冒出头来,三人商议着回淮州,好歹先把过去好不容易才打通的商贸渠道拿回来再说。
“旁的都先不说,咱们在西凉驻扎,处处都不能少了银钱。打点关系要钱,上下走动要钱,若是把商贸渠道扔了,只怕咱们在西凉举步维艰。”茅原分析道,“艾莲娜在淮州露脸颇多,若是跟着回去只怕很容易就招来灾祸,倒不如你且暂留青州,待到淮州稳固了,再回也不迟。”
殊不知,江州定西侯一行人回京,长公主同成韵、孟明辉却是往淮州去了,茅原以为定西侯走了他们就万事大吉,却不知正好被长公主堵了个正着。
原本长公主离京之后的打算是去寻定西侯,让方安晏给她庇护,她好行自己的事。却没想到成韵和孟明辉半路杀了出来,这下身边有了人保护,反而可以撇开定西侯他们自己便宜行事。
茅原手里的商贸渠道,长公主已经盯了多时,这次之所以给定西侯漏口风,就是想借着定西侯的手,一举铲除那几个乌桓人,她好坐收渔翁之利,趁机接手那条商贸渠道。如今看来,却是定西侯有些失手了,却是那乌桓人命不大好,直直撞上了长公主的“渔网”。
“你只要把西凉通乌桓的商贸线说出来,本宫就饶你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