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方府
厕所没纸了2018-08-16 19:003,190

  人人都道:“帝京居,大不易”。就算是土生土长在此的酆都百姓,对这句话也是颇为感同身受。“笼袖骄民”又如何,该交的税,该花费的银子,一样都没少交。单单就说最近官府新颁布的政令里,说是每人每户的地产都是有一定亩数的,超过了可是要使银钱来赎地的。

  可这人们但凡是手里有些银钱的,哪一家不是惦记着为自家置地置产。不说每家每户的宅院,就单单说郊外的那些庄子、田地,哪一家不是连成了片,就指望着庄子上的佃户给他们打下粮食来抵租子。如今官府说那些庄子、田地悉数都要收税,也不知道那些作为税收的银钱入了国库,到底都为百姓做了什么使?

  有一小部分人尽管不解今上这道诏令的动机,但作为朝臣的敏锐,清楚的提醒了他们,今上这番,怕是又要有大动作了。

  方安晏甫一在方府外站定,就见大门大开四敞着,一位面善的老者领着一众下人,在阶下候着。人虽多,但却不闻半点动静,这府中规矩,可见一斑。

  “小少爷!”老者已生华发,两鬓斑白,胸前胡髯飘逸,倒有几分出尘之感。瞧见方安晏与方南风在府门前下马,立即带着众人上前,牵马的牵马,问候的问候,将方安晏团团围在中间,亲切而又热络。

  方安晏知那老者是方府管家,只扔了马鞭,转身朝着管家拱手作揖,“可是福来伯伯?没成想我这离家数载,来福伯伯的胡须越发好看了,竟能与那美髯公一较长短!”

  福来管家在方府侍候二十多年,几乎是瞧着方安晏出生,偏生方夫人养到六七岁的年纪,就跟着龙虎山上的道长上山学艺,再不归家。一个小小的孩子离家生活本就辛苦,更何况是千娇万宠的方府长房小少爷。瞧着眼前的小少爷生的高高大大,尽管皮肤有些黝黑,不大符合酆都那些喜欢白净面皮的女娘审美,但胜在气质凛然。往那里一站,叫人挪开眼球都不能。

  “小少爷这一路行来,可安否?老爷和夫人依然在寿庆堂里等着,小少爷先随大家去换了衣裳,再去拜见老太君和老爷夫人。”福来管家素来是个妥帖的人,几下的功夫就将大家都安排得当,倒是方安晏摆了摆手,“这一路来没吃什么苦,嗐呀,在关外风沙吹的早就习惯了,算不得什么。我这会子急着去拜见祖母与母亲,这衣裳就不换了,直接过去就是。”

  福来管家喜不自胜,“小少爷竟和小时候一模一样,还是那般急躁的性子。这是老太君和夫人一早就吩咐下的,唯恐小少爷一路辛苦,小少爷有这般孝心,也是好的。”

  方安晏随着引路的丫头婆子一路过了二仪门,还没进寿庆堂,就先听见了几声女子的娇笑。方安晏久不回家,也不知是家中哪位妹妹的声音,只猜测家中有印象的族妹,也只有二房叔叔的小女儿方妍娇一人尔。听闻那位妹妹头些年就去了西边,跟着亲戚家管理家中生意来着。

  转过垂花门,就见一堆丫头婆子都在门口翘首望着,一见有男客现身,个个都面上带笑,有通传的丫头已经赶着往寿庆堂里传话,“老太君,夫人,小少爷回来了,这会子已经过了垂花门了!”

  方夫人与方老太君皆是一喜,众女眷们闻言,纷纷要往屏风后头去暂避。老太君摆摆手,“咱们家的修哥儿又不是外男,没得叫长辈暂避的道理。你们就在此坐着,叫修哥儿过来磕个头,认认自家亲戚就是。”

  众女眷纷纷起身应是,方夫人更是得意。今日的方夫人特意换了一身宝蓝色的螭纹八宝团福直褂,底下衬一件湘色百幅裙,,一整出嫁配送的套翡翠头面,端的是贵气逼人。往日里只用来见外客的打扮,今日倒是用在了见自家儿子的场合上。

  二房、三房的那几位夫人姨娘没得瞧红了眼,当年大房陪送的嫁妆那可是在酆都占了头份儿的丰厚,就算是瞧着眼热,也只能怪自己娘家没人家登州常氏财大气粗罢了。

  “瞧瞧长嫂今日,老太君,不是儿媳夸口,只怕长嫂当年封诰命的时候都没这般隆重!”二房夫人正是方妍娇的生母,这会子用帕子掩着笑,眼里倒是闪着算计的光芒。

  常氏自顾自端着茶吃,头上翡翠的步摇随着动作晃动,与耳边的翡翠耳珰碰在一处,发出悦耳的环佩叮当声,“我儿离家数载,这次难得回来了,我这个做母亲的自然是上心。诰命那是夫君疼爱,为我挣来的。我儿这一去也是功勋在身,也是我儿自己的本事。古来母凭子贵,我儿有能耐,也是我这个做母亲的荣耀。”

  二房暗自撇了撇嘴,三房的倒是静静坐着,一副对长房二房的明争暗斗充耳不闻的模样。常氏不由多看了三房一眼,自打三房媳妇进门,端的是将三房上下约束齐整。往日里方府的三爷整日里惹猫逗狗,人见人嫌的主子,这会子竟也开始读起了圣贤书,还在老太君面前放话,要考个功名给大哥二哥看看。老太君一高兴,就赏了三房一整个三进三出的院子,愣是一跃就成了继长房之下,最大的院落。

  二房如何能忍,夫人花氏更是暗地里跟方家二爷嘀咕了多少次,说老太君好偏的心云云。方家二爷没像长房大老爷一样凭着武艺入朝,也没有考取功名戴着官身入仕,而是举家跟着岳家一同做生意,这些年方府的中馈没少是二房在贴补。

  老太君闻听底下妯娌间略有龃龉,这么些年也向来不管不顾,长房儿媳是个贵家小姐出身,事事爱摆谱摆架子,这都是人之常情,偏生二房媳妇花氏出身商户,又是个喜欢掐尖争胜的,两厢一比较,也就三房媳妇儿是个叫人称心的,奈何是个锯了嘴的葫芦,没牵扯的事情向来不插嘴,由着长房二房争来争去,老太君想从中调停都不得其门而入。

  方安晏哪知里头的那些子弯弯绕,守门的丫头一脸喜意的掀了帘子,微微福身,“少爷回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屋内的女眷纷纷起身,朝着照屏后观望。

  “不孝孙来给祖母磕头,给母亲请安。”方安晏提步在堂内站定,纳头朝着堂上的花白头发的老人就拜了下去,一时之间竟也带了哭腔。

  老太君还是在方安晏幼时抱过他,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眼前这个端端正正的大小伙子,竟让她恍然生出几分老太爷在世的错觉来。“哎哟,你们这些个死人,还不快把我宝贝孙子搀起来?快叫祖母瞧瞧,这眉眼,跟你祖父年轻的时候一个样儿!”

  方夫人常氏刚刚还开怀的样子,这会子也只会握着帕子直哭。老太君一指身后,“快去,快去见过你母亲。你这走后,你母亲可是想苦了。”

  方安晏正欲再拜,常氏却是一把将方安晏揽在怀里,哭成了个泪人儿。“你这狠心的,你竟是不要你的母亲了吗?这一离家就是这么多年不回来,连封书信都不晓得给你母亲寄来,你叫为娘想得好苦!”

  二房花氏与三房俱是站在一旁,眼中泪花盈盈,七分是装的,三分倒是常氏这一声哭喊,着实叫人听了断肠。

  母子二人相对哭了半晌,老太君与二房花氏才略略劝住了。老太君对着方安晏,“那是你二婶子,后头的是你三婶子,往后回来了,就多多孝敬你父母长辈,万不能再离家数载,连个消息都不递回来。”

  方安晏起身应道,“是,祖母的教诲,孙儿谨记。”

  老太君满意的点点头,“见也见过了,你父亲还在前头等着罢,这后头就不留你,你去寻你父亲说话。日后有的是你母子见面的时候,有什么话再说也不迟。”

  方安晏并上常氏与另外两房儿媳俱是一福身,“儿媳(孙儿)告退。”

  ——

  满大街的宅院好寻,便宜能住的宅院却是少。元姒与元爷爷在街上转悠了大半日,亟待出售的也看了不少,不是银钱不够,就是宅院太大,就祖孙俩人居住,顶多两进的院子就够了。元姒紧了紧身上的包袱,“要不,爷爷咱们再看看吧?”

  告别了一家房主,祖孙俩再次站到了街上。应天巷子里的一排已然问过,随便一户抽出来就要上千贯的银钱。现下元氏祖孙俩将祖屋卖了,又凑了不少也就堪堪几百贯。

  “顺着应天巷子往东边走,就是小筒鼓巷,那儿倒是听闻有几处院子要出手,你们可以往那里去问问。”茶摊上,一位好心的小二给元氏祖孙指了路,“不过,小筒鼓巷后头就是那些达官贵人的宅子,跟那些贵人做邻居可不是好做的,你们可得想好再去。”

  元姒拣了茶果子来吃,“小二哥,你可知道小筒鼓巷后头住的都是哪些达官贵人?”

  小二爽朗一笑,“您问这可就问对人了,那小筒鼓巷后头住的不是旁人,正是出过皇后的宇文家,虢国公府啊!”

继续阅读:第66章 银钱作怪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元氏仵作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