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生财之道
厕所没纸了2018-08-21 20:003,214

  天还乌蒙蒙的,元姒就已经起身去灶房为元爷爷准备朝食。之前元爷爷拿着孙父的手书去差柳胡同寻那杨家,那杨家当家果真是二话不说便为元爷爷引荐去了大理寺。今日是元爷爷头一日去大理寺当差,卯时之前便要往值房点卯,元姒寅时便早早备了朝食,好叫爷爷热热的吃了,往大理寺去应卯。

  灶房连着小筒鼓巷,开了窗便能看到巷子里来往的行人。这个时辰正是在外做活计的脚夫赶着去上工,元姒进了灶房这会子,就已经同许多才认识的邻里打了照面。

  住在元家旁边的,是一户挑担子卖肉馒头营生的夫妻俩,元姒住过来的这些日子,也没少受着夫妻俩的帮衬。尤其是这户人家的妻子,姓黄,元姒惯常唤她黄婶儿。黄婶儿念着元姒一个小姑娘早早持家,着实辛苦,但凡是家中买了些好吃的,也总会关照元姒。单单是带碎肉沫子的馒头,元姒都已经吃过两次了。

  黄婶儿也是早早起来帮着丈夫准备今日的营生,隔着窗户瞧见元姒也在灶房忙活,笑着同她打招呼,“四姑娘这么早呀!可是帮你爷爷准备朝食?”

  元姒一边往身上系围裙带子,一边笑着同黄婶儿讲话。“是呀,爷爷今日要去点卯,我给他准备一些易带在路上吃的,也好叫爷爷多睡一会儿。”

  黄婶儿当即从笼屉里掏出两个冒着热气的肉馒头,“拿着拿着,叫你爷爷带在路上吃。婶子跟你讲,你黄叔的手艺那可都是第一楼的大师傅手把手教的,可厉害的!”

  “呀,第一楼!不就是那些达官贵人都去的那个,先帝亲自赐了名的第一楼?”元姒记得方安晏曾对她提过这个第一楼,每每说起,都是一脸向往。

  黄婶儿掩着嘴笑着点头,“可不就是!别看你黄叔现在挑着个担子,整日里走街串巷,以前可也风光着哩!只可惜,先帝爷当年在第一楼用饭的时候,你黄叔还在学手艺,没能亲手给先帝尝尝他亲手做的肉馒头。”

  元姒接过那冒着热气的肉馒头,笑道,“那岂不是先帝都没尝过的美味,被我先吃着了?原来我比先帝还有福气啊!”

  话音刚落,突然听闻巷尾那边传来几声凄厉的哭喊和尖声的咒骂呵斥,元姒不明所以,扒着窗沿探头张望,倒是黄婶儿似是见怪不怪,只撇了撇嘴,半点都不惊讶。

  “黄婶儿,这后头是怎么了?”但闻那些哭喊咒骂声越发大了,似乎正朝着这边行来一般。元姒瞧去,巷尾那边什么人都没有,估摸着多半是从虢国公府后角门传出来的。

  “还能是怎么了,贵人府上又有丫头婆子被发卖了呗。现在这年头,家里没米揭不开锅的,就想着卖儿卖女,换几个卖身钱给家里赚嚼用,却也不知道那些被卖的儿女在这些贵人府上都过的什么昏天黑地的日子。你听听,多叫人揪心啊!”元姒点点头,“毕竟人家是大户人家,规矩大,咱们这些小老百姓的,哪里懂人家的事情。”

  黄婶儿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呢。昨天我还听给后头那户贵人宅子送菜的张伯说,是哪个小娘子院子里的丫头婆子背主,被管家的夫人拿住了。哎哟,还说他亲眼瞧见被打的不像样子哟!估摸着这被发卖的,就是昨日那些丫头婆子。”

  古代宅院里的那些阴私,元姒向来偶有听闻。尤其是自打来了古代,各个阶级的等级划分明确,高阶级贵族对低阶级平民享有着至高无上的控制权,这也是后世在电视剧里常常看到朝臣对国君行三百九叩大礼,下属对长官言听计从,儿子对父亲、妻子对夫君诚惶诚恐,毕恭毕敬。无非逃不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些礼法上的桎梏。这些还都只局限于拥有自由身份的人们来说,尚且要受着礼法的约束,更遑论还有那些卖身为奴,或是自出生便终生为奴的可怜人。他们要一声受买主或是雇主的驱使,终日劳作,有时候这样的辛勤付出还得不到相应的回报。

  每到这个时候,元姒总是无比庆幸自己前面的二十多年能生活在现代这么一个高度自由、文明的时代。虽然现代的每一个职员都在抱怨着上司无休止的加班,压榨他们剩余的劳动力,但最起码付出与回报基本成相等关系,比起古代那些做了活却吃不饱饭的人来说,实在是不知道幸福了多少倍。

  “那这些人要被发卖到什么地方去?以后他们还要去这样的贵人府上继续当丫头吗?”黄婶儿摆摆手,“嗐呀,像她们这样背主的丫头婆子还有谁家敢买呀!那些牙婆、人牙子,八人都当牲畜一般的。若说是那些生的相貌好一些的丫头,只要年纪还过得去,就会被带到秦楼楚馆里,卖了当窑姐儿的。要是长得不好,说不定就不知道带到哪个寒窑里卖苦力,做工做到死哦!啧啧啧,说不得说不得,一说这个我就心里难受呀!”

  元姒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低头只管做自己的朝食。没一会儿便听得巷尾那边的动静小了一些,元姒便没将此事放在心上。

  将黄婶儿给的那两个肉馒头带上,元姒又添了两个黍饼子,好叫元爷爷在路上吃。送走了元爷爷,元姒才重重松了口气,开始琢磨起今日的行程计划来。

  元姒对酆都还不熟悉,倒是趁着今日闲来无事,可以早小筒鼓巷周围转悠转悠,认认路,毕竟是今后要生活的地方,多熟悉熟悉,总没有坏处。再然后他们元家刚搬来此处不久,巷子里的许多事都不晓得,若是能去黄婶儿家坐坐,多打听打听周围,兴许日后出了事儿,左邻右舍的也能帮上忙。

  刚来不久,元姒就发现了,黄婶儿别看是个古道热肠的,其实也算是整个巷子里出了名的“包打听”。就像今日一早贵人府上的事情都能信口拈来,不光是热衷八卦事业这么简单,也能看出这人的交际广泛,各处都有门道。元姒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所以素日里对黄婶儿才百般示好。

  出了认路探听八卦,元姒也得想法子为家里添些进项。古代劳动妇女贴补家用,大多都是纺织、刺绣,就像是顺子娘那样。拥有一手刺绣的绝活,单单是卖绣品就能维持一家的一月生计,可见技术人才是到哪儿都吃香的。可是元姒不会刺绣,不会纺织,除了会看尸体和破案,旁的她都不会。古代闺阁女子哪一个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叫她抛头露面的除去赚花用,就算是元姒同意,元爷爷也定不会答应。

  想了想,在元姒掌握的为数不多的古今通用技能里,烹饪或许是最直接,也是最为大众接受的行当了。

  ——

  现在的有钱人家府里都兴起请厨娘,虽然大多数的酒楼里最抢手的大师傅还是那些男人,但厨娘之所以走俏,不过就是贵人间攀比风气的具象化过程而已。就好比男人有了钱,不都喜欢多娶几个美妾,以此来彰显自己的财力。厨娘也正是源于此。

  元姒都打听好了,酆都现下不少府上都要聘请厨娘,可厨娘的稀缺,才会使得厨娘这个行当供不应求,几乎成了“一家厨娘百家求”的局面。元姒正是基于酆都这样的景象,这才萌生了要用美食来赚钱的想法。等到元爷爷下值回来,元姒还准备跟爷爷说这件事,虽说比不上爷爷一个月的俸禄,但好歹也能给自己赚点零花。

  说干就干,元姒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还特意去做了调查,不光是从酆都百姓的口味取向入手,包括酆都的季令果蔬、烟酒糖茶都一并做了调查。发现酆都百姓不光每日为了营生奔波,在衣食住行上其实都有相当高的鉴别水准。就说食物,酆都比起清河郡来就精细了很多,不光是有炖黄羊泡胡饼子这样的果腹美味,甚至还会有黄羊脍、黄羊羹更为鲜美的吃法。吃法精细,有的时候竟会比现代人的口舌还要挑剔,元姒不禁咋舌,要不是她脑子里揣着现代的先进美食,只怕她在古代是当真连条生财之道都没有。

  调查过后便是要分析调查结果,元姒认真分析了酆都百姓最受欢迎的几样食材里,羊肉居然位列榜首,鸡鸭猪肉尽管也有提及,但票数远远不及羊肉。元姒想了想,烧烤里的羊肉串和孜然羊肉想来一定会畅销了。除却羊肉,各类甜品、冷饮也是酆都百姓十分受欢迎的食品,酆都不少地方都种植了甜菜,尽管人们还未意识到这些甜菜可以用来制糖,但那些厨师却都已经将甜菜加入到了甜点里面,用来增加糕点的甜味。

  元姒想了想,现代的下午茶点和水果味硬糖,想来也能卖个好价钱了。

  除去这些,酆都也已经出现了奶制品,元姒调查的时候也顺带买了一些来吃,发现不论是牛乳还是羊乳,都有一股难以遮掩的膻味。虽然不阻碍入口,但毕竟是吃惯了二十几年的现代乳制品的元姒,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嗯,这下好了,酸奶之类的乳制品可能又是一个大市场。

继续阅读:第71章 一个有趣的友人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元氏仵作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