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方府各个院子的丫头婆子们都早早起身,准备忙活今日自己的活计。皓然居昨日里才将耳房收拾出来做了小厨房,因此今日一早,就有丫头婆子在里面洒扫收拾。
昨日里,祖母院子里传人来回,说不用方安晏今日一早去寿庆堂请安。这免了请安,正是人想要躲一躲懒,本想睡到日上三竿,谁知天才刚亮,听见外头一阵嘈杂。方安晏披衣坐起,推开窗子去看。赶巧,正有个丫头打他窗子下走过,方安晏唤住了那丫头来问,“那边可是出了什么事?”
丫头顺着方安晏指的方向瞧,“今儿一早,夫人院子里的郑娘子就带着不少人来给少爷置办小厨房。这会子正是郑娘子带着人在里头洒扫呢。”丫头手里正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放的是大夫人常氏才命人赶制出来的一些春衫。方安晏略略过了一眼,就叫丫头全都收到柜子里去。
“把上面那两件深颜色的留下,底下那两件浅色的就都送到南风那儿去。”方安晏摆摆手,正欲回身再睡,那丫头却犯了为难。“可是,夫人交代了,这些衣裳都是夫人特意叫人给少爷做的,请的还是景泰绣坊的绣娘,熬了好几天赶制出来的。”
方安晏索性抓了一件穿在了身上,“就按我说的办,我去跟母亲说就是。”
大夫人常氏与二房夫人花氏正在聚华厅里跟那些管事婆子交代差事。花氏这厢捧了府中收支账册,一边听常氏在那里跟管事对牌子,一边不动声色的在心中盘算自己的小账。
自打大房的修哥儿一回来,常氏既搭银子置办小厨房,又走了公账给府里的各房添了春衣裳。可明眼人谁瞧不出来,往皓然居送的衣裳那可是景泰绣坊的手艺,在酆都那可是寸缕寸金的好东西。花氏端起茶盏,将眼中闪过的一丝精明掩在氤氲的茶雾之后。
“之前亚兰居给屋顶换瓦那会儿,新来的瓦匠不大懂事儿,毛手毛脚的无端毁了前头那一片花圃。奴婢瞧着里头不少花都被踩坏了,如今开了春,也该将那些踩坏的换下来,重新补种一批。”分管各院子花事的柳婆子今日难得往聚华厅来话事。常氏闻言,问道,“那瓦匠是何人请来的?府中修缮工匠向来都有定例,怎么请了个新手过来?”
柳婆子没有搭话,只闻听负责府中修缮的戚婆子站了出来,陪着笑脸。“夫人息怒,府中瓦匠一向是请了朱家桥那户人家来接手,只是那日去请瓦匠时,他们正给旁人家补瓦,咱们府里又催的急。他们就跟奴婢引荐了那个瓦匠,还说是敢用他们打保票,说那人绝对贴谱。”
常氏冷哼。戚婆子向来仗着是府里的老人,每回都向上头多拿多报,多半都是进了她的手里,填了自己的腰包。常氏念着戚婆子伺候了老夫人一辈子,本想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她竟是越发的在府中拿大,这回居然敢公然收了好处引外人进来了。
“贴谱就是这般的贴谱?毁了花圃,这又往里头搭多少银子,戚妈妈可有算过这个帐?”常氏叫人写了对牌,又往账本上寻到花苗一栏上,“一共毁了多少株,柳妈妈可心里有数?”
柳婆子忙道,“有数有数,一共是一十三株,其中两株是三老爷最喜欢的君子兰,还有一株是当年三房夫人陪嫁过来的国色天香,其余十株虽不名贵,但如今市面上至少也得一两银子。”
常氏在心里估算了个大概,取了一包五十两给了柳婆子。“就先紧着这些先把三弟妹的那株国色天香补了,三老爷的君子兰,回头我去找人寻一些好的再补回去。三叔叔那里这些年甚少动公账,三房又一直没什么进项,想来是三弟妹的嫁妆贴补了不少,不过是区区几株花罢了,就从公帐上走了,这倒不是什么大事。”柳婆子拿了对牌和五十两银子,“办了事就傍晚来交牌子,若是今日办不完,就后日一早再来回话就是。”
柳婆子一一记下,千恩万谢着走了。常氏将眼神往戚婆子身上一扫,戚婆子顿时吓得噤若寒蝉。花氏眼瞧着常氏神色不大对,赶忙出来和稀泥。“大嫂,那些送到皓然居小厨房的大师傅这会儿都已经到了,左右差事都交下去的差不多了,要不咱们先去瞧瞧?”
元姒挺直了腰背,站在一群肥头大耳、膀大腰圆的男人堆里格外引人注目。身后时不时传来几声恶意嘻笑,怕是那些窃窃私语的,也没说什么好话罢。
兵马元帅府的侧门外站满了人,多是听说了元帅府招掌勺的大师傅来这里引荐自己的。不多时,终于见侧门里有了动静,出来了一个着青衣戴青帽的小厮,正要引着他们往府里进去。
元姒忙不迭混在人群队伍里,跟在一个虎背熊腰的大叔身后进了元帅府。
元帅府里大得吓人,三步一楼,五步一阁,景色随着脚步变换,煞是有趣。元姒也曾见过不少江南园林,但元帅府似乎不单单仿照着江南园林的格局,幽静清雅却不小家子气,倒是颇有些大开大合的开阔。元姒不禁多瞧了两眼,就被旁边同行的一位大叔鄙夷了半日。
那小厮引着他们在一排房屋前住了脚,元姒能听见那房屋里传来切菜声与翻炒声,想来这里就是元帅府的公厨之所在了。
“各位,我们夫人说了,每位师傅都夸口自己的手艺最是好,让夫人也很难抉择。迫于无奈只得出此下策,请各位师傅不如今日就用咱们元帅府的公厨做一次朝食。如此一来,各位的手艺也好一目了然。”小厮侧身露出身后公厨的房门,“里面给各位都准备了灶台,公厨的食材也请众位随意取用。限时一炷香,众位若无异议,那便请。”
元姒点点头,这家夫人倒是深得现代面试精髓,还知道现场出考题,不过说白了,这不就是一场“厨艺争霸赛”嘛!跟着众人进了公厨,这才发现里面只有两个灶台上有人,元姒粗略数了数,元帅府的公厨里居然有十多个灶台!
这叫人十分惊讶,元姒走了进去,一眼相中了第二排的第三个灶台。只见灶台周围摆着不少食材,荤素样样齐全,元姒一眼就瞧中这个位置,甫一站定,就被身旁一个长相颇为凶狠的大叔挤到了一旁,差点没摔个趔趄。
“小娘子,瞧你瘦弱的样子只怕连碗都端不稳,还敢来这个地方做饭?这个灶台是我牛三爷先瞧上的,那里还有个空位,小娘子若是不嫌弃,就去那里也是一样的。”那个自称牛三爷的一挺肥硕的腰腹,像一个怀胎九月的孕妇一般。
元姒不予理会,只管自己默默去了那牛三爷指的灶台上,只见上面摆着的只有一些带着麸皮的麦子和一小碗黍面。众人哄笑,看着来这个小娘子还是很知趣的嘛!
那小厮只在一旁看着,低眉顺目的样子想来是高门大户人家教导出来的规矩。元姒打量了一周,见众人已然开始准备食材,元姒则径直掏出柴禾来,将灶膛点起火来。
麦子去了麸皮,用水淘洗干净。锅中放上半锅清水,架上隔梁,将淘洗干净的麦饭搁在隔梁上,清水漫过麦饭的三分之一,盖上锅盖,大火焖蒸一刻钟。黍面里和上清水并少许鸡蛋清,揉成小饼子。另开一锅,倒油加热,待油温合适,将黍面饼放入油中煎炸,直至两面焦黄,捞出,沥干。
取腊肠三至四根,切片待用,待麦饭蒸至半熟,起锅加入腊肠片,淋上少许麻油,盖锅改用小火焖饭。
做完这些,元姒这才瞧见众人仍在热火朝天的忙活,甚至还有些人才刚刚起锅热油。元姒在原地呆着也是呆着,索性装作四处查看的样子在四周溜达起来。墙角处有放着几个灰扑扑的酱缸,元姒大喜过望。西北口味的饭食,可不就是靠着酱料的味道来调动食客的心情吗?
显然,酱缸里的酱制作的有些时日了,上面还浮着一层厚厚的白毛。元姒寻了勺子来,将上面的一层白毛撇去,露出下面黑黢黢的大酱。
瓠子切条,热水焯至半熟,去掉里面难以入口的涩味,摆盘,淋上大酱。西北人向来喜爱食用瓠子蘸酱,甚至不少蔬菜也都清洗过后蘸酱生食,元爷爷也喜欢这么吃,只是酱料难寻,元姒还想着自己在家做酱来着。
一炷香时间到,众人纷纷拿出自己最满意的成品。元姒挨个儿看过去,居然每一个都是摆盘精致,卖相极好的大菜。再看自己面前一碗腊肠焖饭,一小盘炸黍面饼,还有一碟子瓠子蘸酱。众人哄笑,有些人眼神鄙夷,有些人则带着同情。
元姒倒是不以为然,那小厮不是说了,要做一顿朝食。这家少爷既然喜爱西北口味的朝食,自己做的这些完全没毛病啊!不理会众人的目光,元姒将自己的三道菜放在了小厮的手里。“有劳小哥。”元姒甜甜一笑,晃得那小厮微微一愣。
“小娘子客气了。”小厮唤人来将众人的饭食一一端走,说是要拿到管事夫人那里做评判。元姒顿时心里发紧,手心也有些汗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