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残阳退没 浮生流光2
沧海不归2019-04-26 18:312,537

  流阳普照。

  那一枚从未离开过发间的玳瑁簪子此刻并不在她雪丝间,替之而上是支流光溢彩的金步摇。

  金光夺目,华彩照人。

  而新恩受宠的萧才人忽觉得眼前的一幕似真似幻,那样一个男人以帝皇之尊却不经意间流露出寻常男子才有的,依稀,当时皇帝的那种无望,怨,甚至是哀莫如焚的心情。

  但,这一切一定是她萧采儿的错觉!

  大安宫如今住的是太上皇李渊,太上皇回长安后虽很少出席筵席,但极喜大安宫那一潭翠柳烟笼的碧蓝池水。

  皇帝踏前一步,半身在望云亭外,望着那个头也不曾回的女子,眼底仍有怒意,却对亭外的李福淡淡道:“听说如意馆新来个叫阎立本的画师,就叫他今日为海陵郡王妃画一幅画像吧!”

  李福领命而去,半个时辰后,领着个灰衣外官入宫,却被告知海陵郡王妃仍在大安宫,等走近大安宫的廊柱那,顿闻丝竹绕耳,悠扬传来,太上皇反弹琵琶,紫衣的海陵郡王妃抚琴而合,尹德妃,张婕妤舞衣如蝶,腰如折柳,笑靥款款……直舞到日落西陲,歌尽晚风落霞。

  那个新进如意馆的画师阎立本就在大安宫的玉砖上席地而坐,静怔枯坐了一个多时辰,望着殿内那一处如梦如幻,在夕阳沉落之际,猛的挥毫,线条细劲,笔尖生花……

  日光末,欢宴尽。

  尹,张二妃退回到太上皇李渊身边,远望着和已故流云宫云妃极像的海陵郡王妃,时光荏苒,在两个美丽的女人身上留下了无端岁月痕迹,摈弃宫闱争宠之斗,如今二妃的脸上已没有往昔的争强好胜。

  争的太久,斗的太久,到如今,她们的男人已垂垂老矣,再争不来什么,便也再不争了。……两双美丽的眸子却都望着面前的女人,她们的心中又充满了好奇,她们的结局已定,是要在这深冷的唐宫中守着这位垂暮的老人,而面前这个和云妃并无两异的女子,她的去路又在何方?

  听说她要回洛阳了,她此趟来大安宫是来向年迈的太上皇辞行的,太上皇至今仍未发一言。

  暮色暗沉,这大安宫中始有宫人点燃了那巨大的明烛,烛光跳跃,这殿内灰蒙的一切又笼入一种和阳光之下完全不同的光明中,年迈的太上皇李渊就在这样的恍惚中站在了海陵郡王妃的身边,望着大安宫外铅灰的夜色。

  越夜,那天幕的夜色是否就愈黑……而当夜幕过去,这一日也就过去了,再不能回到从前。

  “秦并六合,振天宇之威,却妄留不死诟致后人遗笑!皇帝他从来不信金石之说,如今诏集大批术士进宫炼药,所为何事,你自然心知肚明。若是为他不致同招秦嬴的骂名,朕也当替李家感激你今日的离开!”年迈的太上皇于暮色中,疲倦的阖上了双目。

  “只是,这半生牵绊,既为女子,你当真舍得?”老人等了一刻,又道。“你既是朕的儿媳,更是朕的孩子,朕如今只能说,但愿你不会有后悔的这一日!”

  紫衣女子双目一阖,不发一言,终于屈膝跪倒在太上皇的脚边:“此生得遇他,是六儿之幸,也是六儿之苦。”

  “你起来吧!”李渊不觉叹道,扶起了这个有着迥异身份的儿媳。“若所有的这一切终究是命,孩子,有谁能躲的过……”

  大安宫外传来传膳之声,紫衣女子便依礼告退,却在踏出大殿时听到身后老人蓦然一声问:“你姐姐她,临去前可说过什么?”

  紫衣女子身影凝在殿柱旁如一滩画布上残留的紫墨,低头:“姐姐说,她终于可以回洛阳了!”

  一丝不经意的苦涩涌上老人枯朽的脸庞,太上皇缓缓点头:“好……那你就同你姐姐一道回洛阳去吧!”说着,径由着张,尹二妃扶往内殿,只将那个紫衣的海陵郡王妃孤零零一个留在了夜幕中。

  风乍起,寒枝摇乱,乱影曈曈。

  那一头的雪发就在黑风中妖魅飞扬,女子目光缓慢流转在这片帝阙上空:“今宵剩把银釭照,他日相逢,犹恐是梦中……”举步,眸子中撞见那个如意馆的画师,看着他收拾笔篆,从容从地上坐起,不卑不亢道:“王妃,可曾记得小官?”

  她认真看那画师的脸,却不曾有记忆,歉意摇头。

  “王妃不记得在下无妨”,画师不卑侃侃道出:“听说王妃要回洛阳,若有时宜,请王妃见一见洛阳的家兄,了结他的一场夙愿!”

  “令兄是谁?”她不解问出。

  “阎立德便是下官的哥哥!”

  “原是他!”女子垂首沉吟片刻,淡然道:“既是如此,我答应你便是!”

  阎立本未料这女子竟会答应的如此爽快,眼睁睁的看着那依稀熟悉的背影一步步踩入浓黑夜幕中,背后纸张翻飞,低头时,那个夜色中跃然在纸端的紫衣美人仿佛要从那画上走出,一步直走到他的眼前……阎立本于冷夜中一声惊呼,只觉得身上冷汗澄澄,顷刻透重衫。

  漫漫长安驿道,华盖锦笙绵延不绝,宫人骁骑拥攘而前,掀起尘土烟滚,从帝都长安一直蔓延到骊山华道。渡渭水,临潼关,徐徐缓驰,龙舆旁,那不知何时于葱岭玉峦间隐然出现的洛河水静静陪伴着这位皇帝一路向着梦开始的古城驰近。

  一朝手逆乾坤,人生初见。江山,美人,所有的开始都源自那座城邦。

  而这,也是他李世民登上帝位后第一次御巡东都洛阳。

  车马缓驰,一路江河如画,民生闲阜,一派自豪之情涌上皇帝的胸臆,皇帝以指轻叩车帘:“已到何处?”

  龙舆外的李福匍倒车前:“回皇上,已过渑池,日落前可抵洛阳!”

  龙舆中遂不再出声,皇帝伸手从车舆一角捻起一个画轴,半拆而看,云发中透出一对如雾如波般的烟眸,他怔目良久,长叹:“朕遂你心愿,但愿你也能明白朕的苦心!”

  他不怪她执迷忤逆,心魔之生,只望故地之行,她终能放下过往,与他一道共赴余生之路。

  而皇帝并不知道,那女子一出潼关便已陷入沉睡,车驾一路辗转,路过熟悉的旧时之地,冥冥中仿佛有些东西自灵魂深处唤醒着这女子,扶车而出,天际暮光,云霞似荼,将那座熟悉的城笼罩的异常陌生。

  那就是洛阳故城,十年之别,她又回到了这里。

  她半生在此度过,如今这里却连一个熟识的人都不再有了。

  眼瞳不无干涩。

  霞光云影中,一个深厚的人影徐徐走近,明黄衣袂于初夏的风中打转,黑瞳居高临下望进她的眸子,向着她缓缓伸出手。

  他大掌静静的握入她的柔荑,手心的温暖如温煦夜风传遍她周身,她触上他温暖实在的掌心,由着他引着自己走下鸾车。

  多少年之前,面前的这个男子带走了当日洛阳女儿一颗小鹿般惊且怯的心,又是多少年前,这个男人将自己的红尘之身带到了他的帝都长安,又是多少年,辗转流离,这座自小留有影像的古城洛阳,竟再也无缘梦中。

继续阅读:第244章 残阳退没 浮生流光3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帝倾天下:寂寞长安在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