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姨妈答应着去了,而薛谨看着自己面前的信默然不语,过了一会儿,他提起笔,在最后添了一句:“京中有变,莫归。”
宝钗得知了这个消息,顿时气笑了:“我算是服了他们了,不逼着家里爷们儿上进,总把希望寄托在别人家女儿的嫁妆上。”
“且不说我们薛家的女儿不做妾,便是想着宝玉的正妻是牛娇蕊,想来也没人敢嫁过来吧。”薛姨妈一边逗着欢欢,喜喜,一边笑道,“还把珠儿媳妇抬出来了,估计算准了我舍不得骂她。”
“李纨嫂子也是可怜,平日里无人问津,有事儿便想着她了,她也是个明白人,我冷眼看着,她从不参合其他事儿,专心教养兰儿,想来也是有后福的。”
二人说了些体己话,便有嬷嬷过来,客气的请薛姨妈过去太后那里坐坐,薛姨妈吓了一跳,忙看向宝钗,宝钗眉头微皱,低声说:“怕是要问你宝琴的事儿,你只如实回答便是。”
“宝琴又怎么了。”
宝钗刚要说话,便听嬷嬷咳嗽了一声,薛姨妈只得一头雾水的跟着嬷嬷到了太后处。
太后才睡了午觉,心情不错,笑着招呼薛姨妈坐下:“薛夫人是来看女儿的吧,如何,我们皇家对媳妇还是不错吧。”
“那是自然,眼瞅着宝丫头比之前胖了,我刚才还说让她注意些吃喝呢。”薛姨妈笑道。
“那是自然,嫁入皇家不说一步登天,也是高升了不少,所以一些人家便想着将女儿都嫁进来,唉,只可惜我们皇家不是谁都可以进的。”太后喝了口茶,淡淡的说。
薛姨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有些茫然的说:“那是自然,谁家娶媳妇不是精挑细选的,便是我儿子的媳妇,我都要细细探访,更何况是皇家。”
见薛姨妈一脸的奇怪,太后噗嗤一声笑了:“薛夫人怕是有些奇怪,我为何如此说,对了之前帮着宝钗管家的那个小丫头最近如何了。”
薛姨妈这才知道,太后果然拐着弯儿问宝琴呢,她忙笑道:“她本是要跟着父母出游的,为了帮宝丫头管家才耽搁了一些时候,这不,宝丫头一回来,她就收拾行李走了,我们还说呢,这丫头的夫婿不好找,得跟她一样喜欢到处跑。”
“喔?那你们薛家可有章程了?”
“之前定给梅家,只是梅家不地道,便退亲了,后来四弟说这次带她往南走,那边有很多做生意的老朋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最重要是孩子愿意,毕竟宝琴人才在那个地方,怕糟蹋了。”
太后点了点头:“你们家也是疼女儿的,自然希望女儿嫁得好,我这里倒是有一个人选,不知你们可愿意。”
薛姨妈顿时呆住了,过了一会儿才支支吾吾的说:“这……太后的眼光自然是不错的,只是宝琴毕竟不是我亲生的,我不好决定她的婚事,不若我写封信,让四弟他们回来,再做打算。”
“哼,我做媒你们居然还犹豫,要知道,我介绍的自然是非富即贵的人物。”太后顿时怒道。
薛姨妈忙跪了下来,磕了一个头:“还请太后息怒,也是我的小见识,结两姓之好自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万没有在父母健在的情况下,伯父伯母来定的,而且宝琴这孩子从小跟着父母到处游历,没跟着教养嬷嬷学过规矩,怕是做不了大户人家的主母,我们家还是想让她嫁入中户人家,孩子也自在些。”
太后定定的看着她,看得薛姨妈额上沁出一滴滴的汗,顺着她的脸颊流了下来,一会儿,胸前便湿了一片。
过了好一会儿,就在薛姨妈感觉膝盖都酸痛了的时候,太后长叹了一声:“你们这家人怎么都这么实在呢,快起来吧。”
薛姨妈委委屈屈的站了起来,一个没站稳,差点儿跌倒,一旁的崔嬷嬷忙扶住她,让她稳稳坐了下来。
太后摇了摇头:“刚才是我想左了,总想着父母都希望子女高嫁,只是正如你所说,齐大非偶,真正为了子女好的父母,还是希望找个门当户对的,薛夫人,你虽是后院女子,但是眼界胆识不输男子啊,难怪教养出宝钗这样的好女儿。”
“太后谬赞了。”薛姨妈忙笑道,“我只求家里人和和美美便好,倒是宝钗跟着太后学了不少眼高手低,为人处世在我之上,想想也是我们耽误了她,若是这孩子生在大户人家,怕是不会受这么多质疑和委屈。”
“你们家教养出来的孩子,品性我放心,这样吧,你写封信,让宝琴的父母暂时不要给她定亲,我这里真有一门亲事要说给她,待她们回京了,我亲自同他们说。”
薛姨妈忙答应了下来,待回到宝钗处,她将经过说了一遍,然后叹道:“我现在知道你的不容易了,这皇家之人怎么说翻脸就翻脸的。”
“这便是皇家呀,高高在上,总以为大家都想巴结她们。”宝钗一边帮母亲揉着膝盖一边叹道,“不过我说实话,太后比贾府的老祖宗可靠谱多了,你若是经受住了她的考验,她便把你当自己人了。”
“按你说的,三皇子看上了宝琴,这可太不般配了,宝琴长相,性子都是顶尖的,但是她出生到底有些差了。”薛姨妈忐忑的说。
“三皇子本就不得宠,所以现在还没分府,我寻思着他想学着王爷做一个闲散王爷,皇上怕是也看出来了,所以对他的婚事也就没那么上心了。”宝钗担忧地说,“但是他毕竟是皇子,盯着这个位子的人很多,之前我被赐婚后,多少污水往我身上泼,若是宝琴赐婚三皇子,怕是又有一番闹腾。”
“关键不知宝琴这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到底喜不喜欢那个三皇子。”薛姨妈担心的说,“这丫头也是个闷葫芦。”
“且走一步是一步吧,母亲,既然太后开口了,宝琴的婚事先放一放,切莫节外生枝。”宝钗想了想说,“说不得过一阵子三皇子就对宝琴淡了,到时候我们再给宝琴议亲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