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赵宝贵讲,这个人上过农业学院,估计对这个大棚应该还是懂一些的。黄少闻隐隐觉得自己的大棚蔬菜能不能建起来,就在这个刘长新身上了。
赵宝贵见黄少闻问起,笑道:“算是我这的常客吧。买过两三回东西,聊过几次。你要是还有印象,年前你第一次来我那的时候,不是有个穿蓝衣服,戴眼镜的跟我聊天?然后你问有没有躺椅,我问什么是躺椅,那人还帮着解释了一下。”
说到这,黄少闻想起来了。当时赵宝贵问黄少闻什么是躺椅。黄少闻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形容,然后有个蓝衣服的眼镜男就替黄少闻解释了一下。
虽然解释完赵宝贵还是没懂,不过黄少闻倒是觉得这个眼镜男挺有见识的。
此后就没见了。
“原来是他呀。行,明天我就找他问问去。”黄少闻明白是谁之后,决定明天找这个刘技术员问问看。
还有一个星期黄少闻就该上学了。
过过元宵,黄少闻就得去京城。所以在这段时间,黄少闻就得安排好最后一件事——大棚蔬菜。
有时候黄少闻也搞不懂自己为什么要这么折腾。
好不容易重生一回,好好的日子不过,天天折腾这些干什么?
赚钱这种事情又不用着急,反正往后的四十年,自己随便利用一个机会也能让自家人衣食无忧。
黄少闻不明白这种急迫的行为是怎么回事的时候,黄耀山给了他答案:
“说什么胡话呢?!当然要建起来!要真能一年四季吃上蔬菜,你爹的饭馆可就真的发大财了!这个事情你一定要干,赶紧去找那个什么刘技术员!”
黄少闻本来还有些犹豫,毕竟自己又不在家,折腾这些干什么。
结果黄耀山听黄少闻说有办法让家里一年四季都吃上蔬菜之后,即使是再没见识的人都意识到这得有多赚钱。
尤其是黄耀山的饭馆子,一年四季的蔬菜,那不就是县城的独一份了!
既然黄耀山这么热心,黄少闻就不用担心自己不在家,大棚建不起来这件事了。
去公社找刘长新的时候,正好在农技站门口碰见刘长新。
个子不高,带个帽子,一副眼镜,还是那身蓝衣服,因为是冬天显得有些“宽厚”。
听见有人喊自己的名字,刘长新转头就看见一个被一身军大衣,军帽裹得严严实实的男青年跑了过来。
像黄少闻这么奢侈的,能买这么一身的人很少。
刘长新觉得黄少闻有些眼熟,但好像是不认识的,疑惑的问道:“你喊我?我们认识?”
黄少闻边喘气,边摆摆手说道:“不认识,不认识。”
刘长新更纳闷了,不认识你怎么知道我叫什么的?
见刘长新疑惑,黄少闻说道:“你不认识我,但是我认识你。而且咱们这还是第二次见面。”
说完黄少闻笑嘻嘻的看着刘长新。
刘长新重新打量了一下黄少闻,厚实的军大衣,大军帽子,一脸爱笑的表情,终于想起来这是谁了。
“想起来了,你就是那个在赵宝贵那买躺椅的。”
黄少闻这一身确实还是挺别致的。在别人还节衣缩食,满面愁容的时代,像他这么有气质的人,确实很难让人忘记。
“看到你这身军大衣我才想起来。你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好吧,黄少闻承认自己其实是没什么气质的人。
“是这样,我从老赵那听说你是农技站的技术员,就想问问你关于大棚蔬菜的事情。”黄少闻没绕弯子,直接说道。
大棚技术其实不是什么很难的技术,其实就是一般的种地技术。只不过放进大棚的环境下,需要注意下,土壤问题,空气问题,还有蔬菜营养物质相关的问题。
早在50年代的时候,中国就已经从日本引进了农用PVC薄膜用于小拱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后来在65年的时候,吉林长春郊区就出现了中国第一栋塑料大棚。
后来大棚技术慢慢的推广到了全国,不过大多是北方高纬度地区。毕竟这些地方,在冬天更缺蔬菜。
不过大棚技术的应用并不能解决国家的农副产品供不应求的现状。
“你问这干什么?咱们公社没有大棚呀?”刘长新有些奇怪。
刘长新没说自己不懂,只说公社没大棚,黄少闻就明白,估计这个农学院的学生,应该是懂大棚技术的。
“先不说这个,你现在忙吗?不忙走,我请你吃饭去。”黄少闻不由分说的就把刘长新给拉走了。
虽然还没过元宵,饭店老板已经开门做生意了。
刘长新的农技站工作清闲的要命,而且这时候也没什么农事,刘长新也就由着黄少闻带自己去饭店了。
刘长新不会喝酒让黄少闻很意外,在他的想法中,喝酒这么简单的事,应该是人人都会的呀。
没有好酒,那就上好菜。
刘长新倒是个有节制的人,在黄少闻吩咐上第三道菜的时候,就全黄少闻不要在上了,否则自己就走了。
这让黄少闻觉得这小子还挺有原则。
“这下你该说是什么事了吧?”刘长新一路被黄少闻拉到饭馆,黄少闻就是不说要找自己干什么。
黄少闻跟刘长新不熟,只是从赵宝贵那简单的了解一点,当然要用些前世的手段,称量称量这人。
目前看来,黄少闻觉得这人还是挺不错的。
“哈哈,是这样。我打算盖个大棚,种大棚蔬菜。这个技术不是不懂嘛,就像找咱们农技站的同志问问。正好老赵认识你,我就来找你了。”
黄少闻是个大学生这个事情其实让刘长新挺不爽的。
要问为什么?
当然是不忿黄少闻不用像刘长新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