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
刘勇院长与林佳护士长私下请苏武几人吃饭,在饭桌上交谈彼此对于临终关怀这块的心得,刘勇侃侃而谈,为苏武解释临终关怀所带来的好处,以及为卫生事业推进的成果,他说临终关怀医院就是生命最后的驿站,只要住进这间病房,基本上就在准备告别人间,告别亲朋,许多病人并不能接受,可是在无情的病痛面前,不能面对也必须面对,因为病人考虑的不再是自己,还有所有关心他的人,就这样带着无奈住进医院在,直到离世,林佳也说今日的患者其实没得选择,他能选择生,可在他看来这是屈辱的生,所以他选择结束痛苦的人生,但他的亲人们则希望他活着,哪怕是苟延残喘般活着,这就是选择,同时也是亲属与病痛患者的两种思想,谁都没有错,错的只是人生。
苏武静静听着,等他们说完后,才开口道:“刘院长,林姐,其实道理谁都清楚,可是个人选择不同,我今天去见患者,他告诉我,他不想活着,原因就是他的子女,子女知道高昂费用后就默不作声,患者看着子女的脸色,心底已经清楚他们的选择,他甚至认为他子女看他的眼神都没有一丝爱意,反而全是怜悯,还有是他的身体,他本来就是瘫痪者,现在又受这种伤害,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停止治疗。”
刘勇沉默片刻道:“其实说句心里话,站在医师与旁观者的角度想这件事,当然希望患者能康复起来,毕竟看着一个残疾人乐观的活着是很欣慰的事,但站在患者的角度,他会想的更加全面,不但要考虑金钱所带来的后果,还要考虑自身情况,重度烧伤加上残疾,足够改变他直观的想法,让他会想停止治疗,这就是第一人称角度的思想与第三人称角度思想的不同。”
几人又相继嘘唏几句,而后又转回到临终关怀上,刘勇看着窗外无数闪烁的霓虹灯,看着人来人往的街道,特别是看到无数发自内心笑容的脸,无限感叹:“进入老龄化社会,随之带来的就是无数的麻烦,首当其冲的便是养老服务,虽然有相对完整的养老服务,只是依然无法满足所有人,让老人安详告别,让亲人安心送别,这是很难的事,虽然临终医院的设立,能够很好缓解这种惨相的发生,只是现在国内毕竟临终关怀医院较少,不能满足所有人,还有就是在安宁疗护的探索上,咱们国家无法走在世界的前沿,更多的是引进和模仿发达国家的养老服务,可是国与国之间的人数不同,经济不同,这些问题就造就出咱们国家必须走出一条全新的道路,该如何让国内所有即将离世的人都能安详离世,这是个难题。”
苏武沉默,他最近也在想这个问题,为何有些国家养老就有层出不穷的服务,为何国内却无法保证这点,虽然他也明白这只能是瞎想,也不是他能随便去说的事,他当初不走上这条路,根本就想象不到进入医院的那一刻,见到一幕幕温馨或则惨痛的场景,会引起他内心强烈的不安,而更多的人却见不到,甚至想不到,或则很多年轻人都根本没听过‘临终关怀’‘安宁疗护’‘优死’等专业词语,这说明国内对于这块的推广还不到位。
他不知道为何国家很少推广这样的医院,却也明白事出有因,不是他能随意猜测的,就像有些专门颂扬和称赞人民公仆,人民英雄的纪录片,视频网站和新闻等撰稿人都会用明星花边新闻或流量明星主演的电视剧电影为推广,试图引起社会上人人讨论,人人去观看,去充值,苏武觉得这样固然没错,毕竟视频网站与撰稿人都以赚钱为目的,可是适当性的推广这类综艺或纪录片很有必要,说句可怜的话,新时代的年轻人有几个不知流量明星的名字,可对战争时期的英雄名字却前所未闻,就算知道耳熟能详的英雄,也只是在懵懂年岁中通过学校教育与课本得知,这同样是一种无奈,与临终关怀一样,需要适当性的推广和开展实验,才能体现人们‘吃水不忘挖井人’的良好品德与思想。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京城或海城还有国内其余大城市,人们教育程度渐渐提高,经济也更加发达,自然的观念也更加开放,这使得国内大城市人群能接受临终医院的存在,可是这些城市代表不了全国,依然有二线城市甚至三线城市还有县级市地区,对临终关怀依然陌生,在海城当中,相关部门会要求和引导,让临终关怀安宁疗护服务落实到公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那么其余地方是否值得学习,其中又有什么该解决的麻烦,是否能在摸索与引进中总结出一条适合本土发展的鲜明特色养老服务,还有就是大城市既然能开设公立社区服务,那么家庭疗护又有没有做到位,这些都是临终关怀当中需要面对的麻烦,需要一一解决的麻烦,只有解决麻烦,才能更好的发展临终关怀事业。
只有把概念变成实践,在实践中寻找办法,这样才能让所有人接受安宁疗护,才能突破传统思想上的障碍,这样可以更大限度的避免‘邻避效应’,更能让‘排斥心理’渐渐从人们心理被排除,社会大同是追求的大目标,在大目标的推行模式中,小模式也要与时俱进,也唯有这样,国家才能更加强大与繁华,另外就是乡村养老服务,这更是需要引导与指导的地方,安宁养老院,安宁疗养院,安宁课堂,安宁小院,安宁公园等等,繁重的工作是否能被简化,临终关怀能不能从星火之光逐渐发展成燎原之势,这是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苏武想要做一名建设者与见证者,他希望能在有限的生命里,看到他想见到的那幕。
林佳倒上一杯白开水道:“脚踏实地的走,这样才能稳健推进卫生事业,您二位也不用杞人忧天,近些年来,临终关怀已经在相关部门的考核下,有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虽然偶尔会出现难以控制的走向,但总体来说,临终关怀事业还算发展的不错,比起国外来还有段距离,所以就靠你们这些年轻人去做,我与刘院长这种年龄的老前辈,已经无法控制临终关怀这辆车的走向,只能在车后推,该牵引车走向的人,还是新时代的你们,起初我进入到医院,我的妈妈甚至包括我的女儿都不同意,她们认为我在亲手送走一个个病人,但是病人家属都会对我们的工作称赞,赞扬我们是积德行善,会有福报的。”
刘勇笑着点头,看着低头默不作声的两个女孩,好奇问道:“你们也说说你们的想法。”
“我们不太懂,还是不乱说话的好。”
“没事,现在又不是开正规会议,只是随便讨论下。”刘勇摇头道:“就算开会,也有权利发言,说对最好,说错也没关系,毕竟这条路,还是靠大胆实验,而实验的第一步就是开口提出想法,才有机会去尝试。”
白纯与李道茹对视一眼,李道茹先开口道:“我觉得安宁病房,家庭病房,疗护门诊等这些相互联动工作模式中,应当适当性的增加别的模式,大胆创新,才能有所改革。”
刘勇眼中赞赏之色渐渐浓郁,继续问道:“说说,挺好奇的。”
李道茹仰起头,大胆道:“假如一个病人,他要住进临终关怀医院,医院必须制定特色服务,根据患者的心思,家属情况,家庭情况,还有疾病情况等综合各种情况去制定服务,还有要提出服务到那类层次,是精神层次的服务,还是显示层面的服务,又或则是别的服务,我觉得这类服务很有必要,假设这个病人当年是个知青,他有个心愿,就是找当年的友人,那么医院就该尽心尽力,联系相关单位和地区单位,帮助他找到旧友,毕竟早些年的友情比任何情愫更加坚韧,若是其余老人患病,而他的儿女都出国或则有重要会议,亦或者没有时间来见患者,那么医院是不是应该长臂管辖,想办法联系患者的儿女,说明情况,在配合患者的情况,尽可能说服患者儿女前来探望老人,而不仅限在视频里见面,我想这样的特色服务应该会让患者更加开心。”
刘勇狐疑的看着李道茹,问道:“这是个大胆的想法,只是这样会带来很多后果,又该如何解决。”
李道茹毫不避讳道:“长者为大,仅这一条,就抵得过所有后果。”
刘勇哈哈大笑,林佳也莞尔轻笑,至于苏武,更是目瞪口呆,这是他的想法,没想到被李道茹给盗用了,不过说出来就是好事,刘勇是老前辈,又是这条路上的先行者,有他的支持与提议,对苏武回到海城办临终关怀项目有帮助,悄悄竖起大拇指,李道茹鼻息之间哼哼作响,似乎很是得意。
刘勇又看着白纯。
白纯略微思索后,开口道:“硬件与软件。”
刘勇更加好奇,迫切问道:“何谓硬件,何谓软件。”
白纯思虑片刻笑道:“硬件设施,临终关怀医院内硬件还缺少,或则还应当适当性的增加,医院病床少,患者多,有很多想进却进不来的人,他们应当如何,是不是应该回家,回家是否会被家人嫌弃,久病无孝子,久病妻亦何,这些都怕是临终医院自然而然忽略或则无法掌握的情况,还有软件,软件就是医护人员,病人多,医护人员少,民办医院或则综合性医院,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对比数都会层倍相差,这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而且现在的年轻医生护士又是否能坚持本心,给予临终患者家庭般亲人般的感受,我们都应该听过,某些老人在家,受保姆的欺凌,这样的新闻很快就会被大肆宣扬,现在的老人又会看新闻看报纸,如果他们知道,入院的同时,心理上是否会排斥,或则有些患者子女长年不再身边,他们内心深处就会渴望关爱,而医院的医师护士却无法时刻关注这类人,患者的内心变化是会如何,医院是否会在第一时间给患者缓解心理,患者家庭请的护理是否要经过培训,来医院的志愿者是否能与患者沟通,是否接受过最专业的培训……”
白纯依然再说,每说一个问题,刘勇与林佳就震撼一分,他们怎么都想不到,两个年轻姑娘会知道这些事,能想到这些事,更让他们震撼的是她们真正得了解临终关怀项目的所有过程,这是值得嘉奖的事,只是可惜现在他们无法说出任何夸奖的话,早已被两人所提出的问题给弄得心神紊乱。
刘勇摇摇头,让自己清醒一点,才回应道:“你们说的这些问题,虽然不多,但也不能排除,即将卫生服务事业要推广推进,就要服务到每一个人,让每个即将离世人得到关怀,是我们的目标,可惜硬件与软件还有待解决,或许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我会跟有关单位沟通,我听林佳说你们也要开设这类医院,我送你们一句话。”
苏武三人立刻正襟危坐,等待刘勇说话。
刘勇意味深长道:“精细与效率,才能让你们成为无数白衣的榜样。早些年,安宁疗护,临终关怀,甚至那些禁忌词语与话题,虽然现在已经被人们接受和讨论,但工作依然繁重,需要稳步向前,保证每个人都得到相对应的尊重,这才是咱们立足的资本。”
苏武等人重重点头。
刘勇这句话,可以说是他多年艰辛工作的结晶。
他所在的临终医院,本身就是这样发展的,才会成为零投诉的医院,据苏武了解,刘勇所在临终医院有很多要求,不但对医师有要求,需要做到尽职尽责,还要对护士要求,他们必须以身作则,不能推卸责任,还要记住责任与使命,更对患者请的护工有要求,虽然有些僭越,但刘勇依然要求他们细心化,专业化的去服务患者,都说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这句话在他所在的医院依然盛行,刘勇更是提出护理基本标准和服务规范条例,还要求相关单位不定时来检查与督导,苏武敢说,在国内没有哪家医院,不管是公立还是私立,都不敢有这种要求,也唯有对自己严格标准,对服务人员超标严格的标准下,才敢说出这句话。
苏武肃然停止身体,倒满酒杯,恭敬敬酒,刘勇摆手道:“话没说完,酒先不喝,还有你们要记住,你们办理医院的同时,要与相关单位接触,让专科医院,综合性医院,以及私立医院间的转介机制被打通,要建立互相合作的关系,这样才能在第一时间层批次的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安慰,不会让他感觉到孤单,最后,希望你们能根据实际情况,找到适合国人的安宁疗护发展道路。”
说完,他就喝完杯中酒。
苏武同样满饮。
酒足饭饱,各自回家。
李道茹与白纯回到酒店蒙头就睡。
苏武则坐在床上,拿出笔记本,再次写下一连串的想法。
看着不断增多的字体,苏武感觉眼前的道路应该会好走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