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有源。
树有根。
祖宗没得选,爹娘没得挑。
死后落叶归根,名姓刻入宗祠。
古时的传统,经过数代人不懈努力的遗弃,很多应该传承至今的传统终被丢失在时光的缝隙当中,唯有落叶归根,故土难离,亦如古时,苏志强是个要强的人,同时也是个恋家的人,这么多年在外颠沛流离,只为供养苏武读书上学,盼望他能有出息,走出他生长的小县城,去见识更高更远的天地,不然他定然会守在祖宗边上过一世。
这点苏武深信不疑。
小叔苏志刚说他爸生前最后的遗愿,就是死后落叶归根,葬在家后面的山丘上,与老祖宗等人团聚,告诉‘他们’苏武是个有出息的孩子,仅此而已。
苏武听到这句话,泪水横流,用沙哑的声音一遍遍念叨着只有他自己能听懂的话,跪在苏志强面前,对来祭拜的村民一次次感谢,耳朵里根本听不到长辈们的安慰,任由小婶扶着他代替说感谢的话。
吉时到。
入棺封棺。
而后由村内八名青壮年抬到后山掩埋。
苏武就像是根木头,小婶让他跪他就跪,让他拜他便拜,其余的事情由小叔等亲戚去做,直到傍晚,苏志强安葬完毕,八仙等人离开,苏武依然不肯走,苏志刚也就随苏武,陪在他身边,看着苏武认真跪好,他在旁边忍不住轻声劝道:“小武,大哥不希望看到你这样。”
苏武眼神呆滞,沉默不语。
苏志刚抽出两根烟,在嘴上点燃,随手塞到苏武嘴里一根,继续说道:“你爸走的很安详,面带笑容,比很多年长的老人都走的舒服,大哥说这辈子没什么遗憾,唯一的遗憾就是对不起你妈,不该娶你妈过门,那个年代家里穷,你妈年纪又小,你爸本想等你妈大点在生孩子,但是你妈不肯,村里风气你可能不明白,那个年代,流言蜚语能要人命,过门的媳妇若是两三年内不生孩子,肯定会有长舌妇在人后嘲笑,说的好听点是老天不给,说的难听的就是说上辈子肯定做多缺德事,导致这辈子没有儿孙,你妈虽然年轻,但是她很明白事理,不想被人暗地里骂他,所以执意要生孩子。”
苏武转过头,眼神愤怒,苏志刚唉声叹息,他也是那个时代的人,如何不明白被人戳脊梁骨的难受,他们村又不是没发生过因为被人说闲话而去死的人,可以说他大嫂的死,多少被旧时代风习所害,只是时代不同,思想不同,要想不生孩子,就很难过安稳的生活,这话听起来有些可悲,但确是事实,有几个人能经受的住别人无休止的劝解和家人的谩骂,苏志刚把手搭在苏武肩膀上,扶他起来,叹息道:“你妈的死,成为你爸最辈子最大的遗憾,他以前经常醉后骂自己为何不能狠心一点,骂他为何要早生孩子,如果晚些生或则干脆不生,你妈就不会死,就不会感染破伤风,你爸也骂自己无能,赚不到钱,不能带你妈去大城市,如果是大城市,就不会出现这种事,我们常说的养儿防老,望子成龙,这本就是人们最纯粹和最盼望的思想,而今一想,你爸的思想比我们高,他上过小学,去过几个大城市,见识也比叔宽阔,小武,这也是你爸为何对你从小严厉的缘由。”
苏志刚絮絮叨叨说了很多,直到苏武精疲力竭沉沉睡去,才停下嘴巴,打电话让他婶老帮忙把苏武带回家睡觉,他婶张桂花是个细心的人,把苏武放在床上后,就拿出家里常备的医用葡萄糖,边喂给苏武喝还不忘回头骂苏志刚:“你这个白菜梗里,不会早些带小武回来,让他在大哥坟前跪着,你看现在晕倒了,也不知道是不是低血糖,唉。”
苏志刚也跟着叹气,坐在床位,无奈说道:“小武这几年在国外过的很辛苦,听大哥说他们心理咨询所开得挺大,只是因为是合伙的缘故,需要投入更多的心神,大哥也长念叨小武有没有真正好好休息过,现在看小武这个样子,大概没怎么好好休息。”
张桂花瞪着苏志刚,不满道:“那你还在这坐着,赶紧骑车去村口喊下陈医生来啊。”
苏志刚从口袋拿出烟,刚想点上,又讪讪放回去道:“叫啦,你这个婆娘就只会乱叫,我早跟闺女说了,让她去喊陈医生过来,你以为就你担心小武,我不担心啊。”
不会儿苏琴就回到家,身后还跟着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两人匆忙走进房间,张桂花急忙招呼道:“陈医生,不好意思哈,让你跑一趟,赶紧看看我侄儿。”
陈医生点头。
给苏武看诊之后便笑道:“没什么大事,有些低烧,也有些累,输点液就行,让他好好睡一觉,等他醒来弄点清淡的菜吃,不要太油腻。”
说完医生就离开。
听医生说苏武没事,张桂花苏志刚也就放下心来,张桂花拉着身边二十岁的女儿,坐在床头凳子上,吩咐道:“好好在这看着你哥,你们两兄妹也难得见面,我和你爸还要去忙酒席的事,等你哥醒了,就打电话给你爸,知道吧。”
“啰嗦。”苏琴小声嘀咕,随后摆摆手道:“您二位就放宽心,这里有我,等我哥醒了,我保证第一时间通知二位领导,不会让你们的心血白费。”
“这孩子,怎么说话的,这是你哥。”张桂花瞪着素琴,而后又骂苏志刚:“你闺女就这德行,也不知道怎么能考上大学。”
“我闺女学习一直很好,考上大学不是顺理成章的事。”苏志刚笑道。
张桂花无奈摇头:“德性。”
率先走出房间,苏志刚急忙跟上,两夫妻慌慌张张开始张罗晚宴,在他们这有个传统,说人下葬之后便是喜事,给八仙和地仙的钱都要用红包,更得摆宴请全村吃饭,所以苏志刚自从苏志强去世到今天下葬,这几天可把他累坏,但苏志强只有他这一个弟弟,苏武又躺在床上不能帮忙,所有事就摊在他身上,幸好有张桂花帮忙,加上村里不少妇人搭把手,虽说很累,但苏志刚两夫妻还是对苏武很上心,因为苏武是他们大哥唯一的儿子,现在他大哥不在世,他们两夫妻可真怕苏武也有事。
苏武在两个钟头后醒来。
就看到苏琴坐在一边玩手机,转头就看着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便说道:“小琴,你怎么还不去休息。”
苏琴放下手机,用手搭在苏武额头,说道:“还好,烧退了,武哥,你要不要吃点什么。”
苏武摇头,缓缓撑起身道:“我有点闷,出去透透气。”
苏琴急忙蹲下,想要给苏武穿鞋,不过被他拒绝:“你已经是大姑娘,别给哥穿鞋了。”
“那我去给你弄点吃的,武哥,村里搞了新农村,你就在湖边走走,等下我端饭给你吃。”苏琴说完就跑出门,苏武则穿上外套,随意溜达,不知不觉间来到苏琴说的小湖,穿行在幽静的石子小道上,苏武看什么都觉得新鲜,小湖周围笔直生长的树木伸展着蓬乱的枝干,挂着点点嫩绿枝芽,微风带来花蕾释放出沁人心脾的芬芳花香,拂过脸颊,留下阵阵芳香,不远处的石凳上坐着几名裹大衣的老人,苏武本想走另外一条道,但却被他们所谈论的话所吸引。
“当年我是看着志强长大的,没想到他走在我们前面。”有个光头老人叹息道。
另外一名同样满头白发的老人同样嘘唏不已:“是啊,志强这孩子,从小就很懂事,也懂得体恤别人,但是命运捉人,他才五十几岁,不过听志刚说志强走的很安详,没什么遗憾,这比我们几个可要好,咱们几个,儿孙都有自己的事,赚钱的赚钱,出外的出外,有几个人能懂我们的苦。”
光头老人闻言,有些不乐意道:“老苏,你这话就不对,你几个儿子都发财,对你也很好,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难道非要他们丢掉工作不要,回家陪你,你那小儿子过年不是回来说带你去大城市生活嘛,你自己不去,现在又在这抱怨。”
叫做老苏的老人连连摇头道:“老鬼,你不懂,我去大城市干嘛,出去逛个公园能把我逛丢了,买个东西要排队,吃个饭要穿得体,关键我儿媳妇不喜欢抽烟喝酒的人,你说咱这一大把岁数,难道戒烟戒酒,我好不容易熬到儿孙们都长大,好不容易才能无所顾忌吃吃喝喝,你让我现在戒烟戒酒,那我日子过的还有什么乐趣。”
另外一位老人笑道:“老苏,说真的,你有没有那么一瞬间心动,想要去过过富人的生活。”
老苏若有所思,随后笑道:“这个肯定有,但我认真考虑后,才发觉我不适合那个生活,还是老家适合我。”
“为啥。”光头老人老鬼摸摸光头,不明所以。
老苏眼神黯淡,话语凄凉:“我怕我的世界会变得越来越孤独,以至于,连自己死了都没人知道。”
话语刚落。
几人不再出声,苏武眼睛有些湿润,看着几位老人的背影,忽然有些悲哀。
《孟子》有言,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很多人对此嗤之以鼻。
人生短短几十年,应当及时行乐,这是绝大多数人的现代观,孟子的话很有道理,可惜有几人会有这样高尚的觉悟,对于国人血骨之中附带的‘忠孝仁义,信勇谦恭’,这八大传统美德,有几人能理解透彻,又有几人愿意去理解,唯有圣人才会理解甚至践行,非圣人就不要对号入座。
苏武转身,原路返回。
有些话藏在心底,叫做胸怀大志。
这话说来说去就是梦想,苏武以前的梦想就是考上大学,顺利工作,而后孝顺老爸,就这样简单。
现在,他更喜欢异想天开。
这四个字,不仅代表对未知事情的期望,同时也表达出人性难填的期望,因有期望,才能衍生动力,他的动力来源,就是让天下所有向他这种尚未来得及孝顺父母的人,尽到子女的责任。
天下父母都相同。
对儿女,不求荣华富贵,但求无忧余生。
子女在,他们是一切。
子女不在,一切都是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