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源徽把消息带给萧淮的时候,萧淮大喜过望,说道:“我原本以为大王不会同意,没有想到的是,大王不但同意了,居然还要正式册封!大王待我,当真是不薄啊。”
武安也在旁边,狐疑道:“李兄,大王当时是如何说的?”
李源徽道:“说来奇怪,大王听了求封为假王的话以后,先是沉默,脸色也不是十分好看,我本来以为他要断然拒绝。结果他开口就骂,骂的却是大将军做事不利索,说什么男子汉大丈夫,想要封王,就爽爽快快的说,何必要扭扭捏捏,磨磨蹭蹭,还说要做就做真正的齐王,做什么假王?说话粗俗不堪,简直是难以想象。”
萧淮笑道:“你们不知道,大王本来就是豪侠出身,性情粗犷,只有对真正的心腹,才会开口就骂。越是骂的厉害,就说明他对你越是亲热。”
武安又问道:“那孙丞相说什么话了没有?”
“没有。”李源徽道:“从头到尾,都是一言不发。没有什么表示,也看不出来是喜是怒,不过,既然没有说话,就表明他对此事并不反对。”
萧淮说道;“丞相对我栽培最深,他是不会反对的。”
李源徽说道:“临行之前,大王交待了,过几天要派孙丞相亲自前来,带着齐王印信,为大将军行册封之礼。”
萧淮自小困顿,历来受人白眼,忍辱负重数十年,至今终于算是扬眉吐气,出人头地,心中的欢喜,简直是无法言喻。
武安当然了解萧淮的心思,正所谓穷人乍富,不过如此。
之前,也是武安劝谏萧淮,要求封王的。
当然,武安劝谏萧淮的时候,说的是名正言顺的道理,也就是李源徽对陈奇所说的那番话,齐地人多狡诈,反复无常,不好控制,若是没有一个王在此镇抚,时间久了,难免生乱。
在武安的谋划中,先劝谏萧淮称王,而后一步一步加大他和陈奇之间的嫌隙,最终使得萧淮完全与陈奇决裂,成就天下间唯一的帝君,自己的功业,也将达到顶峰!
这些,萧淮是不知道的,也想不到的。
只是武安要他称王的劝谏,刚好切中了萧淮的心思——萧淮的功劳太大了,不用旁人说,他自己也知道,陈军上下,无人能与自己相比。孙秀虽然屡屡进献良谋,可那毕竟都是暗中作为的,不像自己这样,打一次胜仗,灭掉一个国,擒住一个王,杀掉一个王,逼降一个王,每次功劳真真切切,实实际际沉,一笔一笔都在功劳簿上记得清楚无误,天下悠悠之口,传颂的也都是他萧淮的英勇,谁人能比?不封王,还能封赏什么呢?
更何况,自己笼络来的这一帮文武之才,如李源徽、武安、赵天熙、慕容渊等,原本都是在一国之内,或为重臣,或者本就是王,现如今投到自己帐下,反而成了大将军幕僚中的人,比之从前,相差实在是天地之别,云泥之判!若是自己不能称王,自己手下这帮人,时间久了,恐怕也会心凉。
现在,好了。
尘埃落定,萧淮就像是吃了蜜一样。
武安在旁边沉吟良久,说道:“在下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可一时间也难以言喻。但愿陈王是真心实意吧。”
萧淮笑道:“先生多虑啦。”
两日之后,孙秀就到了,带着齐王印绶,以义帝之名,就在临淄原本的宫城之内,为萧淮册封。
大礼完毕,萧淮将孙秀请入宫内,大摆筵席,殷勤款待,席间,觥筹交错,宾主尽欢,白滇、孙奎也在作陪,彼此都有愤愤不平之色,唯独武安、李源徽神色如常,焦赞等将红光满面,真心高兴。
孙秀见状,心中了然,忽然起身拜道:“孙秀恭贺齐王,从今往后,孙秀就要称你为齐王殿下了。陈王与向宠对峙,不能分身前来,但心中挂怀,着实深切啊。”
这是孙秀故意的,是为了给白滇和孙奎做个表率,免得他们二人犯糊涂,毕竟,他们二人还在萧淮手下做事,一旦心中愤愤不平,对萧淮称王不满,迟早都会酿成大祸。不是萧淮容不下他们,就是萧淮的心腹容不下他们,自己先做个表率,也好叫他们心中明白,连自己都这么礼让萧淮了,他们二人可不许节外生枝。
白滇和孙奎都是聪明人,一看见这情形,心中自然明白孙秀的用意。
当然,孙秀这么做,还有一层用意,那就是给萧淮传达一个态度——陈王是真心实意册封你的,尽请放心。连我也是真心实意敬你为王的。
“不可,不可!岂敢,岂敢!?”萧淮连忙下阶,把孙秀扶起,说道:“丞相在萧淮心中,一直如师如父,当初没有丞相的知遇之恩,萧淮不可能有今天,当初若是没有丞相的救命之恩,没有丞相的栽培之恩,萧淮也活不到今天!所以,萧淮纵然被封为王,又岂敢在丞相跟前妄自尊大?”
孙秀说道:“殿下,你要记得,册封你为王的人是谁。不是我孙秀,也不是在天的义帝。”
萧淮心中凛然,恭声说道:“萧淮终生不忘,是陈王成就。萧淮在此发誓,陈王今后无论有什么吩咐,萧淮都不会推辞。无论刀山火海,萧淮任听调遣!若违此誓,萧淮遭天人共弃!”
武安在旁边听了,脸色顿时一变。
“好!”孙秀颔首笑道:“陈王果然是没有看错殿下。”
萧淮请孙秀从新入席,问道:“丞相此来,陈王可有什么吩咐,要萧淮做的?”
孙秀道:“陈王所求,不过是要殿下共同伐楚,平定向宠。”
萧淮点了点头,道:“萧淮明白了,请丞相回禀陈王,自明日起,齐国秣兵历马,准备伐楚!”
孙秀拱手道:“多谢殿下!”
送走了孙秀之后,萧淮便开始大肆启用人事,拜赵天熙为前将军,慕容渊为后将军,焦赞为卫将军,拜武安为右丞相,拜李源徽为左丞相。其余文武佐僚,各有封赏……白滇与孙奎,是陈奇派来借给萧淮使用的人,职位自然仍旧不变,不归齐国。
这番任命下来,齐国上下,自然是皆大欢喜。
随后,萧淮根据武安的提议,在国内实行大赦,降低赋税,一时间,百姓也十分雀跃。
而就在此时,向宠的人——华郎来到了齐国。
华郎为什么会来呢?
因为陈奇没死,陈军也没有乱,华郎的计策再次落空,向宠好一番责备,华郎不得已又出了个主意,说道:“之前找人假扮萧淮,怕是被陈奇给识破了,以至于事先有准备,所以没有被大王射死。既然如此,不如假戏真做!”
向宠道:“怎么个假戏真做法?”
华郎道:“萧淮原本是大王的手下,他和微臣原本也有点交情,大王如若放心,不如派遣微臣前往齐地,游说萧淮归降,他若是能够投降,自然是最好了。纵然是他不答应,毕竟大王派人去跟他接触了,消息一旦传出去,陈奇岂能不起疑心?”
向宠也没有什么好的主意,觉得华郎这个计策至少是有些希望的,最不济,也能够给陈奇添堵,当即答允,以华郎为使者,派他前往齐地,去见萧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