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科考
御风楼主人2019-06-13 15:392,114

  孙茂今年刚刚十八岁,此时正聚在凤来仪的热闹处,跟一众“同窗”闲聊。

  没有人知道他就是大陈丞相孙秀的三公子,也没有人会想到,堂堂丞相的儿子,也会来参加科考。

  最初大陈建立的时候,官员遴选机制一如前朝,和大虞、大夏一样,是世官制为主,察举制为辅。

  顾名思义,世官制的意思就是指世代为官,朝廷的官吏,大陈的贵族,子孙都有世代为官的特权,不过世官并不等同于世职,家族中人未必会一直担任同样的职位,就好比孙秀是丞相,孙麓未必能继任为丞相,但是孙麓毫无疑问的可以做官。也就是说,世族是世官的基础,只要一个世家大族不倒,其后代子孙就随时可能有出任朝廷要员。

  身为皇帝的陈奇,自然是不想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登基十多年间,他废灭了几乎所有的诸王侯,剪灭了几乎所有外戚权臣,为的就是要集中皇权。而后又推行勘田令,将大陈各地的豪强几乎给一网打尽。在永定十五年的时候,他感觉时机成熟,便开始下令废除世官制,完全采用察举制。

  所谓察举制,乃是由地方官员在自己的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且推荐优秀的苗子给上官或者朝廷,经过朝廷试用考核之后,确认有才能,再任命为官职。

  陈奇尤其着重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为官,并且定下了“对策”、“考试”和“等第”三大程序,在孙秀的建议下,统一了选才标准和考试办法。

  这个制度相较于世官制来说,一来能限制贵族对权力的垄断,也能让真正的人才不被埋没,最终也具有普世和公平的价值,让世人看到,人人都可以为官,其实算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许多的阶级矛盾。

  但是,若干年之后,察举制的弊端也显露了出来。

  第一,地方官员推荐人才的时候,并非能做到真正的毫无私心,也无法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

  第二,察举制极其容易形成党派,某某地方官员推荐上去的人才,一旦真正做了官之后,自然而然的就会成为该地方官员的学生或者同党,成为一种新的政治力量,转而变成了新的权贵体系。

  第三,天下之大,终生芸芸,仅仅靠着人力推荐,根本不可能让所有的人才挖掘出来。许多有才者,仍旧被埋没。

  第四,地方上的富人,利用察举制度,贿赂地方官员,使得自家弟子被推荐,察举制度的公平性越来越弱。

  此外,察举制还造成了其他诸多的不良影响,譬如有人沽名钓誉,有人高谈阔论,清议成风,务实之人越来越少。

  陈奇对此异常头疼,他与孙秀商议良久,终于在去岁决定,废除察举制,进而推行一种新的制度——科考。

  所谓科考,乃是分科取士,也被称之为科举。

  凡士子应举,都可以投牒自进,不必由朝廷公卿大臣或者地方上的州牧、郡守、县令来推荐,如此一来,公平性大大提高,也彻底打破了世族豪强对官权的垄断。

  正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便是贫寒之人,只要读书,只要勤勉,只要用功,也能通过科考来越过龙门。

  而今年,正是科考的第一年。

  对于主考官的人选,陈奇是煞费苦心。毕竟是第一次,所以决不能出任何问题。主考官为人须得正直、严肃、不贪、不鄙,还需得有能力,有才华。

  思来想去,不得其人,倒是太子提起了王宣,陈奇才蓦地大喜,主考官非他莫属!

  这也是王宣为什么会进京的原因。

  当然了,此时此刻,包括孙茂在内的那些士子考生,谁都不知道,他们的主考官就坐在他们旁边,正在那个角落里啃猪蹄。

  孙茂毕竟有个做丞相的父亲,还有个做朝廷重臣的大哥孙麓,就连他的二哥也早已经进入了朝堂,举足轻重。所以孙茂的消息定然是比旁人灵通了许多,旁人都在议论今年的主考官是不是王宣,他心中倒是早就笃定了,只是不说出来而已。

  士子之中最为活跃的张惠方叫嚷道:“店伙计,再来几个蹄膀,一人一碗面,我请了!”

  喊完,又道:“你们说主考官是王宣,那怎么可能?!我说断然不会是他!”

  孙茂对张惠方也颇为了解,知道他是冀州的一个富户公子,因为家境良好,读书颇多,也很有些才情,天下首次科考,他踌躇满志,是志在必得的。此人为人也阔绰,善结交,这帮士子住在洛都城内的各处,有在大客栈的,有在小驿馆的,有借宿在庙宇道观的,却都能被他笼络到一起,可见能量。孙茂则是混进来的,一来也看看各地士子的风貌,二来也是好玩。张惠方每天呼朋引伴,饮酒做文,还不时的逛青楼,携歌姬,揽舞女,在这帮士子之中,人望很高。

  此时他说自己请客,众士子一片欢呼,但也有人不高兴,感觉这个张惠方显摆,当即阴阳怪气的说道:“怎么不能是王宣王大人了?就像你什么都知道似的。”

  张惠方道:“王宣是什么人?不过是一个地方的州牧罢了,他又不是闻名天下的诗文名宿,也不是博古通今的大儒,你们忘了,他有个绰号,叫做王剃头,最好杀人!所以,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会被皇上选中去做主考官呢?这不是有辱斯文嘛。”

  王宣在旁边听得眉头一皱,暗暗骂道:“这小子嘴损!”

  店老板也暗暗的捏了把汗,心中忖道:“小子有眼不识泰山,这下算是得罪上了。”

  那张惠方说完,不少人都纷纷赞同道:“有道理,有道理!”

  之前那阴阳怪气说话的人则问道:“不是王大人,那会是谁?”

  “我觉得是孙麓孙司礼!”张惠方言之凿凿的说道。

  孙茂听得眼皮一跳,忍不住问道:“为什么会是孙大人?”

继续阅读:第三百四十八章 士子乱言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奇秀天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