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树突
云陌JUN2019-03-06 16:062,257

  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是结构相近的化合物。某些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神经元存在这类化合物。

  它们大多数集中在神经末梢。去甲肾上腺素是交感神经系统节后细胞的兴奋性递质。

  去甲肾上腺素由突触前末梢释出后,与突触后膜上的肾上腺素受体结合发挥生理效应,大部分被末梢重新吸收加以利用,小部分被单胺氧化酶降解,还有一部分被甲基移位酶失活。

  终止乙酰胆碱的

  作用靠胆碱酯酶水解乙酰胆碱,而终止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主要靠末梢对递质的重新吸收。肾上腺素受体也可分为α型肾上腺素受体(简称α受体)与β型肾上腺素受体(简称β受体)。

  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与α受体结合引起效应器的兴奋,但也有抑制的情况,如小肠平滑肌;

  与β受体结合则引起效应器的抑制,但对心脏的作用是兴奋。

  某些氨基酸,如谷氨酸,是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突触和昆虫、甲壳动物兴奋性神经肌肉接点释放的递质。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一种神经元可以包含不止一种递质,如在经典递质之外还有神经肽。在支配猫唾液腺的颌下神经节的部分细胞中有血管活性肠肽(VIP)与乙酰胆碱共存。

  刺激支配颌下腺的副交感神经可从颌下腺的静脉血中检出乙酰胆碱和血管活性肠肽,说明神经末梢释放两种递质。

  低频电刺激(2赫)引起血管舒张和唾液分泌,这些作用可以用毒扁豆碱增强和阿托平阻断,表明是乙酰胆碱的效应。

  但高频电刺激(15赫)引起的血管舒张不被阿托平阻断,这是血管活性肽的效应。

  除神经递质在神经调节中起作用外,还有神经调质也在发挥作用。

  神经调质是神经细胞和某些内分泌细胞所释放的一些物质,它们不直接引起所支配细胞的机能变化,而是调制突触前末梢释放经典递质的活动以及突触后细胞对递质的反应。

  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比较恒定,但在通过化学突触时均呈现一定的时间延搁-突触延搁。

  突触延搁指从兴奋传导到突触前末梢到突触后电位出现的时间间隔。

  哺乳动物中枢突触的突触延搁约0.2~0.3毫秒,青蛙神经节内的长达2~3毫秒;经电突触的兴奋传递不显现突触延搁。

  化学突触传递因受递质代谢的限制易出现疲劳;电突触的传递则和纤维传导一样是不疲劳的。

  化学传递易受环境因素如血流、代谢以及能影响递质合成、分解、释放和受体功能的药物等的抑制和促进;电突触的传递则不易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不过也发现了一些调制电突触的因素。

  那些需要快速并同步活动的神经元之间多为电突触。如支配虾弓身逃避反射的快速定型化活动便是主要借助电突触实现的;

  至于那些细致的协调活动,特别是那些前面活动需要给后来的活动留下影响的情况,如学习、记忆等,则应是由化学突触实现的。

  神经元之间不是单线相连,而是多线连接成错综复杂的网络的。每一个神经元总是和多个神经元相连。

  一个中间神经元,一方面和多个神经元的轴突形成很多突触(高等动物可形成100~10000个突触),另一方面又以自身轴突的多个分支和多个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的细胞体和树突形成多个突触。

  一般说来,一个突触前细胞的刺激量不足以引起突触后细胞的反应,即不足以产生足够的递质,使突触后细胞膜的极性发生逆转;

  只有在几个突触细胞的共同刺激下,使多个突触都产生递质,这些递质的作用总合才能使突触后细胞兴奋。

  一个突触后细胞可同时与几个突触前细胞分别连成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突触。这两种突触的作用可以互相抵消。

  如果抑制性突触发生作用,那就需要更强的兴奋性刺激才能使突触后细胞兴奋。

  一个神经元就是一个整合器,随时都在接受成百上千的信息,随时都在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加工,使相同的信息加在一起,相反的信息互相抵消,然后决定是兴奋还是保持沉默(抑制),这就是神经元的整合作用。

  这大概正是生物体内神经网络对于传入的信息加工处理的基本机制。

  身体中90%以上神经细胞体都是分布于脑和脊髓中,其余10%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神经节中。

  因此,不难理解,神经整合主要是在脑和脊髓中进行。

  树突是自神经元胞体伸出的较短而分支多的突起。树突分支的多寡、长短和配布样式在不同的神经元差别极大。

  树突接受来自其他神经元的冲动,因此它的分布范围可代表该神经元接受刺激的范围。树突内所含细胞器与神经元胞体相似。

  树突的分支上有树突棘或叫树突小芽,与其他神经元末梢形成突触。

  树突,是细胞突起的一种。细胞突起是由细胞体延伸出来的细长部分,又可分为树突和轴突。

  细胞体的伸延部分产生的分枝称为树突,树突是接受从其它神经元传入的信息的入口。

  细胞体的伸延部分产生的分枝称为树突,树突是接受从其它神经元传入的信息的入口。

  树突接受上一个神经的轴突释放的化学物质(递质)使该神经产生电位差形成电流传递信息。每个神经元可以有一或多个树突,可以接受刺激并将兴奋传入细胞体。

  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的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单方向的。

  同时树突不一定是神经传入的通道。还可以是胞体膜。

  树突是从神经元发出的一至多个突起,起始部较粗,反复分支,逐渐变细,呈树枝状,故称树突。

  其内部结构与核周质相似,内含尼氏小体、神经原纤维、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和滑面内质网等。

  树突外面的细胞膜上有许多受体,因此树突是神经元接受化学信使的部位,其它神经元轴突末端终于树突表面,形成突触。

继续阅读:第363章:小泡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是魔王别惹我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